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 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胡群中 农技推广研究员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一、肥料发展简史;化肥工业的崛起;化肥工业的发展;中国化肥工业的发展;中国:1975-2005年化肥供需情况;中国:化肥施用与粮食增产(1); FAO资料表明,近30年来世界粮食增产量的50-60%是施用的化肥贡献的。 在我国: 化肥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农业产量 间接养活了全国一半的人口 目前占农业生产物质投入的一半 ;中国:化肥施用与粮食增产(3);二、肥料的分类;按物理形态;按吸收营养部位;钾肥;四、植物营养原理;养分归还学说;因子综合作用律; 最小养分律(木桶原理) 指植物的产量由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支配的定律,植物的产量应受到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因子中其供给比例最少的因子所支配。 例如,氮供给不充足时,即使多施磷钾等,但作物产量仍由氮的施用量所决定。 ;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最大施肥量、经济(最佳)施肥量和生态施肥量;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植物有益元素 ——Si、Na、Se、Ni、Al等;营养功能;土壤中氮素形态和氮素循环;土壤氮素小循环; 化学肥料:氮肥;(1)养分损失-包括铵态氮肥的氨挥发,硝态氮肥和尿素的直接淋失和反硝化作用引起的脱氮损失。 (2)过量施肥-作物吸氮量是有限度的,过量施用利用率必然下降。 (3)养分配比不当-由于偏施氮肥,使得养分比例不平衡,影响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营养功能;土壤中磷的固定;形态:分水溶性、弱酸溶性(枸溶性)和酸溶性三种 品种: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磷矿粉 当季利用率:一般为10%-25% 原因是:化学固定如磷酸钙(北方土壤)和磷酸铁、铝(南方土壤) ;营养功能;土壤钾素形态; 化学肥料:钾肥; 1.钙是植物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有限制细胞液外渗的作用 2.构成细胞壁需要钙,缺钙时影响细胞分裂和细胞的形成 3.钙是某些酶的活化剂,如淀粉酶 4.钙有中和酸性和解毒的作用,如形成草酸钙;1.镁是叶绿素的组分 2.镁是酶的活化剂,能促进酶的活性,如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3.镁能促进磷酸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转 4.镁参与脂肪代谢,促进维生素A、维生素C的合成; 硫 ;化学肥料:微量元素肥料;为什么叶面喷施微肥的效果好?;微量元素缺乏的生理病害与敏感作物;; 许多微量元素积极参与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作用 硼-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还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锰-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有利于合成蛋白质 锌-与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有关,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钼-促进豆科作物固氮;一些微量元素与叶绿素合成或稳定性有关 铁-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缺铁时叶绿体的结构被破坏 锰-在叶绿体中直接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 铜-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铜,因此与叶绿素形成有关,还具有提高叶绿素稳定性的能力,避免叶绿素过早遭破坏; 有些微量元素参与作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铁-由Fe2+(还原态)? Fe3+(氧化态) 铜-对作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起催化作用 锰-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硝酸还原作用; 钼能促进豆科作物固氮,豆科作物缺Mo根瘤发育不良,瘤小而少 某些微量元素能促进植物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 硼可刺激植物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 缺硼:甘蓝型油菜的“花而不实”,棉花的“蕾而不花”,小麦出现“穗而不实”,花生出现“有壳无仁”;果树则结果率低,果实畸形;提 示;有机肥料及其施用; 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的比较;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各类作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 蔬菜的营养共性与施肥; 果树的营养特点与施肥;蔬菜、果树安全标准; 作物营养的阶段性;N;养分累积吸收 %;特点:此期作物对某种养分需求并不多,但需要的程度却很迫切。如果缺乏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明显受影响。即使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难以恢复或弥补损失。 时期:大多数作物磷的临界期都在幼苗期。如棉花在出苗后10-20天,玉米在三叶期。氮的临界期一般比磷晚一些,往往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候,冬小麦在分蘖和幼穗分化两个时期;棉花在现蕾初期。 生产上常用施种肥的方式来解决。;2.肥料的最大效率期;五、土壤肥力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长期风化 微生物参与; 三相 比例(占土壤容积%) 液相 水分 15%—35% 气相 空气 35%—15% 固相 有机物质、矿物质 约占50%, 土粒
相关知识
植物营养与肥料讲稿.pdf
科学测土与合理施肥(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系列教材)
农业专业:《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大纲.doc
科学测土与合理施肥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第二版)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课件.ppt
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课件.ppt 全文免费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PPT演示课件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ppt
网址: 肥料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教学教材.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9390.html
上一篇: 植物营养和科学施肥技术培训.pp |
下一篇: 作物施肥的基本原理——养分归还学 |