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白菜花的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黄色,基因a控制桔色,而基因b纯合时会抑制基因A/a的表达而表现为白色。现黄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为黄花植株,F1自交,F2均有黄花植株、桔花植株和白花植株。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亲本黄花植株产生2种基因组成的配子 B . 亲本白花植株基因组成为AAbb C . F1黄花植株的基因组成为AaBb D . F2中桔花植株占所有植株的1/4
2.
下图是甘蓝型油菜一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多次实验结果表明,E基因存在显性纯合胚胎致死现象。如果让F1自交,得到的F2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A . 1/6 B . 3/14 C . 4/21 D . 5/28
3.
A(抗病)对a(不抗病),B(高杆)对b(矮杆),亲本为AAbb与aaBB,杂交后得到F1 , 对F1测交,子代中,矮杆抗病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
A . AaBb B . Aabb C . AAbb D . aabb
1.
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 , 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 . 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 . 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 . 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 . 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2.
某自花传粉植物体内有三种物质(甲、乙、丙),其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三种酶均由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合成。为培育生产乙物质的优良品种,科学家利用野生型植株和两种突变植株(T1、T2)进行自交,结果如表所示(多或少指三种物质含量的多或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亲本(表型)
自交F1代株数(表型)
野生型(甲少、乙少、丙多)
180(甲少、乙少、丙多)
T1(甲少、乙少、丙多)
90(甲少、乙多、丙少)、271(甲少、乙少、丙多)、120(甲少、乙少、丙少)
T2(甲少、乙少、丙多)
91(甲少、乙多、丙少)、270(甲少、乙少、丙多)、122(甲多、乙少、丙少)
A . 野生型、T1、T2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AaBbDD B . T1、T2自交F1代中(甲少、乙少、丙多)个体的基因型各有2种 C . T1、T2自交F1代中(甲少、乙多、丙少)个体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D . 理论上T1自交F1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植株比T2自交F1代中多
3.
油菜(雌雄同花)株高适当降低对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油菜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和授粉 B . 组合①的F1自交时雌雄配子有9种组合方式 C . 若组合②的F2自交,其后代全为高秆的植株占7/16 D . 若组合③的F2高秆油菜随机交配,F3中半矮秆油菜占9/48
1.
某二倍体动物的性染色体仅有X染色体,其性别有3种,由X染色体条数及常染色体基因T、TR、TD决定。只要含有TD基因就表现为雌性,只要基因型为TRTR就表现为雄性。TT和TTR个体中,仅有1条X染色体的为雄性,有2条X染色体的既不称为雄性也不称为雌性,而称为雌雄同体。已知无X染色体的胚胎致死,雌雄同体可异体受精也可自体受精。不考虑突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3种性别均有的群体自由交配,F1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可能 B . 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F1中一定没有雌性个体 C . 多个基因型为TDTR、TRTR的个体自由交配,F1中雌性与雄性占比相等 D . 雌雄同体的杂合子自体受精获得F1 , F1自体受精获得的F2中雄性占比为1/6
2.
某植物花的紫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纯合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白花品系①——⑥,每种隐性突变只涉及1对基因。不考虑其他变异类型,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F1花色
F2花色
①×②
白色
白色
①×③
紫色
紫色:白色=1:1
①×④
紫色
紫色:白色1:1
②×⑤
紫色
紫色:白色=9:7
②×⑥
紫色
紫色:白色9:7
A . ②和③杂交,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1:1 B . ③和④杂交,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1:1 C . ④和⑤杂交,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9:7 D . ⑤和⑥杂交,F2花色中表型比例有3种可能
3.
某开红花豌豆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片段缺失且多了一条染色体,研究发现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无活性),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并正常分离,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基因B控制红花性状,基因b控制白花性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红花∶白花=30∶1 B . 以该植株为父本,正常植株为母本,则杂交后代中有2/5含缺失染色体 C . 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雄配子且比例为1∶1∶1∶1 D . 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该植株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三条染色体联会的情况
1.
