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22 题号:14776299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雄性不育植株对育种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1)在杂交育种的操作过程中,
的工作量较大,而雄性不育植株的最大优势是可省去此环节。
(2)我国科学家采用太空诱变、辐射诱变等途径,得到了一批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为研究某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利用该突变体进行了杂交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雄性不育和雄性可育是一对
。由实验结果可知:雄性不育由位于
__________基因控制(填出选项中的正确字母)。
A.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 B.细胞核中的两对等位
C.细胞质中 D.细胞核和细胞质
②雄性不育突变体
(填:“能”或“不能”)通过有性生殖将“雄性不育”的特性持续传递给后代。
(3)科研人员将同一段DNA上紧密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三个基因A、B、D导入上述杂交实验F2雄性不育植株的受精卵中(说明:A可使雄性不育个体恢复育性;B可使含B的花粉自我降解;D为红色荧光基因),由该受精卵发育获得转基因植株后再使其自交,受精卵中只转入了一段含A、B、D基因紧密连锁的DNA片段,该片段只能整合到细胞中一条染色体的DNA上。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请解释该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
(要求表示出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方框的合适位置)。其中
_______(填:“有”或“无”)荧光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若将此植株继续与野生型玉米杂交,A、B、D基因
_______(填:“会”或“不会”)随花粉扩散到野生型植株中。
②试分析该转基因植株的优点:
。
更新时间:2021/12/30 12:53:47 |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相似题推荐【推荐1】为研究玉米(2n=20)的甜质性状的遗传,进行如下实验(基因用A/a;B/b…表示)。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
亲本组合
F1
F2
甜(甲)×甜(乙)
非甜(丙)
非甜:甜:超甜=9:6:1
实验二
非甜(丙)×超甜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非甜:甜:超甜=1:2:1
回答问题:
(1)根据实验一结果推测:甜质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F2中甜玉米的基因型有
_______________种。实验过程中发现F2中一株甜玉米植株因基因突变出现了超甜子粒,此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目的是
。
(3)为判断实验一F2中一株非甜玉米的基因型,可让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
种表现型,则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出现
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后代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基因型为AABB。
【推荐2】杂种优势能显著改善农作物产量,研究发现,水稻的雌性不育性状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控制,相应的野生型由F基因控制,且F对f为完全显性。雌性不育具有完全不结实的特点,但其花粉正常可育。
(1)在育种过程中只能作为父本的基因型是
,f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
(2)为获得雌性不育株,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野生型Ff植株,即选用合适的限制酶切割2号染色体上的F基因。已知F基因被切割后功能完全丧失,请设计实验进行筛选区分。
。
(3)为了在种子时就能筛选出雌性不育株,科学家采取基因工程技术将红色荧光基因插入到2号染色体的f基因后。若荧光的强度会因红色荧光基因数量的不同而不同,通过荧光分选技术可实现筛选,则基因型为Ff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强荧光个体表型为
;弱荧光个体可作为
__________保持系。
(4)传统的育种技术需要对植株进行人工授粉、单株收获等处理,进而挑选出所需个体。请根据本题信息,提出一种方案实现对杂交种子的机械化培育。
。
【推荐3】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 表示)。下图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PKU)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
(2)Ⅱ2是杂合体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___(3)胎儿Ⅲ 1的基因型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
(4)Ⅲ 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
倍,为避免PKU患儿出生,Ⅱ 2夫妇辅助手段生育第二胎,体外受精后,排除致病基因,胚胎植入子宫前,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 2和Ⅱ 3色觉正常,Ⅲ 1是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
雄性不育植株在杂交育种中的优点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核型2n=14),野生型(不抗冻)在寒冷环境中无法生存。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2个抗冻基因(T)插入并整合到黄瓜细胞染色体上,培育出
玉米(2n=20)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在遗传学及农作物育种上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1)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
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需测定
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
雌雄同株异花花卉(雌雄同株异花有哪些)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ppt课件第7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开花时顶端为雄花,叶腋处为雌花,间行均匀
异花授粉作物的强制自交.ppt
分子育种技术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pdf
网址: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雄性不育植株对育种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1)在杂交育种的操作过程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0860.html
上一篇: 某二倍体植物(2n=20)开两性 |
下一篇: 景天科多肉植物怎么杂交育种的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