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硬笔书法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硬笔书法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在讲解各种运笔时,不可避免要拿出一些我自己觉得不对的示范。在此强调,本文中所有错误示范均为本人亲笔手写(0.7中性笔和小美工笔),没有原型,谢绝引战

正确的握笔姿势

我们先看一下邓散木怎么讲的,这个需要各种摸索和试验,不管会不会用,我们先看了再说,即使看不懂也得看。

关于笔顺

当书法家们天天纠结“必”字“先写中间点”还是“先写撇”的时候,我们的高考命题老师却规定了要“先写左点”。此处不允许吐槽,我们要做的是遵守,并记住各自的规则。

提醒:未参加高考的同学们,请务必记住高考笔顺和书法笔顺的不同,任何有怀疑的字先查清楚!

汉字高考笔顺查询网站:汉典网。

举个例子:所有带“匕”的字应先写撇,但“龙”字应该先写竖弯钩,最后写撇。你们忽略的细节太多太多,请海量查询,每个字都不要放过,否则高考可能丢那么几分!

笔顺有那么重要吗?

学习书法,另类的笔顺是绕不开的劫。我觉得大家不用过于纠结何为正确。

我把这个分三类(一家之言可以不听):

第一、自小篆传下来的书写笔顺,后世一直延续的,不按照笔顺很难写好看。这种最好严格按照书法笔顺来写。比如及、乃先写撇,写出的结构会更接近原帖,结构天然就会好看更多。“方”如果先写撇后写横折钩会贼难看。

第二、有流传的正确书写笔顺,并且好的笔顺可以让书写更流畅快速、结构更好看。但是,不按照笔顺来,似乎也能写出接近的结构,只是多花点力气。这种我觉得只需建议,不用强求。比如右、成先写撇会更容易写好看,但是你一定非要先写横,也能写接近,只是多花力气绕点路。

第三、虽然古有定论,但现在已经通过简化字的普及,无论用什么笔顺都能写出相同结构并且同样美观,这种我觉得不用强求,自己怎么舒服怎么写。比如有、非等字。

值得庆幸的是,“及”、“方”等很多字的汉典笔顺已修改为书法常用笔顺。老师们也是在不断改进修正的。鼓掌!

描红和摹写

具体字帖推荐放在后面专门篇章,下面直接进入方法训练:

这两种方式的功效是一样的,对于摸不着门路的孩子是很有用的,可以帮助你快速把握结构特点,节省一开始的摸索时间。

但有个巨大缺点,就是会让你变得懒惰,不去思考记忆怎样用笔,当然也就不能帮助你进一步提高。

现在市场上的硬笔字帖,绝大多数都是自带描红和摹写纸的,自带描红的每个字建议最多描2次,自带摹写纸的建议最多摹10张,剩下的一定逼自己抛开这些去对着临写,否则记不住用笔和字形,离开字帖就打回原形。

凹槽和对临

硬笔凹槽版跟毛笔水写布,大致都算异端邪说吧...

把字的笔画弄个凹痕,让你写的时候顺着凹痕写进去,不仅不用动脑子,连笔都不用你动了,人家带着你写完了,真正写字时你还是不知道如何用力,这怎么练字呢?

描红至少还能告诉你粗细轻重,能让你思考下笔的轻重缓急,当然描红也不能多用。

真正能大幅提高练字水平的方式是:对临

把字帖放在手边,边看边在旁边的练字纸写出一样的。因为经过了观察、思考、记忆、背诵、书写,这一系列过程,所以印象深刻。

每次写完,立即对照原帖,看哪一个笔画没写到位,下一次赶紧修正一下下,因为是自己在不断的记忆和纠错,能把正确的写法牢牢记在心里,即使抛开字帖,仍然能够写好。

这是训练的最有效方法。

临帖是书家们终其一生都在做的事情。

硬笔初学练习用什么格子好?

硬笔练习通常用的格子都是1.5厘米的。

此前我一直习惯于用米字格做初学推荐,因为横竖撇捺用米字格更能定位准确,反而市场上推出的各种九宫格、回字格之类却显眼花缭乱、影响练习。

之后,当然还是需要方格的。

少儿对回米格练习半年、米字格练习1~2年,就可以脱离这些开始练方格,来熟悉整体结构把控,以便为创作的整体布局锻炼控笔。

笔法、单字、通临,哪个初学好?

