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自然疗法,让心回归爱的本质

自然疗法,让心回归爱的本质

人,生态与自然

人类对环境的关注其实自古有之,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不得不提由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1907-1964)于1962年创作的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卡逊以生动、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将近代污染对生态的影响透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给予人类强有力的警示,并号召人们迅速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呼吁大家认真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如果说,《寂静的春天》等环保著作从生态角度描述环境破坏的警示过于沉重,我们从个体角度介绍另一位出色的女性故事。

每位成人,小时候都梦想过一种冒险生活,就像他们钟爱的小说里的主人公那样:冒险、勇敢、正直、善良,与动物、植物为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便逐渐忘记过去,变得现实。

一位英国女性,她从小就梦想着像人猿泰山一样,生活在热带丛林中,从近处观察那些动物。尽管她在一天天地长大,但却从未放弃过这一梦想,她暗下决心,要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自1960年至1986年的26年时间里,珍·古道尔Jane Goodall,1934-)一直生活在现在是坦桑尼亚的冈比(Gombe)国家公园的密林中,在坦噶尼喀湖沿岸考察黑猩猩的生活习性与社会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学会了如何接近动物并与它们交流,她的发现对于灵长类智力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图片

珍.古道尔 与黑猩猩

在上世纪90年代,她在个体生态学领域已是一位权威,她成立了珍·古道尔学会,旨在防止黑猩猩的灭绝,保护它们的自然生存环境。她写了几十本书,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她周游全世界,与青年交流,以她的热情使他们增长见识、关爱生命。她时常回到冈比,和那些黑猩猩老朋友们过上几周。她的研究成果在个体生态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人类社会对黑猩猩生存环境的关注。

气候异常、极端天气频发、蝗虫肆虐、粮食减产……破坏环境的因素众多,而导致的恶果最终还需人类与整个自然界来承受。当企业因限电而停产、当我们无法通过电梯上高层、当我们的城市被垃圾包围,这时候,我们还会认为环境的恶化与个体无关吗?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们是否愿意成为小时候希望成为的人?但是,人生并不能重来,我们是否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人开始,学习去爱自己、重新认识与热爱大自然?

资讯链接: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背后的无畏人生
珍.古道尔:崎岖之路,终抵群星

生态心理学

生态学与心理学的结合

自20世纪40年代,与生态学有关的概念不断地融入到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新概念和相应的理论范式。“生态心理学”一词逐步被跨领域研究者、大众所认知。由于生态心理学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心理学,其概念与定义不清,易引起混淆,因此界定生态心理学一词十分重要。

心理生态学”(psychological ecology)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的在1944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心理学的生态学》的论文提出,即把人类的心理比喻为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系统。

随后,“生态心理学”于上世纪40 至70 年代,由巴克、吉布森、奈瑟、布伦瑞克等人开创的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学研究 ,即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心理学研究中来 ,用生态范式来改造传统心理学。

为何要引进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到心理学当中?

这是当时主流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存在缺陷。生态心理学有别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它强调自然观察和现场研究 ,主张心理现象在“背景”、“环境”中被理解,有助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由实验室行为研究转向现实生活行为;由只考虑个体的心理特点转向考虑个体、群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言之,这种学科的假设、研究方法不仅是传统的“为何个体会这样?”,还研究“个体到底经历了什么,在怎样的环境下变成这样?个体与环境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1992年,西奥多·罗扎卡(Theodore Rozak)在《地球的呐喊 :生态心理学的探索》中首次提出生态心理学(ecopsychology)概念,有别于以往心理生态学(psychological ecology)和生态的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的概念。

