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认的植物细菌病害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种子带菌、土壤带菌、风雨、水流传播以及农事操作等被动传播方式。在设施生产上,由扁桃假单胞流泪致病变种(Pseudomonas amygdali pv. lachrymans,Pal)引起的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可在一周之内由发病中心株迅速传播扩散至整个温室。这些传统的传播途径难以解释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设施棚室快速传播的现象。
近日,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6.551)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宝聚研究员团队题为aerosol transmission of Pseudomonas amygdali pv. lachrymans in greenhouses的研究论文,首次发现气溶胶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设施环境的重要传播途径,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绿色生态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团队通过田间病原检测和传播验证发现,Pal气溶胶能够传播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发病初期的黄瓜植株为Pal气溶胶的主要来源,粒径主要分布在2.1~4.7 μm,气溶胶中病菌致病阈值范围84~179 CFU/m3。该研究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为例,发现气溶胶是植物病原细菌性病菌传播的有效途径,对设施蔬菜细菌病害的生态防控及绿色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题组柴阿丽副研究员和袁丽芳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宝聚研究员为通信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来源:植物微生物最前线)
农药快讯, 2020 (23): 4.
相关知识
首次发现气溶胶是植物细菌病害传播的重要途径
研究发现气溶胶是植物细菌病害传播重要途径—新闻—科学网
中国农科院李宝聚团队揭示茄子紫花病毒病原
植物病原细菌操弄“黑箱”首次被揭开
【父母必知】病菌是如何传播的?
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发现的水稻细菌性病害
植物细菌性病害和病原细菌分类研究进展
农作物病原细菌致病网络揭开
陕西省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及病原鉴定
网址: 新发现!中国农科院首次揭示气溶胶是植物病原细菌性病菌传播的有效途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9067.html
上一篇: 羊肚菌细菌性病害病原菌的分离与鉴 |
下一篇: 花之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