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有许多药食两用的品种,既可以治病瘳疾,又可以做美食、饮品。比如菊花就是其中一种。冬秋交替,北方刚供暖时,室内温燥,室外冷冽,容易使人烦热难眠,沏一壶菊花枸杞茶,慢酌细饮,往往能平心宣郁,宁神安眠。
除了物质性作用外,中药中的诸多常用品类还有其文化内涵、象征意味。比如莲,除了莲子清心火、藕节化瘀通窍、荷叶清暑之外,还自然而然关联上“出淤泥而不染”的《爱莲说》,象征着品性高洁,于是开到处方里,能让人欢喜,而非生厌。
因此,一种物象往往代表着一种旨趣,一种修养,也代表着一重人生境界——雅号品茗与嗜饮可乐,也许不仅仅只是折射健康问题……
特殊物象成为个性标签的代表中有一位是田园诗人陶渊明,靖节先生不慕名利的高洁人格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一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被后人吟咏千年,成为清旷、闲逸的象征,甚至“采菊”也渐成为闲逸清高的代名词。
事实上,据章太炎先生考证,陶渊明34岁辞官归隐田园,一生生活境遇并不满意,终年56岁。在后人眼中,陶渊明虽不高寿,但是高兴,比如这样的描述:“年在中身,疢维痁疾。视死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祀非恤”,到四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疾病缠身,不过陶先生视死如归,面临疾病带来的凶灾就像面对吉祥一样淡定,不吃药,不祈祷祝由,最后“怀和长毕”——心怀和气,与世长辞。
为什么能穷困而高兴呢?章太炎先生分析说是因为陶渊明真能做到不好虚名。太炎先生说:“盖人不事生产,鲜有不营营干禄者。”不劳作生产的,少有不琢磨当官博取功名利禄的,而博取名声,也许隐逸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但是太炎先生认为陶渊明是“非独淡于荣位,亦不欲养徒取名也”,对名位是真没有什么追求,自然就不会采用什么手段去获取名声。
真能穷困而高兴吗?现代学者又对此有不同看法。比如西南师大强中华觉得陶渊明内心其实是苦闷的。证据是陶渊明在《饮酒》组诗前的自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 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寡欢”,就是少有欢乐,写诗的作用是“以为欢笑尔”,仅仅是为了欢乐一些,自娱自乐。因此,强中华推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能不是实际生活,而是喝醉酒后的想象,所喝的这个酒就是“菊花酒”——一种帮助人忘掉忧愁的药酒。其医学保健原理则体现在陶渊明的《九日闲居》中: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酒能消除尘心思虑,菊能制服年老神颓。所以,在《九日闲居》中陶渊明无酒可饮,“空服九华”——吃菊花,他还感到比较郁闷。
综合来看,如果想要像陶渊明诗中描述的那样闲适清高,自得其乐,至少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真正地不被功名利禄所诱惑、羁绊,第二是有一个真正健康的身体和保持身体健康的解决方案。
陶渊明身体未必健康,他找了饮酒、食菊这种解决方案,未见得是最适合的,所以他仍难免苦闷。今天的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已有很多好方法,却恰恰离满足第一条的要求渐行渐远。
《东方早报》2015-11-21 作者:张其成
http://www./html/8755/2015/11/21/1316139.shtml
相关知识
菊花文化只有屈原陶渊明吗?
菊花的花语是什么?为什么东晋名士陶渊明偏爱菊花?
文化周刊丨陶渊明与重阳菊
您知道重阳节赏菊花习俗的缘由吗?与陶渊明有关
菊花的养生保健作用
中医养生的园艺养生法
花木文化琐谈之105:“菊花花神”陶渊明问“谁是菊花女神”?——浅谈菊花文化
中医养生的园艺养生法.pptx
芳香养生法
鲜花养生秘法:菊花清热解毒 桂花可治疗咳嗽
网址: 陶渊明与菊花养生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5245.html
上一篇: 方形菊花格座地烟灰桶 |
下一篇: 菊花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