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现代艺术品面前,很多人的反应可能是:这是什么?这太丑了!
类似的认知很早就发生了。1874年4月,法国巴黎纳达尔展厅,“艺术家无名协会”举办首次展览,包括德加的《舞蹈课》、雷诺阿的《包厢》、莫奈的《印象·日出》、塞尚的《缢死者之屋》等165幅作品。展厅像狂欢节一样热闹。观看者拥挤在这些画作面前:“荒唐!无耻!亵渎!”批评家认为这些作品潦草无比,只能给人一点印象,甚至不是完成品。
事后诸葛亮的好处此时显露,否则我们怎么能知道150年前那场讥嘲,将开启从那时至今,鲜花与荆棘并存、荣誉与板砖齐飞的现代艺术之路呢?由现在倒推至1870年代,我们可以得到一张明晰的“交通图”,现代艺术的轨迹一目了然。
现代艺术交通图(图片字迹太小,翻拍不清楚,请见谅。)
《现代艺术150年》就是这么做的。该书的扉页位置放了张折叠的“现代艺术交通图”。从1870年印象派起始,经过各个关键节点,曲曲绕绕,通向今日艺术。其间标注了分支路线,还有各处站点搭乘的著名“旅客”。这张图很好地概括了这150年的艺术历程,也很好地提示了该书的线性叙述风格,威尔·贡培兹平易亲和,将叙事与说理处理得恰到好处。该书小开本装帧的意旨就是休闲读物的定位,我们大可以放松下来,慢慢走,欣赏吧。
作者首先让杜尚出场。那只著名的小便器是本书最早登台的艺术品。杜尚将它命名为“泉”,在左侧外沿用黑漆署上“R.Mutt 1917”的字样,然后把它送去了展览会。杜尚干过的另一件事,让人也很无语,他居然给《蒙娜丽莎》的复制品添加了两笔上翘的小胡子,然后以法语“L.H.O.O.Q”命名,意为“她的屁股热烘烘”。
当然,杜尚和他的小便器只是本书的切入点,奇葩诡异的现代艺术品多得很。
《有桃子和苹果的静物》,1890-1894年,保罗.塞尚,法国,布面油画,68.6cm*92.7cm
塞尚,有个绰号叫做“吾人之父”,他是后来很多艺术家的“爸爸”。为什么呢?塞尚有一项特殊技能——“他是第一位使用双眼作画的艺术家”。嗯,这不是说以前的艺术家都闭着眼或睁一只眼绘画。以《有桃子和苹果的静物》为例,塞尚从两个不同的视角画了水罐:一个是在平视,另一个是从上方俯视瓶颈。这种思维导致的逻辑结果就是完全抽象。
难怪毕加索说:“塞尚是我唯一的大师!”现在,很容易明白立体主义的渊源了。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三个舞蹈者》等作品,还有乔治·布拉克的《小提琴与调色板》,都放弃了经典的三维透视,展现画布的二维特征。一堆一堆的几何图形,占满了画布的空间。猜猜看,艺术家都画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
《生之欢乐》亨利·马蒂斯,1905~1906,布面油画,175 x 241 cm。
与立体主义分岔的,是通向另一条小径的野兽主义。以亨利·马蒂斯和安德烈·德兰为代表。他们怀着原始的趣味,在当时就意识到工业主义对文化的玷染。马蒂斯的《生之欢乐》是一幅大胆的充满了享乐之愉悦的颂歌——做爱,音乐,舞蹈,日光浴,采花和休闲——在一片点缀着橙色和绿色树木的亮黄色沙滩上。
各种各样的现代艺术如雨后春笋,接茬儿一个个冒了出来。人们又要惊叹了:这些也能叫艺术?白色画布上一个黑方块?拜托,我们都会画;连续打印一张张玛丽莲·梦露的相片,弄几个超市的储物盒子放在房间里,我就是安迪·沃霍尔;像鲁道夫·布克哈德那样,拿把喷枪在摊开的白纸上随便溅射颜料,这不跟小孩儿游戏似的吗?至于裁裁剪剪拼拼贴贴,那些小手工在幼儿园时,我们也早就学会了;弄一堆废铁,弄几块破布,把它们缠绕在一起,或者召集一堆人大喊大叫,这些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极简主义……它们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当代英国艺术家翠西·艾敏在为自己的作品辩护时说,这只关乎谁第一个想到。