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梅花鹿主要经济性状遗传改良技术研究

梅花鹿主要经济性状遗传改良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 :魏海军,杨福合,赵蒙,赵伟刚,常忠娟,张宇,薛海龙

起  止  时  间 :2000年1月—2007年12月

获  奖  情  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

内  容  提  要 :

制定了梅花鹿种鹿质量监测综合标准、种鹿集中测定和现场测定技术规程,针对梅花鹿产茸性状、繁殖性状、使用寿命等重要经济性状,建立了计算公式及育种技术参数。首次克隆了梅花鹿GH基因和IGF1基因几个关键序列,并研究了GH基因和IGF1基因的SNPs及其与产茸性状的相关性。研制了鹿用同期发情硅胶板孕酮阴道栓,处理母鹿在72小时内发情率为85%—95%;供体鹿超排平均每头次获胚胎4.6枚,鲜胚移植成功率达到51.1%,共获得胚胎移植后代34头。通过花·马杂交,探讨了提高母鹿利用效率和鹿肉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了梅花鹿养殖的综合效益。编制了茸鹿育种生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优秀种鹿生产性能评定测定规程,选育出优秀种公鹿6只,进行梅花鹿人工输精(鲜精和冻精)5 000多只,获得梅花鹿人工授精后代3 000多只,早期人工输精雄性后代初角茸和头锯茸茸重分别增加21%和17%,茸鹿群体产茸性能提高17.5%,经济效益提高27.1%。

相关知识

棉花遗传改良团队利用MAGIC群体解析陆地棉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
菊花观赏性状和农艺性状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
月季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基因组学加速水产养殖中的遗传改良(上)
菊花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基因工程对植物遗传的改良
银杏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5 观赏植物主要性状的遗传.ppt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
切花采后品质调控的遗传基础与遗传改良技术(下)

网址: 梅花鹿主要经济性状遗传改良技术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176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灯盏花遗传改良研究及其策略
下一篇: 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