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护生画集》与人文生态

《护生画集》与人文生态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

  那天一大早,朋友发来组图,名为《鲸落》,16幅图片,1300多说明文字。细读之后,笔者自嘲是个“生物盲”:原来“鲸落”是鲸鱼的尸体缓慢下沉的专用名词;原来鲸落在笔者身边的南海刚刚发生;原来鲸落形成了独特生态系统;原来蛤蚌、蠕虫、盲虾……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和10000多种生物体依靠鲸落存活——原来鲸落是漆黑深海里的光明与温暖,是水域的“沙漠绿洲”,是世上最为浪漫的沉寂。换言曰:鲸尸的沉落是新的“护生”,是“食物链”的福音——无论我们是多么地遗憾,也无法否认这生命陨落的悲壮与生命延续的恩典。

  于是,笔者不由得记起丰子恺主笔、弘一法师等参与的《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因弘一法师50寿辰而起,今年恰值弘一法师诞辰140年。彼时,子恺先生们或许想不到,许多年之后,系列画集因具有恒久的生态学意义而鲜活。

  护生即“护心”

  “是以众生,与我体同。盈起悲心,怜彼昏蒙。普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这是《护生画集》第一幅《众生》的配文。文字是弘一法师所书,字迹是其出家后的“抄经体”,用笔干净到“不食人间烟火”,近乎“童体”。盖《护生画集》一共6集450幅图画,画幅主旨极其简单,全是珍爱鸟兽禽鱼,不杀生。为什么这貌似“儿童识字”一般的画册,引来了马一浮、夏丏尊、叶恭绰等名人作序,李叔同、朱幼兰、虞愚等学者题字?而且至今不胫自走,广为流行?

  原因恰恰在于诸公均意识到护生即“护心”的道理。“护生”是修为、是手段、是形式,而涵养人心的“仁爱”,诱致世界的“和平”,才是“小禽兽”背后的“大文章”。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护生画集》首卷问世之初,就有许多议论。例如:“恩足于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用显微镜看,一滴水里有无数小虫,护生不能彻底。”丰子恺认为,这些议论都是只见皮毛,未加深思:“残杀动植物这种举动,足以养成人的残忍心,而把这残忍心移用于同类的人,故护生实在是为人生,不是为动植物。普劝世间读此书者,切勿拘泥字面,倘拘泥字面,而欲保护一切事物,那么,你开水不得喝,饭也不得吃。”

  夏丏尊先生回忆过一段往事:1928年前后,“弘一大师偶过上海,向坊间购请仿宋活字印经典。病其字体参差,行列不匀,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籍”。无奈大师写了一千多字之后搁笔了:“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问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其悲悯恻隐,有如此者。”——不是书法巨匠不会写字,而是写那些带了竖刀的字,即刻会产生血肉模糊的“形象思维”,是自己的“心里”这一关过不去。换言曰,不写就是护心。

  护生即“润土”

  如果说个体的护生即“护心”,是自觉的“心灵滋润”,那么,整个社会普遍的护生,结果必然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乃至“生态文化”的“厚植”。“能不能把碧绿还给大地,能不能把蔚蓝也还给海洋,能不能把透明还给天空,梦开始的地方一切还给自然”——这种现代人的呐喊,其实仍然是“怅然回忆家乡乐,抱瓮何时更养花”的“永恒的主题”。正如丰子恺画的《松间的音乐队》,鸟儿盘桓在松云之间,屋宇静听潺潺流水。其配诗为明代叶唐夫的绝句《江村》:“家住夕阳江山村,一弯流水绕柴门。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其实,从《护生画集》第一集开始,“把护生提高到保护人的生存环境”的命题就显而易见。马一浮先生在该集序言里说:“品物流形,莫非生也,爱恶相攻,莫非惑也,蠕动飞沉,莫非己也,山川草木,莫非身也,以言艺术之原,孰大于此。”人们所处的环境决定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决定了艺术的规范与绘写心理。试比较梭罗的“寂寞、恬静、智慧的书”——《瓦尔登湖》里有关“优美”与“充实”的描写:“我坐在阳光下的门前,从日出坐到正午,坐在松树、山核桃树和黄栌树中间,在没有打扰的寂寞与宁静之中,凝神沉思,那是鸟雀在四周歌唱,或默不作声地疾飞而过我的屋子,直到太阳照上我的西窗……这样做不是从我的生命中减去了时间,而是在我通常的时间里增添了许多,还超产了许多。我明白了东方人的所谓沉思以及抛开工作的意思了。”故此,“润土”即维护而且融入自己的生存环境,恰恰展示了护生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兼容”的意义。

