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内物种间相互作用呈复杂的网状结构。生物互惠的相互作用在群落中普遍存在,植物传粉系统特化到泛化的种间差异朔造了群落的结构。群落中不同植物的花部性状的演化式样与适应丰富多样,对植物传粉者访问的特化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群落水平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植物花部性状对传粉者选择性影响的研究非常匮乏。
近四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红研究组和李德铢研究组选择滇西北玉龙雪山4个不同海拔的草甸,对群落中101种草本植物的花部性状,及其355种访花昆虫进行研究,基于DNA条形码(rbcL、matK、ITS和COI)和花粉形态的大数据分析,构建了36个季节性传粉网络,并且分析了反映每种植物特化水平的传粉者多样性及选择性,进而深入地探讨了花部性状如何影响植物特化水平。研究表明,花形态和花大小对传粉者多样性与选择性均有显著影响,具有开放性花或花较大的植物能够吸引更多样的传粉者,同时也能降低植物种间共享传粉者;此外,选择性还随着花展示与花多度的升高而增强。因此,植物通过吸引多样化的传粉者访问而降低花粉限制的不利影响,同时吸引更专一的传粉者而减少种间花粉干扰的发生。研究结果以“Floral traits influence pollen vectors’ choices in higher elevation communities in the Himalaya-Hengduan Mountain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BMC Ecology (http://bmcec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98-016-0080-1)。
赵延会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954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502261),国家基金国际合作重大合作计划(31320103919),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JZD-EW-L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0323)的资助。
植物特化水平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比较。A:植物的传粉者多样性;B:植物选择性。
相关知识
王红研究组和李德铢研究组在群落水平植物花部性状对传粉者选择性的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昆明植物所在高山植物适应传粉昆虫转变的生态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科学网—[转载]植物花色演化与传粉动物介导的花色性状选择研究特邀综述
昆明植物所动物盗蜜行为和植物相互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
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在构建传粉者友好型花园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昆明植物所在“腐尸花”植物类群的繁殖策略(欺骗性传粉及胡蜂攻击性传播种子)方面取得新进展
武汉植物园在蜂震传粉时熊蜂与花资源互作式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昆明植物所在高山植物繁殖策略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西南山地海拔梯度高山草甸群落植物花粉和胚珠性状变异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植物花色演化与传粉动物介导的花色性状选择研究特邀综述
网址: 昆明植物所在群落水平植物花部性状对传粉者选择性的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6833.html
上一篇: 中国洪湖沉水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
下一篇: 长白山北坡3个森林群落主要树种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