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精选5篇)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精选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路景观绿化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公路景观绿化的设计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一种能够向社会公众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重要公共产品,公路所具备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以及快捷性等特征,使其成为现代人们出行活动的一种重要交通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路景观绿化工程是其所在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往往能够对区域环境的整体景观布局造成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一、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基本概述

我们所说的公路景观绿化设计通常指的是,在一定的公路路域范围内,通过合理的利用植被和其他的工程材料,来为其创造出一个由形式因素与形态因素组合构成的并且具有一定独立性特征的景物的过程,同时要求其所设计的公路景观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和相应的社会文化内涵,使其不仅能够充分的满足公路的交通运输需要,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重要的环境保护作用。一般来说,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所归属的是景观设计学的范畴。由于景观设计学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特征,其不仅包含了社会行为学与艺术学以及建筑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对于人类文化学与地域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有所牵涉,这就要求其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将各个学科的理论进行相互的交叉与渗透,来为公路建设水平的合理提升提供一定的基础与保障[1]。

二、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市场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的各大交通行业在进行交通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切实为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建立起一整套全面而又完善的管理系统与审核体系,导致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规范存在着明显的缺失。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也已经对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进行部分的解释与说明,但是其所涉及的内容过少,导致其自身的可造性不高,再加上目前我国的各大行业并没有真正的为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来确定出一个合理的设计收费标准,使得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工程造价与实际的设计收费等过于人为随意性,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成本,设计人员往往会采用价值较低但质量不高的设计材料,使得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质量受到不小的影响作用[2]。

(二)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重视度不够

我国各大交通行业部门在对公路景观进行绿化设计时,往往会将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工程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性作用的辅助工作来开展进行,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没有它公路一样可以顺利的进行高效并且全面的运营,就算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绿化设计,也不会对公路本身造成多大的经济效益,这种对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片面理解,导致其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并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关注,从而进一步导致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不能更加全面的开展实施。

(三)公路景观绿化实际设计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单位进行全面的统一管理,这就使得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的资质与水平良莠不齐,如果没有高素质水平与高专业技能的设计人员来为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提供支撑与保障,就非常容易使得其所设计的内容不符合实际的公路发展需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是整个公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工程的总体设计主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他们同步完成。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使得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在实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工程主体严重脱节的问题,使得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被降级成公路工程设计中的一项补充内容,再加上设计人员过分注重景观绿化设计的观赏性而忽略其实用性特征,使得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并不能真正的满足公路工程的实际需要[3]。

三、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各项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出现往往能够对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与保障,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的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质量与水平,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各项具有先进性特征的新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实际设计过程中。

(一)GIS技术在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发展应用

一般来说,GIS最初的发展应用主要是在地理环境测量工作中,而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使得其逐渐的成为了一种综合计算机技术与规划设计以及测绘学科重要内容的交叉性技术。将GIS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工作中,能够有效的帮助其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建立起多种的分析方式,并进一步为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建立起全面而又完善的评价模型。同时,GIS技术能够通过对GPS卫星定位进行全面的利用,来完成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各项控制点的必选以及实际的景观布局设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提供一种动态的景观评价,从而能够进一步促使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设计人员,能够更好的从宏观的角度来对公路的路域景观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4]。

(二)CAD技术在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发展应用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也获取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将CAD技术充分的应用到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效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来降低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设计成本。通过运用CAD技术,能够帮助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人员来依据公路路域的实际需要,为其选择更加恰当的设计方法,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为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建立起三维数模,同时还能及时的为其加载出植物图库,来帮助进一步实现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效率的合理提升[5]。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无论是在前期的策划还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市场不规范和重视度不够以及设计水平不高等因素使得我国的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质量与水平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制约,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质量,来促使其为公路工程的安全性与环保性提供更好的支撑与保障,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具有先进性特征的GIS与CAD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实际设计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贺宇.基于地域特色化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探讨――以云南大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1,(12):89-94.

[2]凌波.甘肃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模式探讨[J].科技传播,2014,(12):61-62.