作者转述艾敏的话,进一步说道:“是的。创造性对艺术而言很重要。抄袭物没有任何智力价值,但在真品里有。”这也是现代艺术的最大价值所在。杜尚只有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敢拎着马桶进博物馆的人,大概都只会被警卫当作疯子收押。比起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其中传递的概念,对权威的挑战,对规矩的破坏,对秩序的打乱,对社会现象的消遣,自嘲或嘲世,热烈或冷漠,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尽可能描摹自己的看法。
现代艺术带来了观念的巨大革新。在从前,人们认为艺术是一种技术,一种超常的能力。西方艺术在很长时间里都以更逼真的再现为目的。古希腊关于艺术即模仿的经典解释影响深远,文艺复兴时期新透视理论、渐隐法等技艺的发展,让其后几百年的人们对自然的“复制”更具信心。一直到了19世纪下半叶,艺术模仿论的合理性才遭遇到了摄影的写实性的挑战。印象派主张转向主观创作,现代艺术一路高歌猛进,解放自身的束缚,不断打破固化的壁垒。
《1963~1995年曾经和我睡在一起的每一个人》,翠西·艾敏,1995。
我们都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式的天才感到惊叹。艺术如此之美!但是,艺术不一定就必须具备美感,甚至不一定可以带来愉悦。艺术应当是深入内心的、引起情感共鸣的,而人的心灵是复杂多样的,可以是欢快的、幸福的,也可以是痛苦的、厌恶的、愤怒的。现代的精神就是主张从人的内部生长出自我,这是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特征。艺术是现实的折射、时代的先声,现代艺术拓展多种可能性,艺术在今天首先意味着心灵的自由。现代艺术的领域是开放的,它揭示给我们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它把自我个性的完整放在首位。
当然,现代艺术的确不少问题。它高度提炼的抽象性很多时候让人摸不着头脑,它对形式的过度追求也时常让人觉得虚无,有时候,我还觉得现代艺术有种邪魅的气质,因为它要求观众必须信任创作者,你只有在信任的氛围里才能参与进作品的理念之中。创造性是现代艺术最大的价值,然而,似乎也是最大的瓶颈。陈丹青在为本书作序时感叹:“多么陈旧啊,150年过去了”。是啊,一个个主义,一个个流派,它们出现得太快了,刚刚形成独特品质,就匆忙成为了历史。
我们坐在“现代号”列车之上,艺术就是窗外的风景,它不断向前,也不断退后,似乎它的出现就是为了被抛弃。仿佛飞鸟掠过天空,150年了,现代艺术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未来又将是怎样的呢?
相关知识
乌菲齐美术馆:“鲜花之城”的艺术殿堂
云南干花何时与鲜花齐飞
苏州盆栽市场,繁荣与生机并存的艺术绿洲
“赏花经济”须与生态环保齐飞
物派与日本现代艺术
开满鲜花的道路充满荆棘文案
现代花园设计。现代简约风格的庭院,宁静与美感并存 #景观设计
“三象合一”石齐艺术作品展暨三坊七巷石齐美术馆开馆
《朱一龙的历史感——论齐衡与宋型文化》
“七夕”节日效应显现 全省鲜花量价齐飞
网址: 现代艺术:鲜花与荆棘并存,荣誉与板砖齐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2495.html
上一篇: 现代艺术立体手绘花卉花朵玄关装饰 |
下一篇: 简单的花草 唯美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