笔法很重要!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功。”不练笔法,写字容易轻飘浮滑,最后沦为艳俗的“江湖体”。

笔画通常是辅助单字和通临同时练习的。

通临为保持新鲜感,但遇到个别难写的字一定要拿出来多写几遍,以便加强记忆。

记住最终目标:“强背结构,写一个字会一个字”。

笔画、结构,哪个更重要?

——练字“重结构,轻笔画”

为什么?

前面提的“过度扭曲”,就是不练字的认识误区。

字好不好看最终是看结构,而不是笔锋;笔锋可以锦上添花,但不能塑造整个字。

过分夸张的笔锋喧宾夺主,就如同有人用各种华丽的辞藻写了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讲了个什么故事,大家都看不懂,即重点不明确。

初学者因为要学的点太多了,把握不好,精力分散,各方面都注意,可能各方面都写不了。

所以第一步,先练习结构,不用分心笔画的起收有没有笔锋。

比如一年级的孩子,连平行等距都写不好,教再多笔法又有什么用呢?成年人也一样,哪些笔画应该长,哪些应该短,位置搞清楚了,再练习笔画,这样精力集中,更容易达到想要的目标。

自省的重要性

如果是小学没有毕业的孩子,在临帖时,随时询问老师是正确的选择。

因为孩子的理解力差,有些不准确的地方自己并不能判断,需要老师指导,避免一开始就走弯路。

但小学已毕业的学习者,年龄越大理解力越强,应该逐步习惯于自省。每次临完帖,认真比对原帖,看哪里过了、哪里不到位。

手机拍照、用照片跟原帖比对,是个很好的方法,因为肉眼看不出的毛病,平面照片全部显形。

多写几遍,每次纠正一个错误,很快就能写的跟原帖接近。

在观看别人的作品时,管住自己的嘴也是重要的。别人可能管不了,粉丝我是要劝的。

“技不如人,静观不语;技如人上,静悟少许。”这不仅是内涵修养的问题。

第一,无论写成怎样的字,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点,任何启发都将受益终生,看你用什么方法去看待别人写的字,“吾日三省吾身”发挥到极致可以让你进步如火箭。

第二,别人写字,自己临过什么帖,想学哪些点,哪些地方没写好,你怎么可能比作者更清楚?除非是方向完全跑偏需要提醒或被要求,否则你一旦出声就暴露自己的智商。

少儿入门大揭秘!

毛笔我推荐练唐楷,而硬笔……

对于一年级以下的孩子(我这里看到过的学写字的孩子最小4岁),任何体对他们来说都是复杂的(因为欣赏不了),甚至还没有印刷体更简单易懂,也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对于一年级以上的孩子,有了入门的基本训练以后,应该开始逐步适当地引入书法的审美观念在里面,换一些较高难度的字帖,我推荐卢中南。再根据进度一两年后换行楷。

练字肯定不能用铅笔,一年级以下的刚入门孩子用极细软头笔,结构把握准确后换中性笔(别问我为什么,年纪越小,对钢笔的破坏力越强),前面至少累计一年以上的练习可以换钢笔,资质好的孩子不需要等到三年级以后。

成人怎么开始学才好呢?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帖,尽管去练就行。字帖选择请具体看后面的古帖篇和当代篇,总有一款适合你!

田英章(二田)的欧楷能学吗?

网上总有人说两位田老师写的楷书过于严谨、是印刷体、没有美感。

希望你们多看看外面各类丑书、江湖书的吹捧和热烈的教学,再去体验一下教导一二年级的孩子学写字的经历,你会发现,两位田老师还真的就是写字严谨、做人严谨、教学更严谨。

无论毛笔还是硬笔的教学中,至少他们从来没有误导过任何一个孩子在初学写字时误入歧途。

这份严谨就值得我们尊敬,更何况他们的功力已臻化境。

田老师的启蒙没有错,至于练到一定程度的进阶,全把握在个人。好的老师知道你在不同阶段,应该用什么笔、写什么字、用什么方式写、到一定程度怎么突破。

其他不说,田蕴章老师在南开大学教硬笔的时候,用的是“卢中南”的楷书字帖,不光是眼光,仅这份胸襟就已经是我等凡人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

所以请客观的看待字和教学两方面。

硬笔能否同时练多种字体?

一般来说,同一个字帖至少要临过2遍或者超过2个月,能够掌握到一定程度(差不多可以写个小诗),才建议练别的。但是有人没耐心、特花心(比如我),也不强求。

Q&A集锦

我今年30了,还能练字吗?

