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花椰菜
罗马花椰菜,是花椰菜的近亲,它可能是最规则最漂亮的蔬菜。罗马花椰菜是一种可食用的花椰菜,16世纪发现于意大利。这种花椰菜长相特别,花球表面由许多螺旋形的小花所组成,小花以花球中心为对称轴成对排列。罗马花椰菜,俗称青宝塔,是一种可食用的花椰菜,16世纪发现于意大利。十字花科芸薹属一二年生草木植物。罗马花椰菜花球表面由许多螺旋形的小花所组成,小花以花球中心为对称轴成对排列。它的神奇在于其规则和独特的外形,已经成为著名的几何模型。它以一种特定的指数式螺旋结构生长,而且所有部位都是相似体,这与传统几何中不规则碎片形所包含的简单数学原理相似。因此吸引了无数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加以研究。编辑摘要编辑信息模块中文学名:
罗马花椰菜 中文别名:
青宝塔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十字花目(Brassicales)
科:
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属:
芸薹属(Brassica)种:
甘蓝 亚种:罗马花椰菜
罗马花椰菜 - 特征特性
罗马花椰菜
植株生长旺盛,开展度60厘米,株高70厘米,短缩茎高30厘米。叶狭长,叶数约20片。花球着生在短缩茎顶端,花球绿黄色,圆锥形,似宝塔。每个花球由200多个圆锥形的小花球呈螺旋状紧密排列而成,花球紧实、美观。直径为20~25厘米,高17~21厘米,单花球重1公斤左右,也可将单个小花球分期采收。花球品质好,质地细嫩,维生素C含量较一般花椰菜高40%。耐寒及抗病性强。[1]
罗马花椰菜 - 营养价值
罗马花椰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矿物质,维生素C特别多,每100g菜花中含维生素C是大白菜4倍,番茄的8倍,芹菜15倍,苹果20倍,维生素C不但能够增加解毒能力,增加人体免疫力,而且是可抗癌的减肥美容食品。花椰菜供食用的花球和嫩茎部分营养丰富,尤其维生素C含量较高,它的 粗纤维含量少,质嫩适口,味道清淡,容易消化,尤适于老人、孩子、病人食用。罗马花椰菜 - 质量鉴别
罗马花椰菜购买罗马花椰菜时应注意,为使罗马花椰菜色白鲜艳,偶见菜农用硫磺熏制的。良质罗马花椰菜——花球洁白,脆嫩,色泽好,花球紧实,握之有重量感,无绒毛,可带4~5片嫩叶,菜形端正,近似圆形或扁圆形,无机械损伤,球面干净无玷污无虫害,无霉斑。
次质罗马花椰菜——花球色泽不洁白,球面中央淡黄色或黄色,花球上有霉斑,占整个花球面积的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三,花球不端正,有少许机械伤。劣质罗马花椰菜——花球松散,花梗伸长有散花,花球失水萎蔫,外包叶变黄,花球上霉斑较多,占花球的十分之三至十分之五。[2]
罗马花椰菜 - 栽培管理
栽培要点
罗马花椰菜
7月中、下旬播种,阴障育苗,15天后分苗,成苗率高。8月下旬定植,栽植密度为每亩3200株。及时进行肥水管理,1月下旬即可开始采收,一般亩产3000千克左右。品种选择
秋栽罗马花椰菜,前期正值高温季节,宜选用耐热品种。整地与施基肥
罗马花椰菜虽喜湿润环境,但耐涝力很差,所以在多雨的地区及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采用深沟高畦栽培,以利排水,这是栽培罗马花椰菜成功的一个关键。育苗与定植
罗马花椰菜
罗马花椰菜育苗方法与结球 甘蓝相同,可参照结球甘蓝进行。罗马花椰菜定植的营养面积因品种而异。南方栽植早熟品种通常在1.7m(连沟)宽的畦上种三行,按三角形排列;而在1.3米(连沟)的畦上种二行。中、晚熟品种均在畦上种二行。田间管理
追肥的种类,一般在整个生长期都应以氮肥为主,当进入花球形成期,则应适当增施磷、钾肥料。但目前施肥习惯多偏重于氮肥。南方每亩追肥用量一般为:早熟品种用硫酸铵7.5—10千克;中熟品种用硫酸铵15—20千克,草木灰75千克;晚熟品种用硫酸铵20—3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黑腐病、黑斑病和霜霉病;害虫有菜蚜、菜蛾、菜粉蝶等。[3]
罗马花椰菜 - 蔬菜搭配
罗马花椰菜
蔬菜如果科学搭配,不仅能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之就可能降低其营养价值,甚至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罗马花椰菜+番茄: 菜花质地鲜嫩,营养丰富。含有吲哚类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 膳食纤维,长期食用对胃溃疡、便秘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番茄可健胃消食,特别适合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食用。二者搭配可健胃消食、生津、抑癌。罗马花椰菜+鸡肉: 鸡肉有填精补髓、活血调经的功效,和菜花同食,对预防 乳腺癌等有一定的功效。罗马花椰菜 - 家常食谱
凉拌罗马花椰菜罗马花椰菜烹饪时爆炒时间不可过长,也不耐高温长时间处理。为防养分丢失及变软影响口感,不如热水短时焯过之后加调料食用。加工罗马花椰菜时,先用手掰成小花瓣,以求得花瓣完整,花托鲜嫩,也可食用,较长的花托应用刀横切成片,可与花瓣同炒。最好用盐水或淘米水浸泡一段时间,以确保卫生和安全。下面介绍几个家常的菜谱。凉拌罗马花椰菜
材料: 罗马花椰菜250克, 胡萝卜50克, 红辣椒1个
调味料: 醋1大匙,盐1小匙,糖1/2大匙
做法:
1、罗马花椰菜切成小朵,洗净;胡萝卜去皮、洗净,切片;红辣椒洗净,切斜段。2、锅中倒入半锅水烧热,放入罗马花椰菜及胡萝卜煮熟,捞起、沥干,盛在盘中,加红辣椒和调味料搅拌均匀即可。番茄炒罗马花椰菜
