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8月31日电(记者胡璐、马丽娟)针对菌草在黄河流域的越冬困难等难题,我国将积极探索通过基因编辑、基因重组等高科技手段,培育适应荒漠化生态修复治理的菌草品种。
这是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31日在宁夏石嘴山市召开的全国菌草技术推广现场会上作出的表述。
菌草包括多种高大禾草,具有光合效率高、根系发达、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多年来,由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领衔的菌草团队深入开展菌草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从食用菌生产逐步拓展到饲料、生物材料、生物质能源、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
一些专家认为,菌草固沙作用好,能把生态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对我国荒漠化土地治理和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三北地区普遍水资源匮乏,一些菌草品种也存在越冬困难的问题,要统筹好用地、用水,做到适地适草。
相关部门表示,将持续开展科研攻坚,积极培育适应我国三北地区的菌草品种,力争突破菌草在黄河流域的越冬问题,真正发挥菌草耐高温、光合效率高、生物量大等优势,降低年年种植的成本和对土壤沙化造成的潜在风险。
唐芳林强调,菌草技术推广要科学选择适生区域。目前菌草品种需要高温高水高肥等条件才能长得好,在河道两岸、滩涂湖泊边缘、盐碱地等地,菌草具有优势和推广潜力,但在一些寒旱地区,种植菌草需要进一步论证。
据了解,当前菌草在我国多地种植成功,但菌草品种认定和审定工作还相对滞后,相应的草品种区域试验还没有开展。专家认为,随着新品种的不断研发和品种审定工作的推进,菌草技术还将迎来更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相关知识
蒙草生态:公司专注生态修复领域20多年,致力于草原生态恢复、矿山修复、盐碱地改良、荒漠治理等
宁夏土地盐碱化治理添“新招” 菌草生态修复功能初显
荒漠化治理的草原实践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通过验收多项科技成果用于荒漠化退化草地治理
让菌草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荒漠化治理的中国“药方”:顺应自然,低覆盖度治沙
品种权数、研发经费“双突破”,我校助力种业振兴再“加速”
原来它有这个作用!盘点十大修复环境的“跨界单品”
2023年我国及部分省市生态保护修复行业相关政策 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pptx
网址: 我国积极培育优良菌草品种助力荒漠化生态修复治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0984.html
上一篇: 昔日疤痕累累 如今焕发新颜——四 |
下一篇: 草原生态修复 乡土草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