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全市各级各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决议,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在新常态下总体保持稳中有进有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胜利收官。从计划执行情况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宏观基本面和经济运行态势稳定。2015年初,我市面临支柱产业减停产企业增多,企业效益下滑等突出困难,在经济开局极为艰难情况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稳增长政策措施,及时出台我市“稳增长60条”,从优审批、扩投资、降价费、促工业、推三产、提农业、扶实体、强支持、严督查等方面精准发力,有效促进了经济运行平稳。一是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80.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增加值169.3亿元、511.7亿元、299.4亿元,分别增长4.8%、7.9%、10.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3︰52.2︰30.5,三产占比首次突破30%。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85亿元,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1022亿元,增长14.2%。财政收入114.5亿元,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亿元,增长10%。外贸进出口16.4亿美元,增长63.9%。二是就业、物价、居民收入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9%。农民人均纯收入6766元,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8元,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特色农业经济较快增长,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食总产量119.4万吨,基本保持稳定。特色农业种植结构加快调整。全市新增土地连片流转17.2万亩。芒果、香蕉、柑桔规模和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全市水果产量达111.9万吨,增长24.6%;扩种桑园5.8万亩,鲜茧产量达1.6万吨,增长31.3%;水产品产量14.8万吨,增长6.9%。新发展林下经济10万亩,林业“五个百万亩”基地完成新种和低改油茶10.5万亩、核桃2.3万亩、板栗0.2万亩、乡土珍贵树种2.9万亩、良种松杉18.9万亩。中草药面积发展到31.9万亩,其中铁皮石斛2066亩,年产值突破30亿元。靖西高沃江厚花卉苗木产业园开工建设,花卉种植面积达2482亩,花卉市场发展到30个。品牌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百色芒果、番茄、红茶、靖西大麻鸭、凌云牛心李、隆林黄牛、西林姜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百色芒果列入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壮乡河谷集团、凌云浪伏茶业公司等11家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投入使用。西林、凌云分别成功创建全国有机茶叶示范基地和富硒有机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凌云获“自治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全市形成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多样茶产品。以百色芒果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百色一号专列开启订单供应模式,实现稳定运行。设施农业取得积极进展。土地和耕地整治、旱改水、用地复垦带动全市新增耕地2000公顷以上,超额完成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提高8.4个百分点达到50.4%。完工2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46.6公里堤防护岸、120.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治理,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1万亩,建成85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7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百色水库灌区规划》获水利部批复。
(三)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工业稳增长取得实效。克服电解铝企业减停产、铁合金价格下跌、煤炭减产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推动减停产企业复产,保持工业经济保持稳定。百色生态铝基地基本建成。7个煤(水)电铝一体化项目获得国家认定。区域电网一期工程新山变至苏源公司通电运行,苏源公司自备电厂、百矿集团2×35万千瓦第一台燃煤发电机组建成运营,企业自备电厂装机发展到129.5万千瓦。百矿集团煤电铝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一期竣工投产,那坡年产16万吨工业陶瓷制品项目竣工投产,中铝广西分公司40万吨电解铝二期、德保10万吨再生铝加工项目开工建设。铝材产量突破214万吨,增长22.5%。铝产业产值674亿元,增长11.9%。赤泥提铁产量达90万吨、赤泥提镓70吨,铝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其他资源产业同步发展。田东石化总厂30万吨沥青项目点火运行,30万吨甲烷氯化物项目建成投产。桂黔(田林县)经济合作产业园及田东、田林、乐业一批林业产业园开工建设,木材加工规模发展到265.5万立方米。中小企业较快发展。新增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亿元以上企业发展到126家。获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9家,企业研发中心5家,创新平台和技术研发中心取得积极成效。园区承载能力较快提升。县级工业园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4+2”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平果、德保碳酸钙产业园加快建设,田东石化工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6个A类以上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85亿元,同比增长37.5%。新山铝产业示范园区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百亿园区累计达到5家。
(四)各类市场主体高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在商事制度改革、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电子商务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惠政策综合作用下,服务业发展上新台阶。现代物流和专业批发市场加速发展。真金白银支持开办物流企业,超亿元的物流企业发展到12家,带动邮政业务量增长15%、快递业务增长54%、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1.5%。中国—东盟(田阳)国际现代农业物流园、田东石化物流园区、“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产地集配中心、隆林煤炭物流中心(一、二期)、百色煤炭物流中心和15个专业批发市场建成投入使用,专业批发市场销售额破百亿元。城乡商贸环境显著改善。新增限上企业36家,小个体户等限下企业高速发展,限下住宿业零售额同比增长50%以上。汽车销售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高速增长。百色城龙景商圈基本形成。田阳、田东、靖西商贸流通环境显著改善。“互联网+”产业加快发展,建成淘宝特色中国、京东商城、1号店、微店百色馆和阿里旅行百色旅游旗舰店等5大电商平台及12个县(市、区)电商线下展示馆,活跃网店超过4000家,带动就业万余人。旅游经济持续走热。百色巴马机场4条航线旅客吞吐量达到8.3万人次。“百色—田阳—德保—靖西”旅游线路持续升温,靖西景区门票收入实现翻番,旅游接待人数增长13.5%,旅游总收入增长20.4%。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百色城区、田阳县房地产销售势头强劲,全市商品房销售224.8万平方米,增长21.8%,销售均价3597.3元/平方米,仅增长1%。