1、将罗马花椰菜洗净沥干,然后焯水。水开后先别忙放罗马花椰菜,把两个番茄先扔进去烫一分钟,捞出来泡在凉水里。再去处理罗马花椰菜。烫好的番茄剥皮切成丁。2、起油锅,锅内油热时放入蒜炝锅,先炒番茄,加点鸡精,多炒一会,炒到变成有点粘的汁时,搀一小碗焯菜的水(那水冷了当饮料喝很不错),也可以用鸡汤来代替。再煮开就可以下罗马花椰菜了。因为罗马花椰菜已经烫过,所以只要加点糖、盐调调味道,翻炒均匀就可以勾薄芡出锅。香菇罗马花椰菜
材料: 罗马花椰菜500克,香菇20克, 花生油,姜末,葱末,鲜汤,盐,湿 淀粉适量。做法: 罗马花椰菜洗净后去除老柄,掰成小朵状,在开水中烫一下,沥干,香菇洗净切丝。锅内入油,放入姜末,葱末爆香,加入鲜汤,盐,烧开后撇去浮沫,放入罗马花椰,,炒熟后再放入 香菇,再烧2分钟,最后勾芡即可装盘。特点: 这道菜主要是延缓衰老,抗病毒的,可以爽喉,止咳,而且和香菇配合也有减肥的作用。罗马花椰菜 - 食疗方
罗马花椰菜
滋阴解毒方: 用于热毒伤阴引起的胃热、口苦、咽干舌燥、不思饮食、头痛目赤或放疗引起的气阴两虚等症。绿罗马花椰菜250克,掰小块洗净, 白木耳50克先泡,菊花少量,冰糖少许,文火煲约半小时,拣出菊花,放凉后即可食用。补肾强身方: 适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腰膝痠软、头晕耳鸣、纳谷不香或放化疗引起的面色晦暗、乏力倦怠等。猪或羊肾一对,剖开去筋膜,冷水泡半日。黑木耳100克凉水泡开,罗马花椰菜200克掰小块,洗净开水焯过。猪或羊肾切丁,与黑木耳爆炒,酌加姜、蒜末及盐,炒至八分熟时加入罗马花椰菜,翻炒至熟即可。益气止咳方 :用于肺气不足,肾不纳气引起的咳嗽气短,痰喘乏力,干咳少痰,腰痠腿软,消瘦乏力等症。罗马花椰菜200克、百合100克、杏仁50克、冬虫夏草10克煲汤,起锅时打入柴鸡蛋2个,加湿淀粉少量,酌加调料即可
非洲角瓜
表皮坚硬、凹凸不平、看上去有些让人恶心的非洲角瓜是许多人挚爱的水果,肉质细腻多籽,口味清甜,吃过后,嘴里会有轻微的余香。刺角瓜,又名非洲角瓜。黄色外皮,带刺,里面是绿色的水果。刺角瓜的味道类似于黄瓜、西葫芦的混合味或者香蕉、黄瓜和柠檬的混合味。原产于非洲喀拉哈里沙漠,现在加洲和新西兰均有培植。
刺角瓜 - 简介
刺角瓜
刺角瓜原产于喀拉哈里沙漠地区(南部非洲 沙漠高原),现在也长于加利福尼亚和新西兰 。是一种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实像带刺的橄榄型瓜,很适于装饰用。
这种植物的果实可食用,但是更经常是被用于装饰。在津巴布韦 ,刺角瓜主要用于水果零食,沙拉而较少用于装饰。[1]
刺角瓜 - 形态
黄色外皮,带刺,里面是绿色的水果 。
刺角瓜 - 味道
刺角瓜
刺角瓜的味道类似于黄瓜 、西葫芦的混合味或者香蕉 、黄瓜和柠檬 的混合味。
刺角瓜 - 营养
刺角瓜种籽覆盖在明胶状物质里,果皮富含维生素C 和植物纤维。
附图
草原香蕉
这是一种北美洲香蕉,也叫做草原香蕉。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外形酷似香蕉,但是体形要更短,成熟时会散发香气。
龟背竹
在很多国家,龟背竹是常见的食品和室内观赏植物。它具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可成熟后,吃起来却很可口,好像成熟的菠萝。种 名: 龟背竹
学 名: Monstera deliciosa
别 名: 蓬莱蕉、铁丝兰、穿孔喜林芋、龟背蕉、电线莲、透龙掌
科: 天南星科
属: 龟背竹属
编辑本段 龟背竹原产于墨西哥热带雨林中,我国引种栽培十分广泛。
编辑本段 龟背竹为半蔓型,茎粗壮,节多似竹,故名龟背竹;茎上生有长而下垂的褐色气生根 ,可攀附它物向上生长。叶厚革质,互 生,暗绿色或绿色;幼叶心脏形,没有穿孔,长大后叶呈矩圆形, 具不规则羽状深裂,自叶缘至叶脉附近孔裂,如龟甲图案;叶柄; 长30—50厘米,深绿色,有叶痕;叶痕处有苞片,革质,黄白色。 花状如佛焰,淡黄色。果实可食用。在栽培中还有斑叶变种,在浓绿色的叶片上带有大面积不规则的白斑,十分美丽。
编辑本段 其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忌阳光直射和干燥,喜半阴,耐寒性较强。 生长适温为20—25℃,越冬温度为3℃,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
编辑本段 龟背竹株形优美,叶片形状奇特,叶色浓绿,且富有光泽,整株观赏效果较好。此外,它还具有夜间吸引二氧化碳的奇特本领, 甜养在居室有一定的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常以中小盆种植,置于室内客厅、卧室和书房的一隅;也可以大盆栽培,置于宾馆、饭店大厅及室内花园的水池边和大树下,颇具热带风光。
编辑本段 繁殖容易,可用扦插和播种方法。扦插多于春季4月 份气温回升之后进行。——般可剪取带有两个节的茎段作为插穗 (如茎段较粗大也可剪成一节—段),剪去叶片,横卧于苗床或盆中,埋土,仅露出茎段上的芽眼,放在温暖、半阴处,保持湿润。 约经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抽芽。也可把整段茎切下,去除叶片,横 卧于苗床,覆土一半,待生根抽芽后再分切带有根与芽的小段,然后上盆种植。亦可采集成熟的果实,剥取种子,随即播种于河沙中,保持湿润,l一2个月即可发芽出苗。
龟背竹盆栽通常用腐叶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为基质。种植时加少量骨粉、干牛粪作基肥。它喜湿润,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须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天气干燥时还须向叶面喷水,以保持空气潮湿,以利枝叶生长、叶片鲜艳。秋冬季节可逐渐减少浇水量。龟背竹为较喜肥的花卉,为使其生长旺盛,4—9月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足则叶色可人。生长季注意遮阴,忌强光直射,尤其盛夏不能放在阳光下 直晒,否则易造成叶片枯焦、灼伤, 影响观赏价值。龟背竹的叶片有时会发生褐斑病 ,须及时喷托布 津或多菌灵 等防治,以免病蔓延。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 ,其毒性为汁液有刺激和腐蚀作用,皮肤接触引起疼痛和灼伤。花序成熟后为大肉质果,有强烈愉快的香味,果肉冰冻可作为饮料,但未成熟的果肉台草酸钙 针晶体,食之则烧伤舌部。
