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叶病

花叶病

花叶病

花叶病是唐菖蒲的常见病害,为世界性病毒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 绿角状病斑,最后变为褐色;病叶出现浅绿与常绿相间的花叶;严重时叶片变形、黄化,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小花少,甚至不能抽出花穗。有的品种花瓣变色呈碎棉状,严重影响切花的产量与质量。

基本信息

中文名花叶病

病原分类地位中国北部

主要危害作物唐菖蒲、菊花目录

主要为害部位叶面

危害程度世界性病毒病害

摘要轻松涨知识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条件防治技术

轻松涨知识

2分钟

2分钟

花叶病毒不是“病”,树势强壮自然无!

4.96万观看

03:24

接地气的果树专家,讲解果树花叶病的,防治与处理

7.28万观看

花叶病花叶病是一种全株显症的病害,染病植株从上部叶最先显症,出现浓绿、淡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症状,严重的叶片皱缩畸型。病株生长衰弱,节间缩短,全株矮化。病株开花时花器畸形,花稀少,结荚少,豆荚呈鼠尾状,籽粒不充实,有时还可以出现褐色坏死斑纹。

浩瀚农业根据大田取样检测研究发现,花叶病是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的,其毒原主要有3种:

1、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毒粒体球形,直径28-30纳米,病汁液稀释终点为1000-10000倍,病株汁液可通过摩擦接触传染,但以菜田的多种蚜虫,如菜蚜、桃蚜、棉蚜等传毒为主。种子不带毒。

2、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MV),病毒粒体线条状。主要通过桃蚜、棉蚜和豆蚜传毒;汁液摩擦接种也能传毒;种子也有约8-10%的带毒率。除侵染豇豆外,还能侵染绿豆、利马豆和苋色藜、昆诺藜等。

3、豇豆花叶病毒(Cowpea MV),病毒粒体棒状,长约750纳米,病汁液稀释终点3000-4000倍。主要通过病汁液摩擦接触传毒,棉蚜、桃蚜亦可传毒。一般豇豆种子不带毒,但洋豇豆种子有一定带毒率。

花叶病的毒源,除少数可以种子带毒的以外,其主要来源是田间受侵染的寄主植株和某些杂草寄主。病害在田间发生的再侵染主要通过传毒介体有翅蚜虫和农事操作的汁液接触传染完成的。高温、干旱的天气,以及栽培管理粗放、缺肥缺水是诱发豇豆花叶病的最主要因素。

1、选用抗病品种,之豇28-2、铁线青等。

2、农业防治。建立无病留种田,加强田间管理,保证肥水供应,尽量避免高温干旱出现,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可减轻发病。

3、防治蚜虫。 生长间尽量避免蚜虫危害,发现蚜虫及时用药防治。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8000倍液喷雾。

4、加强营养调节。用药期间补喷抗病毒植物生长调节剂。

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白斑的最佳治疗叶子长白斑怎么治疗花叶病病毒病特效药白斑最快的自愈方法霜霉病和灰霉病的图片我的白斑居然自愈了叶斑病最好的杀菌剂树叶上有白斑怎么去除

相关知识

苹果花叶病是什么病 苹果花叶病如何防治
花生黄花叶病(花叶病)的防治,花生花叶病降低花生产量
辣椒花叶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防治辣椒花叶病?
玉米矮花叶病
菊花花叶病病原菌介绍
蓝莓花叶病如何预防?附图片
三种植物花叶病免疫电子显微镜诊断
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矮花叶病
烟草花叶病的识别与防治
昆明玉米矮花叶病病原初步研究

网址: 花叶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35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种用水蒸气蒸馏提取牡丹雄蕊挥发
下一篇: 一种从牡丹花中提取牡丹精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