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恩施资讯小城大美诗意宜居——中共恩施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以来城市建设纪实

恩施资讯小城大美诗意宜居——中共恩施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以来城市建设纪实

小城大美 诗意宜居——中共恩施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以来城市建设纪实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山水共生,诗意宜居。五年来,恩施城市建设的篇章在武陵山间徐徐铺展——

城区路网舒展,“七纵六横三环”的城市骨架路网基本成型;城北龙凤新区高楼林立,一座现代新区屹然崛起;城南新区空间拓展,高新产业逐渐聚集;六角亭老城区改造焕新,留住乡愁记忆。

近年来,恩施市以如椽大笔,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新颜值、新气质和人性温度,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城市活力竞相迸发,先后跃入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正向奋力打造武陵山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大步进发。

绿色崛起 城市有“活力”

绿色,是恩施的底色,绿水青山,是恩施州城的靓丽名片。

恩施地处武陵山腹地,素有“世界硒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等美誉,一直以来就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园林之城。站在城市建设的起点上,如何立足山水做文章,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是近年来恩施市决策者孜孜以求的课题。

加快建设“首善之区”。近年来,作为首府所在地,恩施市坚持以5A级的标准打造恩施州城,把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作为城市补短板的标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刷新城市颜值,提升城市品位。

坚持规划引领,描绘城市蓝图。围绕将州城建成武陵山区域中心中等规模城市定位,恩施市持续修订完善《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按照“山水园林城、民族风情城、生态旅游城、交通枢纽城”发展目标和新“六城”标准,州城规划区面积达到30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美丽恩施颜值更靓

坚持建管并重,美丽恩施颜值更靓。近年来,恩施市累计投资372.7亿元,累计实施城市重点项目457个,城镇化率达58.3%,新建城市道路87公里,金龙大道、金山大道等32条城市主次干道建成通车,五峰山隧道、大沙坝大桥等重要节点相继贯通,“七纵六横四环”城市骨架路网基本成型。

清江流域防洪减灾工程、大沙坝污水处理厂、二水厂迁建等竣工投入使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四水厂新建、车坝河饮水工程等加快推进,城市功能日渐完善。新(改)建农贸市场7个,新增停车泊位4000余个,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实现主次干道花卉绿化全覆盖,七里坪公园、耿家坪公园、女儿会公园等24个城市游园建成开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1%。州城空气质量稳步提升,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0%以上,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考核二级标准,“恩施蓝”成为州城靓丽风景。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3个“国字号”品牌,美丽恩施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恩施市城市建设管理的大手笔、大气魄,一次又一次刷新人们的记忆。如今,一个秀美如画的恩施城正焕发新生机、展示新活力、增添新韵味。

幸福宜居 城市有“品位”

更换地下管网、楼栋屋面防水、建设小区停车位……10月9日,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工人正在人民路片区文工团宿舍加紧施工作业。

六角亭是恩施的老城区,承载着恩施人民的历史记忆。近年来,恩施市围绕“一江一古城”建设,启动古城修复,按照修其行,还其貌的总要求,以“新”换“心”,让居民住的舒心。

让城市记得住乡愁。近年来,恩施市改造老旧小区58个,惠及居民1581户,不断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把州城当“家”建当“家”管,恩施市“内外兼修”,让市民更有归属感,让城市经得起品味、耐得住细看。

精品景观树完美亮相,城市颜值再次刷新;配电箱“换新装”,街头新增民俗文化的韵味;“拆围透绿、见缝插绿、裸土覆绿”,让市民共享“绿色福利”……这些,都见证了一座城市的蜕变。

灯火璀璨的红旗大桥

打造“美丽恩施”,恩施市以破釜沉舟的决心,许下“三天誓让州城换新颜”“给你一个全新的州城”的铮铮诺言,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路段责任人,强化日常巡查,发动社区网格员、热心群众积极参与日常监管,通过城管数字平台反馈,形成快速反应机制……用“绣花功夫”对州城实行“寸管寸建”。

外修颜值,内敛气质。大到道路维修、新建绿地,小到地桩清理、栏杆清洁,从区域细微变化到城市整体颜值的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州城面貌发生了大变样。