编辑本段 龟背竹又名蓬莱蕉、电线兰、龟背芋,为天南星科 龟背竹属植物。叶形奇特,孔裂纹状,极像龟背。茎节粗壮又似罗汉竹 ,深褐色气生根,纵横交差,形如电线。其叶常年碧绿,极为耐阴,是有名的室内大型盆栽观叶植物 。龟背竹在欧美、日本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客室和窗台,较为普遍。南美国家巴西、阿根廷和美洲中部的墨西哥除盆栽以外,常种在廊架或建筑物旁,让龟背竹蔓生于棚架或贴生于墙壁,成为极好的垂直绿化 材料。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大量从美国引种龟背竹,播种的盆栽小苗深受群众喜爱,曾出现"龟背竹热"。至今,大型盆栽龟背竹成为宾馆大厅的主要骨干材料。南方用蛇木柱支撑生产的盆栽龟背竹,畅销全国各地,成为广东观叶植物中的拳头产品之一。龟背竹已进入到千家万户。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与品种
龟背竹为常绿藤本植物。茎粗壮。幼叶心脏形,无孔,长大后成广卵形、羽状深裂,叶脉间有椭圆形的穿孔,叶具长柄,深绿色。佛焰花序,佛焰苞舟形,11月开花,淡黄色。常见栽培的有迷你龟背竹(var.minima),叶片长仅8厘米。石纹龟背竹(Marmorata),叶片淡绿色,叶面具黄绿色斑纹。白斑龟背竹(Albo-Variegata),叶片深绿色,叶面具乳白色斑纹。蔓状龟背竹(var.borsigiana),茎叶的蔓生性状特别强。
常见同属观赏种有多孔龟背竹(M.friedrichsthalii),叶片长卵形,深绿色,中肋至叶缘间有椭圆形窗孔,窗孔外缘至叶缘的间距稍宽。洞眼龟背竹(M.epipremnoides),大型种,叶厚似树藤,叶片长70~80厘米,深绿色。翼叶龟背竹(M.standleyana),叶卵圆形,叶长15~20厘米,叶基钝圆,叶面浓绿色,叶柄宽扁,具翅翼,长10~30厘米。斑纹翼叶龟背竹(M.standleyanacv.Variegata),叶面深绿色,有乳白色的斑点或斑纹。斜叶龟背竹(M.obliqua),叶长椭圆形,叶基钝歪。窗孔龟背竹(M.obliguavar,expilfa),叶长卵形,叶基钝歪,窗孔数多,窗孔面积大。另外还有星点龟背竹(M.Punctulata)和孔叶龟背竹(M.adansonii)。
编辑本段 生物学特性
龟背竹原产墨西哥。常附生于热带雨林中的高大榕树上。喜温暖湿润环境,切忌强光暴晒和干燥。生长适温20~25℃,冬季夜间温度幼苗期不低于10℃,成熟植株短时间可耐5℃,低于5℃易发生冻害。当温度升到32℃以上时,生长停止。夏季需经常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叶片经常保持清洁,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生长期间,植株生长迅速,栽培空间要宽敞,否则会影响茎叶的伸展,显示不出叶形的秀美。盆栽土要求肥沃疏松、吸水量大、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常以腐叶土或泥炭土 最好。
编辑本段 龟背竹常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
播种繁殖:龟背竹夏季开花,为了提高种子的结实率,需人工授粉 ,以上午9~10时和下午3~4时二次授粉最好,授粉成功率高。授粉至种子成熟需要15个月。种子发育阶段注意通风和肥水管理,以促使结实饱满。播种前先将种子放40℃温水中浸泡10小时,播种土应高温消毒。龟背竹种子较大,可采用点播,播后室温保持20~25℃,箱口盖上塑料薄膜 ,保持80%以上湿度,播后一般20~25天发芽。播种过程中如室温过低,不仅影响出苗,甚至种子发生水渍状腐烂。
扦插繁殖 :春、秋两季都能采用茎节扦插,以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扦插效果最好。因此期气温适宜茎节切口愈合生根,成活快。插条选取茎组织充实、生长健壮的当年生侧枝,插条长20~25厘米,剪去基部的叶片,保留上端的小叶,剪除长的气生根,保留短的气生根,以吸收水分,利于发根。插床 用粗沙和泥炭或腐叶土的混合基质,插后保持25~27℃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后1个月左右才开始生根。插条生根后,茎节上的腋芽也开始萌动展叶,为了加速幼苗生长,室温保持10℃以上,加强肥水管理,插后第二年幼苗成型可作商品。如需悬挂点缀,可配制木框或铁架容器,内装棕榈皮 ,放上肥沃的腐叶土,将生根成活的龟背竹栽上,作为吊盆商品。
分株繁殖:在夏秋进行,将大型的龟背竹的侧枝整段劈下,带部分气生根,直接栽植于木桶或钵内,不仅成活率高,而且成型效果快。
1980年丹麦用龟背竹的茎顶和腋芽作外植体 进行组培繁殖。采用MS培养基加上10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 和2毫克/升吲哚乙酸,在30℃条件下,6周开始长出愈伤组织 和不定芽。再将不定芽转移到MS培养基加2毫克/升的吲哚乙酸的三角瓶中,4~6周诱导生根。
编辑本段 龟背竹栽培容易,为了缩短生长周期 ,提高观赏效果,养护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怕强光暴晒。龟背竹是典型的耐阴植物 ,规模性生产须设遮荫设施,可用50%遮阳网,尤其播种幼苗和刚扦插成活苗,切忌阳光直射,以免叶片灼伤。成型植株盛夏期间也要注意遮荫,否则叶片老化,缺乏自然光泽,影响观赏价值。
畏空气干燥 。龟背竹自然生长于热带雨林中,喜湿润,但盆栽土积水同样会烂根,使植株停止生长,叶子下垂,失去光泽,叶片凹凸不平。浇水应掌握宁湿不干的原则,经常保持盆土潮湿,但不积水,春秋季每2~3天浇水1次。盛夏季节除每天浇水外,需喷水多次,以保持叶面清新,悬挂栽培应喷水更勤。冬季叶片蒸发量减弱,浇水量要减少。