(五)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城镇载体功能显著提升。城镇化率达到44%,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4%,新增进城5.15万人。靖西撤县设市,田阳洞靖、德保东凌、凌云下甲实现乡改镇。中心城区278个重大城建项目加快推进,百色城半岛公园改造、沙滩体育休闲公园、体育中心、科技馆等一批市民活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龙旺大桥、城南环路、百色大道等路桥项目建成通车。百东新区10条33公里核心区路网、百色干部学院、市交通技校开工建设。20个“百镇示范工程”开工建设,城乡风貌改造、名镇名村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市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田东湿地公园、平果炼沙河景观提升工程等一批市民公园项目和田阳、靖西、那坡、凌云、田林等一批县级体育馆、市民活动中心项目开工建设。百色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平果、乐业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率先实现县县创建“广西园林城市”、“广西卫生县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完善。南昆铁路客运专线南宁至百色开通运营,靖西至南宁客运列车开通运行。百色至德保至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平果至马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平果至乐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百色至泮水、凌云至田林、巴马燕洞至田东公路开工建设。百色港田阳港区七联作业区码头工程开工建设,田东港祥周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百色右江千吨级黄金水道建成通航。
(六)有效破解用地资金瓶颈,投资拉动战略取得实效。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2亿元,增长14.2%,其中: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5.8%、17.3%、19.5%。项目策划储备工作成效显著。重大项目策划储备攻坚战谋划项目200个以上,向社会公布总投资188亿元PPP项目49个,实现项目签约3个。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共争取各类用地指标2438.6公顷,同比增长60.2%。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约900公顷,有效避免土地闲置。项目融资渠道趋于多元。实现银行贷款融资38.4亿元,信托理财产品融资17.3亿元,债券融资13亿元,政府平台及重点企业信托、租赁、互联网融资103.3亿元,平铝铸件、方洲铝业等12家公司成功在北部湾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争取中央投资18.3亿元、自治区补助资金2.5亿元。成功申报24个国家专项建设债券项目获得专项建设基金11亿元。25个左右江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获得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1.7亿元。成功发起设立广西左右江老区振兴发展基金,一期成功募资30亿元。
(七)搭建跨省跨境合作平台,内外开放格局全面展开。跨省合作取得积极进展。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加快实施,百色—文山州跨区域经济合作园及园区投资开发公司挂牌成立,百色(隆林登高工业园区)—黔西南州跨区域经济合作园区和市县共建桂黔(田林县)经济合作产业园、田林南盘江流域林业生态产业示范区进展顺利。《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获得国家批复,自治区启动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沿边开放开发加快推进。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我方园区完成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平孟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龙邦口岸成功申报为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境水果口岸申报进展顺利。龙邦边民互市贸易区获自治区批复,并纳入全区互市贸易改革试点。边境小额进出口贸易实现翻番,新增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8家,农产品自营出口实现零的突破,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达34.3亿元,增长137.7%,进出口贸易逆市大幅增长。
(八)保基本兜底线成效显著,社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出台《百色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方案》,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民主发展、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市民生支出达256.8亿元,增长18.6%,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2.6%。城乡就业保持较快增长。举办百色市首届创业大赛、涉农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大赛,商事制度改革创造就业岗位约4万个,分别建立百色城、右江区、田阳县、靖西市5个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团队71个。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评选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头人1501人,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头人1604人,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万人次。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有效改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积极提升。百色市社会福利院开工建设。124个农村幸福院建成投入使用。18062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7174套基本建成、9334套分配入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4万户,解决13万农村贫困人口住房问题。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推进。组建12个县(市、区)社保局,基本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全面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28.2万人次,增长6.9%。教育文化卫生服务设施继续完善。新建8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36所标准化中小学校,改扩建31所公办幼儿园。百色高中、田阳实验中学、靖西民族高中等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市图书馆即将建成开馆。市中医院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新批准社会办医40家。170个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中医科,1293个卫生室配备中医药服务包,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建成21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成功申办2019年广西第十四届运动会。精准脱贫攻坚战掀起高潮。干部结对帮扶6.72万户,地区、企业落实对口帮扶资金1亿元以上,财政专项扶贫3.34亿元。世界银行落实田东、平果、乐业、田林贫困村产业发展赠款4.5亿元,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农发行总行支持设立全国(百色)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完成879个贫困村22.1万户85.7万贫困人口普访和51.3万户精准识别。完成扶贫移民搬迁7339户2.92万人,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减贫17.5万人。
