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三十二个栽培牡丹品种花粉形态比较与品种群分类

三十二个栽培牡丹品种花粉形态比较与品种群分类

《北方园艺》 2021年16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三十二个栽培牡丹品种花粉形态比较与品种群分类

单奇   张琴   闫春霞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32个栽培牡丹品种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的方法,对栽培牡丹品种的花粉进行形态学比较,以期为栽培牡丹品种在花粉形态的分类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2个栽培牡丹品种的花粉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花粉均呈单粒存在,均具有三拟孔沟,在赤道轴、极轴长、萌发沟长、网脊宽、网孔直径、极面观、赤道面观以及外壁纹饰上均有很大不同,通过对花粉形态的量化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的32个栽培牡丹品种进行品种群分类。通过对花粉形态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发现花粉外壁纹饰、花粉粒大小以及花粉萌发结构能够作为品种群分类的重要依据。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超群;李毅;张咏梅;陈君婵;李蒙;芦倩;不同地理唐古特白刺家系花粉形态多样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23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超群;唐古特白刺繁殖生物学及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22年 2 张曼瑜;成都地区木芙蓉花粉形态及生活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22年 3 胡杰;部分柿属种形态学研究与染色体倍性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娇鹏;6种蔷薇属植物花粉形态与亲缘关系分析[J];园艺与种苗;2018年11期 2 孙忆;丁苏芹;史益敏;唐东芹;15个小苍兰品种的花粉形态研究[J];植物研究;2019年01期 3 宣亚楠;胡永红;李欣;杜玉玲;闫永庆;油用及观赏牡丹花粉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J];北方园艺;2015年15期 4 王旭;龚媛;张同刚;曲云卿;刘敦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羊肉火腿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J];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21期 5 陈占勇;霍秀文;尹春;杨明;10种长山药花粉形态及分类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1年05期 6 杨秋生;万卉敏;孙俊娅;龚双军;牡丹栽培品种群花粉形态的比较[J];林业科学;2010年06期 7 芦建国;熊钢;蜡梅品种花粉粒扫描电镜特征的分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孔德政;李晨;赵海舰;贺丹;荷花花粉的形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06期 9 叶协锋;魏跃伟;杨宇熙;陈秀花;黄元炯;李亚娟;李东霞;刘国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烤烟质量评价模型构建[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年03期 10 周兰英;王永清;张丽;26种杜鹃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分类学研究[J];林业科学;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俊娅;牡丹栽培品种群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凡;王晓晖;邵安领;冀含乐;王二强;王占营;梁长安;几个中原牡丹品种自交、杂交及开放性授粉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24年01期 2 魏春梅;胡晓亮;高凯;王巧娟;杨海静;刘长营;查素娥;观赏牡丹品种识别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年07期 3 王旭;韩宏伟;黄冬梅;郑承成;吴常伟;徐兴兴;29个牡丹品种在秦皇岛地区引种的综合性状评价初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04期 4 张永强;马艳芳;郭子超;唐仲智;牡丹品种灰霉病抗性评价[J];甘肃林业科技;2022年02期 5 单奇;张琴;闫春霞;三十二个栽培牡丹品种花粉形态比较与品种群分类[J];北方园艺;2021年16期 6 章志红;王玉琴;常熟市引种牡丹品种调查和综合性评价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21年05期 7 左利娟;西北牡丹品种在北京地区的生物学习性观察[J];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20期 8 左利娟;9个西北牡丹品种在北京西南山区引种表现[J];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01期 9 关滢;张光琴;徐州适生优良牡丹品种引进筛选[J];现代园艺;2020年18期 10 田申;牡丹品种命名特点及英译策略[J];海外英语;201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海凌;张慧;陆丹雯;裘蕾;朱向涛;刘佳;淹水胁迫下9个牡丹品种生长及生理特性响应[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C];2016年 2 卢惊鸿;张旻桓;金晓玲;沈守云;湖南牡丹品种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C];2014年 3 李莹莹;王小文;孙霞;王文莉;孙宪芝;郑成淑;中原牡丹品种主要花香挥发物的多元统计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5[C];2015年 4 侯伯鑫;刘正先;杨曦坤;湖南牡丹品种资源的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5 叶康;蒋昌华;高燕;宋垚;奉树成;6个牡丹品种群在上海地区的适应性表现与综合评价[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6 赵帅群;欧全宏;任静;徐娟;刘刚;不同牡丹品种亲缘关系的FTIR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刘萍;尚富德;部分栽培牡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研究[A];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邹雯;高岚;韩佳月;中原牡丹与日本牡丹杂交研究[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9 史国安;郭香凤;包满珠;不同类型牡丹花的营养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史国安;郭香凤;包满珠;不同类型牡丹花的营养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保印;中原牡丹品种遗传多样性与核心种质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史国安;牡丹开花与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莹莹;基于CDDP标记的牡丹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证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昊磊;江苏引种栽培的部分牡丹品种观赏性与耐热性调查分析[D];扬州大学;2023年 2 马燕;五个油用牡丹品种抗旱性研究及评价体系构建[D];宁夏大学;2018年 3 张旭;彭州地区部分牡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RAPD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平平;中国牡丹品种命名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5 韩雅飞;西柏坡牡丹园牡丹品种观赏性调查和露地牡丹花期调控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段琳;洛阳地区常见引入牡丹品种调查及观赏价值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7 周兴文;部分牡丹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白杨;不同牡丹品种对夏季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褪黑素缓解作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23年 9 王淑华;彭州地区部分牡丹品种的AFLP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10 周波;不同来源牡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洛报融媒记者 郭学锋 通讯员 洪星 向召;我市牡丹品种总数有望超过1400个[N];洛阳日报;2023年 2 记者 刘兰英;留住菏泽“老品种”牡丹风采[N];菏泽日报;2022年 3 特约记者 铁铮;北林大发布两个牡丹新品种[N];中国花卉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姚蓉;牡丹开寂寞 都因育种痴[N];中国花卉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石蕴璞 见习记者 赵佳;技术突破让牡丹实现四季移栽[N];洛阳日报;2011年 6 铁铮;科技催生“北京牡丹”[N];中国科学报;2016年 7 孙洪冉;菏泽市场大株牡丹价格上涨[N];菏泽日报;2005年 8 记者 刘剑辉 通讯员 郝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N];菏泽日报;2024年 9 孙梅芳实习生 王彦 通讯员 赵新胜;早中晚品种俱全 千万株牡丹迎客[N];洛阳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张耕;让牡丹花更加鲜艳夺目[N];菏泽日报;2021年

相关知识

牡丹栽培品种群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
30个牡丹品种花粉及胚珠遗传变异分析
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
牡丹花的品种有几个,我国主要有4个品种群
牡丹的花色与品种分类
铁线莲品种分类和品种群
牡丹栽培品种群花粉形态的比较.PDF 全文免费
耐盐碱的牡丹品种
牡丹的分类
牡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网址: 三十二个栽培牡丹品种花粉形态比较与品种群分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33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牡丹花石榴苗出售、牡丹花石榴苗品
下一篇: 老桩牡丹花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