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绿色云品策划|年产162.2亿枝!在云南,鲜花不仅是商品

绿色云品策划|年产162.2亿枝!在云南,鲜花不仅是商品

云秀花卉供图

近期,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2021年《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报告年度》显示,云南省花卉产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产业。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篇稿子,带大家进一步认识、了解“云花”。

数读云花

花卉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2021年,在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下,在我国双循环动能驱动下,云南花卉大省的地位持续巩固,种植面积和产值位居全球第三、增速全球第一,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34.2亿元,同比增长24.6%,突破千亿元大关;农业产值406.25亿元,比上年增长4.13%。

同时,2021年全省出口花卉销售额3.37亿美元,其中鲜切花出口量25.4亿枝,出口额1.0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略有增长。

花卉一直是云南的一张亮眼名片,“全国10枝鲜切花7枝产于云南”的说法在业界广为流传,斗南花市交易记录更是持续保持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进一步了解云南花卉的规模。

●花卉种植面积192万亩

2021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92万亩,生产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其中,鲜切花32.6万亩、盆花12.9万亩、食用和药用花卉88.9亩。

其中,2021年全省花卉绿色高效生产种植面积2.8万亩,较上一年度增长53.8%,其中鲜切花无土栽培、水肥循环面积突破1万亩。

●鲜切花年产量162.2亿枝

鲜切花产销量连续28年保持全国第一。2021年鲜切花产量162.2亿枝,同比增长10.7%,产值140.4亿元,同比增长 21.1%,占全国鲜切花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玫瑰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

●花卉企业7950个

截至2021年,全省共有花卉企业795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共有6个,较去年新增1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36个,较去年新增10个;年营业额10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158个,年营业额亿元以上规模企业7个。

全省花卉生产合作组织626个,较上一年度增长9.3%,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7个,省级示范合作社40个,花农 13.3万户。

●去年育成花卉新品种1054个

2021年,我省累计育成花卉新品种1054个,占全国总量的40.53%,品种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全省投入商品化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50余个。

●年交易额112.44亿元

2021年全省出口花卉销售额3.37亿美元,其中鲜切花出口量25.4亿枝,出口额1.06亿美元。斗南花卉市场总体交易量、交易额“双破百”,鲜切花交易量达102.6亿枝,超过了荷兰花荷集团101.9亿枝的交易量,交易额达 112.44亿元,创历史新高。

●“绿色食品牌”101个

2021年持续开展“绿色食品牌”认定工作,目前全省认定“绿色食品牌”花卉产业基地101个,其中省级基地26个、州市级基地33个、县区级基地42个。

●去年花农收入61.8亿元

2021年云南省花农13.3万户,同比增10%,花农收入61.8亿元,同比增45.1%。

行业透视

突破云花“芯片”阻碍

今年5月,来自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以下简称:KIFA)和云南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称“锦科”)联合提供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花卉——“拾季”,现身浙江卫视《奔跑吧》第十季宣传海报,盛开在“兄弟团”成员们掌心上的鲜切花,正是锦科10年的心血。

在昆明石林锦苑花卉产业园的大棚里,各式各样的玫瑰花尽情绽放。2012年,第一个“拾季”小种苗在位于昆明东郊的青龙基地展露出它的枝丫,作为云南锦科花卉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它产量高、瓶插期长、花枝长、花枝均匀、AB级占比高,抗病性强,四季开放。

回到2009年,锦科副总经理何琼毕业之时,云南花卉产业主攻新品种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企业还比较缺乏。彼时,锦科已经持续了10多年的研发工作。不过,何琼说,即使从业多年,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窘境,即自主研发的品种占有率低的现象依然严峻。

“花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研发工作推进难度非常大。”何琼介绍,起初,杂交育种的成功率非常低,接近100次杂交才能结出一个果实;果实需要经过处理,移栽后成为开花植株,鲜切花培育师观察花色、长势和稳定性需要耗费起码1年的时间,“性转评价”稳定后,才能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提交申请,受理后送品种种苗,再经过3-5年的测试后才能审核通过,获得品种产权证书。枯燥的工作和难出成绩导致该领域极难留住人才,“实际上,做花卉新品种研发,苦就苦在坚持二字上,一定要守住进入行业的初心。”

种业对农业来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种源堪称花卉行业的“芯片”,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没有话语权。20年间,云南锦科花卉经历10万次杂交组合配置、20万杂交种子孕育出了128个国家自主知识产品新品种,9500株杂交F1带实生株系,积淀花卉资源品种2万余个。在石林锦苑花卉产业园万千花丛中,“拾季”开得烂漫,正如“云花”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的打造,未来可期。

在何琼看来,种植业让云花开遍了云南,但是想要开到全国、全世界,让更多人认可云花的生产种植技术体系,一定要靠“芯片”来搭载,她所言的“初心”,亦是如此。

5月21日,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以下简称:KIFA)全渠道上线“拾季”交易。

KIFA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下,我国市面上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国外专利引入种植,以玫瑰为例,2020年国产新品种交易量仅占新品种交易量的8%左右,其余的92%为国外新品种,KIFA上线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花卉大约有100多种。

