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浅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美学价值

浅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美学价值

39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美学价值史贝贝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乏大家和传世之作但张若虚仅凭其一篇《春江花月夜》便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全诗以其恢弘浩荡的篇幅清丽典雅的文字匠心独运的构思被郭沫若赞誉为“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并存可谓“千古绝唱”。关键词春江花月夜美学意境情景江水月夜作者简介史贝贝1992-女汉族河南省郑州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39-02《春江花月夜》一题最早由陈后主所作但原作已无从考证且根据《春江花月夜》一题在《乐府诗集》中的记载共有七篇在录。而超越既往成为经典的只有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一首。全篇共计252字情景交融极其唯美浪漫所触皆为传统文化中寓意颇深的物象——以春、江、花、月、夜为主加以与人的联系。其中春字共出现四次主要说明所处的季节是极易情感萌动的江字共出现十一次通篇以江上的见闻来引出作者的所感所想花字共出现两次一次是实际的盛开一次是梦中的凋零对比表现出作者睹物生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月字共出现十四次月自古以来寄托着思念与乡愁的寓意在文中以表作者的思乡之情夜字同花字一样共出现两次雨夜给人悲凉幽寂感作者笔下的月夜以浪漫烘托出恬静凄清的气氛。张若虚在创作的过程中从多个方面来体现了《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美学价值。一、由“意境”来分析全诗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为首句其中“连”字经过作者的构思炼意写出了春江之水宽阔延亘令人不由得以为它是和远方的大海相连突出了春江在面积和气势上的雄浑景外之景的联想给读者生成意境的空间虽然作者只写到连海平但能更加能使人感到空间的深远与无尽。另一个“共”字写出了月亮在江面波浪上升起像是划开天地的神祗进入一个浩瀚无边的视野萌生自身的渺小感和对万物的敬畏感。两句十四个字把这种自然和时空虚实交织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中作者随着江水涌动起伏的波光来引出望眼所到之处尽是明月洒下的光辉用一个“无”字来从侧面写出月色皎洁虽未写实月光究竟能照及何处但用“何处”二字反衬出无处不在意境尽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作者以人和江月相比对人生的世世代代变换更迭引发短短的几十年只是须臾间的联想饱含对生命终有尽的伤怀与世事有定律的感慨而这轮明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照耀着这奔腾不息的江流不曾改变。改变的只是生命的流逝岁月的变迁将意境带来的特殊美感即历史感、人生感再次得到升华。但作者并没有继续道来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但却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在心中思考出无数的答案但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也许都是正确的也许又都是错误的吧。作者将眼前看到的景象引向看不到的景象不得不说是体现了意境的绝妙。给人想象空间让人在回味无穷中继续沉思。二、由“飘逸”来分析《春江》在描写中不仅有着恢弘的气势、深远的意境也有着飘逸的超凡脱俗之感二者相融使得诗篇有一种清新的美。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中作者的思绪仿佛带着作者向下去追逐流水曲折宛转地环绕着芳草萋萋的原野已然忘却了自己尽情地感受着与自然的交融与和谐忽而又向上如月光一般映照着繁花似锦的树林看着它们那像雪珠一般闪着光。月夜下的景观美轮美奂飘渺瑰丽令作者不知是在梦境还是在亲眼看着自然的造化在眼前流淌这两句诗充满意气风发的美感让人倍感盈空之势。再如“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一句“流”和“飞”二字尽显飘逸的内涵。在明亮度甚至可以明察秋毫的夜里作者宛如自身和流霜齐飞尽情感受着月夜下的浪漫与空旷之感这是怎样的一种惊心动魄忽而又随霜月落下与沙滩、天地融为一体都成为这皎洁的光芒又显示出一种自由与超脱。“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两句作者通过炼字突出了“一”字和“孤”字将颜色的纯净和清新淋漓尽致的描写出来夜里的江天如何一色空中为何又只能看到一轮圆月因为万里晴空中没有一丝云翳连璀璨的群星都被月亮的光芒所遮掩白色苍茫中只剩下纯洁素雅的月光这种在简单中包含着神韵的描绘更给人以壮观而又清新自然的飘逸之感一切都浑然天成如同清水芙蓉一般毫无矫揉造作的装饰与映衬的累赘。三、由“空灵”来分析天地苍茫是本诗营造的另一种氛围作者不断地将视点在天地之间反复流畅自如这是因为张若虚将自己的思想与天地的动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恬静幽寂的环境这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不知道在这片大地上到底是谁守在江畔却无意中第一个望见了这轮明月呢而明月又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照耀到了人呢这就像一幅画卷画中有江有陆有人有月却寂寥无言好像整个世界只剩下了人和月相顾而视默默凝望各自怀着满腔情愫却又无从道起不想打破这悠远静谧的夜而下句的“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更是以动写静的典范在这一幅画面中已经没有了人空留下月亮和流水营造出无人胜似有人之境这便是空灵的最高境界。明月洒银辉长江送流水一动一静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寓情于景令人顿感诗情画意的同时却没下转第页

相关知识

一轮孤月 魂牵情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美学赏析
春江花月夜中的禅宗美学精神
昆曲《春江花月夜》中的美学分析
《春江花月夜》 美学鉴赏
一首小夜曲 千载赤情肠──纵探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历史使命
浅析日本文化中樱花的美学意义
从翻译美学视角比较分析许渊冲和Charles Budd《春江花月夜》的英译本
论《迟桂花》的美学价值
浅析尚德义花腔歌曲之美学特征
《春江花月夜》中的民族艺术特色

网址: 浅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美学价值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24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未眠》:川端康成的文化美学
下一篇: 《春江花月夜》中美学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