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用牡丹研究利用现状和产业发展对策
我国油用牡丹研究利用现状和产业发展对策 摘要:油用牡丹是指结籽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油的牡丹类型,或指牡丹组植物中产籽出油率≥22%品种(或品系)的统称。本文从药用、油用及综合利用角度简要分析了油用牡丹的利用现状,从种质资源、品种选育与繁殖、高产栽培与生理生态等角度评述了我国油用牡丹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油用牡丹研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油用牡丹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油用牡丹;种质资源;育种繁殖;生理生态;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685.1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10-0125-08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Ranunculaceae)芍药属(Paeonia L.)牡丹组(Sect.Moutan DC.)落叶灌木,为中国所特有。我国认识牡丹已有2000年历史。因其花泽艳丽、根部(丹皮)能人药而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近些年来,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牡丹还可以作为木本油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即油用牡丹。油用牡丹是指结籽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牡丹类型,或指牡丹组植物中产籽、出油率≥22%品种(或品系)的统称。迄今,我国具有良好油用表现及普遍推广种植的油用牡丹品种主要是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9号指出,来自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的籽仁,经压榨、脱色等工艺制成的牡丹籽油可作为新资源食品。这标志着牡丹籽油已步入食用油行列,可进行产业化生产。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木本油料(含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调查总结油用牡丹的研究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研究和发展的对策措施,有助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1利用现状 1.1药用 人们最早从药用价值认识牡丹。1972年甘肃武威市柏树乡发现的东汉早期圹墓医简中,有用牡丹治疗“血瘀病”的处方,是迄今已有资料中有关牡丹的最早文字记载。凤丹在安徽铜陵大量种植主要是为了获取“丹皮”(牡丹根)。“丹皮”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其主要成分为牡丹酚。目前,中医药学研究者对丹皮的制备、品质评价,牡丹酚的提取、功效等做了大量研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牡丹酚具有抑菌消炎、解热镇痛、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油用牡丹花含有紫云英苷、没食子酸等黄酮、多酚化合物,具有调经活血的功效,牡丹花提取物对清除自由基有明显的作用,能保护?OH引发的DNA氧化损伤。 1.2油用 牡丹籽出油率为27%~33%。中国林业科学院对牡丹籽油成分的分析表明,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42%。α-亚麻酸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脂肪酸,其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α-亚麻酸在摄入体内后可代谢生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研究表明,α-亚麻酸及其长链代谢物,可能在许多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提高智力、保护眼睛,降压降脂、延缓衰老等。α-亚麻酸缺乏是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诱因。此外,牡丹籽油中VE含量也很高,为316.2mg/kg,还含有亚油酸、植物甾醇、多酚类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易军鹏通过小鼠毒理性试验认为,牡丹籽油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1.3综合利用 油用牡丹的鲜花既可以烹饪入馔,又可以做成牡丹酱、牡丹糕点、牡丹花茶、牡丹果酒等;还可制作成压花、干花等工艺品,用于观赏和收藏。油用牡丹花粉中蛋白质含量为39.3%,是鸡蛋、牛奶的8~10倍,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1、B2,β-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可做成牡丹花粉保健面条、牡丹花粉山药酸奶、牡丹花粉蔬菜汁啤酒等。牡丹籽粕是优质蛋白饲料资源,蛋白含量50%左右,高于常用的豆粕(43%~46%)饲料。 2研究现状 2.1种质资源研究 我国牡丹野生种质资源丰富,洪德元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大量野外考察与性状分析,对芍药属牡丹组的分类进行了全面修订:牡丹组共有8个种,其中3个种各包含两个亚种(表1)。另有两个杂种,分别是延安牡丹(Paeonia×papav-eracea)、保康牡丹(Paeonia×baokangensis)。它们主要分布于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安徽、湖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9个省区。 牡丹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1500余年。目前,我国牡丹形成了以中原、西北、江南、西南等品种群(亚群)为代表的,具有不同花瓣颜色、花瓣数目、花型和叶型的栽培品种近1000个。关于栽培牡丹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裴颜龙指出,现有的栽培品种几乎包括了
相关知识
海南省花卉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oc
我国花卉产业现状.doc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郑州市花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亚热带丘陵山区引种油用牡丹的气候适应性试验研究
廊坊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
我国花卉零售通路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花卉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花卉种子产业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
网址: 我国油用牡丹研究利用现状和产业发展对策.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32077.html
上一篇: 中国牡丹种质资源分析及开发前景初 |
下一篇: 牡丹类黄酮甲基化酶基因(FO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