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侯承义,国画,《新竹》 作品尺寸:46×69cm
古人尝谓竹为君,取其高风亮节,始见晋朝王子猷文。后文人高士多爱竹,咏竹溢美之词,不仅如此,关于竹的传说也不鲜有,其中最凄楚动人的,便是娥皇女英血泪撒斑竹的典故了。浪漫多情的文人骚客们不仅给了竹大气如蛟蛇,幽雅如琅汗、檀栾的别名,连国画中的墨竹也因竹子“依依似君子”(出自唐刘禹锡《庭竹》)而得了一个墨君的雅号。
(局部)
王维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句,可谓万千潇洒;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咏竹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好竹之情溢于言表。然古今能说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却只东坡一人,爱竹之痴,可见一斑。苏东坡好竹,在与他同时代的文人雅士里,是人尽皆知的。竹伴其一生,是他的岁寒三友;而由爱竹也引出过不少佳话,如他与文同的友谊就是一例。
文人状物,总关乎情,于是东坡由人生际遇而引发的感叹,对生活的思考,也就不知不觉折射在竹上。东坡自出仕到病逝常州,其间曾三次被贬谪。他在自挽诗中写到“问汝平生功业,黄洲惠洲儋洲”,三次人生浮沉,东坡完成了他的人生蜕变,从踌躇满志要报效朝廷到豁达超然物我两忘,始终如一的是他的旷达胸襟,刚直秉性。内心的变化必然也导致对物的认识的变化。东坡的竹便从“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抱负慢慢转向了“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的安闲,一直到了“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的淡定,“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的超然和潇洒,正是“谁似东坡老,白首已忘机”。观东坡状竹之文之变,犹似纵览东坡人生观的嬗变。唯一不变的是东坡对竹的喜爱。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侯承义,国画,《香满堂》 作品尺寸:45×49cm
苏东坡爱竹如痴,而对于同为“君子四友”的兰花,也是情有独钟。在苏东坡看来,兰是花中王者,也是低调的王者,兰的香味正如贤者身上的品质一样“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局部)
东坡《兰》诗二首:
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作者简介
﹀
侯承义
侯承义,字成毅,号无媚。1951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平邑县。师承著名书画家卢坤峰、王镛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书协理事,山东省书协会员,临沂市书协楷书委员会主任。连续两届地级、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5年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书法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即在全国书坛颇具影响,作品屡屡获得全国展赛大奖。
中国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书协主办:
兰亭奖:
1998年获《1998兰亭奖.牡丹杯》优秀奖
2002年《首届全国书法兰亭奖》入展
全国展:
1992年《全国五届书法篆刻展》入展
2004年《全国八届书法篆刻展》入展
正书展:
1994年《全国首届正书大展》获奖(最高奖)
1997年《全国二届正书大展》入展
2002年《全国三届正书大展》入展
单项展:
1991年获中央电视台、中国书协《第二届电视书法篆刻大赛》二等奖
1992年获中国书协主办《第二届国际赛克勒杯》二等奖
1992年《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入展
1991年《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览》入展(未设奖)
文化部主办:
1992年《国际中华书画艺术临摹大展》》一等奖
1999年《爱我中华、弘扬国粹书画大展》一等奖
1999年《世纪之光书画展》一等奖
2002年《世界遗产在中国》书画展一等奖
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侯承义,行楷,辛弃疾《青玉案》 作品尺寸:35×69cm
(局部)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龙美艺品 · 侯承义书画作品专场
相关知识
为什么竹也是花中四君子?
苏东坡:3+7=0,这就是人生
品读|苏东坡的“花”样人生
苏东坡与海棠花
苏东坡人生智慧:3+7=0
赏福建惠安精品石雕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学学苏东坡的减压之道
竹
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
“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
网址: 劲竹+幽兰=苏东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0320.html
上一篇: 【绿萝小盆栽价格】 |
下一篇: 兰韵墨香 润泽童心‖第一届“兰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