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花艺生活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插花形式与技巧
插花艺术在不同人的创造下产生不同的形态,即呈现出多种美感。插花根据人们的喜好及创造产生多种形式,常见的形式有:花束、花篮、新娘捧花与头花等。其中花束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有一定支撑力度的枝条、叶、藤或非植物材料做成的插花支撑架,经过错落有致的插花搭配,产生具有层次美感的插花组合,该种插花形式比较适合演出。而花篮在中国人的活动中常见,多为暖色调,搭配比较协调,应用到演出、探亲、喜宴等诸多场所中。而花篮的形状可以设置为水平型、扇形、三角形、L型、圆形等。新娘的捧花、头花可以采用半球形、球形,头花的花型一般根据发型而定①。插花具备一定的技巧才能通过素材的科学搭配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常见的插花技巧有:水平型、三角形、扇形、L型、倒T型、椭圆型,等。其中水平型的插花艺术,关注的水平衡向的视觉效果延伸,追求的是从左向右的优雅线条的设计,在实际设计环节中以中央稍微隆起为主,应用到茶几、餐桌中。三角形的插花以15度、45度、75度为基础,将插花设计为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或是等腰三角形。在扇形插花结构设计中,从中心呈现放射状态构成扇面形状,在中央常以大朵的花卉为主题渲染气氛②。
二、插花艺术创造
由于大部分插花素材为植物,在某种意义上,插花艺术属于一种快文化产物,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次性的消费。这是因为与画像、雕刻、盆景等相比,插花作品保留时间比较短,缺乏回味性。那么如何消除插花艺术该种弊端,是插花艺术发展的目标。插画作品的设计需要具备强烈的视觉感,有所蕴藉,在人的内心给人以安慰,并且为欣赏者提供想象想的空间。那么,在插花作品创作当中,艺术家应当是具备敏锐的思维和审美,从普通事物上捕捉到惊心动魄的东西,实现美的创造。同时,插花艺术能够直接赋予植物第二次生命,使得他们在特殊的组合下展现出人工创造美。从人的内容进行分析插花艺术,好的插花作品,实际上也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也是水到渠成的体现。插花艺术与现代人生活的美感息息相关,如果可以的追寻插花技艺完美,将会导致插花作品不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③。
三、插花艺术与美的结合
插花艺术作品在不同场所中的应用,其应用方式不同,其与美的结合方式也不同。插花艺术与美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会议插花的美感.会议插花应用对于环境氛围的装饰效果较好,如,在会场布置上能够起到较好的渲染气氛效果,以达到锦上添花左右。在不同的会议场所中的插花含义不同。如,在典礼、演出、会议、婚礼、甚至庙会上都会应用到插花艺术,通过不同形式的插花作品应用,能够使得现场环境变得温馨、隆重、典雅。同时插花能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起到提升生活美感的作用④。(2)酒店宾馆插花的美感.随着社会经济逐渐发展,酒店成为了社会发展关键组成部分,插花艺术作品在酒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酒店环境氛围,和档次。同时从视觉上是消除酒店的经济消费感,为客人提供宾至如归的感觉。(3)家居装饰插花的美感.插花在现代家居装置中的应用最为普遍,家庭主人根据個人喜好进行插花,其所设计的作品能够与室内环境相符,并且营造温馨的室内环境。室内插花既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还通过小小的创意应用改变室内环境。如今插花已经成为了室内装置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也是现代人审美提升具体表现。(4)个体品位与插花艺术的美感.插花艺术除了对于不同环境场所的装饰,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很多人的精神寄托。人们在投身于插花艺术环节中,能够将插花作为一种能够与人的灵魂沟通的事物。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设出不同的插花作品,或妙不可言,或可倾可诉。从思想意境上分析,插花艺术能够向外界传递一种美丽的遐想,将将思想与视觉相互结合,产生最为美好的艺术作品。
综上所述,插花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在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升的基础上,对于插花艺术的重视程度也显著提升。插花艺术除了能够装饰环境之外,还能够为人们提供遐想的空间。插花艺术与现代生活之美联系密切,插花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其提升了生活事物的美感。而现代生活也是插花艺术产生的背景。因此,在本文中对于插花艺术与现代美感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升插花艺术美。
注释:
①朱迎迎.中外插花艺术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②张菲,郑国生.浅谈现代插花艺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2):43+45.