神经性耳聋、腓骨肌萎缩症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二者均不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图1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情况,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21不携带致病基因。为了确定腓骨肌萎缩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9~Ⅲ13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结果如图2。
(1)
只根据系谱图可以确定的是(填神经性耳聋或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其遗传方式为。
(2)
结合系谱图和电泳结果,可以推断出控制另一种疾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3)
根据以上分析,Ⅲ13的基因型为。Ⅴ22与Ⅴ23婚配,他们后代中出现不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2.
果蝇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决定雄性性别的发生,在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为实现基于体色持续分离雌雄,培育果蝇的性别自动鉴定体系,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的诱变育种方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果蝇的灰色(B)对黑色(b)为显性。研究人员用射线照射果蝇M如图,已知射线照射后Y染色体携带SRY基因的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不含SRY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该过程涉及的变异类型是。
(2)
研究人员将射线照射后的果蝇M与正常黑色雌果蝇杂交,统计后代雄果蝇的性状及比例,得到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只含一条染色体的雌果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能力相同。
Ⅰ组
Ⅱ组
Ⅲ组
子代雄果蝇的性状及比例
灰色∶黑色=1∶1
灰色∶黑色=1∶0
灰色∶黑色=0∶1
①Ⅰ组结果说明果蝇携带SRY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填“X”“B所在的”或“b所在的”)染色体,其子代黑色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②第组的杂交模式的后代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原因是,其优势是可通过果蝇的体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
③Ⅱ组子代连续随机交配多代后,子代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会。
3.
水稻株型和种植密度直接影响亩产量。为培育理想株型的水稻新品种,科研人员开展研究。
(1)
科研人员对紧缩型品系Z进行诱变育种,获得3种不同的单基因隐性纯合突变体。突变体1为匍匐型(产量接近野生稻、贴地生长),突变体2、3为疏松型,相关基因分别表示为A/a、B/b、D/d。将突变体1与品系Z杂交,如图1,预期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2)
突变体1分别与突变体2、突变体3杂交,结果如图2。据此可确定的3对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
(3)
进一步研究发现,基因B和基因D分别编码B蛋白和D蛋白,B和D相互结合形成蛋白复合体后,共同调控基因A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
①科研人员推测,上述三个基因通过同一代谢途径调控水稻株型,且基因A位于基因B、基因D的下游。判断依据是:F2中。
②将突变体2和突变体3杂交,所得F1自交,若后代中疏松型占,则说明基因B和基因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换;若后代中疏松型占,则说明基因B和基因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4)
生产上,突变体1会被淘汰,品系Z适合南方种植,突变体2和突变体3适合北方种植。请从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因素的角度,选择其中之一阐释它能成为南方或北方“理想株型”的原因。
1.
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 B . 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 C . 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D .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
2.
染色体架起了基因和性状之间的桥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性状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 . 相对性状分离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导致的 C . 不同性状自由组合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的 D . 可遗传的性状改变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
3.
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该眼色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B . 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6种 C . F1红眼雌蝇和F2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5/24 D . F2雌蝇分别与F2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均能得到奶油眼雌蝇
相关知识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用两种纯合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紫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27∶9∶21∶7。下列说
豌豆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现用自然环境中获得的高茎紫花豌豆与矮茎白花豌豆杂交.F1全为高茎紫花豌豆.F1自交.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高茎红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27:12:9:9:4:3.请回答下列问题:(1)F2代中紫花:白花:红花之比为9:4:3.据此可判断豌豆花的颜色受2对基因控制.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24.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34.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蓝色和白色,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植株,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某二倍体(2n=14)植物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该性状同时受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每对等位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利用甲、乙、丙三种纯合品系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一:甲×乙→F1(红花)→F2红花:白花=27
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 和r 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同时含有D 和E 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 或E 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 合子.(2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将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F1中单瓣花:重瓣花=1:1,且用F1中的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 , F2仍出现单瓣花:重瓣花=1:1,重复多次,结果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nbs
已知基因S/s、R/r独立遗传,将抗病、黄果肉的番茄品种(ssrr)与易感病、红果肉的番茄品种(SSRR)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从F2中挑选抗病红果肉
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2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网址: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用两种纯合玉米杂交得F1 , F1自交得到F2 , 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紫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27∶9∶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6869.html
上一篇: 费菜(别称景天三七)植物图片功能 |
下一篇: bHLH转录因子对植物抗逆和花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