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育种
向日葵育种 一.基本情况 二.育种简史及育种资源 三.育种目标 四.育种技术 五.良种繁殖 一.基本情况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菊目 Asterales 菊科 Asteraceae 向日葵属 Helianthus 向日葵种 H.annuus 一.基本情况 拉丁学名 Helianthus annuus 别称 朝阳花、转日莲、向阳花、望日莲 性状 一年生粗壮草本 原产地 北美 花期 夏秋季 花朵 头状花序,舌状花(无性)有黄,橙,乳白,红褐等色,管状花(两性)有棕,紫,黄,褐,橙,绿,黑等色,有单瓣和重瓣 叶片 心状卵圆形或卵圆形,具粗状锯齿,中绿至深绿色 果实 瘦果,习惯上称为种子,分食用型和油用型 向日葵品种 向日葵品种 油用型向日葵种子 食用型向日葵种子 二.育种简史及育种资源 北美洲的西南部是向日葵的原产地 向日葵的野生种则广泛分布在北纬30o—52o之间的北美南部、西南部以及秘鲁和墨西哥北部地区。 二.育种简史及育种资源 1925年前苏联成立了许多研究所和试验站进行研究 1935年把向日葵含油量从35%提高到1955年的45% 40年代把“纯系”概念引入向日葵育种中,以便培育稳定的向日葵自交系直接用于生产,但实验结果表明:从原始的群体开始,每自交一代,种子产量会大幅度下降,到自交第四代时,种子产量只有原始品种的39%。 50年代发现向日葵的杂交种F1比双亲在许多性状上占有优势。但向日葵属于雌雄同花植物,配制杂交种首先要对一个亲本去雄,便需要将亲本之一先培育成雄性不育 1969年法国学者勒克莱尔先生育成了其后代为100%雄性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世界向日葵的育种简史 二.育种简史及育种资源 五十年代中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首先在国内开展向日葵研究工作 1962年吉林省白城地区农科所以匈牙利1号为基础材料,经过系统选育育成了向日葵新品种“白葵3号” 1973年吉林省白城地区农科所,开始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1977年采取回交方法转育新不育系,测交筛选恢复系,南育加代,用四年的时代完成了七个世代的选育工作,选出了向日葵“三系”-新的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74102-4A”、同型保持系“74102-4B”及恢复系“矮113” 中国向日葵的育种简史 油葵品种 欧洲油葵(罗马尼亚的油葵) 油葵S40 油葵S47 油葵S31(油葵澳33) 瑞特姆油葵(RITMO) KWS203号油葵 法国矮15油葵 康地1035油葵 康地5号油葵 油葵新杂交种GK9702 三.育种目标 目标: 高产 抗病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葵抗虫(向日葵螟)转基因油葵 质优 降低皮壳率、提高杂交种籽实含油率 高油酸、高亚油酸 高蛋白 株型理想 四.育种技术 生物技术-转基因育种 杂交育种 向日葵杂种生产采用三系配套系统完成 幼胚培养技术 例子: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利用野生种与栽培实现向日葵的种间杂交及野生种间的远缘杂交 幼胚培养技术实验介绍 1.1向日葵材料 试验选用3组油用向日葵不育系转育材料,5份食用向日葵不育系转育材料。4份食用自交系选育材料,一份食用保持系选育材料。 1.2培养原土 培养原土取自巴彦淖尔市农研所试验地耕层土壤,土质为沙壤土。 1.3改良MS培养基 1.4营养土成分 营养土成分:营养土N、P205、和K20,含量的指标是根据培养向日葵幼胚的琼脂培养基的含量为基础而设计的,即培养原土配制适量氮、磷、钾及培养基成分。 1.5.1营养土灭菌把配制好的营养土灭菌1小时。 1.5.2幼胚培养操作--将营养土分别装入杯底打孔的一次性水杯。然后取授粉后8一10天的胚接种在配制好的培养土上,放置在光照培养架上,在25℃的条件下培养4—5天,长出一对子叶后,将此幼苗置于拱棚内,温度控制在24、30摄氏度,逐渐掀开棚膜,炼苗3-4天,长出一对真叶,然后将幼苗一半移栽到温室内大花盆中,将另一半直接移栽到温室土壤中。 1.5.3盆栽与土壤栽培对比 1.5.4两种幼苗移栽方式对比--将胚培养幼苗去掉塑料杯整体移栽入温室土壤内,和将一杯幼苗分离成单株移栽入温室土壤内
相关知识
《抗虫病育种》PPT课件.ppt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PPT
作物育种ppt下载
选择育种ppt下载
《抗病育种》PPT课件.ppt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ppt课件第4章选择育种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ppt课件第9章诱变育种
抗逆性育种ppt课件
植物抗病育种PPT课件
《抗病虫育种》PPT课件.ppt
网址: 向日葵育种.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5289.html
上一篇: 江西省萍乡市农民深山挖出一窝巨型 |
下一篇: 油用向日葵自交系理想性状的选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