【关键词】陶艺 花器 审美
1、什么是陶艺花器:
陶艺花器不同于陶瓷花器之处就是它在以陶、瓷为原料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审美观念,作品仍具实用功能,但不再是为了“用”而做,它更注重的是创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它将艺术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最大化地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它是从泥土中享受自然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并以此来抵制机械文明给生活带来的乏味和人性的变化。陶艺花器隶属于生活陶艺的范畴,它既是现代陶艺发展的产物,也是传统陶瓷艺术的延续。
2、陶艺花器的审美特征:
2.1陶艺花器的形:
从陶艺花器的造型上看,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规整器型,对称,平衡也不再是唯一的审美标准了,创作者对作品进行扭曲,变形,甚至随意拍、打、捏、刻等使其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当然,这种改变是有意识的,是在确定了创作理念之后,根据作品表达内容的需要而刻意制造出的一种看似随意、自然的效果,残缺、断裂都是被允许的,这同样是需要工艺技术的,甚至需要有更高的技术才能够表现出看似天成的效果,而且这与初涉陶艺制作的人的不懂泥料运用而所做的“随意”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会在拉坯的过程中保留手拉过旋转过的痕迹,也可以故意拉出不规整的口沿、器身等,还可以在成型后采取挤压,切削或造成破裂的效果,这些痕迹的自然呈现给人以亲切感。而今陶艺花器的用途,不同于传统那样一大堆塞得满满的,例如左图这件花器,酷似雕塑品,日常不用插花p不需任何枝叶,只要摆放在那里也能使人觉得有美化四周的作用。换言之,“主角”已不再是花束本身了,而是容器造型与彼此线条的互相配合,有意境与韵味。
2.2陶艺花器的色:
造型和色彩虽均是构成优美形象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一般的审美中往往会偏重于色彩,或者说,色彩的美最易被人们所接受。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的形式。”
各种不同质地的陶艺花器都有其自身的色彩特点,再加上人为的着色变化,色彩更是繁杂多变。器皿质地有粗细之分、软硬之别、对光的吸收与反射程度有很大的区别,颜色差异是很大的。凡是质地细洁、光滑的物质,如瓷器,对光的反射较强;质地粗糙的物质,如粗陶、等,对光的反射则较弱。由此可见,质地对色彩的影响是很大的。
当然,我们追求泥料自身质地的自然,也不能否认各种釉料的作用。用陶、瓷制成的花器,也会因着这许多特殊的釉色搭配、烧制方法而产生的奇特的色调,如青瓷、唐三彩、及娇黄、竹绿、大红、天蓝各种的颜色釉等等,此外还有经过或乐烧,或柴烧,或埋烧之后形成的无法形容的美妙色泽,使得他们本身也成了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如右图,名为鸡冠的花器,不同釉色的流动,堆积形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似乎真如娇艳的鸡冠花在云彩流溢的暮色中盛开,宁静质朴。
2.3陶艺花器的质:
陶艺花器的美感同时也体现在陶瓷这种材料的质感以及所做的肌理等视觉感受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
在现代陶艺的影响下,陶艺花器材质的选择更是打破了传统,匣钵土,大缸泥,紫砂泥,红泥,黄土,都可以拿来被塑造,赋予它们鲜活的艺术生命。不同的陶瓷材质形成不同的质感、色泽、肌理,极大地诱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而新材料与形式的和谐,又带来了风格上的创新。陶瓷的可塑性极强,制作方式以及工艺技术的多样化,使得陶艺花器面貌丰富多彩。陶艺花器的成型方式可分为拉坯成型,注浆成型,压模成型,泥板粘贴成型等多种方式;泥巴通过刻、塑、拍、压、摔、碾、切、印、划、粘贴等多种形式手段的处理,可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泥料所特有的柔韧性,延展性,可塑性的特点,以及不同的烧制方式能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的遐想,使得陶艺花器作品的创作具有无穷无劲的可能性。如右图中的花器所作的肌理,在光的反射下更是凹凸有秩,即使不用太多的色彩修饰也一样美轮美奂。
2.4陶艺花器的意:
