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化控技术】新疆棉田缩节胺的施用技术与药害防治

【化控技术】新疆棉田缩节胺的施用技术与药害防治

棉田施用缩节胺可以对棉株主茎和侧枝生长起抑制作用,同时缩节胺能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根系生长和蕾、花的发育,进而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化学调节剂。因其用量范围变幅较大,使用的时段长,方法灵活,且效果快而好,因而倍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近几年,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棉花栽培技术体系(包括缩节胺的施用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笔者就新疆棉田施用缩节胺的技术及其药害问题谈一些体会。

一、缩节胺的施用技术

(一)缩节胺的施用原则

1.早、轻、勤原则

早:新疆种植的早熟、特早熟棉花品种,一般在2.5~3.0叶开始花芽分化。早化调有利于促进果枝分化,降低始果节位。

新疆棉区推广膜下滴灌以后,水肥调控在棉花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滴灌棉田由于水肥调控能及时到位,调控效果好,又不增加成本,因此,从头水后至停水前,缩节胺只在1~2叶期和打顶后7~10 天才必须施用。

勤:为了能恰到好处地塑造理想株型,根据覆膜棉田早苗早发、群体发展快的特点,宜采用“少食多餐”的“轻控、勤控”原则,使棉株始终按人们的调控目标生长。

2.与水肥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水、肥容易导致棉株旺长。缩节胺与肥水相结合,有利于对棉株的调控。在灌头水之前,以缩节胺调控为主;灌头水之后,以水肥调控为主,配合化调。

3.因地、因苗分类调控原则

缩节胺化调要根据棉花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情况、棉株发育进程和长势等灵活掌握,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早熟品种对缩节胺敏感,用量宜轻;中晚熟品种和生长势强的品种缩节胺用量相应重些。肥力较高、棉株长势偏旺的棉田,缩节胺用量宜偏重;土壤瘠薄和沙性大的棉田,棉株长势差,化凋次数要少,用量宜轻。

(二)缩节胺的施用方法

1.施用缩节胺的必要时期与用量

1~2叶期:新疆棉区属早熟棉区,棉花品种的花芽分化早(2.5片叶龄即开始分化)。1~2片真叶期化调可以适当控制叶片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为果枝,降低第一果枝节位,实现早现蕾的目标,因此,这个时期必须化调。但是,随着新疆棉区机械采棉技术的迅速推广,为了保证第一果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8厘米,缩节胺的用量不宜过大,一般用量为0.3~0.5 克/亩。弱苗可以不凋。非机械采收的旺苗棉田,可以适当增加用药量。

打顶后7~10天:棉花打顶后,主茎停止生长,顶部果枝开始伸长。为了防止顶部果枝的过快生长,抓好盖顶桃,应于打顶后1周左右,顶部果枝伸长3~5 厘米时进行化调。化调的用量一般为6~10克/亩。南疆部分高产棉田为了多结盖顶桃,将化调分2次进行。第1次用缩节胺5~7 克/亩;第2次用量视顶部果枝的生长势确定,一般略高于第一次。2次间隔天数约1周左右。

2.施用缩节胺的重要时期与用量

正常棉田除了在1~2叶期和打顶后7~10 天必须施用缩节胺之外,还有2个施用缩节胺的重要时期,即壮苗和旺苗期棉田应施用缩节胺。

4~7叶期:为促进蕾的分化与发育,棉花4~7叶期的旺、壮苗棉田,应根据苗情施用缩节胺。一般用量0.5~0.8克/亩。壮苗偏下限,旺苗偏上限。

现蕾期至头水前:现蕾期至头水前是棉花营养生长的加快期。为了塑造棉花的理想株型,旺、壮苗棉田除了适当推迟头水外,也可根据苗情施用缩节胺,一般用量为0.8~1 克/亩。壮苗偏下限,旺苗偏上限。

3.灵活施用缩节胺的时期与用量

除了上述2个时期外,其他时期可根据苗情灵活施用缩节胺。

头水后至开花期:棉株进人盛蕾期,营养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为了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防止棉花旺长,必须及时进行调控。不过此时的调控以水肥调控为主,只有一些旺苗地块需要进行化调。其缩节胺用量一般为1.5~2 克/亩。沟灌棉田可于灌水前1~2天化调;滴灌棉田由于滴灌后能很快进机车,具备使水肥效应和化调效应同步的条件,可于滴灌后2~3 天进行。

花铃期:开花后,棉花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为防止棉株营养生长过旺,加快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除了水肥调控之外,也应对一些旺苗地段进行化学调控。一般用缩节胺2~3 克/亩。

二、药害诊断与防治

缩节胺虽然具有调节和控制棉花的生长发育,塑造理想株型,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当使用剂量超过该品种、该生育阶段正常剂量的2倍以上时,就可能产生药害。

(一)药害诊断

1.苗期诊断

受害棉花叶色深绿,叶片变厚、畸形;裂片变宽或变窄,皱缩;主茎节间短。

2.蕾期诊断

药害较轻的棉花,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的浅黄色条纹;随着药害程度的加重,浅黄色条纹增多,叶形皱缩不平,略显畸形;药害严重时,可出现明显的畸形叶,主茎节间短,植株矮缩,顶心下陷。

(二)防治措施

1.根据品种对缩节胺的敏感程度和各生育阶段苗情的旺、壮、弱情况,结合本地的实践经验,科学确定施用量,切忌盲目加大药量。

2.按照说明书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根据施用面积准确称取缩节胺数量,配足水量并搅拌均匀。

3.同一块地内,若棉花长势不匀,应根据苗情,通过调整机车喷药速度来调节施药量。即旺苗地段,机车喷药的行走速度放慢;弱苗地段,机车行走速度加快或关闭喷头空行。

4.一个容器的药液喷施完后,要及时在地里做好标记,防止重复喷药。

5.药喷施完后,要及时、彻底清洗所有的药械,防止再用时对其它作物产生药害。

6.使用质量较好的缩节胺。目前农药市场不规范,假冒伪劣产品较多。因此,选用信誉度高、质量好的缩节胺也是提高化调效果、防止药害的主要措施。

(三)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1.发现用药过量,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或喷施浓度为2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溶液。

2.对已出现药害的棉田,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使棉株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文章来源:天山植保。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棉花温室育苗施用不同浓度缩节胺试验效果
新疆棉田农药使用现状及对策
棉田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生产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植棉区现代植棉技术概述(一)
2020年7月棉田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技术建议
不同化控药剂在棉花使用技术
新疆兵团棉田用药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中美两国棉田杂草综合防控管理方案解析
棉花中期管理技术要点修改稿.ppt
2020年阿克苏地区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网址: 【化控技术】新疆棉田缩节胺的施用技术与药害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634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百合花盆栽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及叶
下一篇: 【水肥一体化】文丘里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