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病原细菌鉴定

植物病原细菌鉴定

是否存在细菌,确定是否细菌病害。植物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类型有组织坏死,溃疡,萎蔫、腐烂,灼伤和过度生长等。一般认为不同属的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主要症状类型不同,对病原细菌鉴定有一定价值。如土壤杆菌属细菌只引起过度生长和畸形;叶斑或叶枯型的细菌病害由黄单胞菌属或假单胞菌属细菌所引起;软腐病可能由欧文氏菌属或假单胞菌属细菌为害造成;而植物萎蔫病可能由几个植物病原菌属的为害。

通过对某种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血清学等性状以及所致病害症状的研究,确定其在某一细菌分类系统中分类地位的过程。常见的病害,则依据病害症状,对照已有的文献记载可判断是哪一种病原细菌所致病害,如系不常见的病害或某种病原细菌的新寄主,尤其是新病原细菌时,则需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相结合,才会作出准确判断。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程序按柯赫氏法则分5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观察寄主症状,并用显微镜检查病组织内是否存在细菌,确定是否细菌病害。植物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类型有组织坏死,溃疡,萎蔫、腐烂,灼伤和过度生长等。一般认为不同属的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主要症状类型不同,对病原细菌鉴定有一定价值。如土壤杆菌属细菌只引起过度生长和畸形;叶斑或叶枯型的细菌病害由黄单胞菌属或假单胞菌属细菌所引起;软腐病可能由欧文氏菌属或假单胞菌属细菌为害造成;而植物萎蔫病可能由几个植物病原菌属的为害。但是,只凭症状判断不完全可靠。因为不同的病原菌可造成相似的症状,如真菌和细菌均可引起软腐或萎蔫症状,而细菌软腐病又可由不同属的细菌引起,有时不同病原细菌为害同一种寄主植物还可引起不同的细菌病害。为了准确地诊断,必需分离,进一步鉴定病原菌。

第二步,从病组织中分离培养病原细菌,获得纯培养。分离病原细菌以前,先将植物病组织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如果在病组织切口处有雾状细菌脓溢出,证明是细菌病害。进而采用稀释分离法分离病原细菌,取病组织小块,表面清洗或消毒后,加少量灭菌水,捣碎制成悬浮液,再用接种环蘸取悬浮液在平板上作划线分离,或将悬浮液作系列稀释后混入培养基中作平板稀释分离,纯化后得到纯培养。大多数病原细菌都可用牛肉汁、蛋白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病原细菌生长适温一般为28~30℃。

第三步,用纯培养病原细菌接种植物,获得与原先病植物上相同的症状。从病组织分离获得纯培养细菌,则证明它对该寄主植物有致病性。接种到相应的寄主植物上,在一定条件下若产生与原先病植物上相同的症状。快速筛选致病性细菌,有时可利用植物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有些植物病原细菌在注射接种烟草叶片后,使叶肉组织迅速死亡,形成坏死枯斑。腐生细菌或非致病细菌不能引起过敏反应。有时可利用植物过敏反应快速筛选致病性细菌,最常用的是烟草过敏反应。如假单胞菌属细菌和解淀粉欧文氏菌在烟叶上能产生过敏性枯斑。黄单胞菌属致病细菌的筛选则利用番茄或辣椒上诱发的过敏反应。

第四步,则从接种的植物病组织中再分离获得细菌,并与原来病株上分离获得的细菌相比较,若两者相同,则可认定这种细菌是导致该寄主的病原菌。

最后研究这种病原细菌的特性,确定其分类地位。主要根据表型特征即细菌形态,染色反应,鞭毛特点,代谢类型,细菌与氧气的关系,致病性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血清学方法和噬菌体检测法也常用于病原细菌鉴定。

相关知识

蓖麻叶斑细菌病病原鉴定
植物细菌性病害和病原细菌分类研究进展
植物病原细菌知识.docx
植物病原真菌鉴定
植物病原细菌
第三章植物病原细菌
农作物病原细菌致病网络揭开
病原真菌鉴定
植物病理学 第二章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细菌.ppt
梨树花枯病病原及其相关病原细菌研究

网址: 植物病原细菌鉴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901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兰花细菌性褐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下一篇: 新“超级真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