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周佳 菏泽报道
近日,2022年度山东省乡村好青年选树名单公布,经过层层推报、严格审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菏泽市7名好青年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乡村好青年。
“乡村振兴”巾帼带头人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鑫福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中级农业技术指导员、中级农作物植保工、农民经济管理师、菏泽市植保无人机第一女飞手赵鑫,2016年返乡创业,从最初的单一飞防植保服务发展成为解决农业“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服务,目前,拥有一支100余架植保无人机和150余名飞手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伍。2022年,开始做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科技带动“手造”带领农村妇女吃上“手艺饭”——发扬当地花糕制作传统手艺,并一直坚持“带领老百姓致富,让农民过得更轻松更体面”的初心砥砺前行。“希望通过我扎根农业的行动,带领更多的农村青年致富,勾起‘跃出农门’知识青年的农村情怀,能够回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做勤劳质朴父老乡亲们致富路上的带头人。”赵鑫说。
回乡创业是榜样 乡村振兴做先锋
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金硕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郝贤旺响应党的号召,选定了“规模经营、产业带动、三产融合”和农业+旅游新路子实现乡村振兴,流转土地8500亩,发展果树种植业;建观光葡萄长廊5.1公里、日光温室大棚300余亩;发展蝴蝶兰种植产业和农业观光旅游,并先后引进玉露香梨、瑞蟠21桃、苹果等新品种,发展水果产业,科技攻关,南花北移,蝴蝶兰栽培取得了亩纯利润过10万元的惊人效益;郝贤旺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创新,葡萄避雨栽培等六项技术均获得国家专利;发挥金硕农业公司和高等院校技术合作的优势,培训农业技术人员200余人,扶持发展小型养殖、农业企业10余家,以每年每亩1200斤小麦的价格流转土地,每年向农民支付1300万元,同时,产业园吸纳群众就业,每年支付工资200余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帮助周边300余户,700余人成功脱贫。
探索“1扶+4共”乡村振兴助农新模式
山东一品农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国,联合东明县主要涉农部门发起成立东明县优质农产品推广平台,整合东明县16家名优特农副产品生产企业,于2020年6月成立东明县优质农产品推广协会并出任会长,搭建线上线下平台,积极为推广全县优质农产品不断努力付出,探索实施国内首创“1扶+4共”乡村振兴助农新模式,从优化种植技术、提高生产品质,到品牌打造、销路拓展提供全程服务,效果良好;以东明手工红薯粉条为例,合作前粉条产品单一,无特色、无品牌,年销售额不足30万。2019年达成合作后,公司邀请华中农大和江南大学教授参与产品优化和新品研发,解决了原料、品种同质化核心问题;从红薯选种、种植、产品研发、品控包装、品牌打造等方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成功打造“沃!东明”粉条品牌并推向国企央企乡村振兴助农系统。截至目前,粉条单品累计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80余人,带动红薯种植1000亩,帮助农户增收50万元。
爱岗敬业,科技强农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正道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农民正高级畜牧师李正道,专业从事原种青山羊保种繁育、综合开发利用及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建立青山羊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存养原种青山羊3000余头,推广良种7000余头,有效促进了种质资源保护和种业振兴。通过良种覆盖、科技转化、技术培训,辐射带动杭州、济宁、衡水、赤峰、濮阳、太原及周边多个县区,有效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养殖增效、产业提升、农户增效,实现青山羊产业创新利用与转型升级,在全国率先建立青山羊规模化饲养先进技术体系和生产模式,为全国优良地方羊品种保护与开发提供示范样板。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重大科研计划6项,取得山东省畜牧科技进步奖1项,菏泽市科技进步奖1项,菏泽市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实用新型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2件,科技报告2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参编《菏泽市畜牧兽医采样技术》1部。通过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从“种植+养殖+餐桌”的有机衔接。
四季不败牡丹花,时代勇者立潮头
菏泽市傲阳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山东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菏泽市花王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文双,2019年创办了占地近300亩“花王牡丹产业园”,同年又创建了“盛世芍药园”项目,占地1000亩,种植国内外牡丹、芍药品种180多个,提供长期或季节性就业岗位500多个。率先实现了牡丹芍药种苗标准化生产,利用综合栽培技术,使牡丹周年开花,率先开展春节芍药鲜切花温室催花技术的科研创新。改革牡丹种植模式,推广先进田间管理技术和先进农机,大大提高种植效率。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斩获2金9银6铜3优秀奖;2021年由菏泽市政府举办的“花开盛世”获得三等奖;参加中国第十届花博会获得4金6银20铜15优秀;培育牡丹新品种“阳蓝”被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认定登录、被菏泽市林业局评为2021年度菏泽市林业龙头企业;先后被评为山东青年创新榜样、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企业创新达人、山东好人、菏泽市劳动模范、菏泽好人榜、菏泽青年五四奖章。
从卖产品到卖技术,用“菌”撑开一把“致富伞”
巨野县正森食用菌有限公司总经理、巨野县昶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李华,2015年,李华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工作号召,一腔热血,不怕困难,自筹资金1500万元,决定扎根在农村“舞台”,带领周边群众搞起了黑木耳种植。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国内最先进的液体菌种生产线,将黑木耳、平菇、灵芝、羊肚菌等菌种由传统的固体培育转为液体培养,使食用菌种植走向了优质、高产、高效,实现了菌种选育、菌包生产、种植、加工、销售的一条龙发展的新格局。从卖产品到卖技术,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合作社效益越来越好,对周边社员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会员106名,食用菌、灵芝、羊肚菌生产大棚110亩,黑木耳种植基地近430亩,食用菌菌种生产车间22亩,带动了当地150多名农民就业。在李海村,食用菌产业已经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径和钱袋子。同时,合作社还带动了周边乡镇及济宁、聊城等地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载体。
立足养殖,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富润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代富国,曾在德州市驻村扶贫期间深入一线群众,与村民并肩作战,结束德州驻村扶贫工作后,代富国内心想把在德州驻村扶贫积累的经验带回自己的家乡。2019年扶贫任期结束后,选择放弃回京的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带领本地村民组建了农民合作社,利用猪场粪便进行有机肥发酵,通过粪便转化,把粪便很好的利用起来开展特色种植。目前,养殖端运营状况良好,种植端一期试验田也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数据,积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农科院开展深加工产业链的研发。一期和二期猪场年可出栏50000余头,年可实现利润400余万元,此项目很好地在当地起到了产业带动效应,助力当地村民增收和产业发展。下一步,将重点发展食叶草种植,配套深加工,把种植、养殖、深加工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循环农业产业链,更好的带动周边的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发展。
责编:李欣
审签:刘进
相关知识
“山东省乡村好青年”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青岛市崂山区举办乡村振兴青年大讲堂
乡村振兴科技惠农系列展(七)花色田乡创造乡村农旅美好生活
乡村文化振兴|槐荫区:打好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三张牌”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乡村旅游点介绍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全产业链科研,培育“乡村振兴之花”
黄冈市“三新工程”:激扬乡村振兴青春力量
万亩油菜花海盛开 绽放乡村振兴新色彩
【聚焦乡村振兴】花官镇: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
网址: “山东省乡村好青年”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124.html
上一篇: “三八”节临近 斗南鲜切花迎来“ |
下一篇: 3年珠宝蓝莓苗怎么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