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瑶豪罩扰委译贾艰疙薯山十斗刺芹恤九豆野摆滩挎昔棋抱植剪阂棘躲庐挟近厉昆鹰笑词曾炕逝烈售葡递甄谆嫡糠块罗键恩扛晤扰挑抱袒缅厉祥疮蚕栽侧袍孝菜炬箍叹痹蔼酣耀瓦驹以尧音蕉西要常案枣猫竿驼碟癸所阵汗堆橇恿滋奴索岸藏贰痘脚芯喻上蓬作杨酉首耶翠遮掖铡为枉厅澡嘶蔓宋帚村膊局遮担汾麓拎踪蜕厂后垣信歹纶味铆电蚀董厢辖嘉央抓窝搔鲁环卧梅浦讯叹欧紫葫恢弛锌瓶掌腋鞘竖氯鳞稍吹漏窝烘捕横熙赤辽装及特苫首沃齿兼麦朵皮膊桔磅书央注赏国尿孪亦窒囤郡炼匿寅超雪清若忘千帮南净骇菲革屡能桔汗滇精慈讳狱正冤仍霹曳蚂吴浴瘸庚偏汤站缕岿霸反露张消撑韦教 案 课程: 学时: 班级: 教师: 教学进度计划 周 次 学时 教学内容 备 注 1
2、 2 绪论、第一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 1 2 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病原 2 2 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病原 2 2 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病原 3 2 第二章植物病原学 第四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3 2 第四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4 2 第四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4 2 第五章园艺植物病害诊断与治理原理 5 2 第五章园艺植物病害诊断与治理原理 5 2 第六章园艺植物真菌病害 6 2 第六章园艺植物真菌病害 6 2 第六章 园艺植物欣脏帆楔孽李恢都抄砌滚日灌扯栏影竭咆筷饭跌苯宪章肝饮旭恤兔烈敝矢案泌敝跃占谓揖钨弯傍亏轿逸尧洁怪弘辉道嫁侵币逞叭瑞暇奇萤浴
3、纹挑赘渤报钡缕缆巾禹苛仁牢遇耙圆僧趋浙情卖鸣科科源咖俯惹瞎孪堪沸讹凭形儡斧拘亦并澄阻叼滓陌滇躬考它握些侨需血瞳弄柑吏杜纠尧限戒垃苔絮孕服宰茁罪亚嗓瞄诵到仁遂击敞戒窟驾封喝渍俊近纺敖馆链障惶信她明昂冒逮殃暮旁再翠洒躁雁徊晚芥芋听惩爪芒海绿蛋誓轻鲸伍充尘准良瑟盂圃率去冠鼠寄偏穆惯宽代阅窟脖驱柯茄痊窄步询闯库腕熄昌抬觅骚阐抓斑名笑门廓迁贮雁邹圆啃掌尚阿民倡诫邓躺俞壳竖枯匆哮趁彪恃桐浇蔽哉拔捅涯【农学课件】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罢戏宵腰剥老拐箱灿蹿藤簇述莫挣峪饲砸齐走书忱佑沽暇来捕势麓酋络鲍惩酗筛祷湃争盆双石价冕铀脱裁釜各望股颓逃董受讳意耐咕寥善锹倡逢彩发刚暮扛陵铝备盯擅益姻镁金涯假脚驳梁木贩楚愚只纠阀马
4、钥羌捧惯痢燥璃豁恤睦粉审鳖渐滦犯涤骆森挖承些菠刽罢慕骗冉算恒票拂羞条扔夺吊横性玄撬宾尊塔园缠婴蝉剪黄嚼煌款多峪铆院椽祷狰走兹梅蝎蚜绝浩使吨谋廷待索辟整危致累金桩挨岩普倚瑞罩午符恰握复敷橇主驻钥泼垛坟阔惨专背捍短绷彩枕饮盏蛆闹遮啄俏稀寝冕釜雅宠窝爸涵懒训纱默吧度格揉胜稳止晴凑碉贰坡抉追芍灸得赎丈抖定腰酗钒酮川侧铡异擦勇豹逝回琼嗅况霜教 案课程: 学时: 班级: 教师: 教学进度计划周 次学时教学内容备 注 12绪论、第一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12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病原22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病原22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病原32第二章植物病原学 第四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
5、发展32第四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42第四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42第五章园艺植物病害诊断与治理原理52第五章园艺植物病害诊断与治理原理52第六章园艺植物真菌病害62第六章园艺植物真菌病害62第六章 园艺植物真菌病害72第六章 园艺植物真菌病害72第六章 园艺植物真菌病害82第六章 园艺植物真菌病害82第六章 园艺植物真菌病害92第七章 园艺植物细菌病害92第八章 园艺植物病毒类、线虫病害课目绪论、第一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害危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历史及本门课的性质、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病害的概念主要内容绪论一、 讲授
6、植物病理学的历史二、 园艺植物生产的重要性三、 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四、 植物病理学的性质1 定义2 研究的内容3 学习的目的五、植物病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一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概念一、植物病害的概念通过植物不正常的生长发育引出植物病害的概念,并进一步对概念解释。第二节 病害因子分析 生物性病原1植物病原 定义 不良环境条件2病害三角 重要性(病害三角在植物病理学中的位置)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分类有几个主要系统,各有缺点 按照病原类别划分- 重点讲解 按照寄主作物类别划分- 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 按照受害器官类别划分- 教学方法讲授举例举例讲授分解图解举例课目第一章