(九)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快。行政审批项目持续优化。取消、下放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553项,市本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至333项,较2010年减幅达48.9%。全面完成非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明确56个部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乐业新化、花坪乡镇“四所合一”改革试点启动。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新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2229张,新登记市场主体2.2万户,增长76%。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14万户,增长39.8%。“营改增”试点为企业累计减免税款3242万元。国资国企改革贯彻到位。出台《百色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市直党政机关与所属企业脱钩。完成市工业投资公司股权整合至百矿集团,成功组建广西福地金融投资集团,积极推进组建右江水务集团、百色电力集团。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进展加快。中国(广西靖西)东盟货币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农行靖西支行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茶岭支行签订人民币代理结算协议。百色与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崇左6市实现银行服务收费同城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土地、宅基地确权试点进展加快,田东、田阳成功组建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成为国家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田阳县成为广西唯一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靖西、那坡、乐业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西林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县域全覆盖,“三农金融服务室”覆盖到407个行政村。全市新增6家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和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持续推进,全民医保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人均筹资达470元,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车改革进展顺利。《百色市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获得自治区批复,按照要求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应急、机要通信、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全市总体节支率预计达到7.3%,市本级节支率预计达到14.3%。
(十)节能降碳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万元GDP能耗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如期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荒山配套造林、珠江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推动完成植树造林62.4万亩,森林面积达36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37% ,森林蓄积量达11366万立方米,居广西第一位。“生态乡村”村屯绿化6823个,百色市获评全区村屯绿化工作先进市。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15.2万吨、水泥60.8万吨、铜冶炼2万吨,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全面开展减排行动,完成养殖业减排项目场64个、污水直排口截污整治147个,新建镇级污水处理厂11座、污水管网216.4公里、垃圾处理项目9个。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大气污染防治燃煤小锅炉整治、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工程。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百色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9%,14个河流湖库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百色城入选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城市。
过去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问题仍然较多,较突出的体现在以下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第三产业规模较小,消费环境有待加快完善;农产品深加工规模较小,农业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工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能力不够,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财税质量有待改善提升,地方优质税源涵养工作有待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动力不足,改革积极性、创新性不足,改革成效不尽人意。
三、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一、二、三产业增速分别达到4.8%、11.6%、10%,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财政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化率45%,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5.5%;农村贫困人口减贫1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内,单位GDP能耗、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按照自治区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完成。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优化结构,加快产业转型,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 千方百计推动降低工业电价。积极推进区域电网二期工程,整合百色境内水火电资源,建立稳定安全运营系统,争取将电价控制在预期目标内,推动区域电网做大做强。加强跨省区市电力运行和项目合作,推进桂滇黔煤电铝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合作,积极开发八渡口电站、瓦村电站。积极筹建跨省区电力线路,加快引进云南、贵州富余电源。
2. 着力提升生态型铝产业效益。推进铝产业“二次创业”。加快建设7个煤电铝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力争苏源公司、百矿集团、中铝广西分公司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争取信发铝16万吨电解铝、银海铝15万吨电解铝项目复产。加快建设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100万吨水电铝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和60万吨铝材加工项目,力争铝水产量达60万吨。策划一批汽车铝轮毂、铝发动机缸盖、缸体、变速箱、轨道列车、航空、航天、船舶产业和建筑铝模板等铝精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扩大铝基新材料、高附加值铝材深加工规模,力争铝深加工产量达250万吨。