看得好晕?中文看起来相差无几。我们从英文词源来做辨析。

生态心理学(ecopsychology)由eco+ psychology组成。

前缀eco是ecology的缩写,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和logos , oikos 代表居处、栖息地、家或家园;logos意为道理、规律。logos就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kleitus,约前544-前483年)最早引入哲学的“逻各斯”一词,它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人们能够把握它。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虽然未使用逻各斯这个概念,但是希腊哲学认为宇宙万物混乱的外表下有一个理性秩序、有个必然的规则和本质观念却和逻各斯概念是相通的。比如,柏拉图思想中的“理念”就可以视作“逻各斯”的变种。而在晚期希腊哲学思潮中,直接把“逻各斯”看作柏拉图所说的“诸理念”的统一。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的意思。简言之,Logos代表道理、理由、理性、考虑、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Ecology意为对家园的研究。

图片

辩证法先驱——赫拉克利特雕像

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由希腊文的psyche与logos 演变而成。Psychology源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公主Psyche(意为灵魂),这里蕴含一个具备丰富心理色彩的神话故事(见下文)。psyche意为soul , 指灵魂、心灵。从词源上理解 , 生态心理学(ecopsychology)是:使心灵靠近她自然的家和天生的住所,为心灵找到家园的心理学,这个家,便是大自然。

狭义生态心理学将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具有心理学研究领域生态化的倾向。代表人物包括:个体内水平研究的吉布森 (GibmnJ.J)、个体间水平研究的巴克(R.Barker)、群体间水平研究的罗扎卡(Theodore Rozak)等学者。广义生态心理学将环境看作研究对象的考察背景,将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狭义生态心理学和关注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

资讯链接:
文化漫步 | 希腊理性文化的重要标志——“逻各斯”

自然疗法的代表

森林疗法与园艺疗法

与人类漫长的历史相比,人类离开自然界移居到城市生活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时期。人类有回归自然的情感,人们可以从植物中获取平静,看到植物后心灵会得到慰藉。即使工业文明出现后,人类生活环境快速向无机化方向迈进的今天,依然依赖于自然环境。但是,现代生活方式已割断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结,使人产生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使得人进入焦虑、迷茫的状态。生态心理学力图恢复人与自然的联系,让人重新寻找生命的本意,唤醒人类的生态潜意识,帮助人们重新找回自然本性,使得心灵回归地球家园,并做出有益于自然的事情。

在生态心理学(ecopsychology)的背景下,园艺疗法与森林疗法应运而生。

图片

图片

亲子自然美育
(来源:艺术家刘玥   小红书号:946736907)

森林疗法(Forest Therapy,又称森林疗养)起源于德国。人类的进化史表明,森林为人类提供了安全的避难所,使人类产生了家的安全感。回归森林,通过森林漫步、森林体操、森林冥想、自然声音、嗅觉辨别等方式,使得人与森林产生联结,有助于人们找回这种安全与归属感,并具有调节自主神经、提高α与θ脑波、平衡内分泌、促进免疫和抗癌、降低痛感、活力防跌、运动体能、放松与正向情绪、提高正向认知、减少身心不适、提高注意力、提高癌症复健的生活效能等多种功效。

图片

图片

图片

亲子自然美育
(来源:艺术家刘玥   小红书号:946736907)

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则指利用植物及园艺让参与者从某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在花园中,人与植物相互依赖与支持。人通过双手、大脑、爱心去关注呵护植物,植物通过发出信号来表达自己所需。例如,萎蔫的叶子表示需要多浇水,细弱的茎表示需要多施肥。通过人与植物的互动,人也与植物彼此联结在一起。在培植过程中,人们看到生命的成长与顽强,也在进一步培植自己的生命力,从而获得心灵成长与心理康复。

心理学与普赛克的神话故事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源自希腊语psykhe,本意“灵魂”,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公主普赛克(Psyche)的故事。

神话传说中,普赛克原是一名美貌的凡人少女。她长得如此美丽,以至于人们都认为她是爱神维纳斯下凡,不再去供奉真正的爱神。维纳斯十分气愤,就命令儿子丘比特(Cupid,即希腊神话中的爱洛斯Eros)下凡,用爱情之箭让普赛克爱上一头丑陋的怪兽,以此来惩罚她。