意蕴是指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里所说的意蕴,具体指陶艺花器这种艺术形态所表现的深刻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意蕴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它能使创作深化,丰富其表现的内涵,同时也创造了欣赏对象再创造的领域,从而提高了创造的美学价值。通俗一点说,就是要求作品的内容或内涵要丰富要丰厚,不要让人一眼看到底,无味可嚼,无意可寻。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于文章是如此,用于艺术亦是如此,一件能打动人的陶艺花器,其中也必然地倾注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作用,对于任何一件花器的制作和欣赏都很重要的。而意蕴深藏于艺术形象之中,需要欣赏者去感受、体验和领悟。
花器的制作,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甚至可以当做纯粹的欣赏品,从造型到装饰的题材,既没有重要历史事件的彰显,也不能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大内容,它仅仅只是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对自然的深深的热爱兼眷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美化环境、烘托气氛、传递感情,使人获得美感和愉悦,也就是说,在陶艺花器的制作过程中,重点考虑是表达创作者对花,对器的感受。
3、陶艺花器的发展前景
在现代陶艺花器的设计中,考虑得最多的无非是如何让它能自然地走入现代人的生活,如何让一件作品成为家居装饰中的必需品。 尽管人们的观念总是千变万化,喜好也捉摸不定,现代陶艺花器的主题内容也是各有不同,表现各有范畴,但毕竟本质总是一致的,那就是始终为了舒适的生活和表达创作者的心意。现代陶艺花器设计追求简洁、流畅,不加修饰,设计手法中各种技艺不断的求新求变,都无时无刻不在展现令人心动的新貌。
参考文献:
[1]马东编著.装饰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1版.
[2]马大勇编著.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情境漫谈.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年7月1版.
关键词:技工学校;工艺美术;教学
在技工艺术设计课程中,工艺美术的内容有平面造型类,如民间剪纸、民间镂印、年画等;还有立体造型类,如竹刻、泥塑、编织编扎等。
一、民间剪纸教学
传统的民间剪纸作者一般未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但这些作者所受到的民风民俗及乡土文化的润泽与熏陶却是不可替代的。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遗产,从老百姓的窗户上和土壁上走向文化的大雅之堂,它在今天并不俗。传统民间剪纸是我国古老文明的繁花。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欣赏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民间剪纸及不同风格,使他们明白为什么北方的剪纸粗犷、强烈,南方的剪纸明快、清丽,沿海一带的剪纸细腻、秀婉,从而“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较多,学生一般要掌握对称纹样的剪纸和不对称纹样的剪纸两种方法。
民间剪纸艺术有不同的造型风格,这也指明教学要“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受的民间风俗影响不同,他们表现出的剪纸造型也就不同。
剪纸造型的思维方法主要是求大、求活、求全、求美。所谓求大是造型注重以硕大为美。如果是人物,要讲究造型健壮、硕大、丰满,并强调头部与眼睛的夸张,注意造型的整体效果。求活是充满“生命活力”。民间工艺美术的重“活”,一是“活”下来,这是人生哲学的主题;二是“活泼”“洒脱”。造型手法要活泼与大气,不是用静止的眼光去捕捉对象的片面。在他们眼中,形象具有各方位时空感的。民间剪纸中常有“三面脸”“多头马”“四肢完整的人物侧身”等。求美是劳动者爱美、求美的心理反映。民间流传的“画画无正经,好看就行”,就对民间艺术的这种求美心理作了形象的表达。剪纸中不管男人、女人、小孩,就连动物身上都要有花朵的装饰。
剪纸的步骤是:先要设计好图样,其图样是夸张、变形、装饰图案化的,再把图样画在要剪的纸的背后;剪刻图案过程应细心,线条流畅。通常从内到外、从小到大,剪外轮廓;把剪好的图样,用粗糊裱在准备好的白纸或彩色纸上。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应向学生讲清设计的剪纸图样必须做到“线线相通,物物相接”,分清主次关系,突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剪纸特点。
在剪刻中,应向学生讲清用刀的要求:一条直线刀刻,转折变点定要落,不断再补刀,不可硬扯起。其要领是:剪刻过程应细心,刀刀合缝难易行,内外左右有先后,方圆曲直变化匀,丝丝入扣线条畅,出神入化刀剪工。
