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口耳目手足》教学设计与课件下载 – 跟我学语文

《口耳目手足》教学设计与课件下载 – 跟我学语文

【课前解析】

本课是看图识字,引导学生认识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注写字:本课4个生字,重点写好横折、撇、弯钩3个新笔画,例如“口、目”都有横折,但是横折的写法不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写好不同的横折。本课新笔画弯钩,与竖钩相似,要注意区分。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

关注表达: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身体部位的作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借助图片,帮孩子拓展思维,说清身体部位的作用。

关注拓展:

五官歌

两个眼睛看四方,两个耳朵听声响。

一个鼻子闻花香,一张嘴巴喝热汤。

两片嘴唇亲爸妈,撅起小嘴像这样。

两个脸蛋胖嘟嘟,它们都在我脸上。

口耳目

用口讲,用耳听。用眼看,用手做。

用足行,用心想。口耳目,手足心。

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好——朋——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认识人体有关的部位,了解相关动作规范。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3)同学们,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边唱《小手拍拍》边做动作。

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歌曲,你认识了身体的哪些部位?

预设:眼睛、鼻子、嘴巴。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身体部位,它们都能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板书并齐读课题。(板书:3 口耳目)

设计意图: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兴趣,又使学生认识了简单的身体部位,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图文对照,认识生字

1.(出示课件4)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教师指名学生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

(出示课件5)预设1: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

预设2:一个小女孩用(  )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

预设3:小男孩听到了,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

图片中还藏着本节课要学习的五个生字,老师来读,你来圈一圈吧!(出示课件6)(板书:口 耳 目 手 足)

2.(出示课件7)老师带读本课会认字,学生跟读、自读。

3.“我说你找”小游戏。

(1)第一轮(出示课件8):请你根据老师说的,在图片中迅速找到相应的人体器官。你找到了吗?

(2)第二轮:请你根据老师说的,找到自己的身上相对应的器官。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情。(出示课件9)

预设1:(出示课件10)“口”能吃饭、打招呼、唱歌……

预设2:(出示课件11)“耳”能听老师讲课、听音乐、听爸爸讲故事、戴口罩……

预设3:(出示课件12)“目”能看书、看电影、看演出……

预设4:(出示课件13)“手”能写字、拍皮球、刷碗……

预设5:(出示课件14)“足”能跑步、踢毽子、踢足球……

三、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出示课件15)学生观察课件中眼睛的图片,及“目”字的甲骨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它们很相似。

教师讲解:古代人写“目”就画一只眼睛,后来字形逐渐演变,就变成了现在的“目”在。

2.(出示课件16)这五个生字与身体部位形状都相似,你来连一连吧!

3. 同桌之间,一个指自己的身体部位,一个读出该部位对应的汉字。

、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1.联系生活,借助图片说说与“口”“耳”“目”“手”“足”有关的词语。

预设1:(出示课件17)“口”有关的词语有口罩、口红、口哨……

预设2:(出示课件18)“耳”有关的词语有耳环、耳机、耳罩……

预设3:(出示课件19)“目”有关的词语目录、目光、比目鱼……

预设4:(出示课件20)“手”有关的词语有手指、手心、手腕、手背……

预设5:(出示课件21)“手”有关的动作有:挥手、举手、握手、拍手……

预设6:(出示课件22)“手”有关的物品有:手机、手表、手套……

预设7:(出示课件23)公园指示牌、海报中有含“足”字的词语,如“小草有生命,请你足留情”“少儿足球赛”“中医足疗”。

2.(出示课件24)教师指字,学生齐读对应的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开门见山

(出示课件25)学生听歌曲《中国功夫》。

教师过渡:这首歌曲是不是很有气势?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这句歌词与我们今天学习的俗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二、朗读俗语,理解运用

1.朗读俗语,圈画生字。(出示课件26)

(1)教师范读俗语,学生跟读,教师正音。

(2)教师引导学生圈出俗语中的两个生字。

(3)学生圈画生字后,教师指名学生读生字(出示课件27)

2.理解运用,多元识字。

(1)学生观察插图,读俗语,说一说:课本插图中哪位演员的姿势是“站”,哪位演员的姿势是“坐”。

学会汇报,教师评价。(板书:站 坐)

★学习“站如松”。

(出示课件28)观察比较京剧人物图及松树图,引导学生理解“如”是像的意思,“站如松”指京剧演员像松树一样笔直地站立着。

(出示课件29)联系生活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人做到了“站如松”?

