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近年致力于古诗文名物及宋元明金银器研究,著有《诗经名物新证》、《古诗文名物新证》、《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等。
挑心之下、髻前后口沿各簪一支者,名作分心。若再细分,则前者名前分心,后者名后分心。《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说李瓶儿取出一顶金丝髻教西门庆吩咐银匠改作一件金厢玉观音满池娇分心,并特别说明是要“正面戴”,可知前后分心的造型稍有分别,如果前面需要留出挑心的位置,那么前分心该是略微窄一点儿。
分心的造型通常为十几厘米长的一道弯弧,正面上缘一溜尖拱,中心高,两边依次低下来,适如菩萨冠或仙冠的当心部分。背面或从垂直方向接一柄扁平的簪脚,或作出几个扁管用以贯穿两端系带子的银条。就装饰题材而言,以王母、观音等仙佛作为主题纹样,其流行大约始于明中期,此前则以牡丹凤凰等花鸟题材为多。这里的银鎏金双凤牡丹分心便是这一时期比较常见的式样之一。它用联珠纹勾出图案边框,中心和两侧各一株枝叶纷披的牡丹,中心花势最旺的一枝被一俯一仰的一对凤凰左右抱合,红、蓝两色宝石分别嵌作花心和凤身。纹样的制作全部采用打造的办法,这是宋元以来金银首饰最常用到的制作工艺。出土时分心所插戴的髻,其当面正中是一枚银鎏金镶宝玉佛挑心,那么它在这里正是后分心。
梁庄王墓出土的分心只有一件,从同出其他首饰的组合情况来看,以将它认作前分心为宜。它用金累丝做成卷草纹的底衬,正面做出嵌玉的边框和抱爪。边框周回是金累丝的花叶和十八个石碗,内嵌红、蓝宝石和绿松石。边框里嵌一枚玲珑玉,——白玉碾作一幅牡丹鸾鸟图,一枝牡丹花开中间,鸾鸟一双回环左右,一只俯身昂首,一只转颈顾盼。长尾与花枝交相缠绕把空间填满。分心之背以一根窄金条横贯为撑,中央垂直焊接一柄簪脚。与分心合作一副的还有题材与制作工艺均相一致的一对掩鬓,造型为左右对称的云朵,中心边框内各嵌玲珑玉,不过是把分心的牡丹鸾鸟图一分为二做成适形图案。
金或鎏金与珠宝和玉的结合,其流行始于明,并且在明代走向成熟。金与玉的镂空作,明人喜欢称它为“玲珑”。以金累丝的玲珑衬托白玉、青玉的玲珑,金色变得内敛,玉色变得明润。红、蓝宝石营造出沉甸甸的华贵,使它依然有着时尚中的富丽和美艳。
相关知识
纯银鎏金凤凰花卉纹香薰
#民俗手工艺品清代银鎏金神仙人物帽花一只
嫁妆4首饰
古代钗子的名称钗子属于谁,有什么故事 爱问知识人
从考古发现看福建宋代金银器业发展状况
从考古发现看福建宋代金银器业发展状况
极美双凤
鉴赏|美美与共,看多姿多彩的明清女子首饰
长丰(双凤)经开区全力做好夏季绿化养护管理
嵌贝鎏金铜鹿镇:东北首次发现的西汉席镇出土八载方解身世之谜
网址: 银鎏金双凤牡丹分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22690.html
上一篇: 这株牡丹有“带刀侍卫”24小时守 |
下一篇: 白银区:黄崖沟里牡丹艳 沐浴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