薄肥勤施好。龟背竹是比较耐肥的观叶植物,为使多发新叶,叶色碧绿有自然光泽,生长期每半月施1次肥,施肥时注意不要让肥液沾污叶面。同时,龟背竹的根比较柔嫩,忌施生肥和浓肥,以免烧根。最好使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和20-20-20通用肥,对龟背竹的生长更为有利。
需绑扎整形。龟背竹为大型观叶植物,茎粗叶大,特别成年植株的分株时,要设架绑扎,以免倒伏变型。待定型后支架拆除。同时,定型后茎节叶片生长过于稠密、枝蔓生长过长时,注意整株修剪,力求自然美观。
编辑本段 病虫害防治
介壳虫 是龟背竹最常见的虫害,少量时可用旧牙刷清洗后用40%氧化乐果 乳油1000倍液喷杀。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灰斑病和茎枯病,可用65%代森锌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编辑本段 龟背竹以奇特的叶片、竹状的茎干、漫长的气生根而成为人们喜爱的室内观叶植物 。同时,龟背竹特别耐阴,装饰性强,四季常青,又为配置摆放创造了最佳条件。由此,它适用于室内、展览大厅和地铁中点缀和摆设。在南方庭园中,散植于池旁、溪沟边种石隙中,十分自然大方。
【相关花语】
佛手
这是一种盛产于亚洲的的柑橘类水果。剥开厚厚的皮,你会发现里面是无籽的干肉,带有轻微的柠檬香。
佛手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编辑摘要编辑信息模块中文学名:
佛手 中文别名:
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目:
无患子目(Sapindales)
科:
芸香科(Rutaceae) 种:
佛手
分布:
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 - 基本信息
佛手种中文名:佛手
种拉丁名:Citrus medica Linn. var. sarcodactylis (Noot.) Swingle
种别名 : 佛手柑
科中文名: 芸香科
科拉丁名:Rutaceae
属中文名: 柑橘属
属拉丁名:Citrus
国内分布: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形态特征:是枸橼的变种,与该种的不同处是:叶先端钝,有时有凹缺;果实长形,分裂如拳或张七如指,其裂数即代表心皮之数。裂纹如拳者称拳佛手,张开如指者,叫做开佛手。分 布:南方
生 境:栽培
繁殖方式: 种子
习 性:阳生
药用部位:果实、花朵
药用功能:和胃、止痛
药用主治:和胃、止痛
【科名】:芸香科
【属名】: 柑橘属
【拉丁名】: 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别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
【产地】:
我国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果皮和叶含有芳香油,有强烈的鲜果清香,为调香原料;果实及花朵均供药用。佛手为栽培品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主产于广东肇庆、高要、德庆、云浮、四会、郁南等地,称“广佛手”,为地道品。产于四川者,称“川佛手”。产于浙江者,称“金佛手”,以观赏为主。浙江锦林佛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千指变态”、“招财”等品种更是丰富了这一物种,使其更具有观赏价值。此外,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佛手以广东产品为好,果大质佳,品质最优,加工的商品“金边白肉”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为广东地道药材“十大广药”之一。佛手 - 形态特征:
佛手常绿小 乔木或 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佛手 - 生态习性:
佛手为 热带、 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1.温度: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2.水分:年降水量以1000~1200毫米最适宜;
3.光照: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4.土壤: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主产区示例】:在广东省主产区的高要市及德庆县,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的1月平均气温为13.2℃,极端最低气温为-1℃,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8.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时数为1815小时。在排水良好、肥沃的稻田,土壤呈微酸性,生长良好,产量较高、较稳。佛手 - 商品苗管理:
佛手施肥应根据树龄大小、生长好差而定。一般头3年在3-8月每月宜施一次速效有机肥;进入盛果期后一年可追肥3次,分别在花前、幼果期和采果后及时施入麸饼、堆肥、人畜粪尿并加入磷钾肥或复合肥,尤其要注意施好冬肥。佛手在未进入结果期应施好攻梢肥:即在发春梢、夏梢、秋梢前10天施一次速效化肥及农家肥,一般每株施尿素约30克,磷肥100克与5公斤鸡牛粪拌匀后,结合中耕除草,开挖宽30厘米,深25厘米的环状沟施下,覆土盖严。9月份后不能施肥,防止晚秋梢徒长。佛手种后第二年就可进入结果期,可连续收果30年左右。每年应施肥四次,第一次花前肥,宜在3月中旬施下,每株施腐熟人粪尿5公斤;第二次在开花盛期,需肥量较大,每株施腐熟鸡牛粪5公斤、尿素150