[3]曹丽.公路景观绿化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0.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改善;景观元素

1.前言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由于受到工程投资、进度等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通常滞后于公路的边坡、路基和路面设计,绿化设计的周期较短,设计中缺乏对工程、景观、生态等多学科系统的综合考虑,往往做得不够细致、到位,忽视了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生态理念。因此,加强对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的改善既是公路建设本身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2. 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改善的基本原则

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改善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与工程结构物达到尽可能的协调,应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调整公路景观逐渐趋向完美,达到路景交织协调、流畅安全、舒适优美。笔者认为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改善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高速公路的景观与绿化设计应以安全为前提,确保绿化景观效果对行车安全不构成干扰,并且具有一定的交通导向性。植物不能遮挡标志标牌,标志标牌有效视距范围内以小乔木及灌木配置为宜,以确保视线通透,在公路弯道内侧及路口附近保证通视条件,保证高速公路车辆行驶安全、司乘人员视线的安全等。

2.2改善环境与整体协调性原则

环境保护与恢复是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的基础。绿化是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植物的组成和布局与公路的总体环境相协调,可以达到改善和提高景观质量,缓解驾乘人员心理压力,利于行车安全的效果。

高速公路是一个具有线性特征的工程,纵向跨度大。在景观环境设计中,要求将高速公路自身的平纵线形、路基宽度、桥隧、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等与沿途地形、地貌、生态特征以及其他自然和人文景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考虑,使高速公路这一人工系统与沿线自然系统和其他人工系统配合协调,并努力使高速公路在满足运输功能的基本前提下,完善原有景观环境。高速公路上的各种人工构造物的造型与色彩应考虑景观效果和驾驶者的视觉效果,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各种构造物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2.3自然协调性原则

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将沿线自然和谐的景观展现在公路使用者的眼前,是公路设计者和建设者不断探寻的目标。高速公路景观改善应重点体现对原有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以及高速公路主体与原有自然及社会环境的相融。植物绿化选择上与公路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使公路有机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同时要在施工中贯彻“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思想,尽量减少人工痕迹,使公路这一人工系统与沿线自然系统和其他人工系统配合协调。

3. 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工程设计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工程设计内容包括:中央分隔带、路侧、互通、隧道洞口及边仰坡、收费站及服务区(停车区)绿化景观设计。

3.1中央分隔带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或分道行驶的隔离带绿化设计主要满足遮光防眩、引导视线和改善景观的功能。在满通防眩、诱导视线等多种功能的前提下,同时丰富路域景观,减少视觉疲劳,力求创造舒适、安全、富有地域特征的线性快速行车环境。

由于中央分隔带土层薄、立地条件差,树种主要选择常绿、耐热、耐干旱瘠薄、耐修剪、生长较慢的树种,常见蜀桧、珊瑚树等;地表绿化,应以铺草坪和植地被物为主;在城市进出口或其他重点路段,可适当栽植花灌木和彩色叶植物,如紫薇、木槿、红桎木、金叶女贞等。种植形式的变换以15公里左右为宜。

3.2 路侧

道路两侧绿化带通常指边坡、碎落台、填方路段、隔离栅内侧绿化带绿化。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路基边坡,稳定路基,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丰富公路景观,隔离外界干扰。主要采用乔、灌木相结合的形式,在树种选择上应遵循落叶与常绿间植,或落叶乔木连续栽植,达到层次分明,丰富景观的作用。

1、边坡

土质边坡宜选择多年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与当地适应性强的低矮灌木。挖方路段的石质边坡宜用灌木为主的绿化模式,局部坡陡的石质边坡可用藤蔓植物加以覆盖。绿化配置宜采用草本、藤本、灌木混合配置形式。

2、碎落台

砌花槽内植常绿花灌木或间植小乔木,宽平台可栽植两排植物并适当增补小景点。配置宜采用花灌木+草皮(或抗逆性强的地被植物)配置模式。

3、填方路段

高填方路段坡脚一般种植速生乔木,品种选择要与绿色通道和周围环境相协调。配置宜采用花灌木+阔叶乔木或针叶乔木模式或单树种成行配置。

低填方路段坡脚可种植花灌木或小乔木。配置宜采用单树种成行配置或相间配置。

4、边沟内外侧

边沟内外侧绿化以生态保护为目的,兼顾美化环境,可常绿落叶乔木相搭配,注重季相变化,如香樟、杨树等。

3.3互通

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乘人员的视觉中心,也是高速公路进出口城市最感观的第一印象,规划在满足行车安全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基地周围生态环境。互通立交绿化主要起诱导视线,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环境,丰富道路景观的作用。绿化以植草为主,辅以同时满足行车功能和景观要求的花灌木和小乔木树种来点缀,体现乔灌草、高中低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植物景观。植物的配置方式采用“树块”和“色块”相结合。“树块”以乡土树种组成块状的植物景观, 体现生态效益;由花灌木组成的“色块”与互通区的交通流向相协调,形成具有一定寓意的图案,并构成一定的交通导向性,从而形成了从内到外,从高到低,层次分明,景色各异,风格统一的绿化景观。