教师应教会学生使用剪刀,不应限制学生对纸张材料的选择,使教学既有指导又灵活,使学生的眼、脑、手协调的锻炼和发展。
二、乡土工艺美术教学
乡土美术教学内容中,其中的乡土工艺美术教学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也有其特有的优势与作用。下面,我具体谈谈用“桐花材料作立体造型训练”的教学。
“桐花”是桐树开的花。在春暖花开、小麦拔节抽穗时,桐花便随之铺天盖地而来……这种别具特色的自然形态,会让美术教师把它作为乡土教材的内容设想,不断探索出一套以桐花为材料进行立体制作教学的经验。
1. 注意对桐花自然形态的观察与联想
桐花花形像一个喇叭,上、中、下部有不同形态,从多角度审视它,就可激发许多美妙的联想;例如,花桶朝下,亭亭王立,其外形的曲线美令人回味无穷;花桶朝上,便很快想起敦煌的飞天、月宫的嫦娥或散花的天仙;如果将花平放起来,又会想起另一番形象――孔雀、凤凰或跃跃欲试的斗鸡。由于桐花的这些特殊的造型与形象,使桐花的立体设计与制作有广阔的前景。若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装饰,就能创造出许多美的形象。
2. 注重对桐花的构造及各部分造型特征进行分析
一朵完整的桐花是由几部分构成的,其形态各有造型作用。一是花腿:花腿是花朵与枝杈的连接部分,形细,有的多杈。把它与花托相连,可做鸟的嘴、人物的脖颈、动物的腿等;多杈的花腿可做人物、动物、鸟类的头饰等。二是花托:色深、形椭圆,与花桶连结处有五个齿状。花托是做人物、鸟类、动物头部的重要材料。如果多个相连,可做虫及动物的身躯。三是花仁:花的中心和果实部分,形如大麦籽,色白嫩,可做鸟、虫的头部或小型装饰。四是花芯:与花仁相连,色白嫩,形细长,可做人臂、鸟腿或人、鸟、动物的头饰等。五是花蕊:长于花桶内部,与花桶上部相连,形同银丝,是做人、动物、鸟类的头饰或鸟类翅膀的材料。六是花桶:形长成桶状,多用于做人的身躯或衣裙。花桶截断,分为三部分:上部多做人、动物、鸟类的颈;中部可做人的衣袖;下部可做人物的帽子或裙子。七是含苞未开的桐花:形长或椭圆,能做人、动物的头部或身躯、臂袖等。枝杈、叶子经过修剪,做各种装饰或场景等。
3. 造型中的连结及装饰的采用
在用桐花作立体造型的制作或完成作业中,除采用桐花的自身材料外,通常还要加进其他材料起到连接或装饰作用。常用的材料,如竹蔑、铁丝、大头针、图钉、曲形针、乒乓球、泥巴等。制作的过程与方法,如做凤凰:一是先取个带花腿、花芯的花托,在中间两侧各扎一个小孔(眼睛)。二是把花桶的中、下部剪去,用以做颈,再配上一朵完整的桐花。三是用一根细竹蔑从花托的中部通过颈穿上头部,凤凰的立体造型制作就基本完成了。四是按需要,或再增添点装饰物。用这类方法还能做出一些立体造型来,如仙女、燕子、孔雀、小鹿等。
用桐花制成的立体工艺美术品,不仅能观赏,而且其照片也是一种艺术品,具有“久盛不衰”的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通过乡土美术内容的教学,能培养与加深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其思想内容的好资源。
关键词:居室;花艺;特色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自然与尘世之间居住,在素朴与繁琐之间呼吸。鲜花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装扮生活,纯化心灵,愉悦心情,而且还能预防治疗疾病。
家庭居室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居室花艺也越来越流行。花艺装饰凝聚了大自然的精华,利用鲜切花优美的姿态、怡人的香气、美好的寓意再现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千姿百态的插花作品,将居室装点得美丽雅致,优雅大方。居家插花让家成为大自然的延伸,在繁忙的生活中通过花艺来调剂、柔和。居室插花应该具备的特色有:
1 简洁美观―经济型
居家插花是一种为家庭美化服务的插花类型。不追求华丽的色彩,不需要大而多花的造型,应与居室环境相协调。通常居家插花体量稍小,造型较简单,选用的花材较少,色彩不繁丽。不必选购奇花异草或者高档花卉,宜选择经济实惠、时令性较强的常见花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大自然中一切花草树木,随意插作出一件件令人赏心悦目的居家插花作品。
如图1选用花材有火鹤花、巴西叶、满天星。将家里的浅盆、或者广口碗倒扣作为花器,既美观又方便,花器上置一小块花泥,底层一圈插入打卷的巴西铁叶,体现绿叶的曲线美,花泥的上层竖直插入巴西铁叶卷筒,中间用满天星填充作品。在配上两枝惊艳的红色火鹤花,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主体,这样比翼双飞就成型了。这个作品色彩简单、造型简洁大方,呈现出清爽、愉快的惬意,适合摆放在茶几、餐桌、书桌、墙角等位置,为居室增添艺术气息。
2 绿色环保―保水管等废旧器具插花