克;第三次在“小暑”前后施壮果肥,重施磷钾肥,以促进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每株施复合肥1公斤与腐熟鸡牛粪5公斤混合施下,同时用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喷施一次叶面肥,对促进树势旺盛及果实膨大十分有利。第四次施采果肥,9至10月份采果后,在植株的两边沿树冠滴水线开挖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对称沟,每株施腐熟鸡牛粪10公斤,复合肥1公斤与混合后回坑。佛手 - 修剪整形:
为保证佛手高产和稳定,必须做好树形树势的调整及花、果枝条的合理修剪。当年栽当年开花结果的不宜让其开花,要及早摘去花芽,以促使树形的粗生长和扩冠生长。进入花果盛期的树体一般在3月萌芽和秋冬果实采收后进行修剪。调控花果时应注意摘除早花(即春末初夏开的花,因此时开的花多数为雄花不能结果),对雌花期枝条上萌生的多余腋芽也须抹摘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生长条件,达到减少落花、多结果的高产目的。佛手粗生快长分枝多,必须每年进行合理修剪整形,使树势旺盛,促进结果枝分布均匀。在采果后及3月萌芽前进行修剪整形,剪去交叉枝、衰弱枝、病虫枝和枯枝,徒长枝。佛手的短枝大多为结果母枝,应尽量保留,凡夏季生长的夏梢除个别为扩大树冠需要外,应全部剪去。繁殖
扦插、嫁接、高压繁殖均可。扦插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从健壮母株上剪取枝条为插穗,约1个月可发根,两个月发芽,发芽后即可定植。也可用长枝扦插,取3-4 年健壮枝条,剪成长50厘米作插穗。佛手 - 看叶治病:
盆栽花卉如果管理不善,叶子会发黄、枯焦、卷曲。叶片变化的情况可以作为分析养护工作存在问题的依据,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1.幼叶变黄,或下部叶子卷曲枯萎,不断掉叶一般是因为浇水太多引起。盆花浇水要“见干见湿”,花盆内若有积水,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否则根系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有时,盆花幼叶变黄,是因为缺乏某种营养素。叶子虽变黄但叶脉仍绿色的,是缺铁造成的。这时,可以施些硫酸亚铁。用3份粉砂土加1份市售的腐熟氮磷肥,效果也可。2.老叶变黄,新叶长得很小这是盆土中缺少氮素或磷、钾素营养。可施些腐熟的有机肥或市售花肥片来补充养分。幼叶叶尖枯焦应察看盆土是否太干,或是光照过强,温度过高灼伤植株。3.新梢顶心萎缩、嫩叶淡黄、老叶暗黄这大多是盆土积水缺氧、根系腐烂引起的,应立即松土停肥、控水。若顶心新叶叶色正常,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干黄脱落或枯焦,则是缺水。
4.叶边枯焦经常是由施肥太多,浇水不当引起的。可用清水多次冲洗盆土,使溶解在水中的肥料顺排水孔流出。5.叶子边缘卷曲起皱变棕褐色这多是室内空气过分干燥引起的,应当常用和室温相近的水给叶面喷雾;或用套盆的办法,把花盆放在另一个较大的盆内,两盆之间塞上湿草灰或湿的旧布条,以使盆花周围有较湿润的小气候。佛手 - 病虫防治
佛手主要病虫害有潜叶蛾、红蜘蛛、锈壁虱、蚧壳虫、炭疽病等。病虫为害与周围的环境、生理状况等密切相关,“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预防技术能大大提高预防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佛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如下:(1)清园:冬季清除落叶、残枝。生长期随着摘除严重的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的再次侵染。(2)开沟排水:地栽佛手园四周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增强土壤的通透性。(3)施肥:肥料是培养健壮树座的基础。秋后要施足基肥,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追肥要适当控制氮肥,增施钾磷肥和微肥。(4)保叶保果:叶面喷氮、磷、钾肥及微肥和绿芬威,始花期和盛花期喷施硼砂,提高叶片的寿命和光合能力,促进枝条成熟和养份积累,增强植株抗性,增加产量。(5)化学防治:炭疽病用25%菌威乳油1000-1500倍液,炭疽福美800倍液防治。潜叶蛾用0.6%灭虫灵2000倍、20%康福多(吡虫啉)2000-4000倍液防治。红蜘蛛、锈壁虱用哒螨酮(扫螨净)3000-4000倍液、三唑锡、克螨锡1000-15000倍液或克螨特2500倍液防治。蚧壳虫用高渗吡虫啉2000倍液、速扑杀1000倍液防治。用药时注意掌握使用浓度,以防产生药害。佛手 - 药品简述
佛手药名:佛手柑
汉语拼音:fo shou gan
英文名:Finger Citro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Noot.)Swingle
功效分类:理气药。科属分类:芸香科。别名:佛手、佛手香橼、蜜筩柑、蜜罗柑、福寿柑、五指柑、手柑。性味:辛;苦;温。归经: 肝经; 胃经; 脾经; 肺经。功能:舒肝理气;和胃化痰。主治:肝气郁结之胁痛、胸闷;肝胃不和、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暖气、恶心;久咳痰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泡茶饮。生态环境:生于热带、亚热带。资源分布: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采收储藏:栽培4-5年开花结果,分批采收,多于晚秋果皮由绿变浅黄绿色时,用剪刀剪下,选晴天,将果实顺切成4-7mm的薄片,晒干或烘干。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切碎,晒干。佛手 - 用药禁忌
