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四十,熬了四个大夜,终于结束了我的莲花楼之旅,陪李莲花走了一遭。
这点年纪了,理应不至于如此真情实感的沉浸式观剧,然而这个叫李莲花的人,引发了我诸多思考,也给了我许多启示。
初时观剧,只是被几个单纯的点吸引:第一,只觉得李莲花此人甚是有趣,说话总是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却可能全是信口胡诌。语气中全是玩世不㳟,但是却一脸正经真诚。方小宝叫他骗子,却还是被他吸引,哪怕他半真半假,也愿意跟着他依靠他。(当时觉得李莲花长得特别素净寡淡,讲话的声音却很磁性很有魅力,查了一下是成毅老师的原声,好评)
第二,剧情线和情感线的推进都很有意思。剧情线上在剧首就抛出了海上之战的原因,但是抢尸逼武这件事这个逻辑本身总是让人疑惑重重,而随着剥丝抽茧,渐渐单孤刀是谁杀的?金鸳盟为什么要抢尸?以及尸体真的是单孤刀?到最后引出的南胤复国大计,层层递进,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每个独立的案子其实都牵扯到主线,讲故事的步调让人很舒服,一点也不拖沓)。
情感线的推进是基于李相夷隐藏身份来推开的,就像片头曲中唱的“见重新认识的故人”一样,从笛飞声认出他,到乔婉娩认出,再到方多病知道,及至最后的四顾门都知道,这个点从来就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第一个认出的是笛飞声,只想说对于一个武痴来说,招术气场远比脸来得更有识别性;方多病知道这里经历了一个变化,从最初向往李相夷,默认其为师父;到后来的一路怀疑;再到涉及生父是否被李相夷所杀,到最后的求一个答案,虽然方多病一直在心中相信李相夷,但是旁人的诋毁,江湖的流言,包括自己查到的所谓的证据,都一直在动摇他的内心,我可以看出他的纠结,这个纠结涉及的是信仰的崩塌,一个在脑中被神化了千万遍的人,一个看似已经交心的真朋友,有时候罅隙的出现真的就是来自这些外化的看似微小的因素。这种怀疑和不信,真的每个人都会出现,我一直记得一个朋友说过的,不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要用心去看一个人。就像何堂主说的“交朋友不要用看,要用心”。所以当李相夷说出“我没有杀你爹”时,方多病几乎没有犹豫就说“我可以相信你”,我知道,至少在方多病的心底,他一直是相信李莲花的。
而我一直觉得,李莲花最对不起的就是乔婉娩。这种对不起不是做了错事的对不起,谁都知道,他余命不多,没法给乔幸福,所以才会说一些看似洒脱的大道理来劝退乔。但是我一直在想,你认为的对别人的好,是否是别人所要的呢。比起肖,究竟是不停的追求算得上爱,还是一味的退避才算得上爱。两次救乔,第一次连笛都看出了他眼里对凶手的杀气,感受到他对爱人的关切,而他却还能这样就着乔的眼泪狠心告诉她李相夷已死(我敬你是条汉子);第二次因为动用了扬州慢,终于被发现了,他是用一种云淡风清的语气来劝退乔的,就好像你还困在旧忆里,他却已经往前走向前看了。其实挺让人绝望的。(查了一下书,似乎这里有改编,但是我只分析剧,毕竟我从剧中感受到的就是如此)。虽然乔一直喃喃着“为什么我从你身上已经一点都看不出李相夷的影子了”,但是这不过是他自负孤傲的另一种表现而已。是的,当年的李相夷说一不二,只做自己觉得对的事;那今天的李相夷不是依旧如此?只是说出的话带了点柔和的外衣,其实本质不曾变过。这里再插一句,对于方多病,他一直想要甩开他,最初是因为他本身有点“其实不太接纳别人进入他的生活”(作者原话),但是后来的甩开无疑变成了对他的一种保护,但是他就是那么自负,从来不说。
最后再说说这部剧于我的特殊意义吧。