3.4隧道洞口及边仰坡

隧道洞口及边仰坡的景观绿化主要起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美化环境、丰富道路景观的作用,通过绿化尽可能的减少道路开挖对原有山体的破坏。同时,隧道口三角绿化带也应纳入隧道洞门设计的范围内,与隧道洞门景观绿化相协调。

隧道洞顶立地条件主要由山体原有条件决定,相对高速公路其他绿地,存在有施工难、养护难的问题。因此隧道洞顶绿化在苗木选择上以小乔木及灌木为主,同时应与周边环境、地形及地貌相协调,通过绿化手段来减少人工的痕迹。

3.5收费站及服务区(停车区)

高速公路收费站及其管理楼是收费管理人员工作的地方。车辆驶入收费区后,车速减缓。所以,收费区在设计时应予重点考虑。例如可用彩色植物色彩渐变等方式,提示车辆进人收费区。管理楼是收费管理人员工作、休息的地方,在设计时应考虑美化和防噪音的问题。

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主要供司机及乘客作短暂停留,满足车辆维修、加油及人员餐饮、休息的需要。景观绿化设计主要考虑结合公路周边地区的风土人情,既要具有亲切感,又要表现出公路所经地区的地域特点。景观绿化除周边大块绿地需要与周围环境背景相协调外,其建筑、花坛、广场、绿地主要采用庭院式园林绿化手法,充分应用园林植物个体特征和季相变化造景。在植物造景的形式上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造景手法可丰富多样。

4. 常张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改善实例分析

笔者所在的湖南省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干线泉州至毕节的一段,是长沙通往张家界国际旅游风景区公路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湖南省第一条通往山区的高速公路。

“游览张家界,从常张路开始”,常张高速作为通往的世界级旅游区张家界的重要通道,也作为湖南省首条生态高速公路,明确提出了“生态路、环保路、旅游路、景观路”的理念。

4.1常张高速公路保护原有生态,减少破坏生态

常张高速东起洞庭湖尾闾,西入武陵山脉深处,公路沿线风景旖旎,从慈利至张家界路段进入山区,人们可以看到,澧水河畔,谷深涧幽,水秀林碧,峰密岩险,风景别致。

为了让高速公路融入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里,让每一位行经这条高速公路上的人感受到如诗如画的景色,常张高速首先从保护原有生态做起,为古树名木让路(如比邻公路420多年的苦槠(图1)和300多年的古香樟(图2),“原生态”就被常张高速公路建设者顺其自然的搀进了混凝土和钢筋里。

4.2常张高速公路充分恢复生态,建造一条“绿色长廊”

常张高速公路主线全长160.682km,全线植乔木32.2万株、灌木351.4万株、各种花卉4.6万株、植草105.79万平方米,边坡生态防护260万平方米。从工程建设初期的前期绿化设计开始,常张高速公路建设者就围绕着建造一条生态“绿色长廊”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环保、生态的建设理念,这条深藏在湘西北层峦叠嶂中的绿色旅游大道,不着痕迹地与周边的青山绿水长在了一起(图7)。

1、植物季相色彩丰富

根据植物不同的花相、花形、花色、花期特点,成功地营造了四季分明、色彩缤纷、常年鲜花绽放的优美植物景观。如花灌木中的春花植物红桎木、春鹃、海桐、桃花、南迎春、美女樱等;夏花植物夏鹃、紫薇、夹竹桃等;秋花植物、桂花、木芙蓉、小叶女贞、油茶;冬花植物山茶、梅花等。

2、植物具地方特色并能与周围环境有效融合

常张公路沿线集聚了丰富的湘西北独特的文化底蕴,常张公路的景观设计将沿线的特有的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有机地结合,借沿线的自然人文景观,融公路人工构建物的人工景观为一体,创造出人工景观自然贴合和传达沿线的人文景观的独特景观生态体系。常张高速植物选择极富地方特色,近60%以上的景观绿化树种为路域周边常见的乡土植物,如慈利互通区则种植当地有名的杜仲树,突出地域植物特色;桃花源被中外游人誉为“扩大了的盆景、缩小了的仙境”,这里因《桃花源记》而名闻天下。常张高速公路在桃源县境内有57公里,桃源段的路堑边坡,广植寿星桃、碧桃、绛桃等观赏桃约4万株,充分发掘桃花源的地域文化特点,与著名桃源风景区相呼应,让游客对我们常张路旅游资源的整体印象记忆更深刻持久。