1、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2、《本经逢原》:痢久气虚,非其所宜。佛手 - 中药化学成分
佛手成熟佛手果实中含 柠檬油素(citropten limettin),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thoxycoumarin),3,5,8-三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门(3,5,8-trihydroxy-4',7-dimethoxy- flavone),柠檬苦素(limonin),闹米林(nomillin),胡萝卜甙(dau-co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对-羟基苯丙烯酸(p-hydroxy phenylprop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顺式-头-尾3,4,3’,4’-柠檬油素二聚体(cis-head-to-tail-limettin dimer),顺式-头-头-3, 4, 3’,4’-柠檬油素二聚体(cis- head-to-headh-limettin dimer),3,5,6-三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3,5,6-tri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及3,5,6-三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3,5,6-trihydroxy-7,3’,4’-trimethoxyfla-vone),还含痕量的香叶木甙(diosmin)和橙皮甙(hesperidin)。佛手 - 药理作用
佛手
1、平喘、祛痰作用 :本品所含的柠檬内酯对组胺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收缩,有对抗作用;在蛋清致敏的豚鼠离体回肠和离体气管试验表明有一定抗过敏活性。麻醉猫肺溢流试验静脉注射柠檬内酯5-10mg/kg有一定的抗组胺作用。2、对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本品醇提物对大鼠、兔离体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静脉注射给药对麻醉猫、兔在体肠管亦有同样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兔十二指肠痉挛有显著解痉作用,而对氯化钡引起的则不能完全对抗。醇提物2.25g/kg静脉注射,能迅速缓解氨甲酰胆碱所致的麻醉猫胃、肠和胆囊的张力增加。3、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小鼠1p佛手醇提物20g/kg,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并可维持2h。同剂量还可显著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并能延长小鼠士的宁惊厥的致死时间和戊四氮或咖啡因引起的惊厥发生时间与致死时间,且能降低其死亡率。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佛手醇提物能显著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和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对大鼠因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并使豚鼠因结扎冠状动脉引起的心电图变化有所改善,对氯仿一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也有预防作用。5、抗炎、抗病毒作用 :本品所含橙皮甙对豚鼠因缺乏维生素C而致的眼睛球结膜血管内血细胞凝聚及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有改善作用;它与栓塞(Thrombogenic)饲料或与致粥样硬化饲料共同喂养大鼠,均可延长大鼠存活时间。能刺激缺乏维生素C豚鼠的生长速度。在加入小泡性口炎病毒前,将小鼠纤维细胞成于200?g/mL的橙皮甙中预先孵化,叮保护细胞不受病毒侵害约24h。用橙皮甙预先处理Hela细胞,能顶防流感病毒的感染。橙皮甙的抗病毒活性能被透明质酸酶所消除。本品所含的地奥明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降低兔毛细血管渗透性作用,有维生素C2样作用。能增强豚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和减少肾上腺维生素C的排出。地奥明还有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水肿有消肿作用,腹腔注射的ED50为100mg/kg。6、其他作用 :本品所含的香柑内酯对皮肤有光学活性,作用仅次于8-甲氧基补骨脂素。有杀软体动物作用,主要用于杀灭钉螺。有一定对抗肝素的抗凝血和止血作用。对兔有一过性降血压作用。还有抗微生物活性。橙皮甙有预防冻伤和抑制大鼠眼晶状体的醛还原酶作用。佛手 - 药(毒)理学
柠檬内酯小鼠口服的LD50为3.95g/kg。地奥明小鼠口服的LD50为10g/kg,腹腔注射为4g/kg。佛手 - 临床应用