其实看剧时候我一直不停的把那些少得可怜的李相夷的片断以及江湖人回忆中的李相夷片断拿出来重合在李莲花身上;同时也一直不停的把那些少得可怜的李莲花切大号片断拿出来重合在李相夷身上。(又要插题外话了,李相夷自创的相夷太剑那些招式,名字美,身形也美,剧里的武打真的用心,让人不禁遗憾,就是这一成内力发挥出的这些招式依旧可以秒杀旁人,那不用说当年天下第一时期的李相夷得有多么惊艳华丽。剧中武术设计很好的表现了人物的个性:李莲花的招式就是刚柔相济,但总之是清丽大气的;方多病的招式耿直有冲劲,体现人物的正直善良;笛飞声的武功就是霸气简单,往往没有繁复的招式,经常是一招制敌),这种时空的转换总能带给人一种十分奇妙的体验。就像有人写的“他是如何在跌落神坛之后的那十年里一点点消化这个真实的世界的呢?”他是如何从人生巅峰掉落后又顽强的爬起来的呢。(插个题外话,那天我仔细想了想我看过的作品,特别是武侠作品,好像比之写从高到低,更多写的往往是如何从低到高;而且就算是从高到低,最后也往往是再到高的模式比较多。当然我阅书有限孤漏寡闻,以上仅仅是个人感觉。)我也经历过从“高处”坠落的过程,我承认,我无法做到豁达也找不到自救之路,并且这个噩梦伴随了我二十年,我一直处理不好和它的关系。在我看剧之前,我一度以为,要重新站起来都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虽然我早就知道每次努力都已经让我伤痕累累,而且努力后求一个结果的心态让我特别紧张,紧张到焦虑症强迫症并发。我给自己的处方是看很多激励人心的榜样,却不知自己也许真的是“虚不受补”,但是李莲花的出现,突然给了我一种温柔的慰藉,“李莲花身上我最欣赏的特质,是并不自艾自怨的接受现实,并好好的认真生活,对新的一切充满好奇。”(作者语),他的好好生活从不带着“我要重回巅峰”的梦想,相反,它接地气。就像最后一集中他自述海上一战后的头三年,他种地养狗做饭,令牌换钱,会因为萝卜长苗而开心,也会因为自己能养活自己而得意。他说他甚至都忘了复仇是什么。也许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他的心底真正多了豁达和恬淡。当时我突然就感到了一种治愈,就好像你再惨,你能惨过李莲花?很多时候,放下,跳脱出来,也许别有一番天地。(插一句,半个李莲花的成毅也说过演完李莲花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感觉人生豁然开朗了。感受完美一致)
我也想过,李莲花的谈吐改变这么多,倒底是什么原因。当年的李相夷,可是会斩钉截铁面对面说“四顾门没了谁都行,没了我李相夷,不行”,但是现在的李相夷呢,面对笛飞声邀武会拒绝并摇头晃脑的称笛飞声“你就是天下第一”。包括如果说前半生的李相夷是武力值爆表,那么后半生的李莲花就是当仁不让的脑力担当。这里面当然离不开十年的隐居市井生活,他开始第一次跳出自己的窠臼和框架,开始平和的审视别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他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更不必说,李相夷,本就是一个聪明人。或许如果他早一点开发他的感悟力,也许他就能够早早发现单孤刀对他的发疯一样的嫉妒。但他又不是全然的放纵自己归隐园田,在他心里始终还留着给单孤刀收尸的承诺。所以从客观上来说,只剩了一成功力的他,必须要开发他的其他能力来立足来探知师兄尸体的所在。就像一个人盲了,那么他会开发其他感官,同样:武力值下降了,就靠智力值补。
但是虽然他的生活态度接地,但是他的道德底线却撑天。这样的人,总是免不了选择自戗式救赎。从海上大战返回四顾门的途中,他听到了很多他听不到的声音,看到了帮派斗争对生民的影响,也看到了一片狼藉的四顾门,和再也回不来的58位同门。这里我记得剧中有个李相夷眼眶红红的,很懊悔的拍了一下门的动作,其实挺打动我的。虽然一句话没说,但是我都可以想到李相夷的内心在说“我怎么干了这么件蠢事,真的大势已去,真的悔不当初”。(又要插题外话了,汗。剧中不用语言就能很好表达出当下意境的地方特别多,就说一个去小远城黄泉府查案时,当时何堂主盛情邀请李莲花家中一坐,遇上心里面千千结的方多病,三人同桌那出戏特别有张力。全程都是何堂主在开导方多病要善待李莲花,李莲花一语未发,但是从小表情上都能隔空听到他想讲的话。