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少见菌的
临床意义与快速鉴定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胡继红
形似链球菌的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
•血平板上菌落像草绿色链球菌
•万古霉素 S / R
•气球菌(Aerococcus)
•明串珠球菌 (Leuconostoc)
•片球菌 (Pediococcus)
气球菌(Aerococcus)
•绿色气球菌( Aerococcus viridans)
•G+c,四联球菌(肉汤培养基);
•血平板上菌落草绿色溶血,像草绿色链球菌;
•存在于环境、医院房间,上呼吸道、皮肤;
•污染菌?可引起免疫抑制患者心内膜炎、尿道感染等; •PYR(+),胆汁七叶灵(+/-), 6.5%NaCl肉汤(+);
•与肠球菌容易混淆,肠球菌LAP(+)
明串珠球菌 (Leuconostoc)
•G+成对球杆菌,或短链;
•万古霉素耐药;
•引起人类脑膜炎、心内膜炎、菌血症等感染:乳明串珠菌、肠膜明串珠菌和副肠膜明串珠菌;•同肠球菌: 6.5%NaCl肉汤(+),水解七叶灵,不同:PYR(-),LAP(-);
•葡萄糖代谢产气与链球菌区别。
片球菌 (Pediococcus)
•G+ 成对,四联,成堆;革兰染色对鉴定重要;
•8个种,引起人类感染戊糖片球菌、乳酸片球菌;
•分离自唾液、粪便,尿和伤口,很少引起感染,但有报道引起败血症和菌血症;
•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
•胆汁七叶灵(+), PYR(+), 6.5%NaCl肉汤 (+/-)
•45℃生长
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JK棒状杆菌
•解脲棒状杆菌
•溃疡棒状杆菌
•假结核棒状杆菌
•干燥棒状杆菌
•假白喉棒状杆菌
JK棒状杆菌
•皮肤正常菌群
•免疫抑制患者或经侵袭性操作后;
•导管或人工装置可引起JK棒状杆菌的感染;•高度耐药
•最常见引起成人的类白喉性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多数菌株对对万古霉素敏感,但对四环素和红霉素的敏感性不确定。
解脲棒状杆菌
•尿道致病菌
•慢生长菌,至少培养48h
•尿中分离小、不溶血、白色菌落、类白喉形态
•触酶阳性,快速脲酶阳性
•不发酵葡萄糖
•耐药谱广,对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
溃疡棒状杆菌
•分离自白喉样症状患者,产白喉毒素的量比白喉菌产的毒素量少很多;
•人类感染通常因接触动物或摄取未经巴斯德法消毒的乳制品;
•分离自皮肤溃疡处或渗出性咽炎;
•血平板生长良好并有窄的溶血环,与白喉杆菌不同,不分解硝酸盐;室温下分解明胶;•分类上成为白喉棒状杆菌的亚群
假结核棒状杆菌
•血平板上菌落形态与白喉棒状杆菌相像;•脲酶阳性,明胶阴性;
•产一种使皮肤坏死的毒素,可引起各类细胞死亡;
•感染与接触羊有关;
•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敏感
结膜干燥棒状杆菌
•常见在皮肤和粘膜部位
•条件致病菌,引起人工瓣膜细菌性心内膜炎、菌血症和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手术后伤口感染、肺炎;
•引起各种免疫抑制患者的感染;
•血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黄色至棕色菌落。
假白喉棒状杆菌
•人类鼻咽部正常菌群
•可引起免疫缺陷患者呼吸道、尿道和皮肤伤口感染,包括艾滋病患者;
•不同于其他棒状杆菌的多形形态;
•分解硝酸盐,脲酶
0811号尿标本:解脲棒状杆菌•单一纯菌,来自急性白血病患者,有尿痛症状,纯培养为解脲棒状杆菌,G+杆菌,可形成泪滴样菌体和栅栏状,无分枝,因分解尿素能力强,使尿液的pH值升高,引起碱性尿液中的磷酸钙和磷酸镁过饱和而形成结晶,导致尿路结石并可加重尿路感染情况。
•常见引起免疫抑制患者和肾移植患者碱性结石性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并可能引起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
•当发现患者尿标本培养有“类白喉杆菌”,应警惕并做进一步调查和鉴定。快速尿素酶试验是鉴定这个菌的重要线索。•解脲棒状杆菌培养24小时,菌落如针尖大小,因此容易漏检,培养48小时以上灰白色小菌落,血平板上没有溶血现象。
•适宜培养温度35-37℃,生长不需要CO2环境,
在一般培养基中生长不良,0.5%吐温80可增强培养。此外,触酶阳性、硝酸盐、明胶、动力、七叶甘、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甘露醇、木糖均阴性,PYZ阳性。
•解脲棒状杆菌通常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脂
类抗生素多重耐药,导致患者使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也因为漏检,导致临床中顽固性、难治疗性尿路结石及感染的发生。对多西环素、利福平和糖肽类(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
•CLSI对棒状杆菌属有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判定标准,但没有抑菌环解释标准。
•95% (680/716)的实验室正确报告解脲棒状杆菌,
•有18个实验室报告假白喉棒状杆菌,
•7个实验室报告棒状杆菌属,
•还有个别实验室报告生殖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JK群棒状杆菌等。
•本次活动,报告解脲棒状杆菌、棒状杆菌属和属内其他种都给20分。•单一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室间质评的血培养标本不要接种血培养瓶,应当作阳性标本直接进行转种培养。
•有些实验室报告葡萄球菌、肠球菌、棒状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还有实验室报告复合菌混合感染。
•G+小杆菌,不成链或短链,在血平板上有窄β-溶血环,25℃动力阳性,呈伞状,其他革兰阳性杆菌无动力,与金葡菌做CAMP试验,结果阳性,与马红球菌做CAMP试验,结果阴性,木糖结果阴性,鼠李糖结果阳性。触媒阳性可与链球菌区别。
•API Coryne棒状杆菌试剂条
•API Listeria李斯特菌鉴定试剂条鉴定。
0808号血标本: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相关知识
真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快速鉴定方法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技术》教学大纲
图解“冢村菌属”,一种弱抗酸的革兰阳性杆菌
百合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蓝莓枝枯病的重要病原真菌鉴定及LAM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表型的检测与鉴定及临床诊断特征
【公益教程】河南师范大学朱墨老师团队#图、文、视频详解植物病原真菌-白粉菌的鉴定
真菌感染的概述
真菌培养及鉴定 如何做真菌培养
网址: 部分少见菌的临床意义及快速鉴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8534.html
上一篇: 植物种子传播检测 |
下一篇: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