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课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课件

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陈秀蓉陈秀蓉电话电话: e-mail: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主要内容主要内容u发生危害概况u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识别u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特性u流行特点u传毒介体-烟粉虱的特性u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检测方法u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技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生危害概况(一)发生危害概况(一)u1939年在以色列约旦河一带最早发现;u1964年被正式命名。u目前已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地中海地区、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墨西哥及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发生。u2002年传入中国,2009年已在中国多个省市发展蔓延,在云南、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危害严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2006年浙江30万亩番茄发病,损失在10亿元以上。2007年江苏暴发,田间病株率80%以上。2008年河南大发生,一般损失3080%,3万多亩绝收。2009年在河北局部地区和山东寿光大爆发。山东发病面积近20万亩,其中寿光病田率达90以上,10万余亩番茄严重减产至绝收。我国目前年发生面积超过6.7万公顷,年损失至少20亿人民币。发生危害概况(二)发

2、生危害概况(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生危害概况(三)发生危害概况(三)u暴发性、毁灭性病害,传播速度快;暴发性、毁灭性病害,传播速度快;u发病田块一般减产发病田块一般减产20%20%30%30%,严重地块绝,严重地块绝收;收;u花期前染病,植株绝收。花期前染病,植株绝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症状识别症状识别u初期生长迟缓或停滞,开花延迟,花朵减少,果实减少。u植株明显矮化,节间变短,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有凹凸不平的皱缩或变形,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叶脉和中脉附近叶色深绿光亮。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u随着植株的生长,病情越来越严重,后期主要表现为叶脉变紫色,叶片变形,焦枯,新叶出现黄绿不均斑块,开花后结果困难,坐果少,果实变小,膨大速度慢,畸形。u成熟期的果实转色慢且不均匀,果肉硬,含水量低,果浆酸,部分果实开裂或表面褐化,失去商品价值,上部果实部分发生脐腐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花叶病毒属的成员。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花叶病毒属的成员。基因组特性

3、:基因组特性:多数为双组分闭环单链多数为双组分闭环单链DNADNA分子(分子(DNA-ADNA-A,DNA-BDNA-B),每条长),每条长 2.5kb2.5kb2.8kb2.8kb,少数为单组分,少数为单组分DNADNA分子;分子;寄主范围:寄主范围:菜豆、番茄、南瓜、西瓜、木瓜、木薯、马铃薯、烟草、曼菜豆、番茄、南瓜、西瓜、木瓜、木薯、马铃薯、烟草、曼 陀罗、辣椒等陀罗、辣椒等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u病毒变异频率较高:由于双生病毒为单链DNA病毒,存在基因重组现象,因此,越来越多的此类病毒在世界各地被分离出来。u双生病毒科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小于89%的往往定名为不同病毒,大于89%则被认为是同一病毒的不同株系。uTYLCAxV,TYLCCNV,TYLCGuV,TYLCIDV,TYLCKaV,TYLCMaIV,TYLCMLV,TYLCSV,TYLCTHV,TYLCV,TYLCVN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u病毒病原分子鉴定表明,危害中国不同地区的双生病毒有差异。u在广西分离到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是一

4、种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新双生病毒,其共同区DNA序列与TYLCV-Tha、TYLCV-Sar、TYLCV-Sic的同源性仅为53.2%57.7%。另一学者从广东采集病株上分离到的病毒分离物G2和G3,与之前已报道的40多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推测两者可能是未报道的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新种,命名为广东番茄曲叶病毒TOLCGDV)。u近年来,从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番茄上分离到的TYLCV,病原分子鉴定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都与中国台湾、广东、云南、广西等地以及泰国、缅甸、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报道的双生病毒DNA-A全序列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美洲、非洲等地的TYLCV亲缘关系较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流行特点u发病周期每年的45月份和79月份发病重。从零星发现个别植株矮化到发现个别植株顶部叶片异常一般需2周时间,再经2周后有30%植株感病。u在无有效防治措施情况下,病情不断恶化,发病区域迅速扩大,34天后田间病株率达80%以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粒子粒子

5、烟粉虱烟粉虱烟粉虱:烟粉虱:持久性传播,即持久性传播,即获毒后获毒后可终生传毒,但不经卵传播可终生传毒,但不经卵传播 、嫁接传、嫁接传播;播;不能通过接触、摩擦等机械方式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传毒介体烟粉虱传毒介体烟粉虱uB型和Q型烟粉虱,B型烟粉虱虫繁殖力超强、扩散迅速,每代1540天,具有迁飞性、暴发性、毁灭性特征,为近年来烟粉虱暴发、是TYLCV病流行的主要原因;u此虫适宜温度为2530,不耐低温,保护地可越冬;u寄主范围广: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葫芦、南瓜、甘蓝、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和一些双子叶杂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传毒介体烟粉虱传毒介体烟粉虱 传毒效率极高:持久传毒,终身带毒,取食10分钟即可传毒,获毒后可连续传毒20天,单头虫传毒可导致18.5植株发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方法检测方法(一)(一)u目测法:通过观察番茄表现的症状来确定是感染发病;u指示植物鉴别法:借助于对某些病毒敏的植物而进行的病毒鉴定。生物学鉴定是病毒定的传统方法,检测比较简单,观察结果具有直观性。生物学检测法生物学检测法目测及指示植物鉴