3. 加快发展其他资源优势产业。引进社会资本重组田东石化总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设100万吨沥青技改项目和500万吨石油炼化项目。做大做强氯碱化工项目,积极发展氟化工、有机硅项目。坚持发展碳酸钙新材料、锰基新材料、铝基合金新材料。鼓励锰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控制总量、淘汰落后。积极引进优势合作主体,拓展矿山机械、农用机械制造、矿山安全生产设备及零配件加工,发展装备制造业。按照统一开采、统一配矿原则,积极发展德保、平果高端碳酸钙产业基地,打造百亿元产业。大力发展林木精深加工业,着力打造百亿元林产工业,加快建设现代特色林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力争林业企业上规入统新增20家以上。
4. 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浪潮集团百色云计算产业园,积极开发电子政务软件、智慧百色、智能家居等信息技术产业。加强道地药材药品研发,扶持发展壮药、瑶药民族骨干企业,着力建设田东中草药饮片开发提取项目,加快实现特色生物医药、医学工程产品产业化。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着力发展生物蛋白、生物菌肥、生物农产品循环经济,重点开发平果生物技术项目。加大科技创新和资源综合利用相融合,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5. 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产业园区。推动市工业园区积极申报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促进6个自治区A类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市县共建园区,加快完善税收分成、利益分配合作政策,积极推进田阳新山(铝产业)、平果(碳酸钙)、桂黔(隆林)经济合作区。做大做强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靖西、德保农民工创业园区。力争新增百亿园区1家,新增规模企业30家。
(二)提质增量,打造特色品牌,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着力释放现代农业规模效益。重点抓好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茶叶、桑蚕、食用菌、罗非鱼、肉牛肉羊、生猪等十大种养产业。粮食面积稳定在405万亩,产量114万吨。着力打造百万亩芒果基地、百万亩蚕桑产业,油茶、林下经济、核桃和板栗、珍贵树种、松杉速丰林等特色林业“五个百万亩”基地。稳定蔬菜、甘蔗、茶叶种植面积,力争芒果、桑园分别新扩种18万亩、5万亩,中草药突破32万亩,食用菌产量达到4.6万吨。争取新种油茶6万亩、低产改造10万亩。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和水产健康养殖,力争新增肉牛规模养殖场(小区)200个、肉羊规模养殖场(小区)180个、“百林鸡”规模养殖场500个,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个,实现肉类总产量32万吨、水产品产量16万吨。
2. 加快完善品牌农业支撑体系。建立完善百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扩大“三品”农业规模,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着力提升百色芒果、百色番茄、百色红茶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着力打造右江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田阳、凌云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力争认定自治区、市、县(区)级核心区10个以上。建设北部山区生态富硒有机农业,做大做强富硒有机茶、富硒有机米生产基地,积极申报有机食品认证、富硒产品认证。积极打造百色原生态农产品品牌,发展小众高端市场。
3.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多元农村产业融合主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壮大龙头企业,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优势,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积极发挥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优势,加快建设百色中国—东盟农产品自由贸易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积极做大做强芒果、圣女果、山茶色拉油、铁皮石斛、林下鸡等特色加工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有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4. 进一步夯实设施农业发展基础。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和“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逐步将优质耕地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推进百色水库灌区项目前期工作,实施30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完成3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恢复灌溉面积9.7万亩,改善灌溉8.7万亩,完成35个自治区级饮水净化示范项目和5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项目,继续解决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
(三)一业一策,补服务业短板,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
1. 着力打造特色商贸基地。构建跨区域农产品物流通道。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田阳)蔬菜综合批发市场,确保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建设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配套冷链系统,进一步缩短列车运行时间,力争月运行专列提升至3列。筹备举办百色农业与工程机械交易会,规划建设田阳新山铝工业物流园、中国西南(百色)铝产品采购中心、西南(百色)林产交易中心、百色市快递物流园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2. 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加快建设一批市、县城市综合体项目。继续开展特色节日促消费活动,筹办好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百色汽车交易会,积极提升百色中草药、茶叶等特色会展品牌。加大停车厂站建设,改善汽车消费环境。积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申报广西“老字号”、中华“老字号”认定等。积极推动设立商贸服务业发展促进资金,研究制订“小上限”、“个转企”奖励办法,力争培育限上企业30家。
3. 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积极创建百色边境旅游示范区。继续推进百色起义纪念公园和乐业大石围天坑、靖西大峡谷创5A和一批景区创3A工作,加快建设田州古城、靖西国际绣球城、百色游客集散中心,加快完善机场及景区连接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汽车租赁、自驾车营地、旅游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挖掘老年旅游、研学旅游、健康旅游、亲子旅游热点,发展旅游商品创意研发、乡村酒店、会展商务、采摘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等旅游新业态。支持乡村旅游创业、旅游扶贫。大力发展旅游房地产,鼓励采取PPP模式建设运营旅游项目。
4. 积极扶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编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电子商务聚集园区、电商产业园区、快递物流园区。加强和浪潮集团、大华集团对接,加快建设面向西南、辐射东盟的云技术平台。积极引进电商企业、物流企业进驻百色,支持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推动传统工商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力争打造2-3个示范县、乡镇。
5. 继续做大金融服务业规模。继续实施“引金入百”工程,建设完善金融组织机构。积极引进银行、证券、保险、财务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重点抓好右江华润村镇银行重组和左右江投资发展银行筹建工作。鼓励企业利用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融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重点推进广西新能能源公司等企业挂牌上市,推动重点政府平台企业、小微企业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发展互联网金融。