佛手1、(《闽南民间草药》)治痰气 咳嗽;陈佛手6-9g。水煎饮。方中佛手和胃化痰,为君药。2、(《闽南民间草药》)治妇女 白带:佛手15-30g,猪小肠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气,燥湿,疏肝解郁,为君药。3、佛手露(《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恶,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良姜、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方中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为君药。佛手 - 药物配伍
佛手1、肝郁胸胁胀痛。本品辛行苦泄,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治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同用。2、气滞脘腹疼痛。本品辛行苦泄,气味芳香,能醒脾理气,和中导滞。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多与木香、香附、砂仁等同用。3、久咳痰多,胸闷作痛。本品芳香醒脾,苦温燥湿而善健脾化痰,辛行苦泄又能疏肝理气。治咳嗽日久痰多,胸膺作痛者,可与丝瓜络、瓜蒌皮、陈皮等配伍。佛手 - 常用配方
佛手1、肝气郁结、胃腹疼痛: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2、恶心 呕吐:佛手15克,陈皮9克,生姜3克,水煎服。3、哮喘:佛手15克, 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4、白带过多:佛手20克,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治妇女白带:佛手五钱至一两,猪小肠一尺。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5、 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分食。7、肝胃气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鲜佛手12—15克(干的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玄胡索各6克,水煎服,治胃气痛有效。8、湿痰 咳嗽(包括慢性支气管炎):佛手、姜半夏各6克,水煎去渣,加砂糖温服。9、佛手的果实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佛手的花与果实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笋尖、佛手炖猪肠等;有理气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10、治痰气咳嗽:陈佛手二至三钱。水煎饮。(《闽南民间草药》)
11、治鼓胀发肿:香橼去瓤四两,人中白三两。共为末,空腹白汤下。(《岭南采药录》)
佛手 - 文献论述
佛手
1、《 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2、《 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3、《 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4、《 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5、《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1] 。佛手 - 生药材鉴定
佛手性状鉴别
果实卵形或长圆形,先端裂瓣如拳或指状,常皱缩或卷曲。外表面橙黄色、黄绿色或棕绿色,密布凹陷的窝点,有时可见细皱纹。内表面类白色,散有黄色点状或纵横交错的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软。气芳香,果皮外部昧辛微辣,内部味甘而后苦。以皮黄肉白、香气浓郁者为佳。1、川佛手片片小质厚,不平整。长4-6cm,宽约3cm,厚约3mm。绿边白瓤,稍有黄色花纹。质较坚,易折断。气清香,味甜微苦。2、广佛手片片大质薄,多抽皱。长6-10cm,宽3-6cm,厚1-2mm。黄边白瓢,花纹明显,质较柔。气味较淡薄。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外果压力1列方形成长方形的或类圆形,近外果皮的2-3列细胞较小,壁略厚,内含草酸钙棱晶,长10-26μm,宽6-16μm;外侧有大型油定1(-2)列,椭圆形,或圆形,径向270-600μm,切向180-450μm:中果皮内侧散有较多的细小维管束,及橙皮甙结晶。果皮最内层为1列排列整齐的细小薄壁细胞,其内的组织多颓废。果实顶端指尖分枝的横切面,可见导管内或少数薄壁细胞中常含有黄色簇针状橙皮甙结晶。果皮粉末特征:佛手① 薄壁细胞及油室碎片较多。② 外果皮细胞不规则多角形,细胞壁略厚,气孔圆形,时可察见。
③ 方晶或棱晶存在于多角形、壁略厚的薄壁细胞中。④ 梯纹、螺纹及环纹导管。⑤ 簇针状橙皮甙结晶,黄色。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许进行微量升华,可得黄色针状或羽毛状结晶。结晶加95%乙醇溶解后滴于滤纸上,于紫外光灯下(254nm)检视有紫色荧光。(检查香豆精类化合物)
2、取本品0.5g,加乙醇适量浸提,滤过,滤液加镁粉少量,混匀,滴加浓盐酸数滴,溶液呈橙色。(检查黄酮类化合物)
3、取本品0.5已加5%冰醋酸适量浸提,滤过,滤液加溴水数滴,可见溴水褪色。(检查内酯类化合物)
佛手 - 药用植物栽培
