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归宁丨传承”
关注传统文化与非遗保护
何处春深好
春深上巳家
西方的情人节复活了中国人的浪漫细胞,过情人节,送玫瑰花,已经成为恋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时下炒作“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其实,尽管有牛郎织女之间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日,七夕拉开的是一个哀伤的日子,一个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日子。中国原本有自己的情人节,它不在秋天,而是在春天。情感丰富的华夏先民在《诗经》时代就曾举办过自己的情人节——“上巳节”,也有表达爱意的花朵——“芍药”。
早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日),人们就要到水边去祭祀,并用香熏的草药沐浴。后来人们称之为禊(xì)。春秋时代,《诗经》中《国风·郑风·溱洧》就写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时相爱之事。《宋书礼志二》引用《韩诗》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 遥想两千多年前的溱洧河畔,春光明媚,草长莺飞,娇艳的芍药在河畔绽放,年轻人们心中怀着不安与雀跃,邂逅水边,互相试探,吐露心意,互赠信物。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这是农历的三月间,溱河和洧河迎来了桃花汛,春水涣涣。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奔向河边,爱情和喜悦之情一起在心灵里疯长。岸上青草茂密,枝头鸟鸣啾啾,阳光金子一样铺洒下来,叫人春心荡漾。屋子里坐不住,三五邀约着,去河边参加欢会。河边,已然热闹如市集了,男男女女,往来如织,人人手拿兰草和芍药。他(她)们开朗大方地说着笑着,将春天清爽的空气搅动得欢腾起来。这是法令允许的仲春之会。
《溱洧》就记录了这良辰美景中的一次艳遇。诗的开篇是一个全视角的拍摄:哗哗流淌的河水边,是无数手拿兰花调笑的青年男女。紧接着,镜头一转,圈定在一对青年男女的身上,展现了他们交往的过程。接下去又是一个放大镜头,是无数的“士与女”互赠芍药,定情嬉戏。
上巳节是个风情摇曳的美丽节日,在神话中,制定它的是女娲,她分阴阳,定姻缘,制定了自由恋爱的上巳节。“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这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江渚池沼的水边,以春水洗涤污垢,认为这样作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吉祥如意。“上巳”不仅是祛邪求吉的节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泼水相戏,自由择偶。魏晋以后,人们感到三月上旬巳日日期每年都会不同,就固定为三月三日。杜甫《丽人行》所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画的就是唐代上巳节贵族女子春游的情景。“上巳”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的祖先亲近自然、贴近自然的节日。
上巳节与水渊源深厚,人们泼水求吉。《论语》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记载,说明周代已有到水边洗涤污浊、消灾去病之俗。所谓修禊,即指临水洗濯以除不祥。
到晋代,变为临水流杯的文人聚会。《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东晋时,王羲之曾于上巳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会,并作有《兰亭集序》。
古时上巳时节,郊野曲水流觞。看花赋诗吃酒,风雅稀松平常。今日又逢上巳,写字楼里穷忙。干了多少正事?辜负无限春光!
如今春日又至,让我们一同展卷追溯这一古老习俗吧!
1
END
1
备注:
1.文中汉服图片作者:老吴,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2.欢迎投稿,稿件内容请与传统文化相关,投稿邮箱:839134630@qq.com。传统文化需要你我一起传承!
往
期
回
顾
— 欢迎添加主编微信,加入归宁交流群 —
归宁丨传承
微信号:iguining
始于传承,安于归宁——带您领略传统与非遗,传承中华文明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
传统节日 | 三月三 上巳节
上巳节
传统节日知多少
中国情人节(中国情人节)
情人节来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集锦]之花朝节与上巳节
讲好中国文化 盘点一些冷门的中国传统节日
七夕又现花样秀恩爱 一年20个“情人节”累死情人?
上巳节、观莲节、花朝节:细数那些被遗忘的节日
网址: 传统节日丨又是一年上巳日 你可知这才是中国的情人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2969.html
上一篇: 十大七夕节必吃的传统美食 最受欢 |
下一篇: 民俗学家发声了:七夕不是“中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