  护生即“齐物”

  众所周知,庄子的“齐物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辩证思想。其实,“物与我齐”的本质,并不是一定要颠覆“人为万物的灵长”的观念,而是阐发在“生命”的意义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有充足理由共生共存的。庄子所渴望的,恰恰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无拘无束,是“自在”的时空,而不是你争我夺、“另类即地狱”的所在。由是观之,《护生画集》以“生灵”——生命皆有灵、皆有情——的阐发,获得了久长魅力。“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头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自在巢中望母归。”丰子恺为白居易的诗配图,画的是“暗杀”:背着猎枪的人,手里提着射杀的鸟儿——1914年,16岁的丰子恺写了生平最早一篇散文《猎人》,写贪婪的猎人正欲射杀兔子,看到更大的鹿便舍兔逐鹿,结果一无所获。结论是“贪心一起,每易失败”。画集里如为了保护肚里的幼蛇在汤锅里躬身的母蛇、竭力扛住山石重压的母熊、理解音乐且舍命救主的义犬、母子融融的鹿和猫……无不亲切感人。为什么要放生、要“凡事惺惺须求己”呢?因为“他若死时你救他,汝若死时人救你。”——这不是急功近利地求“现报”,而是力图营造一个“慈悲为怀”的生存系统。

  而且,基于“齐物”的敬畏自然、赞美生命,从老庄一直延续到近现代,衍生出诸多灿烂的文学艺术。例如“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看山之际,山也在看他,互相致意,惺惺相惜——用辛稼轩解释叫“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查中华书局出版的葛兆光选评的《丰子恺护生画集选》,1999年12月第一版印了10000册,9个月之后加印10000册。直到如今,各种版本的《护生画集》林林总总,网络上也是琳琅满目。画集的“与时俱进”,与传统文化的普及、流布,可以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杀生即“自杀”

  “落花辞枝,夕阳欲沉。裂帛一声,凄入秋心。”“血染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如今,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诸如“蝙蝠”“穿山甲”等称谓,足以成为“恐怖字眼”。简言之,杀生即“自杀”也。“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正如恩格斯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始料不及的是:这“报复”这一次来得如此之急速。早知如此,智慧的现代人自会戒惧,“护生”何须子恺老人们声嘶力竭?想必相当长一段时间,“杀生”——尤其是猎捕食用野生动物的风气不会重来了。但仅靠画册警醒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好了疮疤忘记疼”的人们,倡导与制度、法律的强制,缺一不可。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通过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最新决定;4月25日,《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通过,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和列入名录的水生野生动物,猎捕滥食最高可处猎获物价值20倍罚款——得知这一切,所有倾心参与《护生画集》的前辈们,当在九泉之下露出欣慰微笑。

  灵气所钟,美德永敷。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是密不可分的,祈祷“护生”善举永世流传。

  补充一句:在以绘本为幼儿教育“主打”的时下,窃以为高质量的原创作品还是不多。所以,《护生画集》(尤其是选本)的前景一片光明。所有优秀的“童话”与“童画”,都是老幼皆宜的。更何况《护生画集》选取了大量诸如“几处双飞燕,衔泥上药栏。莫教惊得去,留取隔帘看”(范成大诗)之类的古诗词,完全可以作为蒙学好教材。

相关知识

注重自然与人文景观设计实现绿化与交通要道相融合
王文亮:做群众身边的“护绿人”
《花寄——一花一世界》精选画集签名仪式在北京举行
注重自然与人文景观设计 实现绿化与交通要道相融合——以莱芜市北坦北路绿化设计为例
生态安全护北疆
我院与人文艺术学院研讨“沟通与写作”课程建设合作
“新自然”生态文旅 综合体“花”样启动
护生态之美 绘“湿”意画卷
凝聚科普力量,中医护航健康——我院成功举办第一届护生中医护理科普视频比赛
护绿生态参展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

网址: 《护生画集》与人文生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854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劳动教育出新招,养花护树进课堂
下一篇: 生态护坡和草皮护坡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