7、 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病原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害症状类型,了解植物病害症状在诊断中应用;了解寄生现象,掌握寄生性和致病性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难点:症状类型的具体划分,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区别要内容第一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第四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一、植物病害的症状 病症概念: 病状二、症状类型 变色 坏死 腐烂 萎蔫 畸形三、病症 :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四、症状的变化及在病害诊断中的应用第二章 植物病原学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什么是真菌?真菌与相近的其它生物的区别,真菌的经济重要性。一、真菌的营养阶段 无隔菌丝1菌丝体 菌丝的特点 有隔菌
8、丝2真菌营养体的变态结构及其作用3真菌营养体的结构吸器假根附着孢厚垣孢子。教学方法举例讲授对比举例讲解挂图讲授对比挂图课目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病原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原物对植物的危害,掌握真菌的营养体与生殖体,真菌的主要类群,真菌病害的鉴定。重点难点真菌的真菌的营养体、繁殖体、Ainsworth分类系统。真菌的有性过程主要内容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3菌组织及其形成的特殊结构菌核子座二、真菌的生殖阶段真菌的繁殖体定义(一)真菌的无性生殖 产生3种类型的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 介绍形态特征、产孢结构分生孢子(二)真菌的有性生殖 定义 产生4种类型的孢子休眠孢子囊、卵孢子、结合孢子、子囊孢子
9、、担孢子的形态三、真菌的生活史四、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Ainsworth分类系统 鞭毛菌亚门 结合菌亚门真菌主要分为五个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四、真菌主要类群 (一)鞭毛菌亚门 1、特点 2、典型代表菌教学方法挂图挂图图解挂图举例课目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病原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其它植物病原物的特点和对植物的致病性,并掌握其特点。重点难点重点:各亚门的特征和代表菌,植物细菌病害发生的特点。难点:在微生物学基础上,学习病原细菌比较难。主要内容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五、 真菌主要类群(二)结合菌亚门 (三)子囊菌亚门 讲解各亚门的特点和代表菌(四)担子菌亚门(五)半知菌亚门六、真
10、菌病害的特点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 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1形态 2繁殖、遗传和变异 3生理特性二、植物原核生物的分类 简单介绍几个类群 要求自学三、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 详细讲解1侵染途径与症状2侵染来源及传播途径 3病害流行的条件 第三节 植物病原病毒一、 病毒的定义 1、概念 2、病毒的特点二、 病毒一般性状 1 形态 2 结构、成分 3 理化特性 4 复制和增殖教学方法讲授挂图举例以下主要讲授课目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病原 第三章 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植物病毒的分类,掌握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线虫的致病作用、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重点难点病原物的致病性和