4.3常张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改善技术

二八年七月八日,常张高速公路荣获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最高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成为我国高速公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典范。科学规划,正确实施,是造就常张高速公路环境友好工程的保证。常张建设者将高速公路的绿化与景观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生态防护和绿化恢复的景观设计,生态环保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自然,师法自然。

1、中央分隔带绿化

结合中央分隔带宽度及功能的要求,中央分隔带的植物:(1)选择以常绿树种为主;(2)枝密叶茂,具有较强的遮光性;(3)适应能力强、耐寒、耐旱;(4)生长缓慢,不需经常修剪,如:法国冬青、园柏、月月桂、龙柏,同时配栽紫薇、木槿、茶花、月季、杜鹃等开花植物。

2、边坡绿化防护

(1)下边坡防护

土质路堤边坡,在保障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取消原设计的石砌硬防护,改用经济、协调、美观的各种植被防护形式。通常采用植草防护,其防护重点为防止冲刷、水土流失,确保边坡稳定(图3)。

石质路堤采用浆砌片石骨架(拱形、方格形、人字形)护坡、骨架内铺填种植土进行铺草皮和植草防护(图4)。

图3常张高速公路土质路堤植草防护 图4 常张高速公路拱形骨架护坡植草防护

(2)上边坡防护

土质边坡在保障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取消原设计的石砌硬防护,改用经济、协调、美观的各种植被防护形式(图5)。

土质边坡尽量降低路堑边坡高度,将原先尖、平、齐坡顶修成缓、园、曲的龟背形,突出公路两旁的原生植被和生态环境,并通过对坡面进行生态恢复,使之与公路的人工构建物原生态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景观体系,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图6)。

图5 常张高速公路土质边坡草+灌结合防护图6 边坡放缓示意图

砂砾石边坡主要防止坡体表面的雨水冲刷,采用根系发达的强力地毯草铺贴和挂塑料网植本地草或挂三维网喷草渗灌木籽。

红砂岩边坡(一、二类红砂岩)在边坡上覆盖种植土和肥料搅拌的泥浆,用塑料网或者三维网植本地草皮即可起到边坡防护的作用,同样也可采用强力地毯草铺贴。

红砂岩边坡(三类红砂岩)采用三维铁丝网贴近固定在边坡上再进行客土喷播,以及采用植生袋锚杆固定防护或先铺三维网加种植土后再铺强力地毯草。

泥质、炭质页岩:采用客土喷播或挂网植草。

灰岩(高强度)采用攀缘植物(爬山虎等)栽植坡脚再爬上石质坡面。

锚杆、锚索配合混凝土骨架防护,在骨架内回填种植土,再进行植草,栽植小灌木,待其成活后将砼骨架覆盖即可达到绿化效果。

砼防滑桩、墙在其桩墙底部分栽种攀缘植物,使植物爬满在砼表面达到绿化效果。

挡墙、矮挡墙在挡墙顶部栽种垂吊植物(迎春、月季、栀子花),再在墙角处配合栽种小灌木,这样挡墙白色被大面积的植物绿色覆盖。

护面墙采用上垂下爬的植物栽种,以增加其绿色面积。对于较大面积的护面墙,在其墙面嵌砌种植槽,栽种散叶的小灌木或花灌木,做成花坛(图31)。

3、边坡平台、碎落平台砌筑及绿化

在边坡平台处砌筑种植槽,既能解决支挡边坡碎落物的下滑,又解决了植树培土的问题。为了使种植槽砌筑不至于僵硬、呆板,使其与植物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选用了不同形式的砌筑。根据公路沿线植物种类,有大量的松树和竹类植物,选用了仿松木桩和仿竹桩(混凝土)砌筑种植槽。

4、截水沟防护

边坡后山体较为平缓,汇水面积不大,特别是一些土质山体,取消石砌截水沟,将截水沟开挖后夯实,贴铺草皮,等草皮生长成活、根系扎入土壤内即可起到排水固坡的作用,避免了此类石砌截水沟与常张高速的绿化景观不协调的现象。

5、隧道洞口景观绿化

常张高速公路隧道洞口采用造景与借景相结合的手法,设计单位多次深入考察、因地制宜、反复论证,结合沿线人文地理环境确定绿化景观设计方案,使洞口与原地形浑然一体,减少了斧凿的痕迹,给司乘人员一种视觉美。