比如一开始母子闹别扭,何堂主历数方多病私下有多喜欢李莲花时,李莲花有抬眼偷笑;后来何堂主兴起讲到江湖本没规矩,都是江湖所谓正派立了规矩才引得纷争无数,这里又勾出了李莲花对自己的反省,眼神明显有点不知如何自处,仿佛又在追思自己当年的错误决定;到最后何堂主说所以喜欢像李莲花这样的江湖游侠,最讨厌李相夷这样的所谓领袖时,李莲花开始尴尬的摸鼻子;好像在说不才正是在下…)剧中几次都有看到李莲花对李相夷的评价,自嘲自黑,说自己冷漠凉薄傲慢,好像只有这样刺一刺过去的自己,才能让自己心中愧疚感得到一点释放。反思也确实让他今非昔比,看看当年说一不二的李相夷,你很难想到现在的李莲花说话都会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他不会再用命令,而会尊重别人的判断。特别是女宅里,对于已经看透了结局的李莲花来说,他把是否说出真相交给方多病来决断。特别可以感受到他的悲悯。他说过,李相夷也会错,所以他才愿意更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更愿意放权让别人做出判断。
李莲花这令人玩味的态度中,除了上面说的几点,还要再加一点温柔,如果让我个人来说,有时他的温柔里似乎带点看透世事老头子般的宠溺。哪怕他叫方小宝“小屁孩“;叫苏小慷”小丫头”都让人心生温暖,他自带“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语)。但是如作者?说的他也有一点“柔和的冷漠敷衍”。特别是面对敌人时,他从没有气急败坏,总是慢悠悠用最柔的话扎最深的心:比如说角丽谯许久不见倒是老了,知道角最在意美貌;说单孤刀十年还是比不过他,知道师兄最在意输给他。总能一刀见血杀人无形。
最后还想说的是,他的态度多少有点游戏人间的态度,这个游戏是指:人生苦事已经这么多了,那么尽量让自己再快乐一些。所以好多次他被逼到绝境后,都没有露出困兽挣扎的窘态,反而多了点从容大度自我解嘲。比如石寿村里被怪物群袭击,他是笑着说的“天无绝人之路,但绝起来真没路”;再比如上山找师母疗伤前他一度虚弱到坐都坐不起,他只是无奈笑了一下,说“现在真狼狈”。平时他还会逗逗方多病及其他人,在空气最紧繃的时候,往往都是他打破僵局,及时扭转氛围。
总之,在他身上,好像各种形态都能逻辑自洽的集于一身,不冲突也不矛盾。让这个人有种难以形容清楚的魅力,如果要说直观的感受,就是愿意去跟随他,就像这一路来死死跟着他的这些“新朋友”一样。
剧播完,斯人已去,不管是隐于江湖,还是世上再无,都让人唏嘘,都让人不舍。
因为忘不了,才要写下来,给这段跟随李莲花一起渡人渡己的时光留下一个见证,才能更好的告别。(再再插一句,越是喜欢的角色越是难以为之写东西,因为想写的太多。但是李莲花是个例外,我知道我这碎碎念实在不值得一记,但是我也强迫我自己一定要记下来,不然这个告别可能永无来日。)但真的感谢他种了一朵莲花在我心中。
Ps:剧里无论主题曲、片尾曲还是插曲,都应景得不行,其中最喜欢《人世太匆忙》,“人世太匆忙,等不及地老天荒”明明是很不甘很遗憾;“来日又方长,还个神仙愿望”却带着点李莲花独有的洒脱豁达。泪。
相关知识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一念净心花献佛——请用鲜花替代香烛
夏荷 ——莲花又名荷花、水芙蓉,是夏季里最美好清贵的花,莲花,气质优雅,品性高洁,被人誉为“花之君子”
莲花禅意语录
莲花带着禅意的句子
莲花最有禅意的佛语禅心句子
荷之傲骨,莲之禅意
“一念花开·音为有你”福州即将举办千人心灵疗愈音乐会!
莲花的佛教内涵(阿莲)
2020——我镜头下的那些花
网址: 一念心清净 处处莲花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6596.html
上一篇: 莲花与佛教的因缘 — 大菩文化 |
下一篇: 看取莲花净——孟浩然《题大禹寺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