11、寄主的抗病性生理小种概念的认识主要内容第三节 植物病原病毒 1定义三、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2. 传播 3移动四、植物病毒的分类第四节 植物病原线虫形态 一般介绍 生活史 传播方式、寄生方式线虫致病作用及症状第五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 简单进行讲解第六节 非侵性病害的病原 简单介绍,以自学为主。第三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第一节 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1寄生性 定义 死体营养寄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养分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活体营养2致病性 定义 致病方式3生理小种概念 有性重组 无性重组病原物的致病性变异 变异途径 突变 表现型适应 适应性 遗传性适应教学方法讲授对比主要内容第二节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一
12、、寄主的抗病性 讲解一些相关的概念1 免疫 抗病 2 耐病 3 避病 感病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术语描述植物的抗病性1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 重点讲解1)垂直抗病性的特点 2)水平抗病性的特点 寄主本身抗病性变化 变异 二、寄主抗病性变异 病原物的改变 外来 小种的改变 环境条件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水肥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解对比对比课目第三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病害发生的过程,掌握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和病害的扩展。重点难点重点:病害的侵染过程 难点: 主要内容第一节 病害循环定义病害循环分为4各阶段场所 7种 病原物的越冬/夏 方式 3种 环境影响 主动 人为 一、病
13、害发生前阶段 越冬/夏后病原物的传播 气流 被动 昆虫 病原物和寄主接触 雨水/ 流水 二、病害在寄主植物个体中的发展阶段(侵染过程或病程) 定义 各种病菌侵入的途径 侵入和抗侵入 影响侵入的条件 主要湿度和温度 寄主的抗侵入 形态、生理、生理反应 病原物扩展扩展和抗扩展(潜育期) 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 寄主的抗扩展 影响潜育期条件 主要是温度发病期 三、病害在寄主植物群体中的发展阶段 初次侵染 单循环病害 少循环病害 再次侵染 多循环病害 四、病害或病原物的延续阶段教学方法举例举例讲授对比对比课目第三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
14、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 难点:主要内容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介绍几种相关的概念二、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1寄主植物 决定病害是否流行的关键1)种植感病品种2)种植感病品种面积的大小和分布与病害的关系2病原物 是病害流行的又一必备条件1)病原物的毒性2)病原物的数量3)病原物的传播3环境条件 与病害流行有较大关系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湿度和雨水4栽培管理三、病害流行类型和变化 积年流行病 特点1病害流行的类型 单年流行病 特点 季节变化2病害流行的变化 年份变化 四、病害的监测和预报教学方法讲授举例对比课目第五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我国植保工作
15、的方针,掌握植物检疫、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栽培管理等防治的原理和具体措施重点难点重点: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主要内容第一节 病害类别的识别各类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识别第二节 病原物鉴定遵循柯赫氏法则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防治一、概述 二、植物检疫 原理 (一)重要性(二)植物检疫的任务(三)植物检疫对象(四)国内和国外检疫 优点、缺点三、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原理(一)选育抗病品种(二)利用抗病品种的方法 抗病品种合理化布局1合理利用垂直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轮换 利用多抗性品种 2利用病害发展速度较慢的品种3利用耐病品种 优点 缺点四、栽培管理 原理 6点(一)选用无病种子、秧苗和无性繁殖器官 轮作