6、互通绿化

沿线互通区采用常绿树与色叶植物结合、常绿树与观花植物结合,以产生富有情趣的植物群落。根据地形种植景观效果好的大乔木、成片的小乔木林与特定的石景相结合的方法,烘托出具有景观文化内涵和开阔视觉效果的大环境互通景观。

7、紧急停车带、服务区、办公区、生活区的景观绿化

紧急停车带、服务区、办公区、生活区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乔、灌、花、草布局合理, “终年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8、生态隔音、隔离墙的景观绿化

沿线多处设置生态声屏障、艺术隔离墙,结合公路景观的美学要求,采用混凝土与生物吸声技术相结合的造型设计,达到既能满目青绿,又能有效吸声的效果,为沿线居民创造和谐、宁静的人居环境。

5.结语

完善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改善,可以避免高速公路景观建设的随意性、盲目性,形成了人与车、车与路、路与周边环境、周边环境与社会环境等的和谐统一。为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改善提供了指南,为施工提供了便利,为养护提供了指导,对于实现我国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改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龙,王茂文. 耒宜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改善技术[J]. 公路交通科技 ,2003,(01):105-108.

[2] 李振军,李红林,王林,富启海. 公路景观浅议[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0,(03):155-158.

[3] 韩玉峻. 公路绿化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 山西建筑 ,2003,(11):105-108.

[4] 刘雅芳,王丽华,郝爱萍,侯集成. 绿化居住小区 改善生态环境[J].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2,(S1):123-125.

[5] 车红卫. 宁夏叶盛―中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及成活率评述[J]. 山西交通科技 ,2004,(01):141-143.

[6] 陈公增,王宝坤,李珑. 高速公路交通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山东交通科技 ,2000,(03):106-109.

[7] 曹怡春.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J].交通建设与管理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绿化

Abstract: The impact of highway on natural landscape mainly displays i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m, especially when highway run through tourist area or tourist attractions, it is of more importance that how to coordinate the landscape and highway.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se aesthetics in highway desig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way design, improve the highway and it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traffic safety and provide a comfortable travel environment for the driver and passengers, and reduce the damage of the original natural landscape balance and harmonious, ornament and rich natural landscape on both sides of highway.

Key words: highway; greening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如何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就更为重要。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美学,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的平衡和谐的破坏,点缀和丰富公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

一、公路绿化的作用

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缓解公路施工给沿线地区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绿化可以对公路起到保护作用。树木或草坪通过树冠、根系、地被覆盖等可以固着土壤、涵养水源、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冲刷路基地危害,在高填方路段,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2、公路绿化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保障,提高行车舒适性。当公路沿线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时,可以产生与自然交融、气势壮观的感觉,给人们以优美、舒适地享受,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3、公路绿化可以恢复自然,保护环境。一是绿化可以迅速恢复公路建设中被破坏的沿线植被,有利于生态平衡。二是路基种植植被,不仅可以固土护坡,有利于边坡稳定,还可防止水土流失。三是成功的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

二、公路绿化的原则

从发挥公路绿化的作用出发,公路绿化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即环境保护实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经济可行的原则。即要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优化设计,结合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等多种方法,实施生态工程。

3.长期稳定、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其功能及植物各自不同优势,设计合理的植物群落演替方案,使其较快地达到稳定,并能够长期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景观优美的原则。即合理地规划,使公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营造行车的舒适性。

三、公路绿化的主要内容

1.公路主线绿化。主线绿化主要是为了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首先必须充分考虑沿线景观特点、地形特点和交通特点,保证景观较长距离的连续性。其次,基调树应按设计目的确定,最好选用性状一致的树种、开花的树种或秋叶树种。

2.公路外部绿化。道路外部绿化主要指公路主线以外的绿化,一方面可降低噪音污染和尾气污染,另一方面植物也可使景观更加和谐。

四、公路绿化的未来发展

目前,公路绿化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公路绿化施工多采用园林绿化方式,绿化树种单调,季节色彩变化少,以至各公路绿化景观雷同。其次,绿化存在重视觉,轻综合生态功能的倾向,有些绿地基本上以种草为主,这种“稀树草原”虽然视觉效果较好,但绿地的生态效应只有乔木的1/10,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发挥绿色植物的自然生产能力。第三,路树多为单条稀疏形状,不成林带,难以抗风、抗沙、抗噪,且还有不少是浅根性、材质松软的速生树,容易被台风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第四,公路绿地存在后期绿化养护难度增大、养护投入增多但绿化效果倒退的趋势,绿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生态效益不高。

