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病原细菌操弄“黑箱”首次被揭开

植物病原细菌操弄“黑箱”首次被揭开

原标题:植物病原细菌操弄“黑箱”首次被揭开 来源: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 瞿剑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消息,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植物病原细菌丁香假单胞菌(Pst DC3000)通过激活植物茉莉酸信号来抑制水杨酸信号,从而抵御植物免疫、促进病原菌侵染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发现的病原菌抑制植物免疫的途径为进一步理解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

团队首席、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李广悦介绍,病原菌可通过操控植物不同激素信号来抑制寄主免疫,从而达到成功侵染的目的。茉莉酸和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两种重要的防御激素,二者拮抗调控关系赋予植物能够灵活防御不同的病原菌。Pst DC3000是研究植物病害的模式细菌,该菌在侵染过程中通过激活寄主茉莉酸信号来抑制水杨酸信号,但Pst DC3000操弄两种激素信号的具体途径仍如同“黑箱”,有待进一步研究揭开。

团队研究发现,植物转录因子ZAT18被Pst DC3000侵染诱导表达,并直接受到茉莉酸信号通路核心转录因子MYC2的靶标调控。遗传分析证明,功能缺失突变体抗病性增强,而过表达植株则对病原菌超敏感。深入研究发现,ZAT18直接结合下游靶基因EDS1启动子并抑制其转录表达和水杨酸积累,从而负调控植物免疫。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图1 MYC2直接结合ZAT18启动子并调控其转录表达。
图1 MYC2直接结合ZAT18启动子并调控其转录表达。图2 ZAT18负调控植物对Pst DC3000的抗性。
图2 ZAT18负调控植物对Pst DC3000的抗性。图3 EDS1功能突变抑制zat18增强的抗病性。
图3 EDS1功能突变抑制zat18增强的抗病性。

(图片由中国农科院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植物病原细菌
【新华社】南京农业大学:土传病害噬菌体疗法的微生态机制首次被揭示
植物病原中镰刀菌是一种主要的土传病原菌.
兰花病害由真菌、细菌和病毒三大病原感染引起的图文并茂这样防治
细菌是已知植物病原菌中最小单细胞生物()
广西弄岗保护区首次记录到虎舌兰属“幽灵兰花”
多肉植物修根实操教程,教你如何将多肉植物修好根!
细菌病害最好的杀菌剂有哪些?
植物病原菌物概述
南京农大沈其荣团队首次揭示土传病害噬菌体疗法的微生态机制

网址: 植物病原细菌操弄“黑箱”首次被揭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913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病理学】第四讲 植物病原菌
下一篇: 放线菌A50的鉴定及其对植物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