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植物病原菌物(续) ;一、概述 1. 子囊菌有2700多个属,28600 spp.,是真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2. 主要特点:有性生殖产生子囊(ascus) ,子囊中产生子囊孢子(ascospore) ; 3. 子囊菌分布广泛,大多陆生,营养方式有腐生、寄生和共生。其中有些可以引起植物的病害;有些引起木材、食品、布品和皮革霉烂;有些则是动植物残体的分解者;有些是工业微生物(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酿造业);有些则是食用菌(羊肚菌、块菌)和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4. 生活史明显区分为两个阶段 有性阶段(sexual stage)和无性阶段(asexual stage) 完全时期(perfect stage)和不完全时期(imperfect stage) 有性态(teleomorph)和无性态(anamorph)。 ;二、形态特点 (一)菌丝体 绝大多数为发达的有隔膜的菌丝体。营养体的主要时期是单倍的。绝大多数有菌丝的种类菌丝深入到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少数是外生的,利用吸器深入到寄主体内。 少数子囊菌菌体不发达,甚至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二)无性繁殖 ;(三)有性生殖 ——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1、子囊菌有性生殖的方式和过程(P74-75) 质配:配子囊的接触交配?受精作用?体细胞的 结合?双核阶段(暂短) 核配:核配?二倍体细胞核; 减数分裂:在幼子囊内完成?子囊孢子(单倍体) 子囊孢子萌发?菌丝 ;雄器 (antheridium)、 产囊体 (ascogonium)和受精丝(trichogyne) 产囊体?产囊丝(ascogenous hypha) ?产囊丝钩 (ascus hook croziers); 产囊丝钩中德双核并裂,形成两个隔膜,中间双核细胞成为子囊母细胞; 子囊母细胞的双核核配?2N细胞核?伸长,并减数分裂?4个单倍体细胞核?每个细胞核各自进行一次有丝分裂?8个单倍体细胞核?8个子囊孢子 ;;2、子囊(ascus)——囊状结构 子囊形状大多为圆筒形或棍棒形,少数是卵圆形或近球形; 典型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也有一些内含1-3个子囊孢子,也有少数含有8个以上子囊孢子。 根据子囊壁的结构,子囊可分为;子囊的类型: 2.1 原壁子囊(prototunicate):子囊具有一层很薄的囊膜,子囊孢子通过囊壁的破裂或消解释放。 2.2 单壁子囊(unitunicate):囊膜单层,子囊孢子通过囊顶部小孔、狭缝或囊盖而主动释放。 2.3 双壁子囊(bitunicate):囊壁双层,外层称为子囊外壁,内层称为子囊内壁。释放子囊孢子时外壁因无弹性而保持原位,内壁吸水膨胀,伸出外层壁外面,顶部破裂释放子囊孢子。 子实层:子囊整齐排列成一层。 ;3、子囊孢子;4、子囊果(ascocarp)及其类型 ;子囊果的类型:;⑵子囊壳(perithecium): 由疏松的菌丝体或从子座产生,具明确的子囊壳壁。球形、梨形至烧瓶形,有颈部和孔口,有的肉质、革质或炭质,鲜色或黑色,表生或埋生。子囊单层壁,顶端有不同结构,棍棒形或圆柱形,束生、周生或平行排列于子囊壳内,有侧丝或侧丝早期消解。;(3)子囊盘(apothecium): 典型的呈盘状或杯状,上部敞开,子囊排列成子实层。 ;(4)子囊座(ascostroma): 子囊周围无真正的子囊果壁,而是单独或成束地生长在单腔或多腔的子座内(子囊座)。子囊座呈子囊壳状或子囊盘状,有些含单腔的子囊座顶端有溶化的假孔口,外形很像子囊壳称为假囊壳(pseudothecium)。假囊壳通常暗色,少数鲜色。子囊座内的子囊双层壁,有假侧丝或无,子囊孢子通常有隔膜。 ;5、不孕丝状体;三、分类;纲;四、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菌丝细胞均含双核,由产囊细胞形成子囊,子囊裸生,无包被,全部是寄生菌。 1科,外囊菌科,1属,外囊菌属(Taphrina) 1、特点: 无子囊果,子囊由双核菌丝直接产生,在寄主的角质层下排列呈栅栏状,子囊长圆筒形,。为寄主的强寄生菌,不能人工培养,引起寄主的肿大、缩叶、囊果和丛枝等畸形症状。代表病害:桃树缩叶病(Taphrina deformans)。 ;2、菌体形态: 具有发达的菌丝体,每个细胞都具有双核。依靠双核菌丝在寄主的细胞间隙扩展,寄生性强,但不产生吸器。;3、有性生殖: 由双核菌丝形成膨大的菌丝,其每一个细胞称为产囊细胞,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4、无性繁殖: 子囊孢子可在子囊内进行芽殖,产生芽孢子(分生孢子),芽孢子还可以再芽殖。 ; T. deformans (畸形外囊菌)引起桃缩叶病。 T. mume (梅外囊菌)引起梅、杏缩叶病。
相关知识
植物病原菌物概述
Teaching strategy for course unit of Plant Pathogenic Fungi in Plant Pathology
农学课件】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
2023年河北专升本植物保护专业考试大纲
第二节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
植物病原细菌
2021年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第一志愿考生复试情况及拟录取名单公示
昆明玉米矮花叶病病原初步研究
植物学的认识范例6篇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
网址: 【植物病理学】第四讲 植物病原菌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9136.html
上一篇: 《菌物学报》:“2021植物病原 |
下一篇: 植物病原细菌操弄“黑箱”首次被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