佛手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怕严霜、干旱,耐荫、耐瘠、耐涝。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能忍受极端最低温度-7- -8℃。年降水量以1000-1200mm最适宜。喜阳光,年日照时数1200-1800h,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栽培为宜。栽培技术用扦插、嫁接繁殖。扦插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扦插。选7-8年生植株。长江流域4-6月;华北5月;广东3-4月或7-9月。硬枝扦插或软枝扦插。硬枝扦插,选取成年植株上的1年生枝条,长15cm,带3-5个芽,除去下部叶片,斜削成马蹄形,上部留叶,可剪去一半,斜插于苗床或盆中,露出地面三分之一。露地扦插育苗,按行株距20cm×6cm扦插,扦插后要搭荫棚。约培育2个月可成活,待生根发芽后,随即除去荫棚。苗期进行松土除草,浇水,追肥。冬季地面覆草防冻。扦插一年后移栽。嫁接繁殖:用切接法,砧木选用枳、红橘、香橼。柠檬的种子或扦插培育的幼苗。将砧木于早春未萌芽前离地面5-7cm处剪平,劈一切口,深2-3cm;接穗具有2-3个芽,下端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内,使两者紧密结合,用绳缚扎牢,涂上黄泥,再用塑料带紧包切口,使接穗顶芽露出,半月后可愈合抽芽生长,45-60d抽新梢,再除去包扎物。亦可用单芽腹接法、单芽切接法、靠接法等。嫁接苗成活后,培育1-3年移栽。定植,春季或秋季,以早春最为适宜。按行株距1m×1m开穴,呈三角形排列,穴径50cm,深30cm,先施一层堆肥或厩肥,覆土一层,苗可带上团或蘸泥浆后栽种,每穴1株,填土压实,浇水。佛手茶田间管理定植2-3年间,初期退缺株要补苗,并可与粮食、蔬菜、豆科植物间、套作。每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中耕除草前期宜深,后期宜浅。施肥,幼树期宜少施低浓度肥,萌芽和抽枝前各施1次人粪尿,生长旺盛期施人粪尿和饼肥;亦可施尿素加过磷酸钙的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结果植株在现蕾时可停止施肥,结果后每隔半月施肥1次。采果后要重施饼肥、粪肥、过磷酸钙。整形修剪,树冠修成自然圆头形,先在主干30cm处摘心,选留3-4个骨干技,再进行摘心疏芽,经2-3年培育,使形成一定的树冠。成年树修剪,以轻剪为主,春、秋季要剪去枯枝、病枝、弱枝、徒长枝、密枝、刺等。开花时要除去多余的雌花和雄花,每1短枝留1-2朵花。结果太多的枝条要设立支架。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煤烟病,可摘除病叶,适当修剪,使通风透光良好,增施磷钾肥。炭疽病,可喷1:1:15o倍波尔多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另有溃疡病、疮痴病为害。虫害有柑橘金爪螨,可喷20%双甲眯1000倍液;潜叶蛾幼虫,食叶,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吹绵介壳虫,为害枝叶,可用天敌大红瓢虫防治,亦可喷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用松脂合剂防治。蚜虫、红蜘蛛可用1:1:10倍烟草石灰水防治。蜗牛用蜗牛散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射。吉丁虫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射。另外还有柑橘凤蝶、橘锈螨、中华鳃金龟子等为害。佛手 - 食谱
当归佛手炖黄鳝
配方:当归10g,佛手6g, 黄鳝300g, 绍酒15g,姜lOg,葱15g,盐4g。制作:当归、佛手洗净切片;黄鳝去骨和内脏切片;姜切片,葱切段。黄鳝加入盐、料酒,腌渍20分钟待用。黄鳝置炖锅内,加入当归、佛手、姜、葱、 盐,放入清水600ml。盛装黄鳝的炖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炖煮35分钟即成。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黄鳝50g,随意喝汤。功效:顺气祛瘀。用于肋间神经痛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患者 [2] 。佛手 - 临床应用
1.(《闽南民间草药》)治痰气咳嗽;陈佛手6-9g。水煎饮。方中佛手和胃化痰,为君药。2.(《闽南民间草药》)治妇女白带:佛手15-30g,猪小肠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气,燥湿,疏肝解郁,为君药。3.佛手露(《全国 中药成药处方集》)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恶,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良姜、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方中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为君药
相关知识
小饭碗:七彩果蔬手工米粉与花式养生汤
11种污染最严重的“脏果蔬”
如何有效去除果蔬农药残留
《烹饪果蔬雕刻》教学课件.pptx
果蔬采摘、花艺DIY……“花果宝山”带你体验不一样的乡村游!
果蔬花卉专业教学计划果蔬花专业教学计划.pdf
3款经典餐厅花卉果蔬挂画,你中意哪一款?
20种最美丽且可观果的花卉品种推荐
果蔬花卉保鲜技术.doc
浅谈果蔬花卉与人类健康
网址: 全球五大最怪异的美味果蔬 敢不敢来一口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1199.html
上一篇: 豆角、黄瓜光长秧子不结果怎么办? |
下一篇: 茉莉花爱情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