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是关于已实现批量种植的各种植物于古地球百科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安氏生态工程部培育的“同种”植物经过改造,其习性可能与记载的原始种有所不同,需要注意。
==== 郁金香 ====
郁金香(学名:Tulipa×gesneriana L.),是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又名草麝香、旱荷花、洋荷花、洋水仙、郁香等。郁金香具鳞茎。叶条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单朵顶生,大型而艳丽;花被片红色或杂有白色和黄色,有时为白色或黄色。花期四至五月。
郁金香既能适应冬季湿冷又能适应夏季干热。8°C以上即可生长,一般可耐-14°C低温。生长适宜温度为8-20°C,喜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每天光照时数应不少于8h,但日照较强时需适当遮荫,以避免花期过短。郁金香花期一般为5-6天,温度低、湿度大、阴天等环境下花期可延长到10-14天。郁金香切花生育期为45-70天。
现今培育的郁金香习性并无大变,只是抗旱能力不强,对干热环境适应力欠佳。另外,似乎只是喜凉爽,并不耐严寒??==== 向日葵 ====
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 L.):是桔梗目、菊科、向日葵属的植物。因花序随太阳转动而得名。是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茎粗壮,高1-3米,不分枝或有时上部分枝,被白色粗硬毛。叶互生,卵状心形或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生3出脉,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短糙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生于茎或枝端,常倾斜。总苞片多层,叶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被长硬毛或缘毛。花托平或稍凸起,有近膜质的托片。舌状花多数,黄色,舌片开展,长圆状卵形或长圆形,不结实;管状花极多数,棕色或紫色,上端有披针形的裂片,结果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有细肋,被白色短柔毛,上端有2个膜片状的冠毛,早落。
向日葵对土壤要求较低,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从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盐碱地均可种植。不仅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而且还兼有吸盐性能。可以在碱性土壤中茁壮成长,抗旱性较强。
然鹅,现今培育的向日葵抗逆性差强人意,与其远古时期的野生种相去甚远。对此安氏生态工程部表示正在尝试进一步研究。==== 蓝莓 ====
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落叶灌木,小枝绿色,具棱或圆柱形,通常具成行的柔毛;叶片近革质,卵形至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樱形至近圆形,边缘具锯齿至全缘,暗绿色,上面无毛,下面有毛;总状花序,生于去年生枝上,花尊绿色,无毛;花冠白色到粉红色,近圆筒形;花丝通常具柔毛。浆果圆球形,暗蓝色,无毛,被白粉;花期6~7月;果期8~9月。
蓝莓生长最适的温度为13-30℃,最高可以忍受40-50℃的高温,高于这一温度范围时会导致根系对水分吸收差而发育不良。不同类型蓝莓分布区的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大部分蓝莓品种,17 600勒克斯以上的光照强度基本可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光照强度低于7 000勒克斯时,有些品种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增加光照强度可明显增加花芽数量。当光照强度小于21 500勒克斯时,矮丛品种果实成熟推迟,而且低光照导致果实采收期成熟果实百分率明显下降,且果实成熟率及果实含糖量下降。
奇怪的是,现今培育的蓝莓更加适应阴凉湿润的环境——而不耐受高温,过强的光照也会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这些蓝色的球形浆果,时常让人想起那颗蓝色星球——那是梦开始的地方。”—— 随笔==== 马铃薯 ====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茎呈菱形,有毛,转基因马铃薯表面光滑。马铃薯叶片初生时为单叶,逐渐生长成奇数不相等羽状复叶,大小相间,呈卵形至长圆形;伞房花序生长在顶部,花为白色或蓝紫色;果实为浆果;块茎扁圆形或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薯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薯肉有白、淡黄、黄色等色。花期夏季。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
马铃薯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育期间以日平均气温17℃~21℃为适宜。光照强度大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块茎形成早,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较高。蒸腾系数在400~600之间。如果总降雨量在400~500毫米之间,且均匀分布在生长季,即可满足马铃薯的水分需求。植株对土壤要求十分严格,以表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为适宜,特别是孔隙度大,通气度良好的土壤,更能满足根系发育和块茎增长对氧气的需要。
这种植物复原的很到位,和记载的习性相似,通风散热,适时补光,多松土不会错。“除了食用,它亦是制造芯片的关键素材之一!……啊?不是?Err…我记得好像是有‘土豆芯片’这么一说的来着呀……?嗯我辞典哪去了……”—— 插曲*在英语中,chip 的意思除了“芯片”,还有“炸薯条、炸薯片”。==== 仙人掌 ====
仙人掌(学名:Opuntia dillenii (Ker Gawl.) Haw.)是仙人掌科仙人掌属草本植物,花碗状,黄色、花大明艳,花托倒卵形;浆果倒卵球;茎粗大肥厚,肉质多浆,茎节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绿色或灰绿色,代替叶进行光作用,叶退化,或短期存在。仙人掌的花期集中在3-5月,果期在6-10月。仙人掌因其形似并拢手指的手掌,且有刺,故得名。
仙人掌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干旱,不耐寒,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适宜pH值在7.0-7.5。
这种植物也复原的很到位,CAM植物的优势得以发挥。除了怕水淹,几乎经得起百般折腾。==== 箬竹 ====
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P. C. Keng),是禾本科箬竹属植物。箬竹杆箨长于节间,被棕色剌毛;叶鞘无毛,无叶耳和缝毛,叶椭圆状披针形;花序、小穗及小穗柄被柔毛;笋期在5月。《本草纲目》中记载:“箬,若竹而弱,故名”,由此得名“箬竹”。
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微酸至中性土壤。
据传这种植物原本并不在安氏生态工程部的培育计划中,具体从何而来暂不得而知。总之现今培育的品种习性和记载的相似,而且抗逆性不算弱。“果实(竹米?)并不适合食用——事实上全株都挑不出几个能吃的部位。据我所知,它存在的意义其实和纪念古地球亚欧大陆东部的一种传统文化有关:在特定的时期,人们常取其叶片,作为外包装用于制作一种特别的食品。”—— 随笔==== 大叶藻 ====
大叶藻(学名:Zostera marina L. L)是大叶藻科大叶藻属植物。根茎匍匐,直径2-4毫米,节间伸长,每节生有1枚先出叶和多数须根;先出叶仅具鞘而无叶片,长2-5毫米,膜质,半透明;叶片线形,长可达50厘米以上。生殖枝长可达100厘米,疏生分枝;佛焰苞多数;佛焰苞梗扁平,宽1-2.5毫米;佛焰苞鞘绿色,长4-8厘米,宽2-4毫米,边缘无色,膜质,叶耳钝圆,或截形,叶舌极短。果实椭圆形至长圆形,外果皮褐色;种子暗褐色,具清晰的纵肋。
大叶藻能完全生长于沉水环境,有很发达的根状茎,有稳定沉积物、稳定底泥、抵御风浪对近岸底质的侵蚀作用,同时大叶藻的叶片可以捕捉悬浮物,改善水体透明度。
现今培育的大叶藻继承了其原种的沉水习性,适应弱光环境,据说也将会被用于花园星的近岸改造工程?“注意了嗷!大叶藻虽名曰‘藻’,其实和马铃薯一样是被子植物。”—— 随笔[点此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