“以往路过小巷就能闻到一股臭味,如今路面干净又整洁。”住在工农路的李琴笑着说,不仅如此,小巷里明亮的灯光给她带来了安全感。

“州城航空路中大御城博雅园小区烧烤店的油烟终于得到解决,晚上再也不用受油烟和噪音困扰了。”住在航空路的徐浩说。

“城区里一个个精致的小游园很有气质,看一眼就让人心情舒畅。”“城里又多了几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和朋友逛街的选择更多了。”“人行道上没有乱摆摊的了,车辆乱停乱放的也少了,城市更有秩序了……”

今年“十一”国庆假期,81.07万人次畅游恩施,行走在恩施的大街小巷,品尝土家美食,观看土家民俗表演,大家无不为有着满满“烟火气息”又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央会客厅”所倾倒,直呼“下一次,我会带我的朋友一起再来恩施。”

每当夜幕降临,漫步亲水走廊两岸,绿树垂枝、馨风拂面,两岸灯光倒映在江面,让人由衷的感受到一个“城在林中、人在景中”新城在湖北西部悄然崛起。

智慧文明 城市有“温度”

深秋,傲然怒放的街头景观花;活跃街头的志愿者;醒目的文明标语……这座宜居山城在城市建设上不仅延伸了发展高度,拓展了城市宽度,还一点点积蓄属于自己的城市温度。

马甲穿起来、哨子响起来、牌子举起来,文明之风徐徐吹来……

“每天早上,至少有两名社区工作者身穿工作服,举着‘禁止横穿马路’红色牌子,站在州中心医院门前的路口,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舞阳坝街道办事处栖凤社区党委书记郭勇介绍说。

作为州城的一张名片,“城中心”舞阳坝是市民和外来游客必去的“打卡地”。2021年6月,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分区分片,细化网格,责任到人,向城市乱象“亮剑”。每天早上6时40分,下沉党员、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按照各自区域、路段按时到岗,检查市容市貌,引导商家及市民自觉改正不文明行为。

义工协会志愿服务

温度来自于文明的感染力。在文明创建的大潮中,近年来累计有8万多名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倡导文明行为,将一颗颗文明种子撒播到城市各个角落。

“有人准备闯红灯,看到我们举起的提示牌,就退回去了。”志愿者黄丽兰说,对于一些老年人,我们会先护送他们过马路再进行宣传引导。渐渐地,大多数市民都自觉走斑马线,有时还会相互提醒。

“硒都楷模”“道德模范”“五佳五好”等评选活动,让广大市民见贤思齐,恩施的城市品格得到升华;全民阅读、全民健身、观看展览等群众文化活动热闹不已,市民素质不断提高。

温度来源于智能化的管理。今年8月,恩施市遵循“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形成特色”的理念,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搭建起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谭华 摄)

“请稍等,我们将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前来处理。”8月27日8时11分,恩施市城市数字化管理中心监督指挥大厅,工作人员朱珠接到了当天的第一个群众热线电话,反映的是恩施市金峰高中附近的巷道汽车堵塞路段的问题。

随后的5分钟内,朱珠完成问题登记和批转。当天9点左右,汽车堵塞问题经核实后,相关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迅速出动解决了问题。

解决一件件市民身边的小事、烦心事,给城市管理装上“智慧大脑”,恩施市通过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对城市实现高效、协同管理,使得各类问题发现更早,问题解决时间更短,让文明城市建设更加有智慧、有温度。

文明是城市的内在气质和幸福底色。如今,破茧化蝶的恩施,正沐浴着时代的春风,翩跹起舞! 明日,一座山水园林、生态秀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留得住乡愁的文明城市将成为武陵山间耀眼的明珠。

责任编辑:李冬菊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文章内容时效、真实性负责

相关知识

恩施资讯小城大美诗意宜居——中共恩施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以来城市建设纪实
“花之美·茶之香”春游恩施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实录
生态添彩筑“宜居梦” 乐至城市建设主打三大“名片”
筑牢绿色生态底色 锚定两大主攻产业 恩施加快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
宜居宜业宜游 中新天津生态城
额尔古纳:让生态、美丽、宜居成为城市发展关键词
恩施市龙凤镇首届特色桃花文化节侧记
长春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全面提速
陕西汉中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2021年湖北恩施学院集装箱商业街鲜花店招商征集公告

网址: 恩施资讯小城大美诗意宜居——中共恩施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以来城市建设纪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55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苗木基地及辅助用房建设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 汽车城策划方案.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