该负责人建议,应大力支持自主研发工作,提高育种技术,研发更多新品种;设立花卉新品种专项资金,对新品种研发进行奖励;加收国外引入新品种的管理资金用于国内育种商研发;对种植户购买自主新品种种苗提供补贴,让更多种植者种植自主品种;加强新品种上市之前的终端推广宣传,未来,云花“芯片”会受到更多人的喜欢,走得更远。

技术成发展“助推器”

通海县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下称“云秀花卉”)国家级无土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里,“云秀”牌月季鲜切花月季摇曳生姿,它们基本不受季节、天气影响,四季生长、稳定性极强。

云秀花卉供图

作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云秀花卉连续四年获评云南省“十大名花”,拥有近20万平方米高科技智能化温室,全年稳定供应种类及规格标准的切花产品。云秀花卉销售经理谢芸介绍,“云秀花卉2017年便开始研究无土栽培,2020年开始设置标准化示范区,并将其推广到周边的合作社、花农,到现在无土栽培已覆盖到8000亩左右,花农的增产增值明显,户均收入增长达到3万元左右。”

据悉,传统地栽可持续性不强,种植3年后产量便会明显下降,5年后土地盐碱化问题突出,“发展无土栽培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趋势,荷兰等花卉主产区早已实现专业化生产,云南赶追20多年,依然存在专业化程度不够、现代栽培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

谢芸说,无土栽培是一套系统,又叫智能温室基质栽培,可以人为调整自然光、温、水、气等因素对花卉种植的影响,解决因为天气原因或者棚内温湿度不理想的状态下导致的病害。同时,水肥循环的接入,能针对每个品种所需的营养精准施肥,并在灌溉、打药、采摘等环节设置机械化辅助设施设备,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算下来,无土栽培水肥平均节约45%、能源成本平均节约35%。”

云秀花卉供图

产量表现也很亮眼,传统地栽鲜切花亩产5-8万枝,一年四茬花;无土栽培亩产可达16-20万枝,一年8茬花,优势极为明显。生长周期可控,产品品质提高、标准化程度提升,更利于周年订单化生产。“供应量稳定、品质保持得好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强,能增加盒马、永辉等供货商的复购率,是基地直销新零售模式的基础。”

目前,我省花卉设施农业用地受限,花卉绿色生产面积比例还相对较低,鲜切花无土栽培面积整体不到10%。在稳定生产规模,不与“粮”争地前提下,必须向设施要效益,向品质要效益,采用无土栽培配套肥水回收系统基本可以实现化肥100%的回收和再利用,有效解决传统花卉生产施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土壤连作障碍等问题,并节约30%的灌溉用水。因此,大力推广无土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提升综合生产效率,是实现云花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技术手段。

花损率高达30%以上

鲜切花采收后,云秀花卉60%的鲜切花供应昆明花拍中心,15%直供电商,25%供应商超、供应链公司,这其中就涉及到物流问题。云秀花卉选择自己冷链运输到斗南,再由采购商自己运输。鲜切花娇嫩、怕压,多次转换运输必然会带来破损,“基地直销的模式能降低货损率,保障鲜切花的品质,总体来说,流通‘前一公里’非常重要。”

再看物流公司,今年春节收假后第一周,斗南花市速运物流发运总量预计6000多吨,云南顺丰速运预计承运3500多吨,成为鲜花市场的主要承运公司。全省来看,云南顺丰承运的鲜花品类包括玫瑰、康乃馨、百合、向日葵、小菊花等,主要来自昆明、玉溪、开远、楚雄、泸西等产区。

鲜花生鲜商品在运输和派送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损耗,为保证运输服务时效,云南顺丰针对鲜花发运采用直发模式,在航空运力上进行优先保障,鲜花包裹在斗南花卉市场打包后,直发机场,依托散航和顺丰自有全货机,最快可实现次日送达目的地客户手中。

另外,云南顺丰专门成立鲜花运输保障组,专门投入自有全货机、冷链车,与铁路、航空等部门联合,打造“‘航空+高铁+冷链’的立体运输模式”,从运力、场地资源等方面做足准备。依托自身科技物流优势,凭借公司的大数据库实时监测,预测分析消费者需求,科学配置物流运力,同时下沉揽收接触点,实现了整体发运的高效处置措施。

航空运输针对主要流向城市,实行斗南花市——长水机场直发,优化中转环节,提升时效,保障日均发运吨位40-50吨。据云南顺丰相关负责人介绍,几类运输方式各有优劣,冷链车运输恒温、成本较低,时效较慢;空运时效快,成本较高,也存在脱温的不可控情况。“顺丰目前2B(面向企业)主要采用航空运输,2C(面向消费者)主要采用冷链车运输。”

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我省花卉区域性、产地型、标准化的终端集散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滞后,花卉流通“前一公里”问题突出,花损率高达30%以上,物流运输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云花出口价格低、成本高、损耗大,出口价格仅为荷兰的3/5、哥伦比亚的4/5。 因此,急需在鲜切花主产区扶持引导及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的终端集散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解决好花卉流通“第一公里”问题。