80岁的老人家都拿着拖把在公园里练字,你为什么不练?你好意思不练?

我也报过班练过半年字,可是总也提高不了,为什么?

第一,可能你本身练字的欲望没那么高,没有那么迫切的逼自己去领悟的动力。

第二,更可能你找的这个老师有问题,好的老师有好的方法,看到你的欠缺点会提醒你及时改正,以及到一定程度你应该换什么帖、怎么写。

软笔和硬笔可以同时练吗?

必须可以啊!

你为什么不出字帖?

我推荐过那么多字帖,你们不认真看!我这种烂字没什么稀奇,能让所有人写的比我好才是真有用。我有工作,不靠这个吃饭也没脸吃,希望做些更负责任的分享。

能不能把你前面写过的送我?你啥时候能帮我写副字?

反派死于话多!

 

4、古帖篇

所谓硬笔临古帖,就是用现代工具:中性笔或者钢笔之类,去临习古代的毛笔字帖,通常是临习明朝之前的著名法帖,清朝以后的临写价值不大。

比如日常最实用的行楷,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还有,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楷书不落俗套,比其他人动不动就拿出来的印刷体更加令人惊艳呢?

行书(行楷)

之前因为篇幅有限,从来没有提及过赵孟頫。在毛笔练习的时候,因为都遵循“取法乎上”,于是都追到王羲之身上了,赵孟頫就会老被忽视。

然而今天,硬笔这种武器一出现,老赵的春天回来了!

赵孟頫的行书,不仅是专业书法家眼中的好看,也是普通民众眼中的好看,不仅好看,因为偏楷也好认,而且硬笔还易学。

这样看来,简直融汇所有优点于一身,赶紧入坑吧!

下面就是两大必学帖——《洛神赋》&《赤壁赋》。

小楷 · 

适合硬笔练习的小楷我推荐四种:文徵明、灵飞经、王羲之、王献之。

文徵明的两大代表作:《草堂十志》和《落花诗》,不仅是小楷界的明星,也是硬笔界的热宠。

欹侧秀丽,与众不同,关键笔法简单,学起来容易。

另,文徵明真的是勤奋到让所有人汗颜的老宗师,《离骚经》和《南华经》都是大长篇,动辄几千上万字,原大只有7、8毫米,笔法精炼,是他的老年代表作,绝对是不学后悔系列。也是硬笔练习最佳系列。

灵飞经是小楷必修科目,也是目前硬笔临古帖的必临字帖。是练习笔法,学习结构的最佳代表。

王献之的代表作:《洛神赋十三行》。

此帖和灵飞经,到底哪一个才是小楷界一哥,一直被争论着。此帖被誉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典范。

我在最后“福利篇”放出的一张照片就是邓散木先生临写的这篇字帖,非常还原,天人之作。

小楷 · 

还有一些我个人特别喜欢的钟繇、祝允明、王宠等,因为非常难,笔画粗细对比明显,对硬笔来说难度太高,这里就不推荐了,想要挑战自己的,可以找来看看。

网上热卖的《历代小楷精选》是铜版纸印刷,纸质好的能把眼晃瞎,不太推荐。它的优点在于收录了《宣示表》、《洛神赋十三行》、《灵飞经》、《汲黯传》和《草堂十志》,这五个一生必临的小楷帖。

里面的《王羲之黄庭经》是好帖,但是本就破损不清楚的拓本遇上能晃瞎眼的纸,就没有任何看下去的欲望了。收藏可以,临写时最好复印。

硬笔临古帖的范例

我贴一下好友可乐男神的古帖范例。各种体都很美,建议大家多试一下古帖。在周围人人写出来都是田英章、荆霄鹏字体时,至少可以让自己与众不同。

相关知识

园艺师自学教程入门基础知识
硬笔书法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硬笔书法教学的工作总结(汇编12篇)
花卉基础知识入门;花卉知识大全
家庭园艺入门基础知识
1硬笔书法培训教程《基本笔画练习》PPT教案.ppt
硬笔书法入门:捺的写法
绿化施工图纸入门基础知识(绿化图纸符号大全图解)
硬笔书法书写格式|硬笔书法书写纸格式范文.doc
插花入门

网址: 硬笔书法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361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梁诗正写的《骆宾王帝京篇》
下一篇: 篆刻新手指南:如何识别优秀的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