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来明(1962—),男,浙江杭州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花卉园艺技术推广工作,E-mail: 422109271@qq.com。
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为兰科蝴蝶兰属植物,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雨林地区, 为单茎性附生兰, 是当今热带兰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种类, 素有“ 兰中皇后” 之美誉, 也是当今节日用花的主流品种,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1]。
蝴蝶兰自然花期在3— 5月, 通过一般栽培无法在国庆、元旦、春节前上市。高山越夏是蝴蝶兰提早开花、提高品质、减少生产成本的最佳途径之一[2, 3, 4, 5]。在杭州地区, 往往每年6月上中旬蝴蝶兰就陆续进入海拔800 m以上的山区进行越夏栽培, 但不同时期上山催花的效果不同。在夏季7— 8月炎热的高温期间上山催花的蝴蝶兰, 仍有部分因夜温偏高而影响花芽分化, 花茎萌发率低; 或花苞数少, 花茎生长不整齐, 从而导致不能按时开花上市; 或由于品质差, 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为了实现杭州地区炎热的夏季使蝴蝶兰能正常花芽分化和整齐生长, 本试验在装有水帘、风机和滴喷灌等设施的连栋大棚内又安装了空调设备, 探讨降低夜温对蝴蝶兰花茎抽发率、花苞数量的影响, 为蝴蝶兰炎热夏季的一致性花芽分化及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大山村林家塘高山花卉培育场, 海拔900 m, 夏季气候凉爽, 气温比杭州市郊低6~7 ℃, 每年最炎热月份7— 8月自然夜温20~28 ℃, 是蝴蝶兰在杭州地区的越夏栽培的理想场所。
1.2 处理设计
在林家塘高山花卉培育场选择了2个配套设施相同的连栋大棚, 其中一个大棚增设6台空调(5匹机5台, 7匹机1台), 用于温度控制(夜温调控处理); 另一个为对照大棚(CK处理), 面积均为667 m2。研究用的蝴蝶兰品种大辣椒, 2年生成熟苗, 采用直径11.7 cm透明塑料营养杯栽种, 植株苗龄和大小均一致, 栽培基质为国产优质水苔。
2017年7月11日分别将蝴蝶兰搬入2个不同处理的连栋大棚中, 每个大棚放置21 500盆。夜温调控处理的大棚于7月20日至8月30日每天17:30打开空调降低夜温, 21:30后温度控制在(17± 1)℃, 次日早上7:30时关闭空调, 持续维持40 d; CK处理的大棚则保持自然状况, 不进行夜温控制。水分、养分、病虫等其他的管理措施在不同处理间均保持一致。10月5日将越夏后的蝴蝶兰返回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连栋大棚内培育。
1.3 调查项目
选择不同处理的大棚中间区域的2 000株蝴蝶兰作为试验观察植株。
花茎萌发率统计。9月10日, 在观测植株中随机抽查200株, 用于统计花茎萌发率, 而后将已抽花茎、未抽花茎的蝴蝶兰整理后分别摆放, 以便观察花苞数及花茎生长的整齐度。
花苞数量调查。9月30日, 调查统计50株已抽花茎蝴蝶兰的花苞数量; 并测定花茎高度(从花茎基部测量至第一朵花着生处)。
经济效益计算。分别就空调费、折旧费、电费、人工费及不同时期蝴蝶兰的价格及出圃数量等进行统计, 从而计算得到新增纯收入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夜温调控对花茎萌发率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 夜温调控有利于蝴蝶兰花茎的萌发, (17± 1)℃的夜温处理蝴蝶兰的花茎萌发率达91.0%, 而对照的的萌发率只有54.0%, 增幅达68.5%。
2.2 夜温调控对花苞数的影响
从图2可知, 进行夜温调控大棚内的蝴蝶兰花苞数平均为11.8个, 而对照处理的花苞数为7.6个, 与对照相比, 夜温调控蝴蝶兰的花苞数量增加55.6%。
2.3 夜温调控对花茎生长整齐度的影响
从图3可知, 夜温调控处理蝴蝶兰花茎高度比较一致, 平均45.9 cm, 标准差仅为0.6 cm, 符合标准化栽培要求, 花苞着生紧凑而美观, 而对照处理的蝴蝶兰花茎平均高度为54.7 cm, 花茎徒长偏高, 并且不整齐, 其标准差为3.1 cm。与对照相比, 夜温调控蝴蝶兰花茎高缩短16.2%。
2.4 不同处理对蝴蝶兰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1中可知, 夜温调控处理增加了空调的安装及电费投入, 共增加降温成本26 000元· 棚-1, 但降低了花茎萌发延迟的蝴蝶兰延期养护成本12 341元· 棚-1, 总共增加13 659元· 棚-1的支出。夜温调控促使蝴蝶兰提前了出圃, 提高了特级和一级花的比例, 10月底前的收入增加209 055元· 棚-1, 期间总收入增加39 807元· 棚-1。
夜温调控处理蝴蝶兰总收入445 082元· 棚-1, 成本增加28 709元· 棚-1, 相比对照净增收为26 148元· 棚-1, 折合净增收1.22元· 株-1。
3 小结
高山越夏加人工降低夜温技术增加了蝴蝶兰花茎萌发率、优质花比例和经济效益。夜温调控处理蝴蝶兰花茎萌发率达91.0%、花苞数11.8个, 花茎整齐度高, 并且10月底就有90.0%以上的蝴蝶兰可出圃, 质量优, 特级花和一级花占已开花比例95.0%以上。从投入产出比看, 虽然夜温调控增加了成本, 但产出的效益高, 相比对照净增收入为26 148元· 棚-1, 折合净增收1.22元· 株-1。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温永刚, 李丽芳, 于学斌.相关知识
蝴蝶兰智能温室催花技术研究
我国蝴蝶兰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蝴蝶兰怎么催花
蝴蝶兰温室催花技术
蝴蝶兰高山催花及花期管理
蝴蝶兰的花期调控
蝴蝶兰催花技术
盆栽蝴蝶兰“满天红”花卉催花栽培技术
广东地区攀登计划专项资金蝴蝶兰智能温室花期调控技术
热带地区不同蝴蝶兰品种空调催花技术研究
网址: 夜温调控对高山越夏蝴蝶兰催花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0349.html
上一篇: 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揭示环境 |
下一篇: 科学网—The Plant 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