6、别目测及指示植物鉴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方法(二)检测方法(二)利用抗原、抗体的体外特异性结来研究植物病毒。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血清学检测方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方法主要有双抗夹心ELISA(DAS-EuSA)、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等。其中,TAS-ELISA是检TYLCV常用和有效的手段之一。血清学方法血清学方法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方法(三)检测方法(三)通过检测病毒核酸(DNA,RNA)来证实病毒的存在。此方法包括分子杂交,特异或简并引物检测法等。特异引物只检测一种病毒,而根据不同病毒间的同源保守序列,设计简并性引物,使实验能够检测多种病毒。有学者设计引物检测到番茄植株和烟粉虱体内的TYLCV和TYLCSV。近年来,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已被应用于检测番茄植株和介体烟粉虱体内的TYLCV。PCR技术能为快速、准确、大量的检测番茄病样本提供技术支持,并且能弄清番茄上双生病毒的种类,对于研究该病害的流行规律、综合治理对策和指导番茄抗病育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7、病防治技术(1)n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病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病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n病毒重组变异快,地区病毒种群和株系不病毒重组变异快,地区病毒种群和株系不同,而目前生产上种植的番茄品种多数表同,而目前生产上种植的番茄品种多数表现感病,现感病, 病害一旦流行,损失惨重。病害一旦流行,损失惨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2)u山东等蔬菜产区田间试验调查,齐达利、迪里奥山东等蔬菜产区田间试验调查,齐达利、迪里奥utok-29tok-29、tok-30tok-30、tok-31tok-31、飞天、光辉、飞天、光辉 、阿库拉、忠、阿库拉、忠诚诚 、浙杂、浙杂301301、苏红、苏红9 9号、佳丽、号、佳丽、 佳美、荷兰佳美、荷兰8 8号、荷号、荷兰兰6 6号、欧美佳、迪尼兰、世佳、达菲等品种对号、欧美佳、迪尼兰、世佳、达菲等品种对TYLCVTYLCV有较好的抗性。有较好的抗性。u中国也发现很多抗源材料,大多数为野生品种中国也发现很多抗源材料,大多数为野生品种 ,如,如 智智 利利 番番 茄、秘

8、茄、秘 鲁鲁 番、多毛番茄及醋栗番茄等番、多毛番茄及醋栗番茄等u目前新品种目前新品种欧贝欧贝,欧官;迪芬尼,雅丽欧官;迪芬尼,雅丽 616616、德澳特、德澳特 302302、天妃等品种均抗此病。、天妃等品种均抗此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3)u培育无虫、无毒苗是关键培育无虫、无毒苗是关键隔离育苗;生产温室与育苗温室分开;彻底清除育苗温室及周围病虫杂草、上茬植株残体。使用4060目防虫网育苗,清除苗床杂草和烟粉虱等虫害,盖严防虫网,避免苗期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4)定植前清除田间残体;每平方用75%百菌清粉剂1克,加80%敌敌畏乳油0.1克,与锯末混匀后,分多处,从最里面开始,依次点燃,密闭温室,熏蒸一昼夜后打开风口,尽量使有害气体放出。温棚熏蒸处理温棚熏蒸处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在温室通风口加一层尼龙纱,可避免外来虫源。在温室通风口加一层尼龙纱,可避免外来虫源。尽量避免混栽。特别是黄瓜、西红柿、菜豆不能混尽量避免混栽。特别是黄瓜、西红柿、菜豆不能混栽,以免成为烟粉虱及传播病毒的中间

9、寄主。栽,以免成为烟粉虱及传播病毒的中间寄主。清除衰老枝叶,老龄若虫多分布在下部叶片、茄果清除衰老枝叶,老龄若虫多分布在下部叶片、茄果类整枝时,适当摘除部分老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类整枝时,适当摘除部分老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种群数量。种群数量。物理防治。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每亩设置物理防治。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每亩设置32-3432-34块,置于行间,悬挂高度略高于植株高度。块,置于行间,悬挂高度略高于植株高度。防治烟粉虱(防治烟粉虱(1 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5)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6)采用生物防治,如天敌恩蚜小蜂、浆角蚜小蜂、丽蚜小蜂等;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花蝽及捕食螨类等对烟粉虱具有相当的抑制能力,应加以保护利用。防治烟粉虱(防治烟粉虱(2 2)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化学防治:烟粉虱种群密度较低时早期防治至关重要。可用1.8%爱福丁2000-3000倍液、40%绿菜宝1000倍液、 25%噻嗪酮(扑虱灵) 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2000倍液、5%氟虫腈(锐劲特)1500倍液等,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006000倍、25扑虱灵1500倍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3000倍,注意交替用药和合理混配,以减少抗性的产生。防治烟粉虱(防治烟粉虱(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7 7)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病初期及时喷施病毒抑制剂:如可选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灵、2宁南霉素水剂、植病灵或吗啉胍乙酮等,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8 8)抗病毒制剂抗病毒制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课件》由会员ni****g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相关知识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育种研究进展
2014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方案
番茄病毒病
不同番茄品种对5种植物双生病毒的抗病性鉴定
番茄病毒是怎么引起的?如何防治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番茄褪绿病毒病研究进展
解析番茄病毒病诊断与防控
【番茄叶霉病防治】
海南番茄病毒病防治

网址: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课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29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DNA复制蛋白基
下一篇: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