今后公路绿化的发展方向可概括为几个方面:一是尽可能增加公路绿色生物量,为净化大气、降低温室效应做贡献;二是选择适应本地区的物种和绿化植物进行公路绿化,着眼于长远发展,提高公路绿化的质量;三是建立科学绿化的应用系统,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及抗病能力。通过利用乡土植物来创造与周围环境相融的景观空间,使公路更具有亲切感和情趣。

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工作:

1.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现代公路绿化工作应特别强调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设结构优化、功能高效、布局合理的公路绿地系统。

第一,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绿量。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它直接关系到绿地系统景观价值的高低和生态与环保功能的发挥。在公路绿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征,从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合理选配植物种类,既不重叠,也尽量不空白,以避免种群间直接竞争。

第二,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在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愈复杂也就愈稳定。因此在绿化中应尽量采用多种植物,以增强其抗干扰能力,降低养护方面的要求。

2.搞好公路绿化的设计形式

公路树种的配植须多元化,避免树种、色彩单一,满足适应性强、耐旱耐瘠、抗病虫害能力强、易成活的特点。树种的选择需因地制宜,对乔、灌、草可以根据景观设计,常绿与落叶、快长与慢长、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选择多个适宜品种。

3.加强公路绿化的管理和养护

水肥管理是树木管理的核心,浇水一次要浇足浇透。早春根系生长之前,用肥效长的有机肥做基肥并适当加入磷肥,芽抽枝发叶期,以氮肥为主,6月后控制氮肥的数量并以磷肥为主。

重视整形修剪、除杂草。如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为了防眩,通过修剪使其高度限制在1.2~2.0米。成年树在一定高度进行剪截, 可以刺激隐藏表皮层内的隐芽萌发,形成年轻枝条,更新复壮。杂草可采取人工拔草、喷除草剂等方法防治。

总之,公路绿化作为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一条公路的形象,因此,公路绿化应作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相信只要我们能在这个问题上多努力,建设布局合理、配置合理、结构完整、联系紧密、视觉与功能相统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公路绿化,我国的公路建设将出现新的面貌,公路景观得以发展,公路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济丁、王麒 《公路》 2003

[2] 陈济丁 “如何搞好绿化” 《云南交通科技》 2002

[3] 赵宏生 《怎样绿化公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4] 江玉林、毛文碧等,生物工程技术在西南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应用,30届国际水土保持会议论文集,1999

[5] 孙丙湘 《道路绿化和美化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于生态恢复;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是人们日常生活出行的基础设施,大力兴建高速公路,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缩小了人与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高速公路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了高速公路沿线居民的生活条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在以前的高速公路建设中,通常对高速公路本身的基本属性要求较高,保证高速公路可良好地完成自身的基础保障功能,大都未考虑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效应、环保效应等,导致在修建高速公路时,只重视高速公路带来的经济效应,忽略了环境保护。想要实现高速公路的绿色环保发展,应重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当地公路的地貌特点、气候条件、土壤酸碱度、湿度等[2]。还要关注植物本身的特点、水土环境等。

1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必要性

公路是国家的经济动脉,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达到了非常繁荣的阶段,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位列世界第三。修建高速公路,无可避免会破坏公路周围的环境,损害当地的植被,破坏当地的生态景观环境[3]。目前,高速公路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加强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非常必要。绿色植物可恢复自然、改善环境,所以,应该重视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将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纳入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中。同时,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可有效改善交通环境,为高速行驶的车辆提供保障;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可美化高速公路路容,让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驾驶员感到舒适,提升道路安全性。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是由高速公路的主体结构,以及公路附近建筑物、附属设施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形成的。因此,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与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建筑设计息息相关,不仅要保证公路附近的植物适应高速公路的水土条件,还要保证其舒适性。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应结合当地植物的生长环境、条件设计合适的方案。选用适合当地的植被,完美融合绿化景观和周围的环境,消除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产生的视觉疲劳,促进高速公路周围的生态环境发展[4]。

2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理念

2.1设计原则

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前,需要实际勘察高速公路包含的区域及公路的正常交通量,并记录相关数据,最大程度结合周围环境,避免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大的破坏。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证绿化设计景观的实用性,同时,遵循易管理、易养护的原则。在设计时,可借助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方法进行整体设计,调整景观效果差的地方,保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整体美观性。根据高速公路的布局进行整体规划,尽量节省资源,根据气候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植被,节省绿化景观成本[5]。

