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19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知识:植物的成花生理

2019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知识:植物的成花生理

2017-12-28 17:44 | 考研集训营

2019考研农学的专业课怎样复习呢?文都考研集训营建议2019考研农学的考生现阶段以基础知识打牢固为主,接下来,为了帮助大家提升专业课知识,整理了农学植物生理学知识,供考生参考。

2019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知识:植物的成花生理

了解春化作用的概念、反应类型、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春化作用的机理以及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了解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和光周期类型、光周期诱导的机理、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以及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了解花器官形成和性别表现,了解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过渡、性别分化与表达的一般规律以及了解一些有效的调控措施。

名词解释

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 植物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期后具有了能感受环境条件而诱导开花的生理状态被称为花熟状态。花熟状态是植物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转折点。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一般冬小麦等冬性禾谷类作物和某些二年生植物以及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开花都需要经过春化作用。

春化处理(vernalization) 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人为的低温处理,使之完成春化作用促进成花的措施称为春化处理。

解除春化(devernalization) 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将植物放到较高的生长温度下,低温的效果会被减弱或消除,这种现象称为去春化作用或解除春化。

再春化作用(revernalization) 大多数去春化的植物返回到低温下,又可重新进行春化,而且低温的效应是可以累加的,这种解除春化后,再进行春化的现象称再春化作用。

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 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昼夜的相对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叫做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休眠和落叶,以及鳞茎、块茎、球茎的形成,都受日照长度调节,即都存在光周期现象。但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植物成花的光周期诱导。

日中性植物(day-neutral Plant,DNP) 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它条件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的植物。如月季,黄瓜等。

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 引起长日植物成花的最短日照长度或引起短日植物成花的最长日照长度。如长日植物天仙子的临界日长约为11小时,短日植物苍耳的临界日长约为15.5小时。

临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 引起短日植物成花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成花的最长暗期长度。同临界日长相比,临界暗期对诱导成花更为重要。

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 植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经过一定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能保持这种刺激的效果而开花,这种诱导效应叫做光周期诱导。

成花决定态(floral determinated state) 植物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就能感受外界信号(低温和光周期)产生成花刺激物,成花刺激物被运输到茎端分生组织,在那里发生一系列诱导反应,使分生组织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能诱导成花的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成花决定态。

问答题

1.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证明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为茎尖生长点。

答: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就叫春化作用。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的生长点或其它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将植物放在温暖的室内,只对某一部位进行低温处理,若能使植物开花,即能证明处理部位为低温感受部位。

例如可选用盆栽芹菜进行实验,将芹菜植物放在温暖的室内,茎尖用胶管缠绕,通入冷水,芹菜茎尖经低温处理可开花,反之,如果将芹菜植株放入低温室内,向缠绕茎尖的胶管通入温水,芹菜则不能开花。上述结果能证明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

2.为什么说光敏色素在植物的成花诱导中起重要作用?

答:当植物处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诱导成花,并用各种单色光在暗期进行闪光处理,几天后观察花原基的发生,结果显示:阻止短日植物和促进长日植物成花的作用光谱相似,都是以600~660nm波长的红光最有效;且红光促进开花的效应可被远红光逆转。这表明光敏色素参与了成花反应。光的信号是由光敏色素接受的。光敏色素对成花的作用与Pr和Pfr的可逆转化有关,成花作用不是决定于Pr和Pfr的绝对量,而是受Pfr/Pr比值的影响。低的Pfr/Pr比值有利短日植物成花,而相对高的Pfr/Pr比值有利长日植物成花。

3.用实验说明暗期和光期在植物的成花诱导中的作用。

答:对植物进行不同时间长度的光暗处理,可以发现:①短日植物需暗期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如暗期长度缩短将不能开花;②光暗的相对长度不是光周期现象中的决定因子;③用短时间的黑暗打断光期,并不影响光周期成花诱导;④用闪光处理中断暗期,则使短日植物不能开花,继续营养生长,相反地,反而诱导了长日植物开花。这些结果说明,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成花中,暗期的长度是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

以上强调了暗期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光期不重要,只有在适当暗期以及昼夜交替作用下,植物才能正常开花。暗期的长度决定植物是否发生花原基,而光期长度决定了花原基的数量,如果没有光期的光合作用,那么花原基分化所需的养料也就没有了。光期的作用不仅与光合作用有关,而且对成花诱导本身也有关系。如大豆固定在16小时暗期和不同长度光期条件下生长,结果指出:①当光期长度小于2小时时,植株不能开花;②在2~10小时的范围内,随光期长度增加开花数也增加;③当光期长度大于10小时后,开花数反而下降。实验表明,只有在适当的光暗交替条件下,植物才能正常开花。

4.简述光周期反应类型与植物原产地的关系。

答:一般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多属于短日植物,因为这些地区终年的日照长度都接近12小时,没有更长的日照条件;起源于寒带地区的植物多属于长日植物,因为这些地区的生长季节正好处于较长日照的时期;中纬度地区则长日短日植物共存。在同一纬度地区,长日植物多在日照较长的春末和夏季开如小麦、油菜等;而短日植物则都在日照较短的秋季开花,如晚稻、大豆、菊花等。

植物生理学在业务课试卷中所占分值50%,说明是考核的重点,以上是文都考研集训营为大家总结的农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希望2019考研农学的考生认真学习。最后,文都考研集训营会一直伴随2019考生一起备考。

推荐阅读:

2019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总结

相关知识

2019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知识:植物的生长生理
2019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知识:植物的呼吸作用
2019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知识:植物生长物质
2024年农学考研植物生理学复习:植物成熟和衰老生理
2014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
2015年农学考研:植物生理学专练(三)
2022农学考研:植物生理学精选问题题(15)
2022农学考研:植物生理学精选名词解释(5)
2011年考研农学大纲变化详解:植物生理学
2012年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答案解析

网址: 2019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知识:植物的成花生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446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切花采后生理与技术研究近览
下一篇: 《植物生理学》第11章植物的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