插花制作经常用的固定、支撑用具花泥也叫花泉或吸水海绵,是用酚醛塑料发泡制成的一种插花用品。优点是既可以固定花材,又可保湿;缺点是使用一次后就“千疮百孔”了,最多可以使用2、3次。这与环保低碳生活、绿色居室的营造不相适宜了。于是推荐使用切花保水管、玻璃试管等废旧器具作为切花固定、保湿的器具。有些切花如火鹤、文心兰等为保证其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水分需求会用到切花保水套管,这个小管子也是居室插花的好帮手,因此在花市买回的鲜花如果有切花保水管可以收集起来。保水管如图2。
图2 切花保水管 图3 夏日相约
这是一款环保花艺作品,不使用花泥,用切花保水管作为固定、保水器具。先用气球棒做好一个构架,将蓝色保水管固定在构架上,注入适量清水,将自己喜欢的各种切花、切叶、切果花材插入管中。如图3中用了扶郎花、气球花、微型月季、火鹤花等随意点缀,最后用文竹枝条做修饰,链接构架的两端,增加了作品的灵动感。这样的花艺作品既简单又环保,非常适合居室装饰。图4是2012年香港花卉展览中的一个插花作品,该作品里的扶郎花是用玻璃管提供水分和固定的。因此小小玻璃试管也是居家环保花艺元素。
3 保健插花―花色疗法
如今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然,鲜切花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不仅供人们欣赏,在保健强身、防治疾病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艺术插花基础上运用古代中医学及近代医学的原理,利用花卉的颜色、香气等,集保健和艺术于一体,不但让人们的生活增加艺术趣味,还有益于人体健康,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1-4]。
这是由于鲜切花色彩丰富,缤纷绚丽,令人赏心悦目,花的色彩可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变化。红色花卉能刺激情绪,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食欲,可以选择火鹤、月季、康乃馨等切花。黄色花卉使人情绪高涨,脉跳加快,具有提神作用,如百合、勿忘我、等等。绿色花卉给人以希望、清新和蓬勃向上的感觉,有安定和镇静作用,例如贝壳花、绣球花、康乃馨等等。蓝色花卉能平息情绪,可选择飞燕草、桔梗、绣球花。若要消除肌肉和神经紧张,紫色切花是最佳选择,可选择的切花有睡莲、勿忘我、紫罗兰等。居室内用暖色系红橙黄色花卉插花,使人兴奋,心情愉快,乐于活动,从而促进新陈代谢。用蓝、绿、白冷色系花插花,则对精神有抑制作用,使人觉得安闲、静谧、文雅。不同的居住者应选择不同的花卉种类,如对容易抑郁的人宜选紫罗兰、玫瑰、月季、红牡丹等,这类花色使病人兴奋、心情愉快;家里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宜选玉兰、兰花、水仙花等,这类花色能使人镇静、稳定情绪[5]。
夏天的脚步已悄然来临,选用彩色的鲜花将居室装饰一番,每天带着美丽的心情迈进家门或许是最幸福的事了。居室插花不需要太多的华丽元素,根据自己的灵感、喜欢的风格设计一些简单美观、保健实用、时尚个性的花艺作品,让居室花艺扮靓最温馨的家。
参考文献
1 许恩珠.绿色保健花艺――激情的红色[J].园林,2003(1)
2 许恩珠.绿色保健花艺明快的黄色[J].园林,2003(2)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习的主人;深入生活
在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作为中学美术教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美术教育观。在淡化美术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更要注重在美术中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态度。将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取向,引入到直接经验,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是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教学境界。
初级中学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但在传统的教学中,美术课基本都在班里授课,教师设计好内容。这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效果不佳。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为他们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就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观念;就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学美术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美术作为个人终身的生活需要,成为具有一定素质的美术爱好者。对于中学生来说,已具有一定的美术素养,更应该把美术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现实生活情境的回忆、联想,去接受美术、理解美术。