2.2设计理念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要充分融合周围的自然环境,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最大程度减少环境破坏,在施工中,遵循利用资源又保护资源的施工方式。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会不断生长,在景观绿化设计时,应考虑景观生长的规律,避免因绿化景观生长影响甚至破坏整体的景观规划。高速公路不同地段的景观规划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在绿化景观布局时,要让各个地段的景观绿化设计满足其各自的使用功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种类非常多,因为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要考虑季节变化,体现独特的特色。高速公路的植被种植密度对道路行车的行驶安全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设计时,要考虑种植密度[6]。同时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融入景观绿化设计中,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充分体现出当地的人文特色。

3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规划

3.1高速公路边坡景观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的边坡是指高速公路路基两边的坡面,主要分为填土、路堤和路堑等。高速公路边坡景观绿化应从以下方面出发。重视景观绿化设计的功能。高速公路边坡景观绿化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高速公路边坡。不管是运用植物护坡,还是立体植被护坡或蔓生植物及其他的护坡方式,选用植物时,应符合边坡保护的功能条件,突出景观绿化的作用及对绿化模式的影响,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区位,高速公路边坡景观绿化常采用丛生种植方式和林道系统的方式,分层种植乔木、灌木、花草,搭建出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保护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可将边坡分成上坡护和下坡护2个区域,根据种植所需要的不同条件及不同的边坡形式种植不同的植被,坡面种植藤蔓攀援植物时,应使用垂直绿化、喷播、种植植被带的方式[7]。没有植被坡面的情况下,可采用虚拟广场的方式压实坡面。高速公路的边坡景观绿化设计作为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主体,不仅要保证达到景观绿化的效果,也应保证道路边坡的土壤不会在大雨时被冲走,在选取种植植被时,应尽量选取植物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护坡植物。种植乔木类品种,植物种植要远离路肩,防止影响高速公路正常养护。

3.2中间隔离带景观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中间隔离绿化的主要功能是消除高速公路行驶车辆驾驶员的视觉疲劳,防止驾驶司机长时间驾驶产生幻觉,导致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种植的植物以灌木、常绿的乔木为主,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的宽度大都在2m以内,为了满足防眩晕的要求,种植乔木要求在1.5m。因为隔离带的特殊性,在隔离带景观绿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如应结合植物的生长周期,及时修剪以保障行车安全。在难以护理的区域,应选取不易分支、植被结构长势不会随着时间而大幅度改变等。同时,应注意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的小区域有土壤稀薄的特点,在旱季时,应注意水肥管理。

3.3互通式立交区域的景观绿化设计

互通式的立交区域的景观绿化,是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重要区域,因为互通式立交区域的特殊性,行驶车辆在到达互通式立交区域后会减速行驶,人们会观看到更多的绿化、景观面积,所以,在进行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区域的景观绿化设计时,需要注重立体的层次感,明显体现季节的变化性,防止景观单调。在互通式立交区域的进出口位置的绿化设计,除了运用灌木勾勒出图案外,还可在大片空地处通过自然造景的方式种植乔灌花草,形成独特的绿化景观。互通式立交区域的分流路口不可种植较高的乔木,可选择种植较高的灌木,在互通式立交区域的匝道外侧地段,可种植一些较高的植物,引导高速公路的行车路线。注意种植的植物要种类丰富,体现季节变化。

3.4高速公路中服务区的景观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中有服务区,服务区不仅可满足车辆的加油及食宿要求,缓解司机在高速公路长时间驾驶的疲劳感。在进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绿化设计时,应以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为主,根据服务区修建的整体建筑结构为主体进行设计。可设计小型花坛、植物造景等方式,让服务区体现各式各样的风格,服务区的绿化植物可选择多种品种、多种不同的色彩,满足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服务区对植物的管理、浇水、施肥都较方便,土壤条件也比较良好,是人们开车疲劳后休闲、观赏的良好场所。

3.5运用各种新技术

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时,应该遵循保护环境、保护植被的目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管理,采用新型的微型喷播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新技术,提高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效率,提高绿化植被的成活率。

4结语

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和建设需要漫长的过程,没有固定模式,不同区域路段的景观绿化设计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人文特点等因素。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还可体现城市的经济发展及精神面貌,所以,必须重视景观绿化设计,遵循融合自然,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态度,保证景观绿化设计的效果,同时,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在进行景观绿化设计时,将点、线、面相互结合成一个整体,保证植物原本的生长规律,使植物顺利生长,全方位提高高速公路的绿化效果及行驶的舒适感。

参考文献

[1]刘青.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探究[J].风景名胜,2019(11):23-24.

