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李小英教授于《中华糖尿病杂志》发文,结合团队长期的研究结果和文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与病理生理机制进行阐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增高,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生活方式变化引起的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危险因素,脂肪组织尤其内脏脂肪增加引起脂肪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释放,以及游离脂肪酸大量产生,导致机体胰岛素抵抗是T2DM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
超重和肥胖也常常引起脂肪异位沉积,其中肝脏脂质沉积最为常见。肝脏脂质大量沉积将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同时也显著增加T2DM、心血管疾病和其他代谢紊乱的风险。NAFLD与T2DM的因果关系及机制迄今尚未十分清楚。
NAFLD与T2DM,谁是因,谁是果?
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NAFLD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揭示NAFLD与T2DM的因果关系与机制十分重要。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T2DM发生的两个重要病理生理过程。然而,我们发现NAFLD患者肝脏糖异生显著增加,独立于胰岛素抵抗导致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升高血糖,成为T2DM发生的重要机制。具体包括:
(1)肝脏产生类固醇激素中间产物:肥胖患者肝脏CYP17A1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导致其类固醇中间代谢产物17羟孕酮显著增加。17羟孕酮能够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促进肝脏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基因表达增加,引起血糖升高。应用CYP17A1抑制剂阿比特龙,肥胖糖尿病(db/db)小鼠的血糖能够显著改善。
(2)肝细胞低度内质网应激:肥胖患者常发生脂肪组织内质网应激,其实肝脏同样发生内质网应激。类似于低度炎症,肥胖者肝脏产生的是低度内质网应激,促进ATF4基因表达增加,进而上调去泛素化酶USP14基因。USP14使其靶蛋白CBP/p300去泛素化,变得更加稳定,与CRTC2和CREB形成复合物,上调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表达,增加糖异生。
由此可见,NAFLD肝脏通过不同信号激活糖异生途径,增加肝糖输出。此外,肥胖患者肝脏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如胎球蛋白A),胎球蛋白A从肝脏分泌入血,与周围组织细胞上TLR4结合,激活下游炎症信号通路,引起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肝脏泛素连接酶FBXW7减少,导致其靶分子胎球蛋白A泛素化降解减少,从肝脏分泌增加,升高血糖。骨膜蛋白是一种新的肝细胞因子,通过与细胞膜整合素受体α6β4结合,激活下游JNK信号通路,增加磷酸化c-Jun,并与RORα结合形成复合物,负调控PPARα基因表达,减少脂肪β氧化,导致脂质沉积增加,同时增加胰岛素抵抗。
本文小结
大量研究表明,NAFLD是T2DM的重要危险因素,改善NAFLD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研究揭示了NAFLD患者肝脏糖异生增加是T2DM风险增加的关键病理生理机制,并由此提出了T2DM的肝源机制。美国的糖尿病预防(DPP)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能够预防糖尿病,表明控制肝脏糖异生对于糖尿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干预脂肪肝研究表明,改善脂肪肝能够减少糖异生,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本文摘自:李小英. 2型糖尿病的肝源机制[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15(2):97-9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21210-00711.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相关知识
谁是迎春花?谁是连翘?跟着这份攻略寻香赏花→
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发展情况(一)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ASCVD的预防与管理:2023专家共识
看看谁是“花王”
关于1600多年历史的牡丹花,洛阳和菏泽,谁是真正国花之都?
营养与健康所乐颖影研究组揭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脂质合成增加的新机制
养花种菜降低癌症风险;总感觉郁闷、焦虑?做点善事|热点回顾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中血小板CD62P的变化及意义
名中医系列报导(六):传统中医 现代康复——康复理疗科任泉钟教授简介
谁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开花植物类群?
网址: 李小英教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2型糖尿病,谁是因,谁是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8292.html
上一篇: 不同烤烟品种衰老叶片的无机氮积累 |
下一篇: 饥荒联机版恶魔之花获得方法 恶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