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转基因菊花遗传稳定性及杂交育种的研究.pdf

转基因菊花遗传稳定性及杂交育种的研究.pdf

转基因菊花遗传稳定性与杂交育种的研究 王春能,张启翔,高亦珂,陆苗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中心,北京(100083 ) E-mail: zqx@ 摘 要:本研究对获得的转CHS基因地被菊品种‘美矮黄’植株的表现进行观察,对外源基因 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转基因植株为亲本进行了杂交育种。为研究转入基因在转 化植株中能否稳定存在并遗传给后代,对转基因株系048进行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 繁殖包括花瓣培养和组培苗多次继代,有性繁殖为将转基因株系048的植株进行杂交。对获 得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后代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转入的外源基因能够在组培苗继 代的过程中稳定存在。在花瓣培养和杂交后代中也检测到了外源基因的存在。利用转基因株 系048和032的植株在春季进行了杂交育种。结果表明将杂交育种与促成栽培相结合,在温室 中进行春季杂交是加速菊花育种的有效方法,可缩短育种的周期,获得表现丰富的杂交后代。 关键词:分子育种;遗传稳定性;杂交育种;CHS 1. 引言 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也是我国具有悠久 栽培历史的传统名花。加强菊花育种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统的育种方法都受 到物种自身基因的限制,远源杂交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还受杂交亲和性的影响不可能随 意引入需要的基因。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菊花育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与传统育种比 较而言,转基因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引入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而扩大其基因库;定向修饰 花卉的某些目标性状而不改变其原有的性状等。传统的育种方法与现代的转基因育种技术的 [1] 结合将为菊花的育种带来广阔的前景 。 利用转基因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是一种新的尝试,为菊花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 径。在国内外,应用转基因技术进行育种研究己有报道,但目前我国关于转基因菊花田间表 现及转入外源基因稳定性的全面研究还是空白。本课题组已将与花色代谢有关的查尔酮合成 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 CHS)转入优良的地被菊品种‘美矮黄’中[2]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对其 田间表现进行研究,便于利用;了解转入外源基因的稳定性,将现代的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 种相结合,以转基因菊花为亲本进行育种,丰富菊花品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转基因菊花 在继代培养基上生长的未转基因菊花品种‘美矮黄’及转基因(CHS)‘美矮黄’ 032和048 两个株系。 2.1.2 未转基因菊花杂交亲本 为了丰富花色选择了地被菊品种‘红地毯’、‘紫勋章’、‘矮美黄’,及小菊品种‘小黄’、‘新 紫’;为了丰富花型选择托桂型的菊花品种‘红草幕;为了培育能两季开花的菊花品种选择‘药 红’、‘朝鲜粉’为亲本;为提高菊花的抗性并利于对后代遗传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毛华菊(D. vestitum) 、甘菊(D. lavzndulifolium) 和菊花脑(D. nankingensis)为亲本。 - 1 - 2.1.3 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的检测 有性繁殖048×择‘药红’后代,048花瓣培养的后代,转基因株系05、033、042、08反复 继代获得的后代。阴性对照:野生型的幼嫩叶片;阳性对照:含选择标记基因的质粒DNA 。 P CR引物:PCR反应中所使用的引物是根据潮霉素抗性基因设计的,序列为: 5’primer:CGT CTG CTG CTC CAT CAC AG 3’primer:GGA AGT TCA TTT CAT TTG GA 2.2 试验方法 2.2.1 转基因菊花的表现 取转基因菊花株系032、048及野生型组培苗各20株进行炼苗,成活后种植于温室中。温 室气候由计算机系统(Argus )控制。记录各转基因与野生型植株的形态特征,每半月记录 一次。形态指标包括:节数、节间长、叶长、叶宽、叶长宽比、花径、花数和重瓣性。其中 节间取

相关知识

菊花杂交育种遗传规律探讨
菊花遗传转化
菊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菊花遗传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Horticulture Research
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
植物抗病抗虫品种的育种研究.pptx
木本花卉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兰杂交育种及花发育关键基因表达研究
基因工程在花卉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pdf
11月12日:学术报告:中国传统菊花品种遗传分析和利用潜力研究

网址: 转基因菊花遗传稳定性及杂交育种的研究.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774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国内花卉花香基因研究进展
下一篇: 红花檵木盆景怎么养护(红花继木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