6. 加速布局健康养老服务业。着力打造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争取创建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大力发展健康旅游,规划建设一批休闲度假旅游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酒店式养老、公寓式养老、农家乐休闲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医养结合机构。加快建设鼎盛和泰养生文化园等重点项目,发展养老服务房地产。
(四)攻坚克难,统筹发力,全力以赴促投资稳增长。
1. 多管齐下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加快专项建设基金工作进度。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筛选申报,组织开展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沉淀资金专项督查。统筹推进融资平台,理顺筹资渠道。用好左右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和西江基础设施大会战扶持资金。推动左右江老区振兴发展基金、百色城镇化发展基金募集资金投入使用,筹备设立左右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百色市产业发展基金、百色沿边产业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和左右江投资发展银行。继续开展企业贷款、银团贷款、委托贷款多种贷款。创新方式策划包装PPP项目,捆绑推介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提升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
2. 强化项目统筹力度。提高项目统筹级别,力争列入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50个左右,市层面重大项目500个左右。进一步简化投资审批事项,优化流程,实施跨部门并联审批。推进项目前期服务,强化协调,主动做好项目审批指导。制定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充实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重大项目储备库。强化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集中时段化解项目要素制约。继续开展增减挂钩、低丘缓坡试点,用好用活设施农用地、农村宅基地、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扶贫生态移民、农民工创业园等用地政策,稳定用地规模。加大土地供给结构调整,继续清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五)夯实基础,打造立体交通,构建互联互通快速通道。
1. 加快建设铁路基础设施。力争全面建成南昆客专百色至昆明段,确保年底开通运营。建设完善靖西、德保站前基础设施和进出站道路、公交车接驳配套设施,方便沿线群众。加快推进靖西至龙邦、防城港至百色、百色至桂林、云桂沿边、黄桶至百色、百色至柳州等铁路前期工作。积极开展百色铁路枢纽、城市轻轨发展研究。
2. 着力提升航空服务能力。全面完成百色巴马机场消防等级提升和机场盲降系统建设,推进百色城市候机楼建成投入使用,着力解决机场交通专线,提升机场配套服务能力。继续拓展百色巴马机场航线,加大宣传服务,提升上座率,降低运行补贴成本,力争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加快百色新机场选址,积极推进乐业等县区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3. 加快完善城际高速路网。积极打通与周边州(市)、县(区)间断头路,建设桂西地区重要公路交通枢纽。实施县县通高速路工程,积极推进田林至西林(滇桂界)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设百色至河池、靖西至龙邦、百色至乐业高速公路,力争建成崇左至靖西(百色段)高速公路。
4. 加快完善国省干道网络。加快推动国省公路干线改扩建,加快建设西林至八大河三期(土黄至八大河)、凤山至凌云(凌云段)、田东石化大道、那坡龙合至靖西安德、巴马至平果坡造、凌云至田林、百色至泮水、巴马至田东等路网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天生桥至隆林(常么)、隆林(常么)至西林、旧州至那腊国省干道公路,积极推进凤山至乐业、田林八渡大桥、龙合至德保公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设隆林汽车客运中心,积极推进凌云客运中心、百色市龙景客运站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完善一批乡镇客运场站和边民候车亭。积极建设与机场、高铁站点互为补充的城市公交服务体系。
5. 全面提升右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积极推进百色港区航运枢纽建设,加快建设田阳头塘作业区一期和二塘作业区,力争祥周作业区投入运营,积极推进田阳港区七联作业区、平果那厘作业区、田东和田阳那坡大桥提升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加强过船设施等配套建设,拓展港口规模和功能,推进便民码头标准化建设。积极引进有资质、有实力水货运企业,全力推进右江航道货运量上台阶。
(六)抢抓机遇,统筹城乡发展,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1. 增强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优化城市景观形象,建设城市门户和景观节点。加快实施保障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平安百色、文体旅、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路网、商贸物流、教育、医疗卫生等百色中心城区功能提升“九大工程”。重点抓好百东新区城市路网、百色干部学院、高铁服务广场、体育中心二期、百色市博物馆、百色市群众艺术馆、百色市城市规划馆和百色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建设。
2. 加快右江—田阳一体化。推动百东新区纳入自治区级城市新区,积极申报百东新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把新区建设成为生产、生活功能齐全的现代产业园区,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人文、宜居的城市新区、城镇新区。利用好各专项基金,支持大县城战略。加快建设百色大道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田阳县撤县设区。
3. 大力发展特色沿边城镇带。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加快发展靖西、那坡、德保沿边城镇带。大力完善边境城市交通枢纽、边境贸易、金融服务、跨境旅游等综合功能。重点推进靖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推进龙潭、宾山、新荣成立街道办事处,提升湖润镇域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水平。积极推动边境口岸村镇发展成为重点镇。
4.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继承和发扬城镇历史文化,重视保护古树、古迹和水体,倡导发展生态城市、文明城镇。探索网络化、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智慧城市。积极建设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实施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规范处置,开展城镇道路交通拥堵治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尝试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市政园林、河道养护、道路保洁、垃圾收运、公厕管理、户外广告等维护管理逐步推向市场。
5. 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推动小城镇差别化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工贸强镇名村、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加快完善中小城镇公交、供电、供气、通信、给排水、地下管网、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以及防洪排涝、防震减灾等应急防灾能力建设。重点推进百育、祥周、新安、足荣、湖润、平孟、那劳、德峨、旧州、逻楼、甘田等广西百镇建设示范工程。支持乡镇房地产开发。