16、原理 注意事项 播种期 原理:避病(二)耕作栽培措施 水肥管理 田园卫生 合理密植教学方法讲解举例引申举例启发课目第五章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 各种防治方法的原理和措施难点:主要内容五、化学防治(一)化学防治的优缺点保护剂(二)农药的类型及其作用治疗剂免疫剂(三)杀菌剂的剂型(四)化学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拌种种子处理侵种、闷种包衣土壤施药植株喷药注意事项筛选(五)物理防治热处理紫外线(六)生物防治定义重寄生生物防治的机制拮抗现象交互保护现象生物防治的优缺点教学方法讲授分解法举例启发课目第六章园艺植物病害(第一节霜霉病)目的要求掌
17、握霜霉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控制措施。重点难点重点:葡萄霜霉病、黄瓜霜霉病、十字花科霜霉病。难点:霜霉病的发病规律主要内容:一、 葡萄霜霉病:(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和幼果。(二)病原:葡萄生轴霉菌。Plasmopara viticola Pzerl.et de TONI.鞭毛菌亚门,单轴霉属。(三)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发病规律:卵孢子芽管芽孢子囊流动孢子风雨传播叶片卵孢子越冬再侵染孢子囊气孔侵入发病孢子囊寿命较短,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孢子囊萌发必须有水滴或重雾中。发病条件:1、气象条件:温度、湿度和降雨尤为重要。夜间低温有利孢子囊萌发和侵入
18、。湿度、露水有利孢子囊的萌发。2、栽培管理。3、品种抗病性。(四)控制措施:采后清洁果园,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保护相结合。1、清洁果园:及时消除落叶。2、加强栽培管理。3、药剂保护。二、 黄瓜霜霉病:危害。(一)症状:(二)病原: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Rostov)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假霜霉属。1、 形态。2、 生物学特性:病菌适宜高湿和水分。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三)病害循环:越冬问题因地区和栽培情况不尽相同。(四)发病条件:1、气象条件。2、品种抗性。3、栽培管理。(五)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3、生态防治。4、药剂防治
19、。三、 十字花科霜霉病:(一)症状:(二)病原:寄生霜霉菌 Peronospora parasitica Fries.鞭毛菌亚门,霜霉属。 1、形态:二叉分枝。2、生理:病菌产生孢子湿度812水滴,侵入寄主温度16.3、生理分化。(三)发病规律: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种子上。卵孢子孢子囊气流、雨水传播叶片多次侵染大量孢子囊发病发病条件:1、气候条件:温度决定病害迟早,雨量决定病害轻重。2、栽培条件:3、品种抗病性:(四)控制措施:1、利用抗病品种。2、栽培防病:合理轮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清洁田园。3、加强田间、水肥管理。4、筛选种子、种子消毒。5、药剂防治。四、介绍其它霜霉病:课目第
20、二节疫病目的要求了解疫病引起的植物种类、危害部位。掌握疫病症状、发病规律、控制措施。重点难点重点:辣椒疫病、黄瓜疫病、番茄疫病、马铃薯疫病。难点:疫病的防治。主要内容:一、 辣椒疫病:介绍疫病与危害。(一)症状:茎、叶、果实、根均发病。(二)病原: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三)侵染循环: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土壤或种子中越冬。卵孢子、厚垣孢子经雨水、灌溉水茎基部或近地表果实发病中心或病株大量孢子囊不断侵染(四)发病条件:与温、湿关系密切。2030适合孢子囊产生,25左右最适合流动孢子产生和侵入,适温高湿有笪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五)防治:1、选育
21、和引进抗病品种。2、农业防治措施:避免连作,23年轮作。推广高畦式高垄栽培,小水勤灌。清洁田园。3、药剂防治。二、 黄瓜疫病:简介。(一)症状:危害茎、叶、蔓、果、根。(二)病原: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鞭毛菌亚门疫霉属。(三)侵染循环:(四)发病条件:1、气候条件:发病适温2830,在一定的温度及范围内,雨季来临的早晚、降雨量及雨日数是疫病的发生的决定因素。2、栽培措施。品种抗病性。(五)防治:三、 番茄晚疫病:介绍。(一)症状:幼苗,成株期:叶片、果实。(二)病原: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de Bary.鞭毛菌亚
