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关于我县花卉苗木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花卉苗木产业的调研报告

 

为做大做强花木产业,切实掌握我县当前花木产业发展状况,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安排,成立了花木产业调研组,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张如德副主任带领下,通过对花木产业重点乡镇、花木基地现场考察、听取花木企业负责人情况介绍、赴湖南浏阳市、长沙县学习考察以及和业务主管部门召开座谈会等,对我县花木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花卉苗木产业基本情况

我县花卉苗木产业起步与浏阳柏加镇基本相同。上世纪80年代,市森林苗圃迁址宣风镇,由于当地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劳动力资源丰富,使得市苗圃面积逐步扩大。1995年,宣风镇肖福义同志从市苗圃辞职自主创业,并成立了第一家花木公司(福义公司)。在他的引领下,花木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从事花木产业的人员不断增多。2000年5月,宣风镇就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与湖南浏阳市柏加镇、长沙县跳马乡齐名。近几年来,我县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江西”发展战略,结合和谐秀美乡村,“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花木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有花木企业52家(含专业合作社),散户种植约近百户(统计在册26户),全县实有花木面积约20800亩(乡镇统计摸底数据),其中宣风镇13600亩,占总面积65%,银河镇3250亩,占总面积16%。有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宣风镇福义公司、健航公司、源南乡翔鸿公司),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宣风镇立新园林、茶垣花木、珠亭实业、芦溪镇风行合作社、源南乡宏夏公司)。种植规模2000亩以上的企业1家(宣风镇福义实业),1000亩以上2000亩以下的企业3家(宣风镇上新园林、市苗圃、南坑镇新叶农林),500亩以上1000亩以下的企业11家(银河镇隆盛、绿行,宣风镇健航、协同,武功实业、专红园林、岭峰核桃、剑都育苗,源南乡宏夏生态,芦溪镇凤行合作社,南坑镇绿峰生态),100亩以上500亩以下的企业20家,其余均为100亩以下的散户。种植品种主要是香樟、桂花、罗汉松、红继木、红叶石楠等近百个品种。全县花木基地累计投入资金38400万元,其中2015年投入7800万元。2015年全县花木产值约4000万元,年季节性劳动用工近万人。

二、浏阳市、长沙县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做法

浏阳市是湖南省林业十强县之一,全市国土面积751万亩中,林地面积517万亩,森林覆盖率66.2%,全市花木种植面积17.8万亩,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20亿元,年销售额12亿元,先后获得“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红檵木之乡”等荣誉称号。

1.发展历程:浏阳的花木产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柏加镇的渡头、柏加等村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受1991年冰雪冻害影响,部分种植柑桔的农户开始将冻死的果树改种花卉苗木,种植面积逐年得到增加。2000年起,市委、市政府将花木产业作为农业现代化重点项目,并成立了帮扶花木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扶持政策(每年财政拿出100万元左右),采取市级领导和市直单位对口帮扶等办法(挂点单位每年拿出5-10万元),花木产业不断得以壮大。近几年来,重点组织实施了对浏阳河百里花木走廊、浏东公路绿色走廊(通往旅游景区大围山的公路)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花木产业的发展。全市现有规模花木企业56家,种植户3.5万户,有花木专业合作社400余个。

2.以柏加镇为“龙头”的花木产业发展情况:柏加镇是浏阳市花木产业的龙头,花木栽培面积2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95%以上,全镇有大型花木基地40个,花木园艺场200余个,全镇6300多户有90%从事种植花木种植,农民收入有90%来自花木产业(人均存款5万余元),其花木产品已销售至除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之外的国内所有省、市、自治区。1999年,柏加镇花木产品打入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并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基地”,在“龙头”的带动下,全市有十一个适宜种植的乡镇都开始成片发展栽植花木,占全市花木面积的90%,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布局特色。

3.政府支持花木产业的主要做法

(1)加大对道路、排灌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花木交易市场建设。

(2)对规模化经营、珍贵(稀)树木培育、花卉苗木标准化栽培、创建花木品牌等方面给予资金奖补。

(3)确保本市有二级以上园林施工资质企业在本市范围内的绿化工程项目中标不少于60%,并要求使用本地苗木60%以上。

(4)对浏阳河百里花木走廊、浏东公路绿色走廊的花木种植户给予奖励、补助政策,确保集中发展。

(5)业务主管部门上门进行技术指导,依法按程序办理林业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热情办理花木运销手续等。

4.“十三五”期间工作思路

按照“稳面积、提质量、增效益”的整体思路,抢抓区位不断提升的历史机遇,着力推产业上档次、增效益。一是推进规模化种植。以重点乡镇为主体,继续建设好浏阳河、浏东公路双百里花木走廊,将花木面积稳定在18万亩左右。二是推进公司化经营。引导花木经营户走公司化、企业化道路,通过公司化的运作,规范营销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推进精品化发展。进一步提高盆景、花木的造型艺术水平,积极引进、推广珍稀奇特的花木品种,立足本地资源,挖掘新的乡土花木品种。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花木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花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是推进品牌化营销。打造浏阳花木品牌,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此外,调研组全体同志还参观学习了长沙县黄兴镇的几个花木基地,整体感觉是他们的发展速度快、花木品种全、精品园区多、经济效益好。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规模专业市场、没有统一的资源信息平台、花木合作社之间互动性不强等等。为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前,长沙县正在实施建设占地600亩的中南园艺世界,内设花卉展览中心、园艺产业总部基地、物流区、综合配套区、生活配套区五大区域。另外,打造一个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在这个虚拟市场上,实现所有企业及种植基地资源共享。

三、我县花木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的花木产业发展态势式良好,新增了不少有规模、有影响、有看头的基地,如银河镇的“绿行林农”、“隆盛生态”、“银河上俭塘”,宣风镇的“健航实业”、“立新园林”,麻田的“石溪人家”(源南李平大股东)等等,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困难。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乡镇,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国道周边地段,土地流转相对较难,流转价格较高,部分农民集约发展意识不强,制约了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二是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花木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政府在规划布局、科技服务、资金投入和市场建设等方面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目前为止,政府尚未出台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和奖励、激励机制,仅靠农户自身投入难以做大做强。三是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花木品种大多停留在少数几个传统的工程绿化苗木,产品档次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不高,附加值较高的名贵、特色、中高档花木则廖廖无几,没有形成多元化系列产品,对本地优秀品种开发研究还不够。四是专业人才缺乏,体系建设不健全。全县花木产业技术人才缺乏,从业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经验,原有的花木协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营销方式主要是依靠大户跑市场、找门路,以面对面的直销等传统方式为主,缺乏有效的营销体系和经纪人队伍。市场不健全、信息不畅通,导致产品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加剧了有苗无市、有市无价和无序发展。

四、对我县花木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花木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的绿色、朝阳、美丽产业,大力发展花木产业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美丽芦溪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当前,花木价格和利润已回归理性和常态,最赚钱的年代已经过去,但只要经营好苗圃,仍然比种其他作物赚钱。

1.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要结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因地制宜地制订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格局。要充分利用我县良好生态和旅游产业基础,乘我县获第一批江西旅游强县的东风,建设以花木重点乡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其他乡镇苗木花卉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点线面相结合的苗木花卉生产格局。

建立财政对花木产业扶持机制。要整合有关部门资金,用于对花木产业发展的补助、奖励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要认真解读国家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组织好项目包装、申报和跟踪,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继续加大利用惠农信贷通、财园通的力度,充分利用省级财政惠农信贷通等项目,为花木合作社、企业等实体提供贷款融资。要为本地花木园林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本县范围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要优先使用本地苗木,优先考虑本地有园林施工资质的企业施工承包。

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发挥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作用,妥善解决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鼓励和支持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等形式流转土地,集中土地资源,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大规模、集中连片发展。要推行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着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创建林权流转信息化平台,优化平台结构和交易规则,规范林地流转程序。

3.强化技术支撑,着力打造知名品牌。要把人才引进作为提高花卉苗木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前提,制定优惠政策,加快下大专院校、科学研究所的联系,聘请专家教授、林业人员来我县指导、科技攻关、科技合作。要培养一批“土专家”。要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分批对乡、村干部和农民骨干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要加大对高层次苗木花卉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品牌是市场无形的通行证,我县花木尽管有几十个品种,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要加强对本地树种的选优工作,培育适应性强、耐移植、抗病虫害树种,要有占领市场的能力,不做跟屁虫。要改变以往主要种植和经营工程类苗木的格局,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路子,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4.健全机构,完善流通体系,加快产业市场建设。要召开全县花木企业大会,尽快选出协会负责人并完善组织结构,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及时发挥协会作用,要按照产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围绕促进流通销售、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花木产业、增加产业收入等工作目标开展工作,使协会真正成为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打造区域性的花卉苗木交流中心,加快建立花卉苗木产业信息交流和电子交易平台,尽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批发与零售相配套的花卉苗木流通网络。坚持市场化经营为主导,把企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农户、市场等有机联合,实现利益共享。

    5.对接旅游,走休闲发展之路。以苗木花卉观光园、休闲农庄为方向,着力做好苗木花卉休闲观光项目规划,纳入全县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局,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利用宣风、银河的地理优势,规划建设具有长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旅游、宜居、休闲、养生的生态园区。如建设集生产、销售、观赏于一体的彩色植物园,集观赏、休闲、垂钓、氧吧于一体的园林公园等,供群众节假日度假玩乐、修身养性。此外,还可以采用立体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林下养殖业,使花卉苗木产业与旅游产业特色蔬菜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制造多赢的现代农业发展局面。

相关知识

关于我县花卉苗木产业的调研报告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格式模板9篇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意见
生物调研报告(精选7篇)
生物调研报告3篇
解读《南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
2021年中国花卉产业分析报告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 扶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意见
长三角花卉产业调研①|从大棚到花瓶:一朵花经历的变迁
建宁县林业局省级财政花卉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制度

网址: 关于我县花卉苗木产业的调研报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5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河南省首次开展花卉产业资源调查
下一篇: 豫南大别山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