预设:交警、升旗时的学生……

③教师提示“站如松”的要点:昂头挺胸两肩平,两腿并立手放松。目不斜视看前方,双臂不歪脚立正。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出“站”的动作。

★学习“坐如钟”。

(出示课件30)教师简要介绍包公,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包公图及钟图,理解“坐如钟”的意思是包公的坐姿像钟一样端正。

包公:我国北宋时期一位判官,他廉洁公正、铁面无私、敢于替百姓申不平,因而又被称为“包青天”。

②随文识字:“坐”二人土上坐。

(出示课件31)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判断坐姿的正误,教师提示正确坐姿:头正,肩平,腰直,足安,手放好。

④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出“坐”的动作。

★学习“行如风”。

(出示课件3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理解“行如风”的意思是走路时像风一样轻快有力。

②教师提示正确行走姿势:脚步轻,行如风,收腹摆手挺起胸。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判断行走姿势的正误。

★学习“卧如弓”。

(出示课件3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理解“卧如弓”的意思是卧床睡觉时像弓一样弯曲。

②学生观察图片判断睡姿的正误。

3.多种形式读课文:老师带读,学生跟读;学生齐读;学生自读;男女赛读。

4.巩固生字——识字游戏。(出示课件34)

三、指导书写,展示评价

1.(出示课件35)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本课会写字。

2.学生齐读本课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复习田字格口诀、写字歌和执笔歌。

4.学习新笔画“横折”,指导书写“口”“目”“耳”。

(1)学习新笔画:横折。

(出示课件36)观察“口” 和“目”共有的新笔画:横折。

②教师范写,提示学生横折的书写要点:下笔先写横段,稍稍停顿改变方向写竖段。

③学生边读笔画名称边书空。

(2)学写“口”字。

(出示课件37)学生观察“口”字笔顺和占格位置。

②教师范写,提示学生“口”的书写要点:左右两个竖向笔画应稍稍往里斜,上略宽,下略窄。

③学生按照笔顺描红“口”,练写“口”。

④教师巡视评价,提示学生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

(3)学写“目”字。

(出示课件38)学生观察“目”字笔顺和占格位置。

②教师范写,提示学生“目”的书写要点:竖要直;中间的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段;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③学生按照笔顺描红“目”,练写“目”。

④教师巡视评价。

(3)学写“耳”字。

(出示课件39)学生观察“耳”字笔顺和占格位置。

②教师范写,提示学生“耳”的书写要点:第一笔横长度中等,要平且稳;最后一横长,稍向右上斜。“耳”字口诀:一横压两竖,两竖不对齐,小横往里藏,大横来保护。

③学生按照笔顺描红“耳”,练写“耳”。

④教师巡视评价。

(4)学写新笔画“撇”和“弯钩”,指导书写“手”字。

(出示课件40)观察“手”字新笔画:撇、弯钩。

②教师范写,提示学生撇和弯钩的书写要点。

撇:下笔由重到轻,从粗到细。

弯钩:轻轻下笔,呈弓背形,略带点儿弯。

③学生边读笔画名称边书空。

(出示课件41)学生观察“手”字笔顺和占格位置。

⑤教师范写,提示学生“耳”的书写要点:第一撇要平一些;中间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儿弯。

⑥学生按照笔顺描红“手”,练写“手”。

⑦教师巡视评价。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写字是一个难点,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习惯非常重要,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跟老师一起听一听俗语《五官本领》。(出示课件42)

五官本领

小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

小鼻子真神奇,宝宝用它闻香气。

小嘴巴张得大,说话吃饭全靠它。

小耳朵真正灵,什么声音都听清。

2.巩固练习。(出示课件43、44)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使这些单调的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想学、乐学,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本节课采用图文识字、象形识字、组词识字、生活中识字等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

另外,这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教学时仍然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结合“口、目、耳、手”的书写,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学生在练写时,大部分学生书写认真,规范。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主要体现在学生说话环节,由于孩子刚开始识字,词汇量小,在要求孩子用词语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们还不敢大胆表达,仅有个别学生能清楚有条理地说出来。后期在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可发挥同位互助的力量,先同位练说,互相补充,再指名说。

相关知识

《3  口耳目》教学设计 – 跟我学语文
【核心素养】3 口耳目手足 课件+教案
语文一上《口耳目》教学设计
3口耳目手足 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作业设计
《识字3 口耳目》教学设计及反思
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精选15篇)
2024年《2 花的学校》备课/教学资源下载

网址: 《口耳目手足》教学设计与课件下载 – 跟我学语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166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康乃馨的繁殖方法,可播种也可扦插
下一篇: 康乃馨繁殖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