在上《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查找、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我们生活的家乡有哪些风土人情?然后打破以往在教室上课的模式。把学生带出校园,来到附近的维吾尔族住户的庭院。这时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谈对民间美术的理解,然后我来归纳总结:从历史上看,民间美术是相对专业美术而言,它的创造者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所以鲁迅先生把民间美术称之为“生产者的艺术”。又因民间是民俗的载体,就要结合各民族、各地风俗民情来欣赏,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各地各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活动的内容,民间艺术与这些节日紧密结合着,要欣赏它是如何“物以致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民间美术又是表意的艺术之一,即像他们自己说的:从心里想出来的,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不能用专业美学的标准欣赏它的好坏、美丑,而应通过民间美术特有的“吉祥、美好”等情趣及稚拙的表现手法去感受、体会、鉴赏。学生们沉思了。
进入室内,绚丽多彩的印花布,铺在炕上的花毡,墙壁上的挂毯及装饰品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时我介绍:这块漂亮的印花布就是维吾尔族典型的民间手工工艺品。它是纯手工的,独创的印染技术和民族的图案融为一体,无疑是它的最大的特色。它以特有的装饰趣味和浓重的乡土气息,而受人们的喜爱。尽管现代纺织、印花工艺的日益更新,给市场添入时髦款式的各种机印印花布,但维吾尔民间印花布仍然保持着异彩的魅力,不但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喜欢它,就是国内外的游客在天山南北畅游时,也往往要在市场上买上几块这种印花布,作为旅游丝路的纪念品。我们再来看炕上铺的花毡,哈萨克族语叫“斯尔玛尔”,以制作精美别具风格而享有盛誉,花毡一般比普通毡子要厚,多为双层,而且缝得特别密,经久耐用,主要用于毡房的地面上、农村的炕头上,既可防潮、防寒,又可美化室内。如果有一家要做花毡,大家都来帮忙,所以每个花毡的做成既是制作者集体智慧的成果,又是团结互助的结晶。花毡既用来布置房间,还是哈萨克姑娘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学生被这些艺术作品吸引着、感染着。他们没想到在自己生活的周围就有这么多的艺术品。在这种自由、轻松、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很放松、兴趣很高,不但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感受独特的艺术魅力。还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我又指着院中的柳条编的筐子说:这也是民间美术的范畴。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同学们有兴趣去探究吗?“有,有……今天我要上网好好查查。”“我要做个调查,看我们霍城县还有那些民间艺术品?”“有风筝、剪纸、年画等”……学生们很激动,相互交流着。让学生自发地去学习、去探究,使他们在学习中成为主人。这正是我这节课的目的。
相关知识
花艺生活美学(精选5篇)
创意花艺(精选5篇)
春天里,在花田小憩和名师学花艺,体验植物美学生活
花艺美学|欧美花艺设计风格
不材植物美学的“人文花艺”赋能花艺培训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论文(精选5篇)
花田小憩分享植物美学内容 邀请花艺家、画家加盟
银川清弦琴社丨花艺美学活动
2024“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发布,郫都这一场景入选!
同里等你共赴一场生活美学集市
网址: 花艺生活美学(精选5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304.html
上一篇: 花店经营:花艺师:花店制作干花的 |
下一篇: 中国传统插花花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