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二曰花朝”
花朝节从唐代到晚清
一直都是重要的节日
二月草长,百花盛开
正是赏春的大好时光
郊游赏花也是花朝节重要的节俗
牡丹作为“百花之王”
应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北宋 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在 唐代以前
牡丹仅被视为普通的药用植物
东晋的谢灵运曾说牡丹
“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
土人皆取以为薪”
牡丹地位的逆转离不开一个女人
—— 武则天的加持
武则天一生对牡丹钟爱有加
她曾把家乡优良的牡丹品种
移栽到长安上苑
(传)宋人 花王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玄宗赐给 杨贵妃的哥哥
杨国忠几株牡丹花
为炫耀皇帝的恩宠
他给这几株牡丹花加设了
装饰珠宝的精美围栏
还用沉香木盖了一座赏花的阁子
墙上的泥灰里掺了麝香和乳香
加上牡丹之香,故称为 “四香阁”
(传)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局部)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宫廷对于牡丹的偏爱
自会上行下效
故不论贫富贵贱
无人不爱牡丹
不但宫院之内
举凡官署、宅第、寺院
无处不种牡丹
牡丹也成为了十分昂贵的 奢侈品
一朵深红花的价格
可抵十户人家的税金
清 蒋廷锡 百种牡丹谱
到了 晚唐五代
对牡丹的崇尚愈演愈烈
人们不仅头簪牡丹花
就连衣服上也要绣上牡丹花团窠纹
可见牡丹花不仅作为观赏花卉
其元素被应用到各种 器物和 服饰之中
唐末五代 身穿牡丹纹服饰的仕女
王处直墓壁画
到了 北宋
牡丹甚至被视为朝政祥瑞的代表
是政治 清明、国家 繁荣的象征
皇帝举行曲宴时
会捧出百余盘从花枝上剪下的牡丹
分赐群臣,以表恩宠
获得此殊荣的大臣则会
将牡丹簪戴于头上
(传)宋人 华春富贵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各种 节庆、祭祀、宴席场合
所有官员都必须簪花
北宋最初几个皇帝簪花
所簪多半是牡丹
赐予臣子的,也多是牡丹
有一次
刚好洛阳进献了牡丹中的名品姚黄
宋神宗立刻 “独簪姚黄以归”
宋代男子簪花
韩城宋墓壁画
经过了元代的短暂衰落后
牡丹在 明代又一次得到了复兴
许多新品种在亳州得以培植
明人薛凤翔撰《牡丹书》
专讲如何养植护理牡丹花
《大明会典》中记载
明代皇后礼服冠上“ 花树”
须用牡丹花装饰
明 孝贞纯皇后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之际,曹州(今山东菏泽)
取代亳州成为新的牡丹中心
清廷嗜花, 富贵牡丹
当然备受垂青
在即将进入隆冬之际
内务府会为紫禁城
及附近园囿中的牡丹
罩上专门订制的花罩御寒
清 余省 绘姑洗昌辰之圆明园“牡丹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与武则天一样,
慈禧太后也是牡丹“发烧友”
在她主政期间
曾在宫内各处添植牡丹
并将内廷栽植的牡丹花
作为赏赐各国公使夫人的礼物
甚至在为慈禧定制的“大雅斋”瓷器上
也多有牡丹纹饰
清 大雅斋款粉彩花鸟图长方花盆
故宫博物院藏
可以说
至此牡丹早已不是单纯的药物或花卉
而是与富贵、雍容、圆满
吉祥联系在一起
牡丹被赋予多元的文化含义
成为一种传承千年的 精神象征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色天香非天成,论牡丹的逆袭
甘肃临泽:一粒种子的“逆袭”之路
福建漳州:从花田到园艺,三角梅的“逆袭之路”
从应届生到职场人的逆袭之路—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举办职场文化专题讲座
【中国科学报】进击的植物:“明星”缺位“备胎”逆袭
花王牡丹品种介绍
食虫植物——小人物逆袭之路上的典范
七夕花卉交易量逆袭情人节
晋宁“多肉”“逆袭”花卉市场
牡丹花王品种介绍
网址: 「 花王 」牡丹的逆袭之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3123.html
上一篇: 菏泽特产丨菏泽牡丹糕:带走花香留 |
下一篇: 大叶风兰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