6.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加快撤乡并镇、村改居,推动就地城镇化。主动承接扶贫移民进城落户,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进城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有序落实进城农民市民化待遇。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解除进城落户农民后顾之忧。力争7万人进城落户,城镇人口达到129万以上。
(七)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1. 主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抓好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重点工作。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市场化退出实际困难,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行棚改货币化安置,扩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鼓励农民工购房,推进住房公积金服务创新,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继续降低实体经济税费负担、制度交易成本、用地成本和物流成本,采取综合型措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2.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没有法定依据、文件依据的前置条件,积极推进并联审批。向社会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项目,市本级实行审批目录动态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市统一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抓好商事制度改革“前置改后置”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后续监管,建立完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构建信用监管机制。
3. 统筹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建设提升右江区全国林改综合示范区。建设完善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推进林权规范有序流转。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建立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积极开展田阳、田东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和田阳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4. 纵深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深化沿边金融改革,加快建设边境地区人民币与越南盾货币兑换市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积极发展跨境贷款,支持企业和人民币一起“走出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引导银行机构向下延伸布局,建设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积极研究组建农业投资集团、林业集团。
5. 稳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修改完善并稳妥推进百色市深化国资国企行动方案。完善国企负责人薪酬监管制度。加快百色氮肥厂、百色通用机械厂改制。全面推进广西福地金融投资集团建设,组建百色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右江水务公司整合其他县(市)水务资产。
6.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做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准备和启动工作。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持续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继续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统筹推进艾滋病防治攻坚、地中海贫血防治能力建设、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等领域改革工作。
7. 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事项。力争完成百林林场、田林乐里林场等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积极推进财政改革,进一步扩大地方债券发行规模,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公益性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市、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企事业单位车改方案,建立符合市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加快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组建市、县不动产登记机构,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实现统一登记。
(八)内外统筹,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1. 深度开展跨区域广泛合作。加快开展跨省区市园区、煤炭、电力、交通、旅游等领域经济合作。积极推进合作共建园区规划、项目审批改革,创新园区建设投入机制,重点建设百色—文山跨省(区)经济合作区,积极开展黔西南州—百色市产业合作园区前期工作。加快建设西林—广南跨省区生态产业合作示范区、桂黔经济合作产业园(田林旧州板坚工业片区)。
2. 加快实施左右江振兴规划。推动出台百色实施方案,组建市级工作机构,推动规划实施工作常态化。加快实施自治区左右江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一批综合交通网络、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开放合作重大项目,突出百色核心区带动作用。争取得到国家各部委持续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
3. 加快建设沿边开发开放平台。探索设立百色沿边开发开放创新示范区,积极申报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加快编制相关规划。积极申报百色(靖西)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组建百色沿边开发投资公司。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边境开发。加快建设百色边境经济合作区“一区多园”项目,力争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一期项目建成投入运营。
4. 加快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龙邦口岸升格为国际口岸,积极争取弄平口岸申报国家一类口岸,抓好平孟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工作,加强岳圩口岸建设和升级,进一步完善边境贸易互市点基础设施。争取设立百色水运口岸,推动成立百色海关、百色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快建设完善口岸与高速路连接线、配套冷库、检疫待检区、粮食仓储物流区、海产品仓储区、联检等口岸配套设施。
5. 着力扩大国际贸易规模。积极争取进境水果、牲畜等指定口岸政策。着力引进加工贸易企业,积极开展铝加工贸易精准招商,承接铝产业加工贸易转移。积极申报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着力搭建中越农产品自由贸易平台,扩大农产品进出口规模。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边贸合作社等新型贸易业态。积极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实现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人员往来便利化、运输便利化。
(九)突破瓶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强市。
