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诊断真菌、细菌、病毒病害方法

诊断真菌、细菌、病毒病害方法

(1)真菌病害诊断: 真菌所致病害几乎包括了所有病害症状类型,真菌病害的主要标志 是在寄主受害部位表面或迟或早出现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瘤状物、毛状物、颗粒状物、白色絮状物等真菌的子实体或营养体结构,一般根据子实体形状特征可以直接鉴定出病菌的种类。  (2)细菌的病害诊断: 由细菌所致的病害表现为4种类型,斑点,主要在叶、果实和嫩枝上,病斑后期中部坏死,形成穿孔;腐烂,多汁植物被细菌侵染,通常表现为腐烂,,流出带有臭味的液汁,触之粘乎乎;枯萎,主要是细菌侵入植物的维管束,破坏输导组织,引起萎蔫;畸形,有些细菌侵入组织,一起植株根枝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畸形。

(1)真菌病害诊断: 真菌所致病害几乎包括了所有病害症状类型,真菌病害的主要标志 是在寄主受害部位表面或迟或早出现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瘤状物、毛状物、颗粒状物、白色絮状物等真菌的子实体或营养体结构,一般根据子实体形状特征可以直接鉴定出病菌的种类。

  (2)细菌的病害诊断: 由细菌所致的病害表现为4种类型,斑点,主要在叶、果实和嫩枝上,病斑后期中部坏死,形成穿孔;腐烂,多汁植物被细菌侵染,通常表现为腐烂,,流出带有臭味的液汁,触之粘乎乎;枯萎,主要是细菌侵入植物的维管束,破坏输导组织,引起萎蔫;畸形,有些细菌侵入组织,一起植株根枝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畸形。

  (3)病毒病诊断: 大部分属于系统传染的病害,往往全株表现。症状可分为3类,变色,表现褪绿、白化、黄化、紫(或红)化、变褐等,常见花叶;坏死或变质,前者指细胞或组织坏死,后者指植物组织质地变软、变硬或木栓化;畸形生长,生长萎缩或矮化。卷叶、线叶、皱缩、蕨叶、小叶等。

病害种类多,现按不同的防治方法归类简介如下。
1.真菌病害防治
  (1)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叶斑病、灰霉病等病害:一是深秋或早春清除枯枝落叶并及时剪除病枝、叶烧毁;二是发病前喷洒65%代森锌600倍液保护;三是合理施肥与浇水,注意通风透光;四是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
  (2)锈病:除可采用上述1--3项方法外,发病后喷洒97%敌锈钠250--300倍液(加0.1%洗衣粉),或25%粉锈宁1500--2500倍液。
  (3)立枯病、根腐病:一是土壤消毒,用1%福尔马林处理土壤或将培养土放锅内蒸1小时;二是浇水要见干见湿,避免积水;三是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300--400倍液浇灌根际,用药液2--4kg/平方米。
  (4)白绢病、菌核病:一是使用1%福尔马林液或用70%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约用五氯硝基苯5--8g/平方米,拌30倍细土施入土中;二是选用无病种苗或栽植前用70%托布津500倍液浸泡10分钟;三是实行轮作,避免重茬;四是浇水要合理,雨后要及时排水。
  (5)煤烟病:发病后,用清水擦洗患病枝叶和喷洒50%多菌灵500--800倍液。

  2.病毒病害防治
  防治病毒病更需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治主要措施有:选择耐病和抗病优良品种,是防治病毒病的根本途径严格挑选无毒繁殖材料,如块根、块茎、鳞茎、种子、幼苗、插条、接穗、砧木等;铲除杂草,减少病毒侵染源;适期喷洒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消灭蚜虫、粉虱等传毒昆虫;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洗净,预防人为的接触传播;温热处恚缫话阒肿涌捎?0--55℃温汤浸10--15分钝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施肥与浇水,促进花卉生长健壮,可减轻病毒病为害。

  3.细菌病害防治
  (1)软腐病:一是贮藏地点要用1%福尔马林液消毒并注意通风、干燥;二是实行轮作,盆栽最好每年换1次新的培养土;三是及时防治害虫,从早春开始注意选用辛硫磷等农药防治地下害虫;四是发病后及时用敌克松600--800倍液浇灌病株根际土壤。
  (2)根癌病:一是栽种时选用无病苗木或实行轮作或用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70%粉剂6--8g拌细土0.5kg翻入土中;二是发病后立即切除病瘤,并用0.1%汞水消毒。
  (3)细菌性穿孔病:一是发病前喷65%代森锌600倍液预防;二是及时清除受害部位并销毁;三是发病初期喷50%退菌特800--1000倍液。

2楼

这么好的东东没人支持

回复

3楼

好东西,帮着补充,呵呵!对于我们园林的养护来说白粉病基本上是属月季发生白粉病的最多,几率最大.
月季叶片、枝条上产生的白色粉末状物是月季白粉病病原菌的孢子堆。在多雨潮湿、通风不良、阳光缺乏的环境中,月季的幼嫩组织极易受到白粉病侵害。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褪绿黄斑,逐渐扩大,以后着生一层白色粉末,严重时全部披上白粉。嫩叶受害后,叶尖、叶缘焦枯卷缩,叶片反卷、皱缩变厚,有时可变为紫红色。叶柄、新梢受害后,膨大并向反面弯曲,也覆盖上白色粉霉层。花蕾受害,则萎缩枯死或变成畸形花。白粉反复侵染月季时,常使植株生长衰弱,开花不正常,甚至不能开花。月季白粉病病原是单丝壳属的一种真菌。病菌多在病芽、病叶、病枝上越冬,春天侵染新梢叶片。
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措施: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月季的休眠期(一般普通月季每年入冬前都要修剪一次,除了利于防治白粉病还有利于植株的生长,)重修剪有利于白粉病的防治。日常栽培中,应及时剪除病叶、病枝及时烧掉。(千万不可以把病枝和病叶埋在土壤里,那样随着雨水的冲刷,病菌又会大量传播,要烧掉后再深埋)温室栽培切花月季时,应注意少施氮肥,避免植株徒长(增强植株的抗性),同时注意通风透光(高温高湿是造成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通风有利于降低空气温度,透光降低湿度)。
二是选用抗病品种。不同的月季品种对白粉病具有不同的抗性,“白金”、“女神”、“埃斯米拉达”、“爱”、“金凤凰”等品种抗性较强。
三是药剂防治,白粉病发生严重时,可于发芽前喷洒20%粉锈宁乳油4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家养月季老少量发生白粉病时,用清水擦洗叶片即可。

回复

相关知识

如何诊断真菌、细菌、病毒病害?
怎么分辨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害诊断方法
如何诊断植物细菌病害
识别真菌、细菌、病毒、生理性病害
填空题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可靠而简便的方法是检查组织的()。
植物细菌病害诊断技术
如何分辨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
如何区分真菌、细菌病害和病毒病
单选题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可靠而简便的方法是检查组织的()。A 孢子B 细菌缢C 病斑D 变色

网址: 诊断真菌、细菌、病毒病害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150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仙客来主要病害诊断与防控措施
下一篇: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