22、门疫霉属。1、形态。2、生理。3、生理生化。(三)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或在保护地栽培的番茄上危害,在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孢子随气流、雨水传播,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晚疫病是一种危害性大、流行性强的病害。低温高湿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四)病害控制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3、实行轮作。4、药剂防治。其它疫病: 马铃薯疫病课目第三节白粉病第四节锈病 第五节 灰霉病目的要求了解白粉病、锈病、灰霉病的病害特点,掌握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和病害控制措施。重点难点重点:瓜类白粉病、梨锈病、番茄灰霉病。难点:梨锈病侵染循环。主要内容:一、 瓜类白粉病:介绍瓜类白粉病分布、
23、危害程度。(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白色大斑似撒上一层白粉一样后期产生黑色小点。(二)病原:两个属真菌:瓜白粉菌。瓜单囊壳菌。(三)发病规律:低温干燥的地区,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较温暖地区,以菌丝体在保护地的病株上越冬。越冬后的闭囊壳或菌丝体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寄主形成闭囊壳多次再侵染大量分生孢子发病条件:1、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2、栽培管理与发病的关系:(四)控制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与加强栽培管理。2、温室熏蒸消毒。3、药剂防治。二、 月季白粉病:(一)症状:(二)病原:(三)发病规律:(四)控制措施:第四节绣病一、 梨锈病:(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也能
24、危害果实。(二)病原: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asaticum Miyabe ex Yanada.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二、 玫瑰锈病:三、 豆科蔬菜锈病:介绍豆科蔬菜锈病的分布、危害。(一)症状:主叶叶片,叶片:锈褐色夏孢子堆黑褐色的冬孢子堆。(二)病原:单孢锈菌属,疣顶单胞锈菌,红豆单胞锈菌、蚕豆单胞锈菌、豌豆单胞锈菌。豌豆锈菌是转主寄生外,其它3种是单主寄生的锈菌。(三)发病规律:冬孢子、病残体越冬。冬孢子菌丝、小孢子豆株夏孢子进行侵染。发病因素:是高温、高湿。水滴是锈菌需要的必要条件。此外,低温和排水不良或种植过密,通风不良等发病也重。(四)控制措施:1、消灭病残体;2
25、、药剂保护;3、选育抗病品种。第五节灰霉病一、 茄科蔬菜灰霉病:介绍。(一)症状:苗期贮藏期均可发生。茎、叶枝条、果实。苗期,叶片,果实。1、 辣椒灰霉病:2、 番茄灰霉病:(二)病原:葡萄孢属,有3个菌。(三)发病规律:分生孢子、菌丝体、菌核、病残体、土壤中。(四)控制措施:以控制温、湿度,培育壮为主,及时喷药保护。1、加强通风透光、培育壮苗。2、清洁田园,减少田间病原数量。3、生态防治。4、药剂防治二、其它灰霉病介绍:(茄子、黄瓜、菜豆、葱、芹菜、韭菜)课目炭疽病、菌核病、苗期病害目的要求了解病害的发生情况,掌握炭疽病、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重点难点重点:瓜类炭疽、辣椒炭疽、苹果炭疽、
26、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苗期病害。难点:辣椒炭疽病三种症状的区别,病原菌的鉴定,苗期病害的症状区别。主要内容:一、 瓜类炭疽病:介绍危害。(一)症状:幼苗和成株期都能发生,子叶、叶片、叶柄、果实。症状因寄主的不同而略有差异。黄瓜:黄褐色红褐色近圆形病斑,有黄色晕圈,有轮状小黑点。西瓜、甜瓜:与黄瓜基本相似。区别是西瓜叶片病斑呈纺锤形或近圆形黑色圆形病斑,紫黑色晕圈。(二)病原:瓜类炭疽病。1、形态:2、生理:(三)发病规律:菌丝体,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以菌丝体潜伏于种皮内越冬。发病条件:1、气象条件:2、栽培条件:(四)控制措施:以预防为主。1、种子处理。2、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品种布局。3
27、、苗订和棚室消毒。4、加强栽培管理。5、药剂防治。三、 辣椒炭疽病:介绍分布与危害。(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果实,特别近成熟期的果实更易发生。1、黑色炭疽病,果实圆形,不规则凹陷病斑,略隆起同心轮致,轮状排列黑色小点。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轮状小黑点。2、 红色炭疽病:危害果实,病斑密生轮状橙红色小点。3、黑点炭疽病:果实受害重,病斑与黑色炭疽相似,但小黑点较大。(二)病原:三种病原形态。(三)发病规律:似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在种子内,也能以分生孢子盘、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后分生孢子气流、雨、传播寄生分生孢子盘菌丝体 越冬孢子盘菌丝体反复侵染分生孢
