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区政府“城市质量提升年”的工作部署和区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以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和“世界著名花城”为目标,以城市管理质量提升为主线,强力推进城市景观质量、绿色发展质量、环境卫生质量、市容秩序质量提升,辖区整体市容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市管理工作呈现新气象。
一、2017年重大举措和突出成绩
(一)秉承工匠精神,全力推进中心城区花城品质提升。
1.百园福田再添标杆。香蜜公园正式开园,迅速成为深圳的一张靓丽名片,被《新闻联播》、新浪网、人民网等中央、省级媒体报道,先后接待40多批次省、市及各区考察团,日均接待市民和游客约1.5万人次,最高峰达8.5万人次。高质量完成兴融、金众等6个特色社区公园建设,市城管局在我区召开花漾街区建设现场会,兴融社区公园作为样板全市推广。辖区公园总数达119个。
2.花漾街区品质升级。在各街道精选20个街头绿地和13条支路,使用开花主题乔灌木和花卉,营造精致花卉景观的花漾街区。完成益田路、福龙路、福田口岸、皇岗口岸等重要节点景观提升工程。高标准推进地铁7、9号线沿线绿化和功能完善,启动香蜜湖路—红荔路节点景观提升及福田区保税区市花路、瑞香路等5条道路绿化提升工程。
3.立体绿化不断拓展。完成广深港高铁站、车公庙立交等7座立交桥桥体绿化建设,全区符合条件的3座垃圾转运站全部实现墙面绿化。完成益田小学等6个教学楼立体绿化建设。制定《福田区立体绿化项目补贴申报说明(试行)》,鼓励辖区企业、居民参与立体绿化,计划年底出台。依托网站、微信等网络媒体,开展最美阳台宣传,鼓励更多居民参与阳台绿化。
4.慢行系统稳步推进。实施福田中心城区慢行系统稳静化试点工程,完成鹏程一路和福中一路交叉路口改造。推进生态两廊建设,完成西廊滨海空中自行车道规划方案设计,组织专家工作坊开展方案竞赛,评选出最优改造方案。完成福田区街道设计导则编制的招标工作。完成福田中心南片区、新洲路沿线VI慢行导视系统的创意研究与规划设计,在福田中心南片区安装慢行系统导视标识。
(二)立足精细管理,全力塑造中心城区干净整洁风貌。
1.改革路面保洁模式。开启路面冲洗模式,变“清扫为主”为“冲洗为主”,加密重点路段冲洗频次,还原路面本色。打造城中村清扫保洁监管新模式,由街道办委托股份公司对本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日常检查监管,监管结果作为街道办考核清扫保洁公司依据之一,全面落实监管责任。
2.环卫设施改造升级。完成益田南垃圾转运站垃圾站及新洲村垃圾站的升级改造,打造示范样板工程,全市召开现场会推广我区经验。在全区6座市政垃圾站点安装新型除臭设备,消除邻避影响。完成福田农批等17座社会公厕升级改造、福田保税区和梅园等2座小型街心艺术公厕建设。
3.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全面推进“净化”整治,完成田面村、河背村、沙嘴村等9个城中村“净化”验收及皇岗村“示范村”验收。严格落实局领导挂点街道制度,发现并整改环境问题636宗。开展城市管理“补短板”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补齐集贸市场、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等六方面“短板”,检查卫生死角471处,整治环境问题96宗,清理垃圾杂物8吨,城区市容面貌焕然一新。
4.垃圾分类领跑全市。率先在全市实现辖区分类容器全覆盖,设置各类投放设施60000余个。印制家庭指引90万份,小区投放率达100%。率先在全市实施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大件垃圾、绿化垃圾等八大类生活垃圾大分流处理,实现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再利用。全年共填埋量生活垃圾约73万吨,同比降低6%,每日减少填埋约100吨,垃圾减量速度和减量幅度创近年新高。
(三)实施综合治理,全力刷新中心城区市容景观形象。
1.景观照明全面提升。完成会展中心、星河中心、中心公园水景等8处灯光照明提升项目。加快推进北环大道、滨河滨海大道等桥梁、中心区重点楼宇及通新岭片区等照明提升项目,目前已完成概念方案设计,正进行深化设计。实施华强北商圈视觉一体化改造升级,完成茂业百货、华强电子世界等9个楼宇外立面升级改造,烘托更为热烈的商业氛围。
2.城市家具清洗刷新。对报刊亭、一米阳光商务驿站、平价售卖车、早餐车等四类经营性城市家具进行清洗刷新和样式更新,完成全区8条主要道路两侧约166处建筑楼宇外立面清洗,顺利通过市城管局的检查验收。
3.共享单车管理规范。率先在全市组建40人队伍,配备10台车,开展共享单车百日攻坚治理行动,规范清理共享单车24万余辆。联合区综合执法局约谈7家共享单车企业,签署《关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会议备忘录》,率先在全市开展执法行动,处罚单车企业6家,扣押单车906辆,处罚金额10万元。
(四)创新工作模式,全力提升中心城区城市管理效能。
1.“路长制”深入推进。充分利用“路长制”平台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协调解决各类市容环境问题464余宗,清理乱堆放2018处,清理卫生死角1028处,清理建筑垃圾323.95吨,清洗更新城市家具2923件。2017年,“路长制”得到了审计署的充分肯定。
2.智能监管成效显著。启用福田区城市管理质量智能监管系统,对全区环卫、爱卫、绿化等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立案2451宗,扣款67163元。开展香蜜公园智慧园区建设,通过物联网、智能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公园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打造全市公园智能化管理新标杆,目前已完成总体项目的80%。
3.森林防火常抓不懈。引入无人机实施林地火情全方位立体监控。完成梅林山林地三维地图制作及电子桩平面管理系统建设,为扑火救援、制定灭火方案等提供数据支撑。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发放宣传品9000多份,提高市民的防火意识。组建森林消防大队,开展安托山森林火灾应急演练,提升我区森林火灾的灭火能力。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中村管理与服务供给存在突出短板、“垃圾围城”隐患仍然存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有待提高等,这些都是我区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2018年福田区城市管理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六个先行区”和区委七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以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建市38周年为契机,秉承“智慧、品质、人文、生态”理念,对标国际一流水准,奋力推进花城建设、景观照明、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实现跨越,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福田样本”,为福田区率先打造“六个现代化示范区”,建成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提供有力支撑。
(一)凸出亮点,深化花漾福田建设,打造繁花似锦的花城景象
1.深化百园福田,形成集聚效应。继续开展公园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福田特色的样板公园,形成中心区公园集聚效应。推进诗书礼乐公园建设,将其建成为媲美中心书城广场,集文化、教育、锻炼于一体的大型公园广场;推进上盖体育公园建设,建成深圳最大绿色屋顶体育公园;推进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福安、景蜜、福医、怡趣、华新6个特色花卉公园建设,建成一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的公园。
2.打造花漾街区,描绘多彩福田。引进国内一流企业,通过代建模式,打造10个花漾街区,塑造精致典雅的城市花境。选择平安金融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城市商业圈、休闲文化核心街区,通过人工附生兰科植物、悬挂立体花篮、放置立体花坛小品等方式,打造福田标杆性花漾街区;通过大量种植开花乔灌木、营造花境等手法,打造差异化花带景观,完成福田路滨河大道交叉段、海田路福田街道段等时尚花漾街区项目。
3.凝聚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景观。完成福田口岸、皇岗口岸、广深港高铁福田站等重要交通节点和出入境关口的花卉项目,打造重点门户景观精品;选择皇岗广银大厦等25个重点区域及辖区30余处渠化岛,种植木本花卉、藤本花卉和景观小品,营造自然、精巧、典雅的立体花境;邀请国内顶级专家开展控花研究,通过控水、修剪、花盆种植等措施,确保改革开放40周年庆期间,辖区花卉植物争奇斗艳;引进专业机构,对设计方案、施工现场和管养情况进行现场把关、监督,保证建设品质的高水准。
4.推进立体绿化,形成多样示范。运用多维手段,打破空间束缚,拓展立体绿量、创新多维绿样、提升综合绿质。在新建和原有立交桥、人行天桥等公共建筑设计种植槽,大量种植各色簕杜鹃及蒜香藤等优良立体绿化植物,构筑空中七彩花卉景观;动员公众参与立体绿化,通过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居民积极参与立体绿化,大幅增加城区立体可视绿量;持续开展阳台美化,擦亮福田“最美阳台”文化品牌,鼓励更多居民绿化家园,打造重要的“绿化阵地”。
(二)打通断隔,贯通绿色生态空间,构筑互通互连的慢行系统
1.谋划空中走廊,激活梅林片区。借鉴纽约高线公园建设经验,沿中康路建设中康高线公园,打造空中慢行走廊,北起梅林山、南接莲花山,串联梅林片区与中心区,贯通福田北中轴。2018年,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申报立项,确定设计单位,开展方案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
2.推进两廊建设,拓展慢行空间。按照福田区“一核两廊三带”的空间发展规划,继续推动“两廊”规划建设。串联园博园、红树林生态公园、深圳湾公园、福田污水处理厂上盖公园组成西翼,联通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福田河组成东翼,构建东西贯通的生态长廊。2018年,进一步深化“两廊”方案的规划设计,力争突破西廊与梅林山、福田区中轴线连接问题。
3.创意破解难题,畅通慢行网络。结合当前绿道连通性差、自行车骑行过街难的现状,选定1—2座老旧人行天桥进行骑行过街试点改造,聘请国内一流创意建筑师组建智囊团,创意解决老旧天桥不宜骑行的问题,实现“骑行过桥不下车”。以此为突破点,配合天桥周边慢行道路建设,逐步打通小区域慢行路网,最终实现全区贯通。2018年,精心开展方案设计、论证和可行性研究。
4完善绿道网络,优化慢行系统。对现有绿道开展调研,全面掌握老旧绿道破损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福田区绿道提升方案,从路面整体质量、关键连接点、标识系统更新三方面切入,全面完善、提升绿道体系,优化区域慢行系统,让周边居民享受城市给予的绿色与便利,欣赏城市的美丽。
(三)立足高端,开展新一轮城市亮化,打造流光溢彩的城市视觉系统
1.开启光润福田,打造惊艳夜景。定位粤港澳大湾区中心点,对标纽约、巴黎、伦敦,打造具有福田特色的灯光夜景。在2018年春节前,完成皇岗口岸及其周边区域、福田口岸联检大楼、特区报业大厦-东方玫瑰园-安柏丽晶、通新岭及滨河滨海、北环大道沿线桥梁以及中心区不少于4栋重点楼宇景观照明提升项目建设。在2018年8月份前,完成辖区内深南、北环、滨河滨海大道沿线楼宇、节点、桥梁和中心区楼宇的景观照明提升。
2.实施精准改造,扮靓城市空间。推进华强北商业区视觉系统一体化建设模式,采取“政策扶持,自主投资,自主建设”模式,对广告招牌、基础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展示繁华活力的中心区。以“减量化、高端化、合法化”为标准,对审批的广告牌进行现场勘查,精心比对、筛选设置方案,确保广告牌与周边景观风貌、环境氛围相匹配,将广告打造成为城市靓丽的靓丽风景线。
3.深化垃圾分类,创新减量模式。采用专业化和社会化分类相结合的“双轨”战略,继续完善全链条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优化八大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查找弱项,补齐短板;持续开展达标示范创建活动,2018年底,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覆盖率60%以上,达标单位覆盖率100%,示范学校覆盖率100%;在学校、家庭、社会行业等不同领域开展“分类减量,全城行动”活动,提升市民关于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的认知度及参与水平。
(四)精益求精,补齐城市管理突出短板,塑造干净整洁的福田环境品牌
1.升级环卫设施,确保品质高端。从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两方面入手,全面推动环卫设施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厕所革命”,2018年全面完成市政公厕、公园公厕和短板社会公厕升级改造;新建2座街头公厕;优化公厕服务,选取试点公厕实现APP扫码取纸;完成11座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更新排污系统,完成地面、内墙翻新;完成辖区所有垃圾站除臭设备的安装工作,消除避临影响;在辖区配备2300个660升密闭桶,提升生活垃圾密闭收运质量。
2.开展攻坚治理,整治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加大对城中村、背街小巷、老旧住宅区的综合整治力度,全力消除地面脏污、垃圾暴露堆积、设施设备破旧残缺、乱粘贴乱涂写乱刻画、“四害”孽生等突出问题;组建垃圾清运应急保障队伍,加强垃圾清运应急保障力量,有效应对环卫应急突发事件,确保城区卫生环境保持干净整洁。
3.关爱环卫工人,打造贴心环境。对全区使用年限超过5年且损坏严重的20座环卫工具房实施改造升级,在环卫工具房内增设休息桌椅、风扇、供(热)水、等设施设备,打造福田“环卫工人驿站”;开展“爱心替岗”体验、安排爱心聚餐和赠予生活物资等多项关爱环卫工人活动,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营造全社会关注环卫工人、关爱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
4.强化智慧支撑,提高管理效能。依托福田区“大监管”系统,开启创新2.0城市管理新模式。推动系统改造升级,提升“美丽深圳”“家住福田”公众微信投诉处理能力,提高市民满意度;拓展监管范围,对全区环卫、爱卫、绿化、垃圾分类等外包公司的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实现快速响应、快速处理、快速解决;加快香蜜公园智慧园区建设,开发无线指挥调度、视频监控、虚拟游园、无障碍盲人游园等系统,推动WIFI全覆盖,打造市政公园管理典范。
相关知识
福田区城管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绿化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23年环境主管的工作总结 环境主管的工作计划及总结(50篇)
园林绿化工作计划范文5篇
光明实施三大质量提升工程 助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深圳市城管局重启市级大型迎春花市打造深圳“年味”
环境教育工作总结(精选30篇)
县文化广电旅游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谋划
企业年终安全工作总结(30篇)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计划(精选6篇)
网址: 福田区城管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2488.html
上一篇: 绿色基础设施通用12篇 |
下一篇: 组图:屋顶建农场花园户外课堂 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