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鸟巢蕨孢子繁殖技术研究

鸟巢蕨孢子繁殖技术研究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鸟巢蕨孢子繁殖技术研究

张善信   范俊强   郑贵朝   陈春满   开通知网号

【摘要】:研究了鸟巢蕨孢子无菌播种和常规播种两种繁殖方法。结果表明,鸟巢蕨无菌播种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可达66.7%,原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不能诱导出孢子体,而需经过振荡培养后才能诱导出孢子体;常规播种法更容易诱导出孢子体,每盆播0.02 g孢子时,每克孢子可产生孢子体4 000株以上,比无菌播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因此,孢子常规播种法更适合于鸟巢蕨规模化生产。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史彦鹏;王梅;侯环珍;鸟巢蕨孢子播种育苗技术[J];园艺与种苗;2023年08期 2 杜高齐;孟静;胡本湘;何俊;许彬;鸟巢蕨孢子体试管外诱导与移栽基质筛选[J];湖南农业科学;2021年12期 3 段杰秋;孙大宽;向建英;唐军荣;巢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种子;2021年05期 4 赵丽华;尹义阳;何永斌;赵秋泉;蒋云;不同基质配比及水份对鸟巢蕨孢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20年01期 5 付婷;徐诗涛;于旭东;蔡泽坪;吴繁花;罗佳佳;巢蕨快速繁殖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19年08期 6 赵玉安;蒋拴丽;杨书才;王俊;杨陆军;鸟巢蕨繁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24期 7 周淑香;杜兴臣;巢蕨的孢子繁殖与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4年06期 8 潘晓韵;沈晓岚;朱开元;刘慧春;邹清成;鸟巢蕨的组培快繁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靖雯;鸟巢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AVP1基因的挖掘与鉴定[D];海南大学;2020年 2 陈春发;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及孢子繁育技术[D];赣南师范大学;2020年 3 李恒;辽东山区三种蕨类植物孢子组培繁殖及耐阴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0年 4 鲍竹;鸟巢蕨和珊瑚豆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5 蒲立立;金毛狗脊繁育技术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王晓倩;阔鳞鳞毛蕨组织培养技术和耐荫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俊强;郑贵朝;密叶铁线蕨的离体快繁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1年12期 2 陈金典;鸟巢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10年02期 3 顾德峰;李东升;王蕾;齐广勋;赵和祥;董然;东亚对开蕨离体快繁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8年09期 4 杨广瑜;鸟巢蕨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6年08期 5 徐艳,石雷,刘燕,李东白玉凤尾蕨孢子繁殖技术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5年04期 6 秦廷豪,邹宗兰鸟巢蕨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善信;范俊强;郑贵朝;陈春满;鸟巢蕨孢子繁殖技术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2年04期 2 李国梁;汪文俊;李宝贤;梁洲瑞;鲁晓萍;李晓捷;温度对多肋藻小孢子体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22年09期 3 李赟;张赛赛;孙阳;王宏飞;陈文博;裙带菜孢子体溃烂病原鉴定及病因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1年02期 4 杨红岩;宋新伟;闫昊;李春燕;徐涤;臧晓南;光强、温度和N、P浓度对石花菜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20年05期 5 欧泽奎;刘东超;麦铭雄;何宇轩;杨鹏;黑暗条件下连续性干出对全缘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和生化成分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6 顾玲玲;张俊涛;刘岩;宫庆礼;李景玉;组织培养获得的海黍子幼孢子体的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特性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7 马兴宇;梁洲瑞;刘福利;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刘坤;鼠尾藻幼孢子体培育条件探究[J];渔业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8 邵文;陆树刚;假瘤蕨属植物配子体与幼孢子体发育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英文)[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3年04期 9 赵素芬;李海娟;孙会强;李健鹏;李国荣;光照强度对灰叶马尾藻有性生殖和幼孢子体早期生长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黄旭华;朱方容;潘志新;汤庆坤;罗梅兰;罗坚;陈小青;黄深惠;温度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体外发芽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素芬;欧祥;低温弱光保存对雷州马尾藻排卵及幼孢子体发育的影响[A];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李涛;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刘福利;丁昌玲;梁洲瑞;刘坤;二氧化锗对海带幼孢子体培育过程中硅藻污染抑制效应的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晓捷;罗世菊;张壮志;丛义周;曲善村;梁广津;戴宏亮;孙娟;杨官品;海带配子体和孢子体耐高温能力相关性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4 李杨;石雷;阔叶骨碎补(Davalliasolida)GGB组培繁殖技术的研究[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分会场:资源植物学[C];2013年 5 郝丽珍;赵富宝;王萍;霍秀文;张受远;蕨菜生长发育阶段的划分[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6 李雪;王淑芬;金毛狗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光飞;杨慧;贺晓锋;郭晓荣;苏文华;蜈蚣蕨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黄威;张鸿;朱英国;孢子体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多态性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刘婷婷;王茜;关旸;刘保东;粗毛鳞盖蕨不同世代生理特性研究[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分会场: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C];2013年 10 郝丽珍;郝春燕;胡国娟;胡宁宝;邓俊玲;蕨菜孢子萌发及生育进程与诸因素关系研究[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蕴彦;蓝光诱导海带幼孢子体转录谱变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2 姚建亭;海带蓝光受体及相关基因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3 岳国峰;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无机碳素营养的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4 徐民俊;条斑紫菜孢子体功能基因组特征及铁氧化还原蛋白亚基Ⅰ基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哀建国;毛竹林下里白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6 杨晓琪;非编码RNA和DNA甲基化对海带孢子体蓝光受体调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21年 7 刘媛;早期胚胎发生中细胞命运决定及胚柄细胞胚胎发生潜能的探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李晓丽;裙带菜、海带多倍体及杂交育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王超;紫菜光合碳同化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10 吴华;荷叶铁线蕨离体繁育生物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宁;羊栖菜孢子体繁育及幼苗北方海区渡夏培育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2 李国梁;多肋藻孢子体的生态适应性特征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21年 3 艾宇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条斑紫菜孢子体生长及发育的影响[D];江苏海洋大学;2022年 4 王茜;粗毛鳞盖蕨(Microlepia strigosa)不同世代的生理特性及其抗旱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梦;多环芳烃(蒽、菲、芴)对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幼孢子体的毒性效应[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孙立伟;围氏马尾藻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6年 7 邢永泽;生态因子对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孢子体、配子体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魏琳;不同栽培条件对荚果蕨萌发与生长及其生理变化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王晓艳;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幼孢子体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张婧;瓦氏马尾藻与铜藻的室内人工培育[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李冰;我省鸟巢蕨种苗技术研究获突破[N];海南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亮;昔日帮凶今日克星[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知识

荚果蕨生态适宜性调查与孢子繁殖技术研究
鸟巢蕨花卉的养殖方法
鸟巢蕨
鸟巢蕨的养护方法
孢子繁殖
鸟巢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什么叫做孢子繁殖,孢子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孢子繁殖法
铁线蕨孢子如何繁殖
海带的孢子繁殖之道(从海洋到餐桌)

网址: 鸟巢蕨孢子繁殖技术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10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可采用孢子繁殖的花卉是()。A.
下一篇: 蕨类植物可用孢子繁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