1. 全面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继续开展扬尘整治和淘汰燃煤小锅炉工作,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积极推动生产经营服务业使用清洁能源,全面完成储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工程建设。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减排工程,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因地制宜发展节约型农业。
2. 积极推进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积极申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立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探索建设园区循环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园区废渣、废水、废气回收处理和余热余压循环利用。加强水、土地、林地、矿产资源全过程管理,力争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5%,规上工业万元GDP能耗下降5%,力争完成水土流失治理80平方公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
3. 大力倡导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全面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珠江防护林等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力争植树造林总面积5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7.6%以上。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低碳交通。积极推进百色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加大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力度。完成一批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工程。加快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消费。积极推进两广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十)守住底线,提升保障能力,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1. 全面实施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积极实施产业扶贫、连片开发、扶贫生态移民、教育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力争年内减贫17万人以上,贫困人口总量下降到51.2万人。加快建设右江河谷、南北两翼山区综合扶贫开发示范片。创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方式,积极实施梯度搬迁、分类搬迁,推行差异化住房补助,健全移民搬迁社会保障机制,打造移民搬迁示范。
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探索开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整合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争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7.2万人次。
3. 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大力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等平台建设,结合商事制度改革,支持发展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扶贫移民和其他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落实好援企稳岗、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力争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8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4. 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学前教育项目,积极推进“一村(社区)一园”。加快推进县城、中心乡镇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建设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房。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布局,重点推进隆林民族高中新建和百色民族高中、百色祈福高中扩建工程。加快建设百色职业教育中心、平果职业教育园,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与扶贫富民相适应。
5. 大力推进文化体育工程。继续申报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快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前期工作,积极创建壮族衮服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壮族织锦、绣球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快推进足球场地设施、县级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农民体育建设工程、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室内冰场等全民健身工程,推进基本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市体育中心二期、百色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乐业山地户外运动训练基地、田林岑王老山户外运动基地、平果体育城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百色“茶马古道”徒步营地及民族体育培训基地。
6. 积极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人才培养,继续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继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市级医院和凌云县中医院项目,力争开工建设靖西市人民医院、那坡县中医医院等一批县级医院,加快建设一批乡镇卫生院和医护人员周转房。加快推进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皮肤病防治院整体搬迁,加强医疗废弃物规范处理,全力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
四、2016年市层面重大项目建设初步考虑
2016年,统筹推进市、县(区)重大项目,进一步向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倾斜。基础设施、产业开发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社会公益、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列入市层面重大项目。初步考虑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476项,总投资33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6亿元,其中市本级156项,县(市、区)320项。
(一)新开工项目。力争实现138个重大项目新开工,总投资64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8亿元。其中:
1. 基础设施。共38项,总投资8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3亿元。力争开工建设天生桥至隆林(常么)、巴马燕洞至田东、旧州至那腊公路,百色巴马机场仪表着陆系统建设、百东新区都市公共交通配套系统一期、那媚水库新建水源工程、德保县扶平水库工程等重大项目。
2. 重大产业。共78项,总投资52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2亿元。力争开工建设中铝三期排泥库加高扩容技改、新山园区美亚宝铝业年产20万铝合金与建筑型材、德保年产10万吨铝精深加工和5万吨铝合金锭加工、那坡恒辉公司年产3万吨铝门铝型材及6万吨再生合金铝加工、靖西百矿集团生态锰产业一体化、田东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田东田炼公司年产8万吨废矿物油再生润滑油技改、靖西华银公司龙山排泥库加高扩容、田东金荣纸业年产9.8万吨漂白蔗渣浆技改,百色市碳酸钙循环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农业科技园区青年创业园、田阳义乌国际商贸物流城一期,百东新区金益福公司山茶油年产1500吨项目,百东生态水世界、百色市鼎盛和泰养生文化园、澄碧河两岸旅游度假区、平果布镜湖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一期、西林扶贫生态移民等重大项目。