产业观察

农旅融合卓见成效

来昆明游玩,到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市场“打卡”已经成为了外来游客必做的攻略之一。集鲜切花种植、研发、交易、物流为主的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农旅融合卓见成效,也形成了一份独属于春城昆明的魅力。

“对于斗南而言,花卉产业交易是产业园区的根本,也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执行总裁钱崇峻说。

据其介绍,今年以来,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在前些年形成的基础上,强化完整供应链系统搭建。整个供应链系统下设5个子系统,在生产系统方面,前期通过新品种、畅销品种推荐为花农指明方向,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上门免费诊断、辅导;后期搭建采后处理激活中心,提供干净的水源,避免“脏水花”细菌感染、悬浮颗粒堵塞细胞膜的问题,统一建设冷库,利于插满花枝的水桶保存;平均每户花农每天产500枝花,斗南花卉产业集团还会统一负责短途运输服务,将花卉运达市场交易。

“目前,斗南以对手交易为基础,以拍卖交易为补充,以互联网交易为发展方向;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也可以预见对手交易将会是主流,电商交易占比逐年上升,拍卖交易占比逐年下降。在交易系统中,我们打造了基于斗南花卉大数据所做的供应链金融,银行算法依据花农在斗南销售的总额和均价为其提供贷款,扶优扶强,让花农能够扩大生产;还有‘花商宝’系统,在交易完成的第二天上午8点,市场方代替购买方把钱付给供应方,如果下个月13号,供应方没有如约付给市场方货款,这笔货款将会自动转为分6期的银行贷款,确保供应商和购买商的合法利益;应用大数据,我们还为花卉做了价格保险,如果意外灾害等原因导致花价下跌,保险公司来赔付,保护花农的利益;从市场到消费城市的长途物流方面,我们也正在致力于打造一个类似于‘滴滴打车’和‘货拉拉’一样的系统。另外,为了助推对手交易向互联网方向转移,我们也搭建了‘斗南花城’APP,为斗南有摊位的业主免费在平台上开店,增加销售渠道。”钱崇峻说。

如今,斗南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花卉交易市场,还是一个知名景区景点。在农旅融合方面,钱崇骏认为,能吸引到游客的,一定是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旅游唯一性和特色的旅游资源,而对于斗南来说,只有做大做强主业,保证花卉产业交易不动摇,再做出特色,三产融合才能顺势而为。走在斗南,除了被强大的花卉产业交易震撼,再随手购买一抹芬芳的同时,鲜花饼、花茶、花酒、鲜花香皂等旅游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农业园区蓝图徐徐展开。

花卉经济催生特色旅游

“以景观为脉,以花带为轴,使建筑融入环境,人文融入自然……”在红河开远,集花卉种植、包装、冷链物流、旅游为一体的知花小镇已经是当地推进高效现代精致农业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项目。

一组成绩单是: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的创建,知花小镇入驻企业25家,拥有实用新型发明专利5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44个,引进玫瑰、非洲菊、蝴蝶兰、菊花、凤梨、白掌以及配花配叶花卉等696个新品种,提升打造了“七彩云菊”自主品牌。基于这些基因,小镇基本形成了以鲜花会展与电子交易为市场导向、以农业科技研发为核心支撑、集高端花卉和高值水果苗木“研发—种植—加工—销售”的新型农业模式,产业转型升级也带动了周边村庄、社区的发展,通过推广“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等模式,带动花农增收和发展。

在花卉旅游经济新业态发展方面,据开远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花卉产业催生出了特色旅游小镇,在空间结构格局上,交易会展中心是知花小镇最为重要的功能空间和形象代表,在这里,鲜花交易、展示大厅和游客服务中心相辅相成,建筑外立面以鲜花为主题展开;沿锁蒙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城市形象带”和贯穿“知花小镇”中部的“自然山水带”构成“两带”;特色商业街区和鲜花酒店区都运用了古典四合院和园林的手法,再辅以鲜花为伴,形成属于知花小镇的风格。

花卉有数字赋能,景区也有数字加持。通过一系列数字化设备与软件的部署与集成,知花小镇还搭建了智慧景区管理平台,集成了小镇的智能监控、智慧路灯、智慧广播和环境监测等智慧化功能;方便景区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对景区进行更加精细、便捷、高效的运营和管理。

采访统筹 曹婕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记者 孙江荭 朱婉琪

一审 曹婕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朱丽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曹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姚安云秀——滇中花海的一抹金辉 | “云花产业”专题
“鲜花经济”为绿色发展增色添香
“抖in花样生活·云上花开季”:打造云南“冬日繁花”带货盛宴
云天化花匠铺:万簇鲜花为你来 科技引领云花产业升级
花卉专家王继华:种花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
抖音电商云南鲜花产业带报告:直播带动花瓶花架等周边产品订单量增长148%
打造“云花”全产业链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晋宁——努力打造“世界级一朵花”
云南这座“世界花园” 正在迸发强大产业活力
云南从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

网址: 绿色云品策划|年产162.2亿枝!在云南,鲜花不仅是商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6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朵“云花”卖全球 万里飘香四季
下一篇: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