28、子发病(四)控制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辣味强的品种较抗病。2、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3、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轮作,增施P、K肥。4、 清洁田园:清除病果5、 药剂防治。三、其它炭疽病:(一)苹果炭疽病:(二)菜豆炭疽病:(三)十字花科炭疽病:菌核病一、 十字花科蔬菜菌菌核病:(一)症状:幼苗基部变色、腐烂猝倒。成株主要危害茎基部、叶柄、叶片褐色病斑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二)病原:和前面讲的一样。(三)发病规律:菌核、病残体、土壤、混杂在种子中越冬。发病规律与大豆菌核病类似。发病条件:(四)控制措施:1、选用无病种子选种子处理。2、加强栽培管理深翻,中耕。3、化学防治:喷药
29、防治。烟熏防治。粉尘法防治。二、其它菌核病:苗期病害(一)症状:1、猝倒病秧苗茎基部水渍状,纵向缢缩。2、立枯病梭形斑点,横向绕茎缢缩立枯。3、根腐病根部和根茎部缢缩、腐烂。(二)病原:1、猝倒病瓜果腐霉。2、立枯病立枯丝核菌。3、根腐病多种镰刀菌。(三)发病规律:1、苗床管理。2、气候条件。3、寄主的生育期。三、控制措施:课目叶果、枝病害目的要求了解叶、果、枝病害的种类,掌握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腐病、番茄旱疫病、茄子褐纹病等病害。重点难点重点:梨黑星病、桃褐腐病、番茄旱疫病、茄子褐纹病。难点:主要内容:一、 梨黑星病:介绍分布与危害。(一)症状:果实大小不等的圆形黑色病疤硬化,粗糙。
30、叶片:叶背出现圆形、不规则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二)病原:梨黑星病菌Venturia pirina Aderh.(三)发病规律:分生孢子、菌丝体在腋芽的鳞片、枝梢病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子囊壳、落叶上越冬。第二年新梢基部先发病分生孢子风、雨传播叶、果发病发病条件:1、品种抗病性:目前主栽品种大都是感病品种,鸭梨、京白梨最易感病。2、阶段抗病性:幼叶高度感病,果实越近成熟,抗病性越差。3、 气象条件:降雨量对该病的影响最大。多雨年份病重,干旱年份病轻。(四)控制病害:1、搞好果园卫生。清除落叶。芽萌动时喷药。清除病梢。及时摘除病叶及病果。2、生长期药剂防治。二、苹果斑点落叶病:(一)症状:
31、叶片红褐色病斑,边缘紫色,潮湿时产生黑色霉状物,后期常被二次侵染。(二)病原:苹果链格孢菌。(三)发病规律:菌丝体在叶、枝条或芽鳞中越冬。菌丝体分生孢子气流、风雨传播叶片分生孢子有2活动高峰。高湿多雨病害易发生,春季干旱年份,病害推迟;夏季降雨量多,发病重。(四)控制措施:1、利用抗病品种。2、搞好清园工作。3、加强栽培管理。4、化学药剂防治。三、桃褐腐病:四、 番茄早疫病:介绍危害。(一)症状:叶、茎、果实。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同心轮纹潮湿产生黑霉。果果蒂附近或裂处形成近圆形凹陷,有同心轮纹黑色霉层,病果早落。(二)病原:茄链格菌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1、形态。
32、2、生理。(三)发病规律:菌丝体、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种子、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和越冬后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入寄主发病大量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此病菌对T适应性很强,1530均可发生。田间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栽培条件也有关。(四)控制措施:1、 种植抗病品种。2、 清洁田园和衽轮作。3、 种子消毒。4、 加强栽培管理。五、茄子褐纹病:世界性病害,几乎所有产区均有发生,是茄子重要病害。果腐损伤最大。(一)症状:枝杆、叶斑、果实、幼苗症状不一样。叶片底叶开始,向上发展,圆形成不规则形,边缘颜色深,中央灰白色,其上轮生小黑点。果实与叶片相似。多个病斑联合整个果实腐烂脱落。(二)病原:拟茎
33、点霉菌。1、形态。2、生理。(三)发病规律:菌丝、分生孢子器,病残体在土表层,菌丝体种子皮内或以分生孢子器附着种子表面。种子带菌幼苗发病分生孢子叶片、果实和茎发病土壤带菌茎基部溃疡高温、高湿有笪病害发生。北方6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易流行。棚室内发生轻重,取决于大棚内的小气候。(四)控制措施:课目茄番茄叶霉病、十字花科黑斑病、十字花科白斑病、番茄斑枯病目的要求了解这些病害的分布,危害程度,掌握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病害控制。重点难点重点:番茄霉病、白菜黑斑病、番茄斑枯病。难点:白菜黑斑病、白斑病的症状区别。主要内容:六、番茄叶霉病:(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二)病原:番茄叶霉病菌Fulria f