3. 社会民生。共17项,总投资3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亿元。力争开工右江民族医学院百东校区、市交通技工学校搬迁、百东新区初中、市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搬迁等市级医院项目,三馆一中心、市体育中心二期、右江区迎龙中学、靖西思源实验学校,凌云镇洪新区体育文化公园等公共体育服务设施项目。
4. 生态环保。力争开工百色市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田东城北区污水管网、靖西铝工业区污水处理厂、隆林城区污水支管截污等重大项目。
(二)续建项目。共157项,总投资114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3.6亿元。其中:
1. 基础设施。共38项,总投投资45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8.8亿元。主要包括乐业至百色、河池至百色、靖西至龙邦高速公路,巴马至平果坡造、百色至泮水、凌云至田林公路,南昆铁路南百增二线、百色港田阳头塘作业区一期、百色港田阳港七联作业区、百色大道二期、迎龙区翔云路、百东新区路网一期、百东新区星湖及核心区水系一期、平果县那劳大道、田东石化工业园区石化大道、那马水库建设等重大项目。
2. 重大产业。共106项,总投资64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7.1亿元。主要包括宏亚锰年产3万吨锰新材料精细制品、德保天石公司碳酸钙系列产品加工、凌云年产50万吨重质纳米型超微细碳酸钙,田东锦亿公司年产30万吨甲烷氯化物及四氯化碳处置配套装置、田东兴鹏公司年产3000吨2-乙基蒽醌、田东佳龙公司年产600吨二氨基二苯砜及8000吨二氯二苯砜,百矿集团煤电铝循环经济一体化二期,田林200兆瓦农业光伏,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轻合金材料、田阳龙臻木塑公司木塑板系列产品加工、市工业园区木材深加工、苏源公司年产1万吨苏源灵芝黄金酒,华银铝业公司接替排泥库、信发铝电公司念卜和弄深西排泥库,百色烟草物流中心、亿丰百色国际商业博览城一期、恒宁城市广场、百色市高铁站前服务广场、田阳壮文化二期开发、靖西绣球城项目,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靖西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中越边境中药材商贸物流中心(靖西)、靖西东盟花卉苗木产业标准化孵化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右江河谷番茄产业良种育苗服务标准化综合服务平台、田东石化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二期、平果凯特公司年产5.5万吨酒精生产线异地搬迁等重大项目。
3. 社会民生。共11项,总投资3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3亿元。主要包括百色学院澄碧校区扩建、老年大学,百色民族高中、德保高中、靖西民族高中、隆林中学扩建,右江区第十小学、西林县民族实验小学,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市中医院搬迁工程、百色迎龙医院,乐业、西林中医院搬迁,百福生态陵园等重大项目。
4. 生态环保。主要包括田阳污水处理厂污泥好氧堆肥处理、田东石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及配套管网等重大项目。
(三)竣工投产重大项目。共49项,总投资29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7亿元。其中:
1. 基础设施。共19项,总投资25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8亿元。主要包括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田东至天等公路、云桂铁路百色至云南(百色段)、百东新区与南百高速路互通、迎龙大道、百色生态型铝产业区域电网一期、德保县城东进城大道、靖西城东路南延长线等重大项目。
2. 重大产业。共24项,总投资3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亿元。主要包括田阳万和新城、田林金鸿商业广场及数字化影院,市工业园区百新食品公司农产品深加工,市工业园百拖农业机械公司年产8万台微耕机及田间机械,中铝广西分公司赤泥高磁选铁,玥玛防盗科技有限公司制锁等重大项目。
3. 社会民生。主要包括百色市社会福利院、广西百色干部学院一期、右江区学前教育、凌云第三中学等重大项目。
4. 生态环保。主要包括百色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二期、田东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专业市场等重大项目。
(四)预备重大项目。共132项,总投资1243亿元。预备项目前期工作条件成熟后,适时转为新开工项目。其中:
1. 基础设施。共45项,总投资512.5亿元。主要包括田林至西林(桂滇界)高速公路、凤山至乐业公路(乐业段),隆林登高工业园区入园大道、百东新区纬一路西段延长线,东笋水厂取水口迁移、百色水库灌区,百色生态型铝产业区域电网二期,百色新山铝产业示范园一期,田东跨江大桥工程、那坡念头水库、乐业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
2. 重大产业。共65项,总投资679.5亿元。主要包括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水电铝一体化,凌云县鼎越集团年产60万吨高纯度碳酸钙、市工业园区年产4000吨橡椀栲胶深加工产品、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教美铝土矿山建设、德保县浩元铭低品位锰矿综合利用,田东石化总厂石化产业转型技改、田东锦盛化工年产30万吨烧碱扩建、田东锦星公司年产3万吨漂粉精及2万吨强氯精技改,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赤泥废渣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生态水泥、百东新区米力建材公司综合环保建筑材料,百投华冠电缆公司高铁稀土铝合金电力电缆、平果年产7500吨制冷用合金铝管及1000万套配件,右江区福禄河跌水瀑布群风景区、靖西爱郎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田东南农产商贸城、百东新区农资物流城,新山家园生态移民工程、桂西金建华公司百色生产点异地搬迁改造,市工业园区翰坊酒业年产5万吨茶酒建设等重大项目。
3. 社会民生。共18项,总投资44.9亿元。主要包括百色学院百东校区建设一期、市职教中心二期、隆林民族高中、百色市紫薇小学新建、乐业同乐镇中心小学迁建、市文化科技中心A区、右江区人民医院二期、田阳县中医院异地新建二期、壮福民族医药科技孵化器基地项目、隆林民族体育活动中心一期等重大项目。
4. 生态环保。主要包括百色市静脉产业园、百色新山铝产业示范园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二期、乐业县重点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
相关知识
关于百色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摘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
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南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基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植物景观配置
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洞头海上花园建设的决定
当前社会背景下垂花柱的传承与创新
2021年全球人造植物和花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2016年中国花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南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网址: 关于百色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摘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583.html
上一篇: 关于安阳市第二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 |
下一篇: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眼科科普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