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数实融合推动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已成为农业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2024年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将信息化、智能化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我国农业领域,水果生产采用了不与粮食争耕地的“上坡下滩”种植策略,在种植管理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在果树农药喷洒等诸多环节亟待数字技术的赋能。丘陵山地立体种植模式的果树,不同于平面种植的农作物,喷洒农药难度更大。
通常而言,果树树冠是一个立体空间的靶标,冠层内部结构与边界轮廓具有多边无序的特点,加之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的枝叶茂密程度与叶面积指数并不相同,最理想的施药效果是喷雾机输出的风量和喷雾量,与果树不同部位的冠层结构及叶面指数相匹配,实现智能仿形变量喷雾。这样不仅能降低喷雾作业过程中农药雾滴的飘移与流失、提高防治效果,还能大大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和减少喷雾作业次数,提高喷雾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因农药雾滴飘移对非靶标作物造成的药害。
为了实现喷雾机智能精准喷洒农药,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激光传感器根据果树冠层分布特点,从扫描树冠轮廓、建模、决策、风量及喷雾量,到实时调节风机转速和喷头流量,实现高效无死角精准喷雾与均匀沉积。这种智能喷雾机识别距离在0—10米,喷雾决策响应时间小于0.5秒,最小识别间距0.3米。利用仿真方木作为人工靶标模拟冠层密度的结果显示,喷雾机的系统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
除了考虑喷雾机为果树喷洒的部位精准之外,农药喷雾量与风量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为了做到哪里需要,喷雾机就将药喷到哪里,针对不同的农药与防治对象,选用各自合适的雾滴大小喷雾,科研人员还研发出智能变量控制喷雾系统。该系统由分段控制阀、总控制阀、控制面板、传感器、中央处理器组成的智能变量喷雾控制系统,搭配喷雾计算机系统,在计算机面板上可显示喷头压力、喷头类型、雾滴大小,以及施药量等信息。
为了更好地进行智能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和实验,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目前,研究院承担了6项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并在北京平谷、吉林延边、湖北枝江等地建成了智慧果园,基于数字技术赋能完成了肥料、农药与灌溉用水高效利用,提高了植保与施肥作业功效,省肥40%以上,省水、省药50%以上。
当前,包括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已成为智慧农业的重要支撑,能高效响应果园内各种机械化、智能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优化决策、精准控制和精细管理,推动智慧农业向纵深发展。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相关知识
虫情监测情:助力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
耕地保护,数字地球农业遥感监测如何助力农业生产
物联网自动虫情信息系统助力数字农业可持续发展
向精准施药迈近一步
植保无人机如何做到精准施药?
石头山变身“花果山” 拼多多助力“三区三州”数字农业发展
果树小虫治理:防控趁早,精准施药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虫情监测设备搭载虫脸识别技术,实现高效精准施药
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纪实
网址: 数字技术助力果树精准施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7192.html
上一篇: 喜欢菊花,不如养盆彼得布兰德,开 |
下一篇: 上海农民用了这项技术后,农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