[2]麻国涛.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绿化设计浅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010):121.

[3]韩璐.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恢复设计———以西安到汉中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0(02):284-285.

[4]应红涛.曲靖市东绕城高速公路沿线山体景观修复治理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20(001):86-90.

[5]马婧,杨东.公路建设景观恢复设计与实践———以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为例[J].工程与建设,2019(006):884-886.

[6]周晋焘.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J].四川水泥,2020(01):322.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加快我县城乡绿化工作建设步伐,确保全面完成春季绿化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结合我县生态城市发展的前景和城乡绿化现状,因地制宜,优化生存空间,改善投资环境,城乡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我县今年春季城乡绿化工作汇报如下:

一、绿化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以农村杨树栽植、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以城乡道路景观绿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城乡建绿、增绿工程,目前,我县城区绿地总面积达50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3.1%,人均公共绿地8.6平方米;小城镇绿化面积达到,覆盖率达,人均绿地为平方米。

2006年春季绿化共栽植各类苗木62万余株,其中乔木约1.5万棵,新增绿地2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122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大力实施重点绿化工程建设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县先后规划并启动了人民公园改造(占地亩)、生态公园建设(占地亩)、市民广场建设工程,其中,生态公园、人民公园绿化工程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建设完成,市民广场等重点绿化工程有望于年内基本建成。重点绿化工程的实施,保证了城市绿化面积的逐年大幅度增长。

二、突出增绿美化,加快道路景观绿化步伐

对西康路、繁荣路、北京路连接等道路进行重点绿化。城区道路春季绿化新植绿化总面积6.2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55万株(其中乔木1.1万株),总长公里,总投资万元。对众兴路、华夏中学路、北京路等城区8条道路进行了绿化补植,补植总长公里,补植各类苗木7.23万株(其中乔木0.4万株)。

县乡交通道路方面,对徐准一级公路绕城段、高速公路二号桥连接线等道路进行了大面积绿化。全县城乡道路春季新增绿化里程公里,共投入资金万元。

在道路绿化建设中,充分考虑了行道树品种的选择、植物造景的应用和综合生态功能的体现,尤其是注重了绿化品位的提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目前,我县城区道路常用的行道树品种有10多种,主要为女贞、银杏、楝树。注重合理配置常绿树与落叶树、速生树与慢长树、乔木与灌木、地被的比例,特别是今年还引进了杜英、红花木在道路绿化中进行应用,实现了较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三、深入开展单位和居住区绿化达标活动

积极开展单位庭院绿化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强化广大群众对绿化工作的认识,营造强有力的舆论环境,使“爱绿、护绿、种绿”深入人心。严格执行“绿色图章”制度,在审批新用地规划的同时,坚持以单位庭院绿化标准为依据,严格控制绿地率,确保绿化配套用地。坚持对单位庭院绿化实行有效监控,开展绿化达标单位评比。致远中学、育才双语学校、供电局、泗阳中学等单位庭院绿化工程扎实推进,注重品位,形成动静结合,高低、色彩配置合理的优美景色。居住区绿化从“见缝插绿,还债补缺”发展到目前的规划先行、求新求美,在优化布局形式、提高园林艺术档次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城市绿地面积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居住区绿地占城市绿地面积的比例已达%。

四、结合景观创建,大力增绿添绿

结合城市景观创建工程,对23家单位实施围墙内外绿化的补种,在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同时,也使绿地面积得到了有效增加。特别是一部分内部绿化条件较好的单位实施了围墙退后建设,原沿街的单位内部绿地转化为城市公共绿地,绿地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分发挥。

五、小城镇绿化工作。

相关知识

绿化园艺工程(精选5篇)
绿化工程(精选5篇)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精选5篇)
绿化工作规划(精选5篇)
海盐至安吉公路桐乡凤鸣至洲泉段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工程第1标段—11月30日工作简报
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精选5篇)
绿化工程年度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公园绿化景观设计(精选5篇)
环保观念(精选5篇)
打造绿色校园工作总结(精选5篇)

网址: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精选5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36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园林绿化设计方案范例6篇
下一篇: 小区绿化设计方案(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