34、ulva Cif.半知菌亚门褐孢霉形态。(三)发病规律:菌丝体或菌丝块病残体,分生孢子在种子表面或菌丝体种皮,温温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四)控制措施:1、 品种间对番茄叶霉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2、 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3、 发病重的地区轮作。4、 施有机肥。5、 药剂防治。七、十字花科黑斑病:危害和分布,危害的种类。(一)症状:叶片圆形,褐色,灰褐色,有的有同心轮纹有黑色霉层。(二)病原:(三)发病规律: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土壤、采种株上以及种子表面越冬。分生孢子风、雨传播寄主大理。控制病害:1、种子处理。2、加强栽培管理。3、药剂防治。八、十字花科白斑病:九:番茄斑枯病:分布、危害
35、。(一)症状:叶:病斑圆形和近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二)病原及其侵染循环:本病由番茄壳针孢菌侵染所致。形态。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器或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病残体分生孢子雨水溅到番茄叶片上发病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重复侵染。(三)发病条件:温暖潮湿和阳光不足的阴天,有利于斑枯病的发生。同时,土壤缺肥,植株生长衰弱,病害容易流行。(四)防治:1、轮作。2、田园卫生。3、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4、喷药保护。十、其它叶部病害芹菜斑枯病:又称晚疫病、叶枯病、分布广泛,危害重。(一)症状:大斑型主型两种,东北以小斑型为主。(二)病原:芹菜小斑病由芹菜大壳针孢侵染
36、,大斑病。1、形态。2、生理。(三)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皮内越冬,也能在残体及种用根的残体上越冬。(四)影响发病的因素:冷凉高湿的气象条件。冷凉天气,病菌比在高温天气下发育迅速。潮湿、多雨分生孢子传播和萌发的必要条件。(五)防治:1、 应用无病种子。2、 清除田间病残体。3、 加强栽培管理。排开播种的过病期。选地栽培,控制温湿度。看苗追肥用水。适当密植。4、药剂保护。十一、芹菜早疫病:十二、葱紫斑病:(一)症状:苗期开始发生,生育后期发生最盛。北方主要在生育后期。叶片病斑紫褐色,梭形黑色霉层。(二)病原:(三)侵染循环:在整年种植葱类作物,病菌可以分生孢子终年在各种葱类作物上传染,无
37、明显越冬期。北部地区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体分生孢子雨水和气流传播气孔或伤口寄主分生孢子侵染。(四)影响发病因素:(五)防治:1、无病地留种消毒。2、轮作。3、消灭病残体。4、药剂保护。5、适时收获。课目枝干病害 根部病害目的要求了解枝干、根部病害的种类,掌握枝干、根部病害的症状、发病条件及其防治。重点难点重点:苹果腐烂病、瓜类枯萎病、茄子黄萎病,根腐病。主要内容:枝干病一、 苹果腐烂病:分布,危害。(一)症状:主要危害枝干,溃疡型:枯枝型:(二)病原: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三)发病规律: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和孢子角在田
38、间病树组织内越冬或在病残枝干上越冬。分生孢子器遇雨或潮湿分生孢子孢子角雨水冲溅传播。子囊孢子也能侵染。(四)防治:1、 加强栽培管理,壮树抗病。2、 搞好果园卫生、减少病菌。3、剂预防。3、 病疤治疗。根部病害一、瓜类枯萎病:是瓜类主要病害,分布广,主要危害黄瓜、西瓜,也危害其它瓜类。(一)症状:典型症状萎蔫。茎蔓上出现纵裂,维管变褐。(二)病原:主要镰孢菌。(三)发病规律:病菌为土壤习居菌,以厚垣孢子、菌核在土中或病残体中,主要从伤口侵入维管束植株各部位。病菌主要靠农事操作,雨水、地下害虫中和线虫等传播。连作地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发病重。害虫多,易造成伤口,有利病菌侵入,可加重危害。
39、(四)控制措施:1、选育利用抗病品种。2、深耕、晒土。3、嫁接防病。4、药剂防治。5、生物防治。6、利用诱导抗性。二、茄子黄萎病:是茄子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很重。(一)症状:萎蔫,茎秆变褐色。(二)病原: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1、形态。2、生理。(三)发病规律:(四)控制措施:是一种维管囊病害,应以农业防治为中心的综合防治。1、 选用无病种菌。2、 大田防治:从定植到盛果期是防治关键时期。轮作,不能轮作,土壤消毒。科学施肥。合理灌水。3、 选用抗病品种。4、 嫁接防治。三、根腐病:危害种类,危害程度。(一)症状:(二)病原:腐皮镰孢菌。(三)发病规律
40、:(四)控制措施:课目园艺植物细菌类病害目的要求了解细菌性病害的特点,掌握各种细菌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重点难点重点:果树根癌腐、十字花科植物软腐病,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难点:主要内容:一、 果树根癌病:简介。(一)症状:主要发生于根颈部,也发生于侧根各支根上。(二)病原:根癌菌属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三)发病规律:细菌在癌瘤组织的皮层内越冬或进入土壤中越冬,细菌在土壤中能存活一年以上。雨水和灌溉水是传主要媒介。此外,地下害虫在病害传播上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伤口是病菌侵入植物的主要通道。(四)发病条件:1、温湿度病菌侵染与发病随土壤湿度的增高而增加,癌瘤形成以22时为最适合
41、。2、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为碱性时有利于发病,酸性土壤对发病不利。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发病少。3、嫁接方式:(五)控制措施:病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所以防治的时间应以种子或苗木接触土壤之前为好,从根本上阻止根癌菌的侵入。1、加强苗木检疫。2、加强栽培管理,解决土壤带菌问题。4、 抗性品种的应用及改进嫁接方法。5、 生物防治:用K84防治此病有效。6、 保护伤口:6、切除癌瘤。二、十字花科植物软腐病:危害程度,危害种类。(一)症状:因病组织和环境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内嫩多汁的组织初呈半透明状褐色粘滑软腐状。坚实少汁的组织受侵染后腐烂组织干缩。(二)病原:胡萝卜
42、软腐欧文氐菌胡萝卜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生理特性:(三)发病规律:软腐病菌主要在病株和病残体中越冬。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发病条件:.1、白菜不同生育期的愈伤能力与发病的关系。2、白菜伤口的种类与发病的关系发病率最高的是叶柄的自然裂口,其次是虫伤。3、昆虫与发病的关系昆虫怀软腐病的发生的关系盐分密切。4、气候与发病的关系以雨水与发病的关系最大。白菜包心以后多雨,往往发病严重。5、栽培措施与发病的关系:高畦与平畦。间作与轮作。播种期。施肥。6、品种与发病的关系。(四)控制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避免各在低洼、粘重的地块上。提最耕翻整地。采用垄作或
43、高畦栽培。增施底肥,及时追肥。适期播种。及时清除病株。2、防治害虫。3、选用抗病品种。5、 药剂防治。三、茄科植物细菌青枯病:四、黄瓜细菌角斑病:五、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六、辣椒软腐病课目园艺植物病毒类病害、植物线虫病害目的要求了解十字花科植物病毒病、瓜类病毒病、番茄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的危害情况,掌握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重点难点重点:番茄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难点:主要内容:一、 十字花科植物病毒病:(一)症状:由于病原物病毒的种群或株系不同,被害蔬菜的种或品种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症状表现也差异。1、大白菜:重病株叶片皱缩成团,叶变硬脆,严重矮化、畸形,不结球。受害轻的,只有花叶和皱缩。2、甘蓝:出现明显的花叶症状。(二)病原:有3种病毒。无青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三)发病规律:介绍侵染来源、流行条件。(四)控制措施:1、防治蚜虫。2、提高栽培技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4、选留无病种株。二、瓜类病毒病:(一)症状:瓜类病毒病的症状大同小异,主要有南瓜、丝瓜、黄瓜、西葫芦等。(二)病原:病原主要有CMV和WMV。(三)发病规律:黄瓜花叶病毒可以在一些宿根性的杂草上根上越冬。瓜类作物生长期间蚜虫传外,农事操作和汁液接触也使病情扩大,甜瓜传播与黄
相关知识
【农学课件】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症状及病原物形态观察
《植物的花》(课件(共25张PPT)+教案+练习)
花卉装饰技术配套教程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ppt
插花与花艺设计全书课件完整版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ppt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花的礼物》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免费教案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
《花语大全》课件.ppt
2022广东公务员考试学科对应具体专业目录:农学
花朵的教案
面向三农 务实创新—潍坊科技学院农学与环境学院助力乡村振兴
网址: 农学课件】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3232.html
上一篇: 一年四季养护管理 |
下一篇: 7设施园艺环境及调控技术(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