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华中农业大学
学士 位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目 辐射育种技术发展现状 姓 名 漆群 学 号 200107159 专 业 园林 指导教师 胡惠蓉 职 称 副教授 中国·武汉 二○○五年五月 辐射育种技术发展现状 摘 要:辐射诱变作为一种有效的变异手段,在花卉品种培育与改良中显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十分诱人 的前景。本文阐述了 射育种技术发展简史、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取得的成就以及植物材料经过射线处 理后的当代和第一代的各种效应,以及其他相关的技术,为花卉的 射育种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辐射育种; 射效应;发展现状 辐射育种技术(radioactive breeding techniques),是利用射线诱发生物遗传性的改变,经人工选择培育新 的优良品种的技术。具有打破性状连锁、实现基因重组、突变频率高、突变类型多、变异性状稳定和方法 简便等特点(华北农业大学等,1976)。 X 射线能引起生物遗传性的变异,最早是1927 年美国人姆勒用X 射线处理果蝇做试验发现的。与此 同 ,这个新发现也在应用射线进行大麦辐射引变的实验中得到证实。1934 年托尼尔在印度尼西亚用X 射 线的方法育成了一个烟草品种“赫罗里纳”,这是第一个用辐射诱变育成的品种。1936 年,德莫尔用X 射 线处理郁金香,经过10 多年时间育成“法蜡迪”突变品种(黄善武和葛红,1994 )。50 年代用辐射育种 育成的有百合、葱兰、香石竹、唐菖蒲、菊花、杜鹃花、仙客来。60 年代育成的有大丽菊13 个品种、菊 花11、扶桑5、蔷薇2 、杜鹃花2 、香石竹1,共计40 个突变品种。70 年代,由于辐射技术改进,活体辐 射不定芽技术、离体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辐射诱变品种激增至196 个,80 年代育成的品种有238 个。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1977 至1980 年全世界辐射成 的植物215 种,其中花卉 的128 个中,占59.5%。截至1988 年12 月,全球已育成30 种观赏植物的突变品种379 个,其中以菊花最 多(162 个),其他依次为大丽菊、月季、秋海棠、六出花、香石竹、杜鹃花,这些品种先后作为商品推 广 (程金水,2000 )。 我国辐射育种从1956 年开始,1958 年建立了有关的机构,现在全国有22 个省 (直辖市)已建立钴源60 余个,开展观赏植物辐射育种,自80 年代以来有较大发展,据1993 年不完全统计,已在菊花 (包含地被 菊)、月季、美人蕉、荷花、叶子花、唐菖蒲等6 种植物上,育成63 个突变品种,其中以月季和菊花最多 (各为18 个)。现在辐射诱变育种在我国花卉改良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供试材料已涉 及40 多种植物,其中在月季、菊花、美人蕉、大丽花、叶子花、荷花等植物上育成新品种近百个。 辐射育种应用的射线源有 射线、X 射线、β 射线、中子、激光和无线电波等。处理材料包括植物的 种子、花粉、无性繁殖器官、组织培养物(愈伤组织)和活体植株;动物材料包括禽蛋、鱼卵以及微生物 等。主要用于植物(杨晓红和张克中,2001 )。辐射处理的方法,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外照射处理是 将种子或植株送进辐照室进行照射,或者种植在钴圃内全生育期作较长时间的慢性照射;内照射处理是将 放射性元素如32P、35S 等通过浸种、注入等途径导入被照射种子或植株某器官内部。为提高辐射诱变效 果,利用多种诱变因素复合处理;利用杂交后代做辐射材料,获得有利变异体再与常规材料进行杂交;采 用辐射突变与离体培养技术相结合,利用活体照射等以改良品种或创造新的突变类型(徐冠仁,植物诱变 育种学)。 诱变育种的技术进展迅速,尤其在试材选择、辐照方法、辐照剂量、体细胞突变的显现与分离等方 面,积累了成 经验(钱德杞等,1982 )。辐射诱发的变异大多表现在花色、花型的变异,也有的产生花 期的变异,现仅举数例: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用γ射线辐射枝条、F 种子,育成20 多个月季品种,花色
相关知识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居住区环境景观建设文献综述
花境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色医疗文献综述.doc
绿色医疗文献综述2.doc
寺庙园林康复花园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绿色医疗文献综述学习.doc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综述.doc 全文免费
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杜鹃花花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文献综述
网址: 文献综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25400.html
上一篇: 昆明植物研究所四年选育42个花卉 |
下一篇: 对园林植物的认识专业交流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