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有传统的新春佳节,还有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和雨水。立春后虽然气温会逐渐回升,但大多数植物仍处于休眠期。本月养护可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进行浇灌、休眠期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等工作。同时应做好公园、广场卫生保洁和秩序管理工作,确保绿地整洁优美的景观环境。
本月工作要点
1.继续做好园林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重点对公园、广场、水系、高大树木、公园娱乐设施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2.加大绿地日常卫生保洁工作力度,人流量大的公园、广场及各出入口绿地应安排专人保洁同时抓好安全作业工作。
3.加大公园、广场秩序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巡查管理,保证公园、广场管理安全、有序。
4.加强对绿地内植物的防寒防冻设施的检查工作。特别是在下雪前覆盖塑料薄膜做保暖防寒、包裹严实的乔灌木,一定要注意高温时通风透气,保持内外气温基本一致。在降温时及时重新覆盖住。
5.做好各公园、广场及重要道路节点时令花卉的摆放和更换工作,要求精细化管理,残花要求及时剪掉,清除花坛内杂草,做好松土、追肥等工作,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6.做好乔灌木的整形修剪工作。主要剪除病虫枝、下垂枝、徒长枝、伤残枝、过密枝,及妨碍道路行人行车安全的枝条。
7.继续做好除草、做树圈和草坪切边等工作。重点加强早春开花的植物松土并施花前肥。严禁对早春开花植物进行修剪,如碧桃、玉兰、樱花、垂丝海棠、春鹃等。
8.及时安排对草坪、地被等绿植进行补水浇灌工作。同时注意检修灌溉设备,为春水浇灌做好准备。
9.继续做好绿地清园整理工作。清理残缺的支撑和包扎物、放松扎缚的铅丝等,新植树木吹倒后及时扶正。可在气温稳定后,园区内喷施清园剂(如淇林名地康),显著降低蚜虫等越冬幼虫及成虫等的虫口密度,同时对黑斑病、白粉病等病害也可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10.气温较上月有所回升,部分病虫害也逐渐复苏。近期检查发现红火蚁活动频繁,应抓住目前关键时期,及时消除病虫害。本月重点关注蚜虫、红火蚁、白蚁、蚧壳虫、黄化病等病虫害。
植物病虫害防治
1.蚜虫:受其害的常见有草坪、月季、海棠、桂花、腊梅、扶桑等。此虫喜欢高温干燥环境,因此,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繁殖迅速,为害严重。虫子多群集于花卉叶片背面及草坪表面吐丝结网为害。红蜘蛛的传播蔓延除靠自身爬行外,风、雨水及操作携带是重要途径。这种虫子为害方式是以口器刺入叶片内吮吸汁液,使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叶片桔黄、脱落,甚至落光。
防治方法:
应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四螨螓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红火蚁:红火蚁分布广泛,破坏力极强,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过敏体质易出现休克现象。
防治方法:包括毒饵法、药液灌巢法和触杀性颗粒剂、粉剂灭巢法,常用的化学药剂剂型包括毒饵剂、液剂、颗粒剂和粉剂。
1、毒饵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红火蚁发生地点。
(2)毒饵药剂要求:采用0.05%茚虫威杀蚁饵剂,具有胃毒作用的药剂配置毒饵,毒饵的作用效果较缓慢,一般施用饵剂后2-6周有较好的防效为佳,达到最终杀死蚁后及其他个体的目的。
(3)使用方法:可以对单个蚁巢进行处理或在发生区普遍撒施毒饵,也可以根据红火蚁的发生情况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2、灌巢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有明显活蚁巢的发生区域。在红火蚁活蚁巢密度较小且明显、但对人的健康或重要设施等造成威胁、急需尽快处理的情况下,采用灌巢法防治红火蚁。
(2)使用方法:使用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具有触杀作用强的药性,按照其商品使用说明配制成规定浓度的药液。施药时以活蚁巢为圆心。先在蚁巢外围施25-30cm宽的药液,然后把药液直接浇在蚁丘上或挖开蚁巢顶部将药液浇灌到蚁巢中心地带,浇灌药液时尽可能使药液均匀渗透到1m以下的土壤中型使整个蚁巢湿透。灌药操作要迅速,以减少红火蚁逃逸。一般每个蚁巢用药液量10-20升,对较大的蚁巢要适当增加用量。在采取防治措施时,注意不要扰动蚁丘,以免惊动红火蚁,导致蚁群把蚁后转移。
3.白蚁:在樟树、银杏、大叶女贞、银桦、羊蹄甲等植物上危害较为严重。不同类别的白蚁吃的东西不同,从类别上分,有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三类,木栖性白蚁蚁群大小不一,会在凡是有木的地方筑巢,并取食木质纤维,土栖性白蚁在地底土中筑巢或土面建蚁冢,并以树木、树叶和菌类等为食,土木两栖性白蚁常住于干木、活的树木或埋在土中的木材,以干枯的植物、木材为食。断头树容易遭受 白蚁侵蚀,尽量避免种植断头树,并及时清理绿地内的死树、枯枝,消除白蚁繁衍的生存环境,控制白蚁的发生与危害。
防治方法:
(1)喷粉法:在发现白蚁危害部位有大量白蚁个体活动时,采用喷粉法,让白蚁尽可能多的将粉剂带回群体中传染给其它白蚁,使其整个群体中毒死亡。
采用的药剂:0.05%氟虫腈粉剂。
喷粉方法:在白蚁活动的蚁路或危害部位,用契子撬开一小孔,用喷粉器将粉剂均匀地喷入小孔中,避免大团粉块堵住蚁路,影响白蚁的来回爬行,影响灭治效果。
(2)药液喷洒灌注法:绿化枯木桩、枯树枝、废弃木料灭蚁后无害化处理;已蛀食的树干木质部和根基部,毒化白蚁活动环境,使白蚁再次出现时因接触药物中毒而死。
采用的药剂:≥5%吡虫啉悬浮剂、≥15%联苯菊酯悬浮剂或≥10%联苯菊酯微囊悬浮剂
施药方法:直接对灭蚁后的木桩木料、已蛀食的树干木质部和根基部,用喷雾器将药液注入钻孔中,待药液从下面溢出,并浸湿浸透周围土壤和缝隙。
(3)诱杀包(条)灭治法:诱杀包(条)是根据白蚁生物学特性,将饵剂与药物混装,埋设于白蚁活动绿化区域,引诱白蚁取食饵剂,使白蚁成为中毒的带毒者,通过交哺等行为将药剂在群体中传递,达到杀灭整个群体白蚁的目的。
使用方法:在绿化白蚁活动范围较大,且不宜采用喷药物时,采用诱杀包法。诱杀包埋设于土表下3-5cm,或有白蚁危害的树木周围。一般5平方米埋设1包诱杀包,或一棵树埋设2包。埋设诱杀包最好选在有连续天晴时。
4.蚧壳虫:蚧壳虫是城市园林绿化中“五小害虫”之首,种类多、危害大,其主要种类除紫薇绒蚧、草履蚧、红蜡蚧外,还有吹绵蚧、桑白盾蚧、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龟蜡蚧、白蜡蚧和粉蚧等。
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常群集于枝、叶、果上。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插入花卉叶、枝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并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
蚧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卵孵化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固定生活,则形成蚧壳虫。
蚧壳虫难以防治的原因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即形成介壳,固定生活,这是蚧壳虫的一大特点。介壳的抗药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
防治蚧壳虫的最佳时期,就是卵盛孵期到若虫期,此时介壳尚未形成或增厚,防治蚧壳虫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一年中首次最佳防治日期为:第一次若虫孵化时间分别为,3月上旬—中旬,5月中旬—下旬。此时初孵幼虫的活动期和危害期是进行防治的最好时期和关键时期,此时介壳尚未形成或增厚,对药物敏感,防治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好。
5.黄化病:黄化病指的是叶面均匀地变为黄白色,其根据病原不同又可分为生理性黄化病、病理性黄化病两种类型。
生理性黄化病: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黄化,多发生于喜酸性植物如红背桂、杜鹃、栀子花、红花继木等时新叶发黄,严重时叶片变褐干枯。此外缺硫、缺氮以及光照过强、浇水过多、低温、干旱等也会引起叶片黄化。
病理性黄化病:由类菌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病害。
樟树黄化病又称缺绿病,属生理性病害,是土壤中钙离子含量太高而引起的。近期检查发现部分樟树因黄化病造成樟树严重长势不良。
发病初期,枝梢新叶的脉间失绿黄化,但叶脉尤其主脉仍然保持绿化,黄绿相间现象十分明显。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叶片由绿变黄、变薄,叶面有乳白色斑点,叶脉也失去绿意,呈极淡的绿色。相继全叶发白,叶片局部坏死,叶缘焦枯,叶片凋落;严重时,则枝梢枯顶,以至整株死亡。黄化病开始多发生在樟树顶端,新叶比老叶严重,冬、春季比夏季严重。
防治方法:①发生此病时,应改变樟树周围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叶片铁的含量。在树穴内增添含铁丰富的红壤,施酸性化肥,如在土壤中施些硫磺粉,在根系周围打孔灌注1:30的硫酸亚铁液,树干注射硫酸亚铁15克、尿素50克、硫酸镁5克、水1000毫升的混合液,叶面喷0.1%-0.2%硫酸亚铁溶液,或500-1000 m的尿素铁或黄腐酸铁、柠檬酸铁等,均有良好的复绿效果。
②要根治樟树黄化病,应及时松土并加强肥水管理,因地制宜施用酸性客土及酸性有机肥等,改良其立地条件。
来源:赣州城管
相关知识
2024年2月份养管要点及植保
2024年1月份养管要点及植保
2023年11月养管要点及植保
2023年7月份养管要点及植保
2023年8月份养管要点及植保
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秋冬季园林绿化管养工作的通知
什么是植物保护?常用的植保知识有什么?凤凰植保节揭晓
水培花及莳养技术
屋顶花园设计及营造要点浅析——广州某屋顶花园
8月份棉花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及植保工作建议
网址: 2024年2月份养管要点及植保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805.html
上一篇: “鲜花家里放,花旺人不旺”,养花 |
下一篇: 时令草花花圃的夏季管理和城市造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