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上的艺术-粉彩扒花
粉彩扒花瓷,亦称锦上添花,创烧于清代乾隆早期,它是在督陶官唐英和景德镇工匠的不懈努力下,借鉴瓷胎画珐琅制作工艺而创造的釉上彩新品种。
它作为粉彩瓷艺术中的一种装饰形式,在北方称之为“轧道”或“雕地”,制作工艺最为精细。而景德镇制瓷艺人谓之耙花,在保留传统粉彩装饰技法的基础上,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红、黄、紫、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锈花针的工具划出细的诸如凤尾草纹后,在色釉底上锥刻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再加绘粉彩花卉纹。
【粉彩扒花非遗传承人李祖华】
李祖华,1975年生于江西景德镇,2016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传统粉彩瓷制作技艺——(粉彩扒花技法)”代表性传承人。1991年随父“带子传艺”进入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学艺;1994年考入江西工艺美院美术系学习三年;1997年“江西工艺美院”毕业后重返原单位,被分配到美研组从事陶瓷造型设计;2008年企业改制后,自主创业开设陶瓷作坊;2011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进修,期间勤工俭学在私企业从事陶瓷造成设计至今;2013年1月—2016年12月,受聘三年为景德镇古窑瓷厂“高级画师”。
【李祖华老师带作品参展】
作品《红地富贵满堂》于2012年荣获“星海杯”工艺博览会金奖;
作品《富贵吉祥》于2012年荣获国际文化艺术节陶瓷大赛金奖;
作品《红地富贵满堂》于2012年荣获大连陶瓷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作品《锦绣前程》于2014年荣获中国北京国际礼品工艺品展览会“工艺美术金奖”;
作品《荣华富贵》荣获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
作品《花开宝贵》在凤凰花卉国际文化艺术陶瓷大赛被评为“金”奖,并被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审核批准,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
【精美的粉彩扒花四条屏】
扒花瓷器远看并不显著,近赏方能发现它所勾画出的繁花似锦。尤其是在灯光下细细审看,发现非同寻常的工艺之难,技艺之巧,令人陡生赞叹。
【锦绣百鸟朝凤梅瓶】
作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在粉彩锦地的基础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拨划出细如毫芒的诸如凤凰形卷草凹纹,从凹纹上可隐约看到白胎,最后配以花卉、山水纹饰或开光等图饰,做工复杂繁琐。这一工艺把粉彩和轧道的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珠联璧合之势。所有器物内施透明白釉,莹润细洁,胎质淘炼精细,素白瓷胎映衬各种釉荷花纹,明快妍丽之色彩,愈显光华天成、秀美雅致。
【让人眼花缭乱的万花不落地双耳尊】
这种满装饰的瓷上技法,纹细饰小,对匠人而言,是一种重复、枯燥、细致的苦活,其既费眼费神,又必须精神专注,心手相应,一丝不乱。一个细小的失误,就有可能破坏整件器物的美观。比如哪一针稍重,有可能在烧制后,造成局部的小片釉彩剥落。对于扒花工艺而言,这意味着全部的失败。
【安居乐业双耳尊】
作为传承人,李祖华老师一直在刻苦研磨技艺,不断的学习,在继承传统的风韵之下结合当代技术,联合多大师,不断的改进创新,赋予了粉彩扒花瓷新的生命,相信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此技艺定能技筹繁盛,焕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神奇!
喜欢瓷器的瓷友,可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天菁陶瓷工坊”,欢迎前来交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针尖上的艺术人生,“扒花大王”张文月的匠心智慧与宝藏
李祖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粉彩扒花领军人物
“瓷二代”分享非遗“扒花”火出圈,更多年轻人在抖音电商爱上传统文化
粉彩扒花——盛开在瓷器上的艺术之花,倍受青睐,市场价格逐年攀升!
张文月扒花瓷器真品图片及其价格介绍
互助土族盘绣 针尖上的非遗
【非遗传承】一把剪刀纸上生花 独具匠心守护非遗
数字媒体艺术赋能非遗文化传承的应用策略
指尖绽放非遗之花:米塑艺术传承之旅
张菊花: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网址: 非遗传承丨针尖上的艺术——粉彩扒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3401.html
上一篇: 中国传统绘画(花鸟画)在陶瓷“写 |
下一篇: 陶瓷,像纸一样透明,像花一样轻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