让维纳斯没想到的是,丘比特一看到普赛克,竟然爱上了他。丘比特杀死了怪兽,并让普赛克住进一座豪华宫殿里,有很多奴仆伺候她。每天夜里,丘比特都会过来与她相会,但不许她点灯看见自己的脸,因为他担心一旦身份败露,会遭到母亲的惩罚。他告诉她,如果她信任他,就不要看他的容貌。但出于好奇,也因为姊妹的怂恿,普赛克终于忍不住在某个晚上,等对方睡着后,拿一盏灯去照他。她看到一位非常俊美的男人。

图片

普赛克点灯

被灯火惊醒的丘比特仓皇逃走,后悔莫及的普赛克想藉完成几项任务来赢回丈夫,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通过考验。维纳斯布置的最后一项任务是让她拿着一个黄金盒子,到冥后那里带回一盒子“美貌”。在回来的路上,虽然神灵一再警告普赛克不能打开盒子,但她还是控制不住好奇心,打开了盒子,想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没想到,从盒子里面出来的是冥界的睡眠虫,使她陷入了沉睡之中。最后,丘比特前来拯救普赛克,用箭尖触醒了她。在天神宙斯的祝福下,普赛克和丘比特的婚姻不朽,代表“灵魂”与“爱”永不分离。

美丽的普赛克如果不去追究另一半的真面目,她将保有单纯的幸福。但出于好奇心,她又必然会以“怀疑之光”去照亮他。这寓意:人类若不追究宇宙及人类自身的真面目,也将像猴子一样保持单纯的幸福;出于好奇心,人类也必然地会以“理性之光”去审视灵魂的另一半。于是,就诞生了心理学。

因为这种审视,使原来的幸福根基发生动摇,正如丘比特仓皇遁走,普赛克在考验下变得勇敢并继续保持好奇心。而人,也因为通过审视,揭开了人性表象的虚幻,呈现出灵魂里勇敢与好奇的一面。但有时候,好奇害死猫。

何以解救?唯有爱。

普赛克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心理学在词源上是一门关于学会审视、直面丑陋、穿越单独与黑暗、最终接纳自己与他人、拥抱爱的一门学问。从这个角度而言,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爱的学问,不是关于脑的学问。

在生态心理学背景下,以森林疗法与园艺疗法为代表的自然疗法,是一种学会爱自己、爱具体的他人、爱自然与环境,并使人与自然产生良性交互的疗法。环境恶化的最大动因,是人类脱离大自然的联结失去了这份关爱,自然疗法让心回归到爱的本质: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容器,而人类,也自发、自然地爱着这位母亲。

主要应用人群健康人群:压力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沟通、健康生活塑造。亚健康人群: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疾病人群:临终关怀。推荐内容通感SYN EEP团队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协助个体、组织借助自然疗法的方式,走向健康的生活模式,实现个人与组织发展与再创造。我们推荐如下精品内容:情绪与压力管理(森林疗法版)

自然的积极力量(自然美育版)

沟通的艺术,如何与他人及自我生命进行对话(自然美育版)

本文参考
吴建平. 生态心理学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8(3)
朱皕. 近5O年来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心理科学.2005,28(4):922-925
Lucius Apuleius (2nd Cent. A.D.), trans. by William Adlington (1566),Cupid and Psyche——The Most Pleasant and Delectable Tale of the Marriage of Cupid and Psyche. The Golden Ass: IV to VI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我们。

640?wx_fmt=png

相关知识

自然疗法,让心回归爱的本质
自然疗法——一种保持生命健康的科学良方
重病下轻信“自然疗法” 女孩命丧“中国自然疗法第一人”
全国最早最大自然疗法中心是如何创建的?
园艺学院举行暖心手套传递爱公益活动
自然疗法大盘点
爱的“园艺师”,他让花温柔地绽放
啊啊啊~盆栽即将回归!全新回归预告片大首播!BGM是未发行的新歌!太期待了!
自然疗法原则
自然疗法的综合应用及根据

网址: 自然疗法,让心回归爱的本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4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干桃花治疗精神病
下